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实战手册》读书笔记17—@木小易

以下文章选自《唐书房》
 
老唐注:这篇笔记的特色,是将老唐上个月发的一文融入了《价值投资实战手册》读书心得里,值得推荐。
 
请作者留下微信号,我加你。想和作者直接交流的,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老唐送来的投资体系,你要不要?
 
前言
 
几日前,宿舍酣睡中醒来,看到老唐发了一篇新的推文,《实战细节分析:老唐为什么不卖茅台换分众》,赶忙点击,滑动起来。
 
文章有点长,内容倒是熟悉。但看完之后,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有点喜悦,有点刺激,但又说不上是所谓的打通任督二脉的顿悟,只是隐隐觉得有一些东西似乎懂了。于是,就产生了写篇读书笔记的冲动。
 
说实话,老唐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我至今都没有看完,第三部分一直没看,原因倒不是懒,只是想着把它当做一次作业,自己先做一遍,然后与老唐对照,寻找差距。据我上次涪陵榨菜的经验老看,效果不错。
 
事实上,书的前两部分是核心,第三部分可看做是习题,不看第三部分并不会影响对老唐投资体系的理解。
 
下面结合个人体会,正式进入笔记部分。
 
1
 
何为财富?
 
这可能就是那种,平时丝毫不会注意,但一想起来绝对发懵的问题。
 
我可以断言,绝大多数人没有思考过这个概念,也包括我自己。直到我决定练习写作,并把自己的公众号名字定为「白牙财富札记」的时候,我依然没有考虑清楚这个问题。
 
想来很简单,大多数人都默认地把钱当成了财富。甚至,仅仅把钱当钱,一个可以消费的工具,而不是一种可以产生现金流的工具。
 
没错,钱或者现金,是一种财富,但绝对是一种很差的财富形式。根据书中的统计数据:
 
过去30年,中国货币总量从1987年的6517亿元扩张到2017年的1676800亿元,货币的购买力大大缩水。
 
简单计算一下,货币扩张了200多倍。当然,我们也可以查询中国央行、世界银行等网站的统计数据,结论依然如此。
 
其实,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也都是如此。鉴于经济的发展,国家货币的发行,这是持有现金必然的结局。和现金类似的财富形式,有债券、存款等,长期收益率都不高。
 
那有没有其他财富形式,做到保值增值呢?
 
答案是有的。根据《投资收益百年史》的数据,无论是哪个国家,处于哪个时间段,长期看股票的收益都完胜其他的财富形式。
 
到这里,我们不妨将各种财富形式,抽象为一条条曲线,但每条曲线的增长率差距很大。大概就是下面的样子。
 
进一步,当我们遇到各种资产,我们都可以抽象出一条曲线。在头脑中比对,选择增长率更快的资产。
 
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金融思维,按照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我们多了一个看世界的思维模型。
 
2
 
如何获取财富?
 
理解了何为财富?如何获取财富自然也就清楚了。那就是寻找增长速度最快的资产,也就是股票。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将其他财富形式,换成股票这种财富形式。
 
我想这大概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认知升级。因为从小到大,别人都告诉我们要赚钱,但并没有告诉我们钱究竟是什么,我们以为钱就是财富本身。
 
现在我们知道,钱的确是财富,但绝对是最差的财富形式。钱应该作为一个中转,而不应该是是财富的最终储藏形态。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转换的问题。
 
在转换之前,我们有必要问一句:凭什么股票是财富的最佳储藏形式?
 
光有数据显然是无法说服我们的,毕竟数据只证明过去,无法完全说明将来。股票会不会在未来某个时间段不行了呢?
 
从目前看是不会。股票,作为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占有公司的收益。而公司是当前效率最高的组织。
 
关于这个问题,科斯有详尽的论述。简言之,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公司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其效率要远远超过个人和其他组织。
 
财富是由个人、公司和其他组织创造的,而公司是效率最高的。所以,作为企业的一部分,股票当然也应当享受高收益。
 
实际上,股票是上市公司一部分。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要高于不上市公司。如果此时再加入一些指标,如ROE,筛选出来的公司更是要大幅高于普通的公司。
 
老唐在书房提到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公司的长期收益率水平,会向着ROE收敛。所以,结合ROE会获得更高的收益。
 
进一步,老唐的三大问:
 
公司利润是否为真?
 
利润是否可以持续?
 
