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诊大全》读书笔记(12)——功能触诊摘要
以下文章选自《肌筋膜研习社》
功能触诊摘要
老实讲,我肯定是书中所说的“怀疑论者”。如果说对功能性放松技术的有限实践还只能算是不得要领的话,那么对“颅骶节律”或“脉轮”、“能量场”等不仅是完全无感,还让我陷入了彻底的逻辑困境!不过,这些有关“能量”、直觉的说法一定会引起许多中医和气功爱好者的共鸣,也可以唤回八十年代气功热时的熟悉语境。我并不否定这些疗法的效果,甚至不否认那些奇妙感觉的存在,但正如作者所说“感知的感觉可能是触诊者产生的,而不是从被触诊的东西中产生的”。其疗效的产生,或许确实是基于这些疗法发明者设想的机制,但更大可能是来自其它被忽略或者尚未揭示的因素。所以,在我看来,与其牵强地附会出“完美”的机制,不如先确认需要研究的现象究竟是什么,例如颅骶节律或脉轮真的存在吗?但这些都不是临床治疗师所关注的焦点,他们只需要对其所见给出一个解释并用这个解释指导新的治疗,而验证其信度与效度则是研究人员的事。
功能性“放松”技术:
这种触诊与之前各种结构触诊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寻找的目标不是软组织的“紧张”而是“放松”。而逆向松弛技术(SCS)是先触诊组织的紧张再在相反的方向上寻找患者“放松”的主观感受。换句话说,功能性“放松”触诊的目标是组织对动作的反应而不是组织本身,所以又叫“间接触诊技术”。(练习11.1至11.8)
内脏触诊:
传统内脏检查技术包括触、叩、听三种,主要用于判断脏器的位置和质地。而书中介绍的内脏触诊(练习12.1)其目的是检查内脏运动——内在节律运动(Motility)及在某个界面上的移动(Mobility)。
内脏运动与关节运动不同,不是来自肌性力量,而是内脏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内脏与体腔壁的相互作用(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Stecco的《筋膜手法与内在功能失调》)。所以躯体神经(SNS)与自主神经(ANS)两个系统都影响内脏运动。
直觉与精细触诊:
也许为了更好地说明精细触诊,或者是让接受科学训练的头脑接受精细触诊中的新奇说法,书中专门设立了一章阐述直觉,并有相关的练习。遗憾的是我从来不是拥有敏锐直觉的人,更较少在临床中运用灵感,所以无法判断该书关于直觉的说法是否正确、其练习是否有效。但直觉确实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因为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正在逐步揭示直觉的规律。Daniel Kahneman 和Gary Klein(2009)的研究表明,直觉判断是否可信有两个条件:可预测的、有足够规律可循的场景;重复训练、学习这些规律的机会。临床触诊可以构成这样的场景,只是有时规律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过长,不利于学习。但毫无疑问,直觉来自经验,其准确性与自信程度无关。
书中介绍的精细触诊可以概括为颅骶技术与“能量”触诊两类。有研究显示前者的信度不高(Hartman 和 Norton 2002),也因此引发了对其效度的质疑。后者则主要是Smith、Upledger及Becker等人的技术体系。我理解,“能量”这个术语只是被借用到这里解释一种难以理解的临床现象:在不接触身体,或者虽然有接触但感觉并非普通触觉的情况下,能够感知甚至治疗患者的病理状态。虽然有研究证明人体存在生物电、磁等能量场,也可以由仪器测量其变化,但似乎没有研究证实这些触诊技术的感知与上述电磁变化有关。正是这个原因,此类技术的创始人要么继承了一些传统术语,如“脉轮”、“气”,要么使用新的词汇(概念),如“静止点”、“支点”等。而 “支点”这个由Smith和Becker共同使用的术语却有完全不同的意思。我理解,Smith的支点是指当触诊者与触诊对象的感觉融为一体时的状态,而Becker的支点则是确确实实的杠杆支点,是通过触诊手臂的支撑部位(一般是肘部)的本体感觉来体会所接触的患者身体(但这似乎与能量无关?)。
情绪触诊:
从传统中医的“望神形”到现代疼痛科面对的“躯体化症状”再到以手法治疗帮助病人宣泄情绪,精神心理(神)与肌骨系统(形)的密切关系愈发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既然心理学专家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姿态与细微动作判断其精神/情绪变化,治疗师的触诊可以有类似的发现也就并不意外了。“三拳”理论与交叉限制区域的概念在躯体部位上有相似性,这提示特定情绪与身体的某个部位存在一定关联,但这种关联是否固定呢?如果考虑到运动链、肌筋膜链等模型,有理由推测特定情绪变化的躯体反应会在全身分布而不是一成不变地投射到某个固定部位。不过,这种关联的存在提示治疗师在触诊到软组织紧张时不应忽略精神情绪因素。
传统中医推拿的案例中也有手法治疗导致患者情绪宣泄的报导,但很少是主动进行的。书中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患者的躯体变化是隐藏某种负面情绪的结果,那么,通过手法治疗主动引发情绪释放是否有必要?又是否存在不可控的风险?这在西方其实还涉及执业范围的法律界定问题。
