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要写点读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南在南方me》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人这一辈子总要写几回读后感。写这个人也不一定是作业,有时候看一本书,好像不写点读后感就没有着落一样。
不过,这几天改袁老师批改学生读后感的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10岁的小姑娘自此不在人世,起因是要写一篇《“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
情节不再叙述。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杂技师走钢丝,钢丝悬于两幢8层楼高的建筑物之间,看上去摇摇欲坠。杂技师登场了,每走一步钢丝都会摇晃,吓得观众尖叫连连,但他走了过去。
杂技师洒脱朝着观众挥手,接着他用一块黑布遮住眼睛,他问观众相不相信他能走过去?
观众大喊,不要这样,太危险了。
他在观众的大喊声中,迈开了第一步,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他走得飞快,像是一路小跑就走到钢丝另一端。
观众拼命鼓掌,欢呼。
接下来,有人用绳子绑住杂技师的双手,而遮眼布条并没有拿下来。杂技师问观众,相不相信我能走过去?
观众彻底沸腾了,高喊,相信!
当然,他已经走过去了。
杂技师说,最后一个节目,我将反绑双手遮住眼睛,再杠着我三岁的儿子走过去,大家相不相信?
观众排山倒海的声音:相信,相信!
杂技师什么也没有做站了很久,然后让人解开绳子,拿掉了遮眼布条,他说,换你们孩子来试试?
四周顿时安静下来……
我看这个故事,是在一本小学生课外阅读作业上,作业的题目是,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这个孩子是这样写的: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杂技师说话不算数,还得好好学习走钢丝……
这是个哭笑不得的回答,这个孩子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重要的一句话:换你们的孩子来试试?
他没能设身处地为杂技师着想,为那个要比被杠上肩头走钢丝的孩子着想,或者说,这个写作业的孩子压根儿就没有体会到走钢丝是种危险的事情,会摔下来的。
其实,这个作业并非仅仅布置给小孩子的,而是布置给所有人的。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念佛弟子的故事,从前有个不大的庙,却很有名,因为有一件镇庙之宝,供奉着佛祖戴过的手链。因为珍贵,自然藏在密室。这个地方只有老法师和七个弟子知道。
七个弟子都很悟性,老法师觉得后继有人,将来传位给他们之中任何一个,都能光大佛法,却不想,发生了一件事。
这串供奉已久的手链不见了!因为外人不能进去,法师跟弟子说,你们谁拿了手链,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祖也不怪。
七天过去了,手链依然不知去向。
老法师又说了,谁拿走了手链,只要承认了,这串手链就归谁了……
七天又过去了,还是没人承认。
老法师又说了,那么,你们明天就下山吧,拿了手链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
第二天,六个人收拾准备走,一个人留了下来。那六个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干干净净地走了。
老法师问那个留下的弟子,手链呢?弟子说,我没拿。
老法师又问,你没拿,为何留下来?为何要背个偷窃的名分?
弟子说,这几天我们相互猜疑,总是要有个结果的,总有水落石出一天的。再说,手链不见了,佛还在呀。
法师笑了,从怀里取出了那串手链!没有解释为什么,只是戴在这名弟子手腕上。然后才说,能想自己,更能想别人,就是佛法啊。
这个故事好就好在担当,超过本身的担当,而是替人担当。
回到前头,“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烂熟于心,这一刻很惶然,它的读后感到底该怎么写?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人这一辈子总要写几回读后感。写这个人也不一定是作业,有时候看一本书,好像不写点读后感就没有着落一样。
不过,这几天改袁老师批改学生读后感的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10岁的小姑娘自此不在人世,起因是要写一篇《“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
情节不再叙述。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杂技师走钢丝,钢丝悬于两幢8层楼高的建筑物之间,看上去摇摇欲坠。杂技师登场了,每走一步钢丝都会摇晃,吓得观众尖叫连连,但他走了过去。
杂技师洒脱朝着观众挥手,接着他用一块黑布遮住眼睛,他问观众相不相信他能走过去?
观众大喊,不要这样,太危险了。
他在观众的大喊声中,迈开了第一步,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他走得飞快,像是一路小跑就走到钢丝另一端。
观众拼命鼓掌,欢呼。
接下来,有人用绳子绑住杂技师的双手,而遮眼布条并没有拿下来。杂技师问观众,相不相信我能走过去?
观众彻底沸腾了,高喊,相信!
当然,他已经走过去了。
杂技师说,最后一个节目,我将反绑双手遮住眼睛,再杠着我三岁的儿子走过去,大家相不相信?
观众排山倒海的声音:相信,相信!
杂技师什么也没有做站了很久,然后让人解开绳子,拿掉了遮眼布条,他说,换你们孩子来试试?
四周顿时安静下来……
我看这个故事,是在一本小学生课外阅读作业上,作业的题目是,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这个孩子是这样写的: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杂技师说话不算数,还得好好学习走钢丝……
这是个哭笑不得的回答,这个孩子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重要的一句话:换你们的孩子来试试?
他没能设身处地为杂技师着想,为那个要比被杠上肩头走钢丝的孩子着想,或者说,这个写作业的孩子压根儿就没有体会到走钢丝是种危险的事情,会摔下来的。
其实,这个作业并非仅仅布置给小孩子的,而是布置给所有人的。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念佛弟子的故事,从前有个不大的庙,却很有名,因为有一件镇庙之宝,供奉着佛祖戴过的手链。因为珍贵,自然藏在密室。这个地方只有老法师和七个弟子知道。
七个弟子都很悟性,老法师觉得后继有人,将来传位给他们之中任何一个,都能光大佛法,却不想,发生了一件事。
这串供奉已久的手链不见了!因为外人不能进去,法师跟弟子说,你们谁拿了手链,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祖也不怪。
七天过去了,手链依然不知去向。
老法师又说了,谁拿走了手链,只要承认了,这串手链就归谁了……
七天又过去了,还是没人承认。
老法师又说了,那么,你们明天就下山吧,拿了手链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
第二天,六个人收拾准备走,一个人留了下来。那六个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干干净净地走了。
老法师问那个留下的弟子,手链呢?弟子说,我没拿。
老法师又问,你没拿,为何留下来?为何要背个偷窃的名分?
弟子说,这几天我们相互猜疑,总是要有个结果的,总有水落石出一天的。再说,手链不见了,佛还在呀。
法师笑了,从怀里取出了那串手链!没有解释为什么,只是戴在这名弟子手腕上。然后才说,能想自己,更能想别人,就是佛法啊。
这个故事好就好在担当,超过本身的担当,而是替人担当。
回到前头,“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烂熟于心,这一刻很惶然,它的读后感到底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