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妈妈的心灵课》:“不用完美,做个足够好的妈妈就行”

以下文章选自《林小暖bella》
 
不记得是在什么时候了,是在被孩子夜醒弄得接近崩溃时,还是被孤独感袭击到几乎支持不住时,被标题这句话拯救和治愈了。
 
就像一双温柔的手,它一把托住了那个不断下坠的自己。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
 
“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这个概念,其实就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在著作中提出来的观点。
 
温尼科特有多著名呢?嗯,可以这么说,和大家广为熟知的弗洛伊德名气一样大吧!
 
说起这个老爷子呀,他不仅是儿科医生、儿童精神分析师,还是一个“网红主播”。他在英国BBC中主持的节目,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父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世界。
 
而他广为人知的这本著作《妈妈的心灵课》,大部分内容就是基于这一系列的广播节目,所以也算是温尼科特比较“好读”的作品,在欧美也算是父母必备的亲子教育指南了。
 
但是,这也只是“相对好读”而已,因为毕竟涉及心理学的知识都比较专业,再加之翻译的比较拗口,更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这本书的内容介绍里说,“温尼科特教授探讨了童年时代的基本人际关系,他从母亲与婴儿之间的爱谈起,并认为这是人格健全的关键。”
 
“书里用轻松简单的口吻,揭示哺乳、哭泣、游戏、独立和害羞等日常行为中所蕴涵的心理机制。特别强调父母天赋心智与性格对孩子的重大影响,并告诉我们:本着自己的天性去实现亲子间的互动与沟通,才是最好的亲子教育模式。”
 
“温尼科特教授的文字随处充满了关怀和洞见,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他对父母们发自内心的支持与肯定。书里鼓励妈妈们在自然快乐地做自己的同时,引领孩子同样地去做自己。”
 
整本书分三种关系讨论孩子的成长变化:
 
1、母亲与宝宝;2、父母与子女;3、孩子与大千世界。
 
温尼科特的观点也在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从育儿阶段的亲密,一直到长大后的独立超然。作他用温柔的话语,不断提醒着我们:
 
“养育方式应当不断改变。”
 
小暖今天就尽量用通俗一点的言语,把这本权威且非常有用的书里的内容,整理出来一些自己觉得重要并可学习和操作的部分,供大家参考。如果读完之后愿意再看看原著,当然更好。
 
母婴关系,一切的开始和基础
 
婴儿要想发育成健康、独立又合群的成人,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始。这就要靠母亲与宝宝之间天生的亲情、自然而然的爱来帮忙。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妈妈对宝宝的照顾、回应与互动,奠定了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跟这个社会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那么作为母亲,如何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开始呢?
 
温尼科特在书中反复强调:
 
要相信自己做母亲的直觉和本能。
 
不论是护士、月嫂,还是婆婆、亲妈,所有这些来自于“过来人”关于养育宝宝的建议,都不比母亲更了解自己的宝宝。
 
当别人都无法分辨宝宝的哭声意味着什么,当别人都无法读懂宝宝那兴奋的眼神是因为什么,当别人无法理解宝宝扭动身体代表着什么的时候,只有妈妈知道。
 
就仿佛她和婴儿之间,有一根神奇的纽带,能让妈妈产生如此奇妙的直觉。
 
所以,做妈妈的也要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和直觉,学会分辨与选择性对待那些过来人的建议。
 
妈妈有权利,用自己的方式与宝宝接触。
 
也许,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会陷入第一次做母亲的惶恐中,但我们也要坚信,透过体验,自己做母亲的能力也一定在不断成长。
 
当然,能拥有这样的坦然和自信,还应该建立在对宝宝的足够了解上。
 
同时拥有儿科医生和心理分析师的双重身份,让温尼科特得以从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去帮助妈妈认识婴儿。
 
