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请先读重要声明,再读我的读书笔记:“一个尺寸适合一个人” ——读《与大数据同行》
以下文章选自《镇西茶馆》
特别声明:
疫情期间,读书是我每天的生活内容,规定任务是每天至少读100页。我已经读了近20本书。我读书都是基于我的兴趣爱好,大多是人文、历史、教育、文学,没有任何计划性,随心所欲,反正书房里那么多书,有的是新买的,有的是以前读过的,我都读。每读一本都要写点感想发到镇西茶馆。
但是,我是毫无规律计划地发读书笔记,不少网友却“过度解读”,喜欢分析:“李老师为什么会在这时候发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和目的吗?”让我哭笑不得。比如昨天发的《一个戴灰帽子的人》读后感,就让一些网友“想多了”,前天发一篇读《真假袁世凯辨》的感想,居然还有人问我:“为什么在疫情期间会想到复辟的主题?”如此思维,真是让我目瞪口呆。
镇西茶馆本来就是我一个很自然随性发表我文章的平台。疫情发生两个月来,我写了大量文章,包括呼吁给武汉捐款,还写钟南山,写柳帆,写李文亮,写彭银华,写夏思思……前几天我那篇《请记住这七位“英勇救疫”的中国人》引起强烈反响,昨天我看了看后台,点击量居然超过了63万!我正在构思一篇写抗疫中的普通人的文章,题目都想好了:《一个自然而普通的动作,却给周围的人带去了温暖和力量》。但我不可能每天都写疫情,因为我的生活不只是关注疫情,还有阅读。
接下来,我还会陆续推出《梁衡散文精选》《慕课革命》《冷战中的盟友》《软埋》《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菊与刀》《破解芬兰教育神话》《告别功利主义》《一个女人的史诗》等书的评论。你们看,这些书与书之间毫无联系,我就这么随心所欲地读,随心所欲地写,随心所欲地地发,请大家也就随心所欲地看好了。
当然,作为读者,你们完全可以产生任何联想,只是不要把这种联想强加给我,有的评论简直是要把我带到沟里去的节奏;有朋友还问我“为什么要这样想”,还语重心长地“教育”我:“要全面地看待我们国家的历史”云云,进而建议“最好还是多写写”什么什么的……
再次友情提醒:“镇西茶馆”是我的自留地,不是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我也非中宣部派遣去武汉的官媒记着;我只是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只要我遵守宪法和相关法律,写什么不写什么完全是法律赋予我的自由。
作为一个公民,我当然会考虑公民的责任,所以我会尽可能严谨地对待我的文字,包括文章后面的评论。如果留言中有明显触犯国家政治底线的,我不会放出的。另外,凡是公开为那十年叫好的留言,我一般也不会公开,我不愿让我的镇西茶馆被人当成为已经被中共中央早已彻底否定的一段“内乱”与“浩劫”扬幡招魂的场所。如果有人和我三观不合,应该明白这里不是属于您的理想的地方,我尊重您的重新选择。
但是,我真诚感谢大家持续关注镇西茶馆!感谢大家的留言!也感谢大家的理解!
你们永远真诚而直率的朋友:李镇西
2020年3月2日
(对了,再啰嗦一句:明天晚上推出的头条,是惯例中每周一期的广告,但次条依然是我的读书笔记。)
百度上介绍,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是十余年潜心研究数据科学的技术权威,是最早洞见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的数据科学家之一,也是最受人尊敬的权威发言人之一。
2016年11月8日,我有幸见在成都过舍恩伯格先生。但因语言的原因,仅有过简单的寒暄,而没有深入交谈。没想到,通过其《与大数据同行》,我和他有了也不算深入但比较专业的“交流”。
“大数据”是个新概念,也是一个容易被有些一些教师误解的概念。这里得先明确“数据”与“数字”的区别。借用专家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这78分背后的因素(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教师教学效果等)和78分联系在一起,就成了“数据”。如果不是一个78分,而是通过计算机平台采集常规统计手段无法采集的无数个“78分”的海量数据,那就叫“大数据”。
本书是一本了解大数据与教育关系的科普读物。作者通过已经发生的生动案例,以通俗简洁地阐明了大数据将对教育产生怎样的变革性影响。
作者告诉我们,大数据改善学习的三大核心要素是,反馈、个性化和概率预测。这三点将直接改变现有教育。
作者认为:“现代教育仍然类似于伴随着其发展的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学生们受到同样的对待,使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习题集。”我以为这种“一刀切”的教育只有中国才有,原来是“世界通病”。
而需要改变的,正是这种“一刀切”。当我们的教育真正适应每一个——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学生时,我们所从事的才谈得上是真正的教育。
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尺寸适合一个人’的方式,而且我们有能力去实现。我们可以对知识的传递进行个性化处理,使之更好的适应特定的学习环境、偏好和学生能力,这样的做法,虽然不能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火箭专家,并且对学习者的专注、执着和精力仍然有要求,但是可以打破‘一个尺寸适合所有人’的同质性,从而使学习优化成为可能。”
打破“一个尺寸适合所有人”框框的,正是大数据。
作者认为,应该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自动化的“私人教师”。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更不可实施的,但现在可以:“大数据为学习带来了三大改变:我们能够收集对过去而言,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聚集起来的反馈数据;我们可以实现迎合学生个体需求的,而不是为一组类似的学生定制的个性化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概率预测优化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
作者由此展望:“在未来,学习绝不会是按照一个给定的教科书、一门科目或课程,以同样的顺序和步调进行,而是将有数千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教师不再需要凭借主观判断选择最适合教学的书籍,大数据分析将指引他们选出最有效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和私人定制的教材。当然,同一组学生仍然会使用相同的教材,毕竟他们需要通过相同的测验,但教材是可以进行个性化处理的。”
虽然作者说的是“在未来”,但其实并不仅仅是“展望”,因为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是以可汗学院等许多已经“走在前面”一些教育实践和教育成效作为依据的,因而这些话特别富有说服力。让人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学习产生憧憬。
但无论如何,在线课程无法替代课堂教学,现代互联网技术不能取代“人”的因素,对此舍恩伯格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在书中,引用了比尔·盖茨对此很好的见解。比尔盖·茨指出,来自任何地区的任何学生都能参与世界上最好的教师的课程,而不负责这些在线课程的其他教师,则可以花时间直接为学生提供指导。比尔·盖茨说:“要明智的运用技术,技术是对教师的重新部署,而不是要去取代他们。”
说得太好了!
