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读了那么多书,你也不一定会写读书笔记

以下文章选自《Kindle电子书库》
 
文章选自《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秋叶著
 
有句话说:“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人生。”
 
我鼓励大家看书,还鼓励大家多读书,多做各种笔记。我一直在坚持看书,坚持写书评,坚持做拆书。
 
很多人请教我看哪本书好,我往往回复:“你不要仅仅看我读什么书,也要看我怎样读书。一周一篇书评(拆书)的功课我一直在坚持,这比简单选一本好书读要重要得多,这才是我读书有所得的关键所在。否则仅仅是看得多,不代表你收获多。”我建议大家,读好书一定要做笔记。
 
阅读好书,我自己的做法一般是以下几个步骤,当然,有时候看时间和心情,我也会跳过一些步骤。
 
第一步:看作者简介、摘要和目录,快速了解一本书的框架,越了解作者的经历背景往往越有助于你深入思考这本书的一些观点。
 
第二步:快速通读一遍,我的习惯一般是速读。第三步:看到启发性或者精彩的单元,我马上停下来做记录。
 
我做记录的方式包括:
 
1 写旁批,直接在书空白处写自己的想法。
 
2 把给自己启发的要点的页码标注出来,写到书的扉页或者尾页,变成后续汇总的索引。
 
1 马上把感悟心得发一条微博,回头复制粘贴也方便。
 
2 直接拿出笔或者笔记本,做摘录。
 
3 用手绘的方式画出书中有价值内容的逻辑框图。
 
我自己比较喜欢用手写的方式,不太喜欢用电子笔记类的工具。我并不反对用这样的工具,只是我认为手写图解效率更高,还可以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去阅读一本书,记忆效果更好。用拍照和扫描的方式记录书的内容,我是不提倡的,那样记忆不深刻,只是给自己一个安慰。除非你在拍照和扫描的同时完成内容归类,便于后续检索。
 
第四步:对有感觉的书,记录了足够的素材,我才会考虑做读书笔记。
 
大部分书我不做读书笔记,因为没有什么必要,几句话就可以把这本书的核心提炼完。
 
我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很灵活,比如:
 
1 直接一段段摘录精华,对特别有感触的内容加一句话点评。
 
2 针对书的内容、价值写书评。
 
3 写读书心得笔记。我这里说的读书心得笔记和书评有一点不同,类似我们小时候读书做举一反三的功课。把书中一个知识点、一个思考框架拿出来反复练习,看看能否把作者的主要思想、观点、逻辑、推导过程都理顺。这样学习才能深刻有效,才能将书中的知识化为自己的东西。
 
对于一些有思想的书,有严密推导过程的书,写读书笔记的效果比思维导图要好。比如我读了秦晖先生的《田园诗与狂想曲》,就很认真做了读书笔记去思考。
 
1 做一个读书笔记PPT,这需要在完成读书笔记的基础上才方便进行。把文字内容视觉化,往往也完成了你对这本书理解框架的重构,完成了你对这本书内容最后的内化过程。说到读书笔记PPT这个事情,我鼓励很多人去这么做,后来他们分享了非常多的好作品。你如果感兴趣,不妨去新浪微博关注@读书笔记PPT,下载我们学员或朋友分享的读书笔记PPT作品看看。
 
2 模仿作者的思维,在自己的博客或微信文章中写类似的文章,或者尝试用作者的思维推导其他的现象。如果这样的思维方式很有效,可以尝试引入自己的工作实践。
 
3 等有了一些心得,我就找个机会和一帮学生或者朋友聊聊,把自己看来的思想结合自己的体会再讲一遍,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非常好的办法。反正我是一有机会,就跟别人“吹牛”,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有些牛是我现学现卖的。
 
我觉得上面这些都是我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不是说只有写笔记,才是做读书功课,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小调查:你用Kindle看过的最厚的一本书是什么?用了多久看完?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