功能触诊摘要
老实讲,我肯定是书中所说的“怀疑论者”。如果说对功能性放松技术的有限实践还只能算是不得要领的话,那么对“颅骶节律”或“脉轮”、“能量场”等不仅是完全无感,还让我陷入了彻底的逻辑困境!不过,这些有关“能量”、直觉的说法一定会引起许多中医和气功爱好者的共鸣,也可以唤回八十年代气功热时的熟悉语境。我并不否定这些疗法的效果,甚至不否认那些奇妙感觉的存在,但正如作者所说“感知的感觉可能是触诊者产生的,而不是从被触诊的东西中产生的”。其疗效的产生,或许确实是基于这些疗法发明者设想的机制,但更大可能是来自其它被忽略或者尚未揭示的因素。所以,在我看来,与其牵强地附会出“完美”的机制,不如先确认需要研究的现象究竟是什么,例如颅骶节律或脉轮真的存在吗?但这些都不是临床治疗师所关注的焦点,他们只需要对其所见给出一个解释并用这个解释指导新的治疗,而验证其信度与效度则是研究人员的事。
功能性“放松”技术:
这种触诊与之前各种结构触诊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寻找的目标不是软组织的“紧张”而是“放松”。而逆向松弛技术(SCS)是先触诊组织的紧张再在相反的方向上寻找患者“放松”的主观感受。换句话说,功能性“放松”触诊的目标是组织对动作的反应而不是组织本身,所以又叫“间接触诊技术”。(练习11.1至11.8)
内脏触诊:
传统内脏检查技术包括触、叩、听三种,主要用于判断脏器的位置和质地。而书中介绍的内脏触诊(练习12.1)其目的是检查内脏运动——内在节律运动(Motility)及在某个界面上的移动(Mobility)。
内脏运动与关节运动不同,不是来自肌性力量,而是内脏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内脏与体腔壁的相互作用(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Stecco的《筋膜手法与内在功能失调》)。所以躯体神经(SNS)与自主神经(ANS)两个系统都影响内脏运动。
直觉与精细触诊:
也许为了更好地说明精细触诊,或者是让接受科学训练的头脑接受精细触诊中的新奇说法,书中专门设立了一章阐述直觉,并有相关的练习。遗憾的是我从来不是拥有敏锐直觉的人,更较少在临床中运用灵感,所以无法判断该书关于直觉的说法是否正确、其练习是否有效。但直觉确实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因为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正在逐步揭示直觉的规律。Daniel Kahneman 和Gary Klein(2009)的研究表明,直觉判断是否可信有两个条件:可预测的、有足够规律可循的场景;重复训练、学习这些规律的机会。临床触诊可以构成这样的场景,只是有时规律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过长,不利于学习。但毫无疑问,直觉来自经验,其准确性与自信程度无关。
书中介绍的精细触诊可以概括为颅骶技术与“能量”触诊两类。有研究显示前者的信度不高(Hartman 和 Norton 2002),也因此引发了对其效度的质疑。后者则主要是Smith、Upledger及Becker等人的技术体系。我理解,“能量”这个术语只是被借用到这里解释一种难以理解的临床现象:在不接触身体,或者虽然有接触但感觉并非普通触觉的情况下,能够感知甚至治疗患者的病理状态。虽然有研究证明人体存在生物电、磁等能量场,也可以由仪器测量其变化,但似乎没有研究证实这些触诊技术的感知与上述电磁变化有关。正是这个原因,此类技术的创始人要么继承了一些传统术语,如“脉轮”、“气”,要么使用新的词汇(概念),如“静止点”、“支点”等。而 “支点”这个由Smith和Becker共同使用的术语却有完全不同的意思。我理解,Smith的支点是指当触诊者与触诊对象的感觉融为一体时的状态,而Becker的支点则是确确实实的杠杆支点,是通过触诊手臂的支撑部位(一般是肘部)的本体感觉来体会所接触的患者身体(但这似乎与能量无关?)。
情绪触诊:
从传统中医的“望神形”到现代疼痛科面对的“躯体化症状”再到以手法治疗帮助病人宣泄情绪,精神心理(神)与肌骨系统(形)的密切关系愈发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既然心理学专家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姿态与细微动作判断其精神/情绪变化,治疗师的触诊可以有类似的发现也就并不意外了。“三拳”理论与交叉限制区域的概念在躯体部位上有相似性,这提示特定情绪与身体的某个部位存在一定关联,但这种关联是否固定呢?如果考虑到运动链、肌筋膜链等模型,有理由推测特定情绪变化的躯体反应会在全身分布而不是一成不变地投射到某个固定部位。不过,这种关联的存在提示治疗师在触诊到软组织紧张时不应忽略精神情绪因素。
传统中医推拿的案例中也有手法治疗导致患者情绪宣泄的报导,但很少是主动进行的。书中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患者的躯体变化是隐藏某种负面情绪的结果,那么,通过手法治疗主动引发情绪释放是否有必要?又是否存在不可控的风险?这在西方其实还涉及执业范围的法律界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