因为教育本身并不只是灌输知识和传授技能——知识和技能在教育的过程中,都是人格的载体。真正的“教育”是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引领、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引领……一句话,教育是指向人的灵魂的。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关于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事关灵魂,岂能交给没有灵魂的网络与机器人?
即使是教育中最理性的学科教学,也绝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教育活动不可能完全交给网络技术。尽管学科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技能,但这无法抹煞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人格引领、心灵感染、智慧启迪等人文色彩。教育承载着“价值”,凝聚着“精神”,体现着“人性”……岂能只是冷冰冰的知识?
正如舍恩伯格在本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在学习中,我们也要继续重视那些数据不能解释的事物:有人类的智慧、独创性、造力造就的理念,这是大数据分析无法预测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
从大数据出发,最后回到人——这就是《与大数据同行》揭示的教育变革的意义。
2020年2月21日
几篇重要文章,欢迎点击阅读
鼓励原创 ,随意打赏
有缘相逢,来者皆客,欢迎再来!
(特别提示:拙著在各网站都有售,感兴趣的朋友自行前往搜索购买就是了。我这里就不单独提供链接了。)
特别声明:
疫情期间,读书是我每天的生活内容,规定任务是每天至少读100页。我已经读了近20本书。我读书都是基于我的兴趣爱好,大多是人文、历史、教育、文学,没有任何计划性,随心所欲,反正书房里那么多书,有的是新买的,有的是以前读过的,我都读。每读一本都要写点感想发到镇西茶馆。
但是,我是毫无规律计划地发读书笔记,不少网友却“过度解读”,喜欢分析:“李老师为什么会在这时候发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和目的吗?”让我哭笑不得。比如昨天发的《一个戴灰帽子的人》读后感,就让一些网友“想多了”,前天发一篇读《真假袁世凯辨》的感想,居然还有人问我:“为什么在疫情期间会想到复辟的主题?”如此思维,真是让我目瞪口呆。
镇西茶馆本来就是我一个很自然随性发表我文章的平台。疫情发生两个月来,我写了大量文章,包括呼吁给武汉捐款,还写钟南山,写柳帆,写李文亮,写彭银华,写夏思思……前几天我那篇《请记住这七位“英勇救疫”的中国人》引起强烈反响,昨天我看了看后台,点击量居然超过了63万!我正在构思一篇写抗疫中的普通人的文章,题目都想好了:《一个自然而普通的动作,却给周围的人带去了温暖和力量》。但我不可能每天都写疫情,因为我的生活不只是关注疫情,还有阅读。
接下来,我还会陆续推出《梁衡散文精选》《慕课革命》《冷战中的盟友》《软埋》《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菊与刀》《破解芬兰教育神话》《告别功利主义》《一个女人的史诗》等书的评论。你们看,这些书与书之间毫无联系,我就这么随心所欲地读,随心所欲地写,随心所欲地地发,请大家也就随心所欲地看好了。
当然,作为读者,你们完全可以产生任何联想,只是不要把这种联想强加给我,有的评论简直是要把我带到沟里去的节奏;有朋友还问我“为什么要这样想”,还语重心长地“教育”我:“要全面地看待我们国家的历史”云云,进而建议“最好还是多写写”什么什么的……
再次友情提醒:“镇西茶馆”是我的自留地,不是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我也非中宣部派遣去武汉的官媒记着;我只是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只要我遵守宪法和相关法律,写什么不写什么完全是法律赋予我的自由。
作为一个公民,我当然会考虑公民的责任,所以我会尽可能严谨地对待我的文字,包括文章后面的评论。如果留言中有明显触犯国家政治底线的,我不会放出的。另外,凡是公开为那十年叫好的留言,我一般也不会公开,我不愿让我的镇西茶馆被人当成为已经被中共中央早已彻底否定的一段“内乱”与“浩劫”扬幡招魂的场所。如果有人和我三观不合,应该明白这里不是属于您的理想的地方,我尊重您的重新选择。
但是,我真诚感谢大家持续关注镇西茶馆!感谢大家的留言!也感谢大家的理解!
