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之读书笔记(一)

以下文章选自《那兰陀广场》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之读书笔记(一)
 
中国因陀罗网那兰陀佛法大学 大鞋
 
本经是胜天王与佛的问答集,围绕“般若”这一问题展开。
 
胜天王问佛:什么是般若相?佛说:“如地、水、火、風相,般若波羅蜜相亦復如是。”也就是说,四大就是般若。这是很不一样的。四大即般若,也就是四大所造一切皆是般若,包括众生、包括法相。以大唯识来看,变现的一切都是识性,都是识。所以梦里的一切都是梦性,都是般若,有(妄)名而无(名之)实。实际都是般若。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修空行,無所住著,修道離障,遠惡知識,親近諸佛,心心相續念佛不斷,通達平等隨順法界,神通遊戲十方國土,於其本處都不動搖,見諸佛法猶如現前。雖處世間世法不染,猶如蓮花生在淤泥。”
 
这里讲到“见诸佛法犹如现前”,当下即是佛法,所以“虽处世间世法不染”。这个也很不一样。教下一般讲修证体悟,讲究力体力行,证得“空性”,寻找不同于当下现象界的体验。但是佛经里讲的却是现象界就是佛界。如果从相碍和离碍的角度,经中讲到一个例子:佛与菩萨本性是一致的,如同没雕饰的珠子(原珠)和雕饰后的珠子(饰珠)。本质上都是原珠,但是饰珠是被加工后,就显出不同的形貌。这易引入相依理的讨论。实际上“离碍”是很难的,因为离碍意味着离开原来的识体,接受能缘变所缘。印度的佛像、中国的佛像、阿拉伯的佛像,各有不同,这暗藏了识体的别境显现。同样,汉地的净土和藏地的净土,也暗藏了识体的别境显现,能显现出来的都是依着当下识体的相碍。文中讲,胜天王问佛:
 
勝天王白佛:「世尊!何等為法界?」
 
佛告勝天王言:「大王!即是如實。」
 
「世尊!云何如實?」
 
「大王!即不變異。」
 
「世尊!云何不異?」
 
「大王!所謂如如。」
 
「世尊!云何如如?」
 
「大王!此可智知,非言能說。何以故?過諸文字,離語境界、口境界故。無諸戲論,無此無彼,離相無相遠離思量,過覺觀境無想無相,過二境界,過諸凡夫,離凡境界,過諸魔事,能離障惑,非識所知,住無處所。寂靜聖智,後無分別智慧境界,無我、我所求不可得,無取無捨,無染無穢,清淨離垢,最勝第一,性常不變。若佛出世及不出世,性相常住。大王!是為法界。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修此法界百種苦行,令諸眾生皆悉通達。大王!是名般若波羅蜜如如實際,無分別相,不可思議界,真空,一切智一切種智不二界。」
 
如如是只能“智知”,非言能说。那么佛智又是什么样呢?
 
“大王!諸佛境界不可思議。何以故?離境界故。一切眾生思量佛境,心則狂亂,不知此彼。”
 
佛智是“离境界”,而且只要思量佛境,就“狂乱”,思量不出来了。因为识可以现境,也可以入境自缘,对境缘出的解读,是依着如来藏的功德(分识)而起的别境,就落入别境的相碍里了。所以净土的香花水鸟,也是相碍境。依据于此,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就是在相碍上做文章,也不在相碍上立足,随说随扫,就是离碍。依经文讲的“出世波罗蜜”:
 
爾時,勝天王白佛言:「世尊!云何能證至此法界?」
 
佛告勝天王言:「大王!以出世般若波羅蜜證,後無分別智至。」
 
因为有佛智的背景,所以只要离碍(出世般若波罗蜜),背景就自然显现(无分别智)。故摩诃衍说“不思不想”,因为有背后的如来藏托着,不在相碍处立足。慧能也说“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因为断欲念实际是不可能做到的,佛也说断烦恼如断十万里流。压抑的欲念会以另一种形式来释放,比如密乘净土有双运、有男女,这种释放的源动力也是如来藏的生机。断念也是一种把所缘看为能缘的行为,以个体为中心对如来藏作的取舍,实际上无法取舍。有了道德约束、法律约束、社会约束,人们试着做一个规则下的完人,而慧能说“不断百思想”,可谓有智。相碍本身没毛病,是分识的功德化现,更确切的说,相碍就是如来藏,就是般若波罗蜜。坛经里六祖讲经前不念“阿弥陀佛”,念的是“摩诃般若波罗蜜”,也是一种形式的离碍,不在佛身上立足,而是行于佛顶,大佛顶首楞严。经中也讲:
 
“一切諸佛皆從般若波羅蜜生故。若人供養如來形像,不如供養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三世諸佛皆因般若波羅蜜生故。”
 
依境相描述的净国,易落入天道净土(观想佛)。而禅宗(净宗)本怀是“唯心净土”,也可以说是“唯识净土”(实相佛)。四土的分别,是心识的分别。本经中也讲到:一切佛土无有秽土。《维摩诘经》也说,娑婆世界本就是净土。识不依根身,看到的境相就大有不同。临命终时,可以说是识体的不同。六识不恒,所以六识以下有生灭相,灭相现前,说为命终。不依着六识,而依恒时的七识、乃至佛识,就超越了生灭觉受,因为一切都是(别)境界,都是法身,都是般若波罗蜜。“不起分别不见佛”,转身入境,这是起步方便。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