《大学之路》读后感400字_《大学之路》读后感
第九章 标杆性的常青藤大学——哈佛大学
标杆性的大学,这样的定义加上之前保时捷911的类比恰如其分,即便如今哈佛不是在每个学科中都最为优秀的那个,然而如雷贯耳的大名和一直以来的声誉让这所大学依旧是人们说起大学教育时最容易联想到的殿堂。
这一章里着重介绍了1869-1909年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艾略特,他的一番话,至今听来依然是一针见血指出了大学教育的本质:我们要培养实干家和能做出成就的人,他们成功的事业生涯可以大大增进公共福祉。我们不要培养世界的旁观者、生活的观众或对他人的劳动十分挑剔的批评家。拿着这番话反思自忖毕业于名牌高校的我,眼界上便是相形见绌了。
第九章还没有读完,一天却已近尾声,也是多亏了有读书活动的鞭策,能把上下两卷的书翻过大半,多读、多想、多写,在写的过程中才发现有些挂在嘴边或是隐约现于脑海的表述竟不能付诸笔端,毕业后长期写作的缺失和浅阅读的后果已经暴露无遗,工作的忙碌、亲朋的邀请都不应该成为现下窘境的借口,绝知此事要躬行。
标杆性的大学,这样的定义加上之前保时捷911的类比恰如其分,即便如今哈佛不是在每个学科中都最为优秀的那个,然而如雷贯耳的大名和一直以来的声誉让这所大学依旧是人们说起大学教育时最容易联想到的殿堂。
这一章里着重介绍了1869-1909年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艾略特,他的一番话,至今听来依然是一针见血指出了大学教育的本质:我们要培养实干家和能做出成就的人,他们成功的事业生涯可以大大增进公共福祉。我们不要培养世界的旁观者、生活的观众或对他人的劳动十分挑剔的批评家。拿着这番话反思自忖毕业于名牌高校的我,眼界上便是相形见绌了。
第九章还没有读完,一天却已近尾声,也是多亏了有读书活动的鞭策,能把上下两卷的书翻过大半,多读、多想、多写,在写的过程中才发现有些挂在嘴边或是隐约现于脑海的表述竟不能付诸笔端,毕业后长期写作的缺失和浅阅读的后果已经暴露无遗,工作的忙碌、亲朋的邀请都不应该成为现下窘境的借口,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