比如,他提到了哺乳。
 
从书中不难看出,温尼科特对母乳的极力推崇。他认为,乳房是人类最强烈的情感关系。
 
从我们捕捉到婴儿要吃奶的信息,到回应婴儿极为强烈的进食欲望,婴儿从兴奋到满足,这样一个复杂的情感过程,其实可以算作人生所有亲密关系的基础。
 
在温尼科特看来,母乳亲喂的过程,这种接触、亲密、投入和献身,都要比奶瓶喂养在情感上要复杂与丰富的多。特别是,乳房哺乳可能也会面临比瓶喂更多的困难和问题。
 
而母亲不断的与宝宝磨合的过程,就是在为宝宝提供最丰富的经历,更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和性格。
 
听起来,是不是有那么一丢丢焦虑?难道瓶喂的孩子就会缺失了什么?
 
当然并非如此。温尼科特只是觉得,如果瓶喂要想达到同样丰富、具有层次感的情感体验,可能需要妈妈对婴儿做更多的互动。
 
同时,温尼科特也强调,不论是母乳亲喂还是瓶喂,都首先应该考虑母亲的情绪。
 
如果母乳喂养让母亲陷入了极大的忧郁和焦虑,反而会破坏哺乳过程所带来的丰富性。
 
所以,喂养的方式也断然不可强求。
 
至于喂奶的频率,老爷子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哺乳的频率也要顺其自然,要根据宝宝的需求,而不是权威专家或者育儿书的建议。
 
除了哺乳,温尼科特还提到了排泄。
 
他指出,过早训练小婴儿排泄是无意义的,母亲应该学会捕捉他们想要排便的信号。而且要以一种不慌不忙的态度去处理婴儿的排泄物。
 
比如可以在他第一次排便之后,稍等一会再清理。通常宝宝不会一次就将肠子清空。这种不急不忙的态度,也让宝宝拥有更为完整的排泄经验。通过调节清理排泄物的节奏,来规范孩子排便的秩序感。
 
此外,温尼科特也提到了最让大伙头疼的问题,关于小婴儿的“哭泣”。
 
他在书中,将婴儿的哭泣大体分为四类:
 
1
 
 满 足 
 
婴儿也会因为满足而哭泣?是的!哭泣,可以说是他们最早的体育活动,也是新生儿健康和强壮的表征。
 
2
 
 疼 痛 
 
这是比较常见的哭泣。有时候,这样的疼痛也会伴随着一些动作,对我们形成某种意义的“指示”。
 
比如,如果肚子痛,婴儿的双腿会蜷缩起来;耳朵痛,一只手就捣着疼痛的那只耳朵;如果是一道强光让他感到不舒服,他就会将头转开;饥饿的时候,那种强烈的要将自己淹没的疼痛等等。
 
3
 
 愤 怒 
 
他们也会通过哭闹表达愤怒,这样的哭闹会让他们幻想自己已经摧毁了每个人和每样东西。
 
当身边的人依然镇定自若,没有表现出受到伤害的话,这个经验将会加强他对现实与幻想的理解。他会意识到,他自以为真实的感觉未必是真实的。
 
4
 
 悲 伤 
 
伤心的哭泣其实是一件十分错综复杂的事情,这表示,在这个世界上,宝宝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了。他不再随波逐流、无所事事,他已经开始为自己所处的环境负起了责任。
 
这个时候,最好可以让宝宝专注地哭一会,然后再让他们自然地从伤心和内疚中复原。
 
这样的体验对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温尼科特甚至认为,孩子的故意调皮捣蛋就是为了自己能痛痛快快的哭上一场,再感受获得父母原谅的过程,以至于可以重温真正从伤心中复原的体验。
 
对于小婴儿,妈妈最初的职责是什么?
 
