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项目》读书笔记(一)
以下文章选自《杨建荣的学习笔记》
这是学习笔记的第 2241篇文章
读完需要
9
分钟
速读仅需7分钟
在Devops方向上,《凤凰项目》这本书无疑是一座灯塔。多年之前使用电子书看过一遍,只看了个热闹,没想到这几年时间忘记的干干净净,所以这一次我觉得需要沉淀一些思想下来,于是抽时间重读了这本书,还是蛮有感触的。
我换一种解读的方式,先从目录结构来解读。
这本书一共有4个部分,其中前3部分是整本书的故事主线,最后1部分是理论部分,即三步工作法。我们以前3部分作为重点内容来解读。
第1部分含有16章,第2部分含有 13章,第3部分含有6章,我整理了一个表格。因为每一章都是对应类似日记的某一天,所以我把对应的具体星期数也整理出来了。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小计
第1部分 2 5 2 4 3 0 16
第2部分 4 5 0 0 3 1 13
第3部分 3 1 0 0 2 0 6
小计 9 11 2 4 8 1
通过这些数字其实可以看出来整个内容的篇幅和作者在整理过程中的工作强度,当然我额外花了一些时间来琢磨更细一些的信息,那就是这些内容的时间疏密度,在他主动总结更新的前提下,如果他连续几天都更新,那么一定发生了很多事情。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实质性进展,其实更新频率会低一些,或者说已经走向稳定,频率也会低一些。
所以通过这个维度的考量,我得到了三个部分的内容疏密度为:2,20,68,即第1部分的更新频率很紧密,第2部分的更新频率就是几天一更,而到了第3部分,则几乎是按照月为单位更新了。
然后我来泼一些冷水,就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如果按部就班的看,缺少一些接地气的思考,尽管看得热血沸腾,但是实际上放下书还是抓瞎。
我觉得书里面有几个部分是不可复制的。
1)这是以一个IT副总裁的角度来刻画的故事,相比于一个从基层的员工来说,事件的推动力和工作压力方面,其实会和我们真实的场景存在较大的差距,换句话说,能够做到IT副总裁,无论公司的文化属性或者公司对于IT的定位如何,至少还是相对重视的,否则就没有这样的一个副总裁职位了。
2)在作者(比尔)推动工作的过程中,他有两个贤内助,一个是运维总监韦斯,一个是服务支持总监帕蒂,他们在工作的支持方面给了比尔太多的便利和建议,使得团队的任务能够在方向上至少没有太多的内耗和阻力,也让比尔在人员配置和管理方面省心了很多,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两人的性格是有些互补的,在很多关键决策的部分,给比尔提供了很多关键的建议和信息。
3)在整个项目中,总是有一个人被反复提及,那就是布伦特,无论说他是约束点,还是技术全栈专家也好,这样的一个首席工程师能够兢兢业业的陪伴团队成长,实属难得,我更想表达的是,我们的工作团队中是不是也有布伦特这种全栈,完全能够独挡多面的人才,虽然在早期缺少标准化,但是技术能力过硬,能够干实事,也是让整个项目能够走下去的一个核心动力,否则其他一切都无论谈起。
4)比尔的思维演进中,有一个神秘的任务,那就是艾瑞克,他即将成为董事会成员,但是对于IT方面又格外上心,他提供了很多颠覆比尔思维边界的意见和简单直白的训诫。而且这个角色贯穿整个凤凰项目始终,在一些关键节点上说了很多直白的有效建议,换一个人来说都会有些牵强,这个角色就好像是一个神话一般。
整本书的核心部分
所以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故事,比尔的力挽狂澜确实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且从早期来看,确实是个黑暗的无底洞,如果仅仅是看有如何苦,那显然不是本书的初衷,从内容来看,整个核心的部分是第2部分。
如果这本书的三部分做个简单的小结,我觉得应该是:
第一部分:焦头烂额,混乱之治,身心俱疲,无奈请辞
任务执行是串行,没有边界,任务处理优先级是随机的,事件的连锁效应比较明显,总体来看,技术债务繁重,已经难以为继。
第二部分:理性回归,有的放矢,休养生息,对齐目标
对任务的轻重缓急进行重新思考,处理半成品,流程化迭代,开始偿还技术债务,同时和业务侧进行沟通,对齐目标
第三部分:打破边界,快速交付,忙而不乱,人生巅峰
打破团队边界,统一思想,快速迭代,快速交付,整合过程中逐步标准化和流程化,做到忙而不乱。
如果还没有入手这本书,建议还是看一看。
QQ群号:763628645
QQ群二维码如下, 添加请注明:姓名+地区+职位,否则不予通过
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杨建荣的学习笔记”,第一时间免费收到文章更新。别忘了加星标,以免错过新推送提示。