公司维持利润是否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是估值前提,也是筛选公司的标准。
 
到此,我们不仅知道要将现金换成股票,同时又知道将普通股票换成优质的股票。通过一步步筛选,长期必然能够获得超过经济增速的收益率。换句话说,我们的财富增长水平要远超过社会平均水平。
 
我想这部分内容是能够做到坚定持有股票的根本依据。
 
说实话,早在以前,我就知道股票,也知道股票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但同时我也知道大部分人是亏损的。我会是赚钱那部分,还是亏钱那部分?心理没底,所以对股票一直半信半疑。
 
直到在唐书房看到老唐简洁易懂的论述,我才明白股票背后真实含义。我知道,股票背后的逻辑没有问题,主要问题源自操作方法。
 
恰好,老唐提供了买入方法。哈哈,不得不说,老唐提供的是全套服务。
 
3
 
买入的逻辑
 
前两个部分解决了选什么的问题,或者说解决了「性价比」中「性」的问题。
 
虽然我们说,长期而言,股票的收益率会向着ROE收敛,但一来长期的事情不好说,谁知道ROE会不会变;二来,要给自己容错空间;再者,好的东西太贵也就没了增值空间。
 
此时,就需要考虑价格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估值。
 
到底如何估值呢?或者说,什么样的股票可以估值?
 
这背后又是一套理论,贡献者是欧文·费雪。一句话,资产的价格等于预期现金流的折现和。
 
这句话里面包含两个内容,一是预期现金流,二是折现率。说实话,两个部分都不好算,但确是唯一在逻辑上说的通的理论。
 
这就是所谓的绝对估值法,也是老唐唯一认可的方法。
 
由于实在不太好算,老唐对其进行了简化。也不要太惊讶,你可能也看出来了,老唐的优势就是复杂问题通俗简单化。
 
不过,也实在是太简化了。就一句话:三年后以15-25倍市盈率卖出能够赚100%的位置就可以买入,高杠杆企业打七折。
 
但是,前提很重要,就是老唐的三大问:
 
公司利润是否为真?
 
利润是否可以持续?
 
公司维持利润是否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过了三大问,估算出公司未来第三年的利润,乘以市盈率,得出公司市值,然后乘以0.5,即可得买入位置。可以说非常简单易懂。
 
这里有几个疑问。
 
1、为什么是三年?
 
根据经验,公司的估值水平一般而言在3-5年的时间形成一个起落,时间太短,可能无法回归合理位置;时间太长,预测难度太大。
 
2、为什么是15-25倍市盈率?
 
根据无风险利率水平,其倒数基本位于15-25。背后的原理是资金使用成本,如果公司市盈率太高,以至于其收益率水平低于无风险利率,此时正确的做法就是换成债券。
 
结合每个人资金成本不同,如果你个人有投资渠道,可以无风险的获得年化8%的收益率,那么市盈率就要变成12.5倍。
 
另外,15-25倍市盈率的乘数是自由现金而不是利润。三大问的前提中,利润为真只是一个前提,如果利润并不是100%的自由现金,就需要打个折扣。
 
比如尽管当前无风险利率为4%,但如果利润不是100%的现金,就不能给到25倍市盈率。
 
至于老唐给出茅台和腾讯30倍市盈率这就要结合个人对公司的理解了,包含护城河与业绩增速,但不限于此。
 
3、利润持续为什么不需要投入大量资本?
 
其实这点很好理解,如果公司赚的钱为了维持利润都花了,显然就不会分给你了,股票也就没了价值。现实中,很多公司虽然也没有怎么分红,是因为公司扩大再生产了,鉴于公司利用资金的效率较高,不给咱们,也就忍了。
 
然而,这里藏着两个问题:一是公司不扩大再生产,手里拿着大量现金不分红也不知道干啥;二是有的公司乱开展业务,美其名曰多元化经营。以上,两种情况都是需要注意的。
 
4、为什么要赚100%?
 
其实,赚50%已经很好了。100%就是留有安全边际,为自己的错误以及其他不确定留出空间。
 
5、什么叫利润可以持续?
 
这个问题据我所知,老唐没有明说。我的理解是,既然三年后卖出,站在三年后的视角来看,公司的利润至少还可以持续3年,所以我个人定为10年后来看,公司的利润依然可以持续。
 
至于其他内容,如果不理解,请把书买来,读原文。我相信,老唐的清晰的论述会让你深深折服。
 
4
 
买多少的问题
 
解决了买什么,怎么买的问题,接下来就是买多少的问题了。
 
买多少的问题,背后是不确定性,也就是所谓的风险。
 
前面提到,股票的长期收益率最高。一定要注意隐含的条件。第一是长期,我的理解是至少要5年起步;第二就是分散化,投资大规模股票,更具体些就是指数基金。
 
可以看出,规避风险最重要就是长期与分散化。
 
首先是长期,长期并不是说持股必须持有很多年,而是说你的资金必须是长期资金,不能因为一些事情被迫撤出,另外就是以长期的视角来看待股票投资。
 
接着就是分散化。我们无法像指数基金那样分散,一是不能,对于个人来说很难;二是没有必要,否则直接买指数基金即可;三是,为了获得更高收益率也不能太分散。
 
每个人精力有限,能力有限,无法理解那么多企业,为了获得超过指数基金的收益,就只能集中于自己能够理解的企业。
 
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凭什么是你?
 