 1 
 
体贴的配合婴儿的需求
 
妈妈要从宝宝的两种状态去认识他们。
 
一种是,当他们满足又平静的时候;另一种是他兴奋(哭闹)的时候。
 
妈妈们要做的,就是弄清楚宝宝处于哪一种状态,帮助他们从睡眠或者清醒时的满足,过渡到吃奶时全力以赴地贪婪攻击状态。
 
这个阶段,妈妈不必抱着会宠坏宝宝的焦虑,而应该尽量回应、满足小婴儿的需求,充满爱意,不急躁、不焦虑、不紧张的拥抱与接触,会带给宝宝亲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同时,我们也要把小婴儿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明白他们有需求以及拒绝的权利。
 
比如对于吃奶,什么时候宝宝是渴望的,什么时候他扭过头去就是拒绝的,妈妈们也要慢慢懂得分辨并且尊重。
 
 2 
 
将世界介绍给宝宝
 
宝宝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依靠父母一步一步介绍才逐渐明晰的。
 
两岁到四岁的孩子,同时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我们跟孩子分享的世界;另一个则是小孩自己想象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重叠在一起的。
 
小宝宝通常通过游戏,表达他们想象力丰富、鲜活逼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焦虑,以及那些不加以约束就会导致焦虑的想法和冲动。
 
小孩希望通过游戏,表达恨意或者攻击的冲动。只有通过游戏和幻想,他们才能够充实自己。
 
在游戏中,孩子们发展着自己的人格,以及社交关系,他们会在游戏中结交朋友和树立敌人。
 
当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游戏常常也能帮我们大忙。因为孩子尚不能全部理解我们成年人的语言,所以借助游戏与他们沟通效果会更好。
 
 3 
 
幻灭与觉醒
 
看了前面的叙述,有人可能会生出疑问。如此全身心的去满足宝宝,真的不会让他们“恃宠而骄”吗?
 
在温尼科特看来,母亲满足宝宝的需要,的确会渐渐给宝宝造成某种幻觉,觉得这个世界可以通过自己的需求和想象被创造出来。
 
此时,妈妈对于宝宝,也应该逐渐由完全的满足和回应,开始慢慢撤离,让宝宝完成对这种“自我为中心”的幻觉的幻灭和觉醒。
 
我们前期的回应与配合,是为了启发小婴儿“这个世界是个好地方”的念头。
 
但我们终有一天,应该让宝宝明白,这个世界并不会自动提供给他们内心所渴望的需要和东西,也不会因为他们的兴奋(哭闹)或者一时兴起而即刻达成。
 
断奶,便是这样一个过程。
 
妈妈们必须做好准备,能足以承受小宝宝的愤怒,以及随之而来的糟糕又可怕的念头。
 
父亲在育儿中的作用
 
 1 
 
为妻子提供良好的育儿环境
 
其实,小婴儿最需要的,是一个放松自己、自然陶醉在育儿过程中的母亲。
 
这样的母亲,一般也能自然而然的和小婴儿相处与配合的很好。
 
而初为人母的妈妈们,能不能在生产后从照顾小孩当中得到乐趣,也仰仗于是否可以避免无知和恐惧所引起的过度紧张。
 
所以,这个任务就应该交给父亲。
 
他们应该能尽力提供一个平和的环境和某种保护,让母亲可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家里,专心照顾小宝宝,而不必分心处理外面的事物。
 

 
营造幸福美好的家庭氛围
 
小孩子对家庭氛围其实是非常敏感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满,最先有所体会的也会是小孩,他们会变得更加轻松、满足,也更容易养育。
 
做父亲的也应该为了营造这种氛围做出努力。
 
 3 
 
做妻子的道德支柱
 
父亲必须做母亲的道德支柱,为她的权威撑腰,并成为家中秩序和规矩的代言人。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母亲管教孩子的时候,父亲应该和母亲站在同一条战线。
 
母亲努力在孩子生活中培养的秩序和规矩,父亲应该也能“说到做到”,成为孩子行动上的榜样。
 
 4 
 
在性格上与妻子的互补
 
父亲与母亲身上那些不一样的特质、性格,都会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
 
所以,妈妈们也应该懂得放手,设定个“父子日”、“父女日”,把他们开开心心地送出门,让他们来一次彻底地、不被打扰的独处。
 
婴儿的成长和发育需要父母,却又不完全依赖父母
 
温尼科特一直在强调:要自始至终,把小婴儿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人”。
 
小婴儿有自己的生长节奏
 
虽然小婴儿时时刻刻需要我们,但他们的成长和发育并不完全依赖于我们。
 
每个宝宝都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小生命,他们与生俱来有着成长和发育生生不息的强烈欲望,就像某种本能。
 