这是学习笔记的第 2241篇文章
读完需要
9
分钟
速读仅需7分钟
在Devops方向上,《凤凰项目》这本书无疑是一座灯塔。多年之前使用电子书看过一遍,只看了个热闹,没想到这几年时间忘记的干干净净,所以这一次我觉得需要沉淀一些思想下来,于是抽时间重读了这本书,还是蛮有感触的。
我换一种解读的方式,先从目录结构来解读。
这本书一共有4个部分,其中前3部分是整本书的故事主线,最后1部分是理论部分,即三步工作法。我们以前3部分作为重点内容来解读。
第1部分含有16章,第2部分含有 13章,第3部分含有6章,我整理了一个表格。因为每一章都是对应类似日记的某一天,所以我把对应的具体星期数也整理出来了。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小计
第1部分 2 5 2 4 3 0 16
第2部分 4 5 0 0 3 1 13
第3部分 3 1 0 0 2 0 6
小计 9 11 2 4 8 1
通过这些数字其实可以看出来整个内容的篇幅和作者在整理过程中的工作强度,当然我额外花了一些时间来琢磨更细一些的信息,那就是这些内容的时间疏密度,在他主动总结更新的前提下,如果他连续几天都更新,那么一定发生了很多事情。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实质性进展,其实更新频率会低一些,或者说已经走向稳定,频率也会低一些。
所以通过这个维度的考量,我得到了三个部分的内容疏密度为:2,20,68,即第1部分的更新频率很紧密,第2部分的更新频率就是几天一更,而到了第3部分,则几乎是按照月为单位更新了。
然后我来泼一些冷水,就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如果按部就班的看,缺少一些接地气的思考,尽管看得热血沸腾,但是实际上放下书还是抓瞎。
我觉得书里面有几个部分是不可复制的。
1)这是以一个IT副总裁的角度来刻画的故事,相比于一个从基层的员工来说,事件的推动力和工作压力方面,其实会和我们真实的场景存在较大的差距,换句话说,能够做到IT副总裁,无论公司的文化属性或者公司对于IT的定位如何,至少还是相对重视的,否则就没有这样的一个副总裁职位了。
2)在作者(比尔)推动工作的过程中,他有两个贤内助,一个是运维总监韦斯,一个是服务支持总监帕蒂,他们在工作的支持方面给了比尔太多的便利和建议,使得团队的任务能够在方向上至少没有太多的内耗和阻力,也让比尔在人员配置和管理方面省心了很多,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两人的性格是有些互补的,在很多关键决策的部分,给比尔提供了很多关键的建议和信息。
3)在整个项目中,总是有一个人被反复提及,那就是布伦特,无论说他是约束点,还是技术全栈专家也好,这样的一个首席工程师能够兢兢业业的陪伴团队成长,实属难得,我更想表达的是,我们的工作团队中是不是也有布伦特这种全栈,完全能够独挡多面的人才,虽然在早期缺少标准化,但是技术能力过硬,能够干实事,也是让整个项目能够走下去的一个核心动力,否则其他一切都无论谈起。
4)比尔的思维演进中,有一个神秘的任务,那就是艾瑞克,他即将成为董事会成员,但是对于IT方面又格外上心,他提供了很多颠覆比尔思维边界的意见和简单直白的训诫。而且这个角色贯穿整个凤凰项目始终,在一些关键节点上说了很多直白的有效建议,换一个人来说都会有些牵强,这个角色就好像是一个神话一般。
整本书的核心部分
所以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故事,比尔的力挽狂澜确实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且从早期来看,确实是个黑暗的无底洞,如果仅仅是看有如何苦,那显然不是本书的初衷,从内容来看,整个核心的部分是第2部分。
如果这本书的三部分做个简单的小结,我觉得应该是:
第一部分:焦头烂额,混乱之治,身心俱疲,无奈请辞
任务执行是串行,没有边界,任务处理优先级是随机的,事件的连锁效应比较明显,总体来看,技术债务繁重,已经难以为继。
第二部分:理性回归,有的放矢,休养生息,对齐目标
对任务的轻重缓急进行重新思考,处理半成品,流程化迭代,开始偿还技术债务,同时和业务侧进行沟通,对齐目标
第三部分:打破边界,快速交付,忙而不乱,人生巅峰
打破团队边界,统一思想,快速迭代,快速交付,整合过程中逐步标准化和流程化,做到忙而不乱。
如果还没有入手这本书,建议还是看一看。
QQ群号:763628645
QQ群二维码如下, 添加请注明:姓名+地区+职位,否则不予通过
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杨建荣的学习笔记”,第一时间免费收到文章更新。别忘了加星标,以免错过新推送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