你们永远真诚而直率的朋友:李镇西
2020年3月2日
(对了,再啰嗦一句:明天晚上推出的头条,是惯例中每周一期的广告,但次条依然是我的读书笔记。)
百度上介绍,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是十余年潜心研究数据科学的技术权威,是最早洞见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的数据科学家之一,也是最受人尊敬的权威发言人之一。
2016年11月8日,我有幸见在成都过舍恩伯格先生。但因语言的原因,仅有过简单的寒暄,而没有深入交谈。没想到,通过其《与大数据同行》,我和他有了也不算深入但比较专业的“交流”。
“大数据”是个新概念,也是一个容易被有些一些教师误解的概念。这里得先明确“数据”与“数字”的区别。借用专家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这78分背后的因素(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教师教学效果等)和78分联系在一起,就成了“数据”。如果不是一个78分,而是通过计算机平台采集常规统计手段无法采集的无数个“78分”的海量数据,那就叫“大数据”。
本书是一本了解大数据与教育关系的科普读物。作者通过已经发生的生动案例,以通俗简洁地阐明了大数据将对教育产生怎样的变革性影响。
作者告诉我们,大数据改善学习的三大核心要素是,反馈、个性化和概率预测。这三点将直接改变现有教育。
作者认为:“现代教育仍然类似于伴随着其发展的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学生们受到同样的对待,使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习题集。”我以为这种“一刀切”的教育只有中国才有,原来是“世界通病”。
而需要改变的,正是这种“一刀切”。当我们的教育真正适应每一个——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学生时,我们所从事的才谈得上是真正的教育。
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尺寸适合一个人’的方式,而且我们有能力去实现。我们可以对知识的传递进行个性化处理,使之更好的适应特定的学习环境、偏好和学生能力,这样的做法,虽然不能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火箭专家,并且对学习者的专注、执着和精力仍然有要求,但是可以打破‘一个尺寸适合所有人’的同质性,从而使学习优化成为可能。”
打破“一个尺寸适合所有人”框框的,正是大数据。
作者认为,应该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自动化的“私人教师”。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更不可实施的,但现在可以:“大数据为学习带来了三大改变:我们能够收集对过去而言,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聚集起来的反馈数据;我们可以实现迎合学生个体需求的,而不是为一组类似的学生定制的个性化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概率预测优化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
作者由此展望:“在未来,学习绝不会是按照一个给定的教科书、一门科目或课程,以同样的顺序和步调进行,而是将有数千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教师不再需要凭借主观判断选择最适合教学的书籍,大数据分析将指引他们选出最有效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和私人定制的教材。当然,同一组学生仍然会使用相同的教材,毕竟他们需要通过相同的测验,但教材是可以进行个性化处理的。”
虽然作者说的是“在未来”,但其实并不仅仅是“展望”,因为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是以可汗学院等许多已经“走在前面”一些教育实践和教育成效作为依据的,因而这些话特别富有说服力。让人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学习产生憧憬。
但无论如何,在线课程无法替代课堂教学,现代互联网技术不能取代“人”的因素,对此舍恩伯格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在书中,引用了比尔·盖茨对此很好的见解。比尔盖·茨指出,来自任何地区的任何学生都能参与世界上最好的教师的课程,而不负责这些在线课程的其他教师,则可以花时间直接为学生提供指导。比尔·盖茨说:“要明智的运用技术,技术是对教师的重新部署,而不是要去取代他们。”
说得太好了!
因为教育本身并不只是灌输知识和传授技能——知识和技能在教育的过程中,都是人格的载体。真正的“教育”是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引领、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引领……一句话,教育是指向人的灵魂的。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关于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事关灵魂,岂能交给没有灵魂的网络与机器人?
即使是教育中最理性的学科教学,也绝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教育活动不可能完全交给网络技术。尽管学科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技能,但这无法抹煞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人格引领、心灵感染、智慧启迪等人文色彩。教育承载着“价值”,凝聚着“精神”,体现着“人性”……岂能只是冷冰冰的知识?
正如舍恩伯格在本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在学习中,我们也要继续重视那些数据不能解释的事物:有人类的智慧、独创性、造力造就的理念,这是大数据分析无法预测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
从大数据出发,最后回到人——这就是《与大数据同行》揭示的教育变革的意义。
2020年2月21日
几篇重要文章,欢迎点击阅读
鼓励原创 ,随意打赏
有缘相逢,来者皆客,欢迎再来!
(特别提示:拙著在各网站都有售,感兴趣的朋友自行前往搜索购买就是了。我这里就不单独提供链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