宝宝在母亲的体内受孕,那一刻起,就成为我们体内的房客。出生之后,他们又成为了我们怀中的房客。之所以称其为房客,是因为我们与宝宝之间,存在着某种短暂的“租用”关系。
 
那些最开始无条件的回应都是暂时的,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甚至可以说,不会持续太久。
 
母亲没有必要为宝宝的活力负责,小孩也并不是我们手中的陶土,可以任由我们捏塑。
 
我们根本没必要以为,自己必须为孩子成长的结果负有全部的责任。
 
如此沉重的负担,只能压垮为人父母的乐趣。
 
到头来,我们发现,宝宝们需要的永远是那些懂得相信自己的父母。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每个孩子在诞生之时,都带着自己的世界观,以及控制自己小小世界的欲望。
 
所以,当你以为婚后的自己,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生活,或者让家庭生活按照自己规定的秩序进行的时候,孩子的出世必将打破这种“自由”。
 
对于属于我们的地盘和我们小心翼翼建立又费心维持的秩序来说,孩子无疑是个不小的威胁。
 
在温尼科特看来,如果我们能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支配权力,其实就是在帮助他们很好的成长。虽然这样一来,我们无法避免会和孩子的权利起冲突,但仍然比完全牺牲掉孩子的权利要好。
 
人人都喜欢按自己的方式来生活。所以,为何不让孩子们也拥有房间的一个小角落,或者一小面墙,让他们根据心情、幻想和一时兴致去弄脏或者整理、装饰自己的小天地。
 
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小小地盘,也有权利每天占据父母们的时间。
 
作风强势的父母和根本没有主见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养都没有益处。
 
孩子的生活并非容易
 
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只会躺在床上,或者每天只用来吃喝玩乐的小家伙,还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吗?难道不是每天忙得四脚朝天,被他们使唤得团团转的我们更艰难吗?
 
其实,并不然。
 
孩子们,会时时刻刻和自己的本能欲望、冲动做着斗争。
 
温尼科特认为,我们可以把幼年想成一个逐步建立信仰的过程。我们对人事物的信仰是透过无数美好的经验,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这里的“美好”是指够满意,也可以说是需求或者冲动已经得到了满足与合理化了。
 
这些美好的经验是用来跟不好的经验作比较的,而“不好”是我们用来描述终究免不了会产生的愤怒、痛恨与怀疑。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发展出自己的方法,在充满了自我本能和欲望的世界里,跟这些冲动共存。实际上,这才是最最困难的。
 
婴儿的生理体验决定了他们天生具有某种原始的恐惧,他们通过攻击来应对这种恐惧。宝宝要从本能冲动成长为可以有办法控制万事万物,这整个发展过程是十分错综复杂的。
 
就连心理学家也无法告诉我们到底有多复杂,只能说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但是良好的亲子关系,会让孩子们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拥有安全感。所以此时,为人父母所要做的,便是在孩子从幻觉到幻灭的过程中,陪在他们身边,给他们提供帮助。
 
孩子们大部分的尖叫、乱发脾气,都属于内在与外在现实之间的拉锯战,我们必须要把这种拉锯战看做成长中正常的一环。
 
当婴儿成长为幼儿,教养方式应该有何变化?
 
