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读后感”写作指导的多层递进与指令词指引

以下文章选自《小学语文名师》
 
小学语文名师
 
小学语文老师de微信公众号
 
于茫茫书海中,为你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和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与高人交心,轻松学习,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
 
喜欢我记得点击右上方的三个点,给我标星哦,茫茫人海,永不失散。
 
01
 
读后感是统编教材写作教学研究的热点。
 
“热”是因为“难”。首先,写得被动,大多学生依然将其当作一类特殊的作文,纯属受命而写;其次,写得生硬,大多学生依然采用“摘抄+感受”的方式,拼凑而成;第三,写得无效,读后写感受,不但不能促进读,也不能服务于写作素养的提升,反而还增添烦恼,成为让人备感无趣且无奈的写作经历。
 
然而,统编教材对“读后感”的写作极为重视,也进行了相关设计。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就是“写读后感”,具体表述为:
 
我们读书看报往往会产生自己的感想。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安徒生童话》中的拇指姑娘;有时一些事情会让你感到触动,如《祖父的园子》中,“我”跟祖父学种菜的情形;有时文中讲述的道理会让你深受启发,如《铁杵成针》揭示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把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本次习作,请你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那些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
 
选择一两个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感受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题目可以是“读《×××》”或“《×××》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题目。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再和同学交流。
 
写作要求陈述得极为周全。除了第一次正式对“什么是读后感”进行界定之外,还有三个突出特点:其一,试图以单元阅读为辅助并迁移。单元中学习的课文内容、习得的文章写法、留存的感受等,都成为写读后感的素材。其二,试图依托日常阅读积累写,让阅读与写作完美融合。其三,写作的过程性要求极为细腻,试图建构良好的“操作感”。例如“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那些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指导了“写什么”。“写出自己的感受,感受要真实、具体”指导了“怎么写”。甚至细致到提出“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题目可以是‘读《×××》’或‘《×××》读后感’”。统编教材习作命题的呈现,具有飞跃性进展。
 
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滚雪球”式的递增。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也是“学写读后感”。面对初中生,教材重点提出写读后感的几点注意事项,包括适当引述、感受力求深入、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时隔三年,跨越一个学段,教材对读后感写作念念不忘,并且前后贯通,具有一脉相承之效。根据螺旋式上升的总体编撰结构,对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呈现梯度提升趋势。此外,统编教材还零散编撰各种“小练笔”,让学生进行随文读后感练写。这足见统编教材紧紧抓住“学会读书,学会作文”这两个核心,从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需要出发,以阅读与写作的操作流程和逻辑顺序编排,双线交织,整体推进。管窥全豹,读后感写作,就是实现读写共赢、双翼齐飞的重要项目,其本身也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实践性,会对读写素养提升起到助推作用。读后感写作的意义是非凡的,是直接改变写作素养的重要方式。
 
02
 
《朱小蔓与朱小棣跨洋对话——出国留学与教育“立人”》一书中,朱小蔓教授问弟弟朱小棣:“你在美国那么多年,为什么美国中小学生整体创造性远远超越我们中国学生呢?”朱小棣共谈了五点,第一点就显示出读后感的重大价值:“美国中小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很多办法,首先是非常注重阅读和写作,而阅读和写作是很能培养创造性的。读书以后通常要写读后感。仅读后感的写作,美国老师就让孩子用很多种模式写。比如,一种是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写一封信给朋友,介绍这本书;一种以书中主角的口吻来写几篇日记,通过日记反映出书中的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是假设你组织了一个活动,请作者来参加,你作为主持人,向听众介绍作者和他的书,等等,非常灵活。”
 
然而统编教材的读后感写作编排落实到一线教学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写作延续力、创意度明显不足。不管命题如何呈现,学生依然采用格式化的宿构套路来应付。有的学生不需要阅读也能写出读后感,并未养成期待中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笔读习惯,“读”与“写”双线并行的发展格局也未形成。更何况,读后感如果只停留在“练习”层面上,仅作为某一次特殊习作对待,本身价值就严重受损。
 
而问题暴露之后,如何解决成为关键。读后感需要持续写,但每次写,都要有所不同。如何才能发现这样的指引性写作动力呢?我们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中找到方案。布卢姆教育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其中“认知领域”又可以作如下划分:一是“知道”,指认识并记忆,涉及的学习行为是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等;二是“领会”,是指对事物初步的、相对肤浅的理解,涉及的学习行为是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等;三是“应用”,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涉及的学习行为是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等;四是“分析”,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涉及的学习行为是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等;五是“综合”,指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涉及的学习行为是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等;六是“评价”,指的是理性而深刻地对事物本质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涉及的学习行为是评价、估计、评论、鉴定、辩明、辩护、证明、预测、预言、支持。[1]
 
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中认知目标的分层分类设定以及相关研究成果,我们设计了六个层次,约一百五十个指令性动词,逐层使用在读后感写作的指导过程中。这些层次、词语,就是指引学生参与读后感写作的“指令词”,明确指示这一次如何写,为达到什么目标而写。六个层次,约一百五十个动词,列表如下:
 
03
 
基于这样的六层次,约一百五十个指令词,如何让读后感写得与众不同呢?结合实际操作,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按部就班,打“持久战”。
 
读书是长久的事,写读后感更要长长久久。这里的“长久”,不能单纯解读为多读,而应更加侧重于养成读书的习惯。其实,读书不在多,即便只是精读一本,也可以长期、持续写出多篇读后感,只是在每一篇,具体指向一个“行为目标”即可。
 
以五年级的教学为例,五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应以名著为主,为行文方便,我们就谈《西游记》的读后感写作。借助六个层次,约一百五十个的指令词,读后感写起来,可以按部就班、有序推进。例如,从最为初级的“知识层面”看,表1第一行五个词分别为:选择、罗列、列举、背诵、标记。学生读《西游记》后,我们可以给出“选择”这一词为写作指令,让学生从已阅读部分中自由选择一个人物、一桩事件、一个法宝、一个妖怪或是师徒共同遭遇的一次经历等,写一篇读后感。因为“选择”的不同 ,写的内容自然不同。而“学会选择”也成为本次写作的核心能力训练点。光是“选择”,就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支撑读后感写作。执行过程中,为避免重复带来的审美疲劳,也可以切换为“罗列”一词,让学生罗列人物、事件、兵器、妖怪来历等。可见,切换一个指令词,就可指引学生写出一系列读后感。
 
按部就班并非指执行时的一成不变。相反,我们主张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给出指令词时灵动多样,特别强调不要平均用力。例如,可以结合学情,在某一层次上作重点引导,着力提升某一方面的写作能力。我们可以假设,学生的认识、记忆能力较强,指导写读后感时,根据学情给出的指令词就可以跳过“知识层面”,从最为希望学生提升的能力层开始指导。当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足时,就可以直接从“应用”层面入手,强化这一能力的提升,使用表3中关于“应用”的使用、翻译、改变、仿造等指令词汇。指导写读后感时,即可重点给出这些词,让学生在写读后感时提升应用能力,指导写出《假如我有一根金箍棒》《我来解读悟空的内心》《西游降妖中的“经典桥段”》等有意思的读后感。
 
第二,交叉组合,练“组合拳”。
 
给出的指令词,可以是单一型,也可以是组合型的。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给出单一指令词写读后感后,可以结合对学情的关注和评估,尝试给出组合型指令词,提升读后感写作的难度,增加写作趣味性。例如,学生阅读《西游记》一段时间后,对其中人物、故事有较丰富的了解了。此时,可以从“分析”这一认知层面中抽选“比较”一词,再从“综合”认知层面中抽取“联系”一词,组合成“比较+联系”一组指令词,让学生写读后感。学生可以从书中“三个徒弟”的各自特点入手,进行比对,之后联系小说中的故事,联系现实生活,写出一篇有特色的读后感。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持久战”是练习写读后感的基本功,这一阶段的“组合拳”就是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在为学生设计并给出指令词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其一,可以“有所偏倚”。根据学生写作能力的不足,在选择指令词时可以有所侧重,重点练习“短板”部分。特别到了第三学段,“评估”在学生认知发展中成为重中之重,给出指令词时可以更多考虑。其二,需要“调校难易”。给出指令词,就是要求学生在读后感撰写时“按令执行”。给一个词,就要求写作时体现一种能力。因此,指令词给定的数量与所来源的层级,就决定了读后感写作的难易程度。教师应根据具体学情,调校给定指令词,并时时监控,不断调整。学生能力较低时,给的组合型指令词较少,随着能力提升,给出的指令词不断叠加,可让学生在同一篇读后感中综合呈现各种信息。其三,切记“理性组合”。指令词并非随意给出,各种写作指令也不是任意组合的。指令词之间也存在着关联,也讲究“配不配”“合不合”的艺术性。教师在给出指令词的时候,要更多一份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要有意为难学生。写作的延续力还源于胜任的程度。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要为学习服务,要有助于学习效果的产生。
 
第三,统整融合,通“任督二脉”。
 
进入第三阶段需要有一个前提,即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读后感写作,已经基本养成持续写的习惯。此时,可以推进到第三阶段的自由写。虽说是“自由写”,也可以有辅助的三种教学策略。其一,“给与不给结合”。教师可以时而给出指令词,时而不给出指令词,让学生具备“宽”与“紧”的不同写作体验,感受多元的写作层次。其二,更倾向对评估层面的关注。到了第三阶段,写读后感需要更多关注对文本的批判、裁定、评测、推荐、验证、辩论等,将感受更多指向对文本的欣赏、对文本的评述、对存在问题的批评等,让第三学段的读后感写作不断抵达认知的高层目标,与第四学段接轨。因此,这个阶段可以采用统一层面的多个指令词相结合的形式,以强化此层能力的训练。其三,放手自由写。教学中的“放手”,说的是在四个方面的相对宽松。第一个方面为读本的选择,让学生自己选定读本。第二方面为写的方式,鼓励用各种方式来读、来写。第三方面为写的目的,根据自己的特长,根据选择的不同读本,确定写读后感的目的,不再依附于指令词,而是随心而写。第四方面为写的频率。时而缓,时而急;时而多,时而少;时而看了就写,时而看后一段时间再写。频率的不确定,让读后感的写作越来越趋于自然。
 
读后感写作的多层递进与指令词指引是一个循序渐进、缓慢提升的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时时调整,一切基于学情施教。
 
参考文献:
 
[1]洛林·安德森.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8~44.
 
1
 
敲黑板!微信改版啦!请大家将我们设为“星标”,方便第一时间收到推送,不然就要跟我们走散喽!方法如下:
 
2
 
3
 
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请在文末点个“在看”!
 
编辑:泡泡糖
 
本号为学术研究和传播,不涉及商业,如有侵权请告知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0年5月(下半月)]
 
转自: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