对于幼儿,我们要明白以下几点:
 
幼儿的情感年龄也许会与实际年龄不符
 
每个四岁的小孩,在情感上都有可能只有三岁、两岁、甚至变为刚出生的新生儿。幼儿的情感年龄会前进,也会倒退。
 
对于幼儿,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以身作则
 
对于幼儿来说,给他们灌输生硬的道德观念和淳淳教诲,多半是效果甚微的。
 
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父母与父母的行为,以及孩子所察觉到的父母之间的夫妻关系。孩子吸收、模仿和反映的,其实都是这些行为与关系。
 
不能用幼儿园代替父母的职责
 
幼儿园的功能不是要取代缺席的父母,而是要补充和延伸父母在孩子婴儿期独自扮演的角色。
 
这个时期的幼儿,在同时进行三项心理建设:
 
建立自我的概念以及建立自我跟他们所想象的现实之间的关系
 
发展和单独一个人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
 
发展和母亲以外的多人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
 
学龄前的儿童,都在经历最强烈的冲突,他们正在学习如何理解外在现实,试着认识到母亲有她自己的生活,不能像专属于某人似的被占有。
 
幼儿园,便给孩子一个机会,可以让他们跟双亲以外的人建立深刻的私人关系,比如和学校的老师,其他小朋友做朋友。
 
对于孩子来讲,去上学也意味着一场“幻灭”,有点类似于之前提到的断奶。是孩子应该体验的情感,也是父母应该好好引导和陪伴的过程。
 
对于孩子来讲,从出生一直到五岁,是一段漫长的岁月。要想渡过这段岁月,孩子们必须要仰仗于我们的帮助。
 
但温尼科特也不断在提醒着我们,我们给予孩子的帮助和条件,只要足够好就行,不必完美或者毫无缺失。随着孩子智力增加、身心成长,他们会渐渐变得有办法容忍失败,会为了面对挫折而提前做好准备。
 
孩子需要的成长条件,应该是不要停止、不要公式化,不要固定。
 
这也就决定了,为人父母的我们,也必须随着孩子的年龄和不断改变的需求,随时在教养方面做质与量的调整。
 
就像温尼科特所说,为人父母,并没有什么育儿教科书、育儿法则可以作为庇护所,让我们可以照单全收。
 
这也就意味着,作为父母光有头脑还不够,必须要投入情感、用心才能做得好。
 
而且,也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当然,这个“好”,“足够”就行了。
 
-END-
 
小暖说
 
这几天都在上海参加P.E.T.讲师班。3年前参加过工作坊后,就一直想着能怎么再多学习一点,把这套特别优秀的育儿理念让更多人知晓。
 
直到现在,才算是机缘成熟了吧。
 
连续7天的课真心有点累,备课到凌晨都成了常态,但整个环境和场域都非常好。待我回去之后再跟大家好好分享这个影响我很深的理念吧,学完之后也打算带一些线上线下的读书会,先用这种最简单的形式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下,这个咱们后说。
 
之所以今天发这篇笔记,也是因为这两天P.E.T.学习课间跟同学们聊天,说到这个话题。
 
我们似乎都是从压抑到要窒息的日子里走过来的,从一开始的“极端奉献”,到后来才慢慢学会“做足够好的妈妈”,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关照自己的情绪与需求,这个转变并不容易。
 
其实,妈妈和孩子的需求是可以平衡的。
 
孩子也是被允许哭泣的,只要我们懂得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找到能让妈妈和孩子都快乐的“开心大法”,陪伴孩子一起走过这段经历,就好。
 
不用做完美的妈妈,我们也做不到完美。不如做个爱着孩子也爱着自己的,真实的人。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相关读后感推荐:

《丢掉50样东西,找回100分人生》读书笔记

《“迷你联萌”大冒险:糖果追击赛》读书有感_《“迷你联萌”大冒险:糖果追击赛》读书有感500字-1000字

《刀头上的绝响:乱世名将的荣耀之路》读后感500字_《刀头上的绝响:乱世名将的荣耀之路》读后感

【乡镇动态】接受警示教育 学习先进典型 感受榜样力量——大河乡组织开展人大代表观摩调研活动

运营管理部读书会感悟分享——观看樊登读书之《洞见》视频

就让我的温柔宇宙,化作一颗想你的红豆

《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读后感500字_《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读后感

《轻松小名著写作课》读后感500字_《轻松小名著写作课》读后感

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这些方法简单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