因为超额收益不仅意味着获得国家经济的增长,更意味着你必须拿到市场的馈赠。
 
我想到的唯一可靠的理由就是,你对一家企业的了解,比大部分人要深。为了达到这标准,在大家智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你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了解一家公司。而更多的时间,就决定了你必须集中。
 
这也算是能力圈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吧。
 
最终,集中度只取决于一个因素,即确定性。理论上,如果能100%确定,你可以仅仅持有一只股票,但实际上,没有人能做到。
 
具体原因,一是,是人就会犯错,这是必然的。所以,必须为错误留出空间。第二个原因更为根本,未来是不可知的。这不仅在于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即概率),更在于我们不知道什么会发生。
 
为此,必须分散持股,以避免本金巨大的损失。
 
5
 
卖出的逻辑
 
虽然股票是长期受益最高的品种,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持有到老。因为我们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为此,就必须解决卖的问题。
 
在开头的时候提到,我们可以把每种资产想象成一条增长曲线,只是每条曲线的倾斜度不同。
 
曲线,实际上可以看成在时间维度上,资产估值点的连线。我们自己给资产估值,同时市场也会给资产估值。
 
当市场的估值远大于我的估值,大到我即使把股票换成无风险债券,也能获得超过继续持股的收益时,就应当卖掉股票,换成债券。
 
当然,这里的债券也不是固定的,取决于你的资金成本。如果你可以无风险地获得8%的年化收益率,其实不必等到无风险债券的水平(大概是4%)。在你估值体系里,只要股票的未来收益率低于8%,即可抛出。
 
以上描述比较复杂。再一次,老唐又给了我们一个简单的指标。即大于3年后的估值的150%,或者超过50倍市盈率,即可卖出。
 
需要注意的是,老唐采用的基准是无风险利率水平。
 
实际上,老唐个人是不愿意换仓的。毕竟财富的有效形式是股票,另外也在于换仓的成本。
 
所有,老唐告诫说,没有明显的便宜可占,就继续持有股票。
 
6
 
如何开启第一步
 
看完上边的部分,价值投资的道和术已经全部完毕。但老唐显然还不放心,他给我们开启了投资之路的第一步。
 
据我个人经验,这个第一步至关重要。
 
说实话,我2015年牛市进入股市。我就承认了吧,那个大牛市把我与股市扯上了关系。买入后,还涨了一段时间,让我乐呵几天,然后市场报给我的就是暴跌。
 
可见,我进入股市是有多晚,享受快乐的一个月都没到。当然,也算是好的,毕竟在错误的道路上走的越高兴,摔的就越惨。
 
暴跌后,我的反应和行为金融学揭示的是一致的。我拒绝接受现实,我坚信一定会涨回来的。但说实话,我的坚信毫无道理,因为我那个时候对市场、股票一无所知。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后来就是装死。账户放在那里几乎不管,只是偶尔看一眼。然后慢慢地失去希望,间歇性地抛掉一部分,或者换成定期,或者借给朋友。
 
我干起了其他事情。这里的其他的事情就包括看书。
 
不得不说,看书总是有用的,虽然我们看书并不总是为了有用。书中的内容会时常和投资理财发生些联系。
 
你总会看到书中说,投资是多么地重要。类似的概念诸如睡后收入、复利、投资要趁早;还有所谓地资产负债现金流、随机漫步等等。
 
紧接着,在2018年初的时候,结合工作特点,也是有了一笔积蓄,我决定好好研究一下投资理财的问题。接下里就是看书和听课,后来遇到在香帅的一次课程留言中,得知了老唐,才最终确认了指数基金的逻辑。
 
我用了3年多的时间才终于知道,有个指数基金的东西,长期看可以获得远超银行理财的收入,而且几乎不费事。
 
那是3年的时间啊。
 
我想,或许我是幸运的,最终知道了我原来的错误,也知道正确的路。大部分人的结局可能是,发誓从此不再买股票。当然,确实也避免了风险,但也避免了收益。
 
事实上,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指数基金。
 
后来,我发现我的经历可能具有共性,尤其是前段部分。作为普通人,我们在什么时候会知道股市可以赚钱呢?
 
毫无疑问,只有是牛市。巨大的赚钱效应,使得炒股的人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你的一个亲朋好友知道了,并告诉了你。
 
你由起初地坚定不移,变得半信半疑,最终一头扎了进去。开始,你很谨慎,最终你不仅把自己全部本金放了进入,还加了杠杆。
 
悲惨的是,当平时从来不关注股票的你知道后,还有几个人会不知道呢?
 
当没有新的资金进入股市,就来到了下跌的时刻,此时,你可能已经加足了杠杆。你以为会一直涨下去,但恰恰是你觉最安全的时候,暴跌突然来临。
 
而你接下来的行为,如果不是爆仓,大概率上会重复我的模式。
 
从郁金香泡沫,到次贷危机,从手拉手排队抽签买股票,到2015年牛市,从美国到中国,人性都未曾变过。
 
我们不知道牛市什么来。但大体可以断言,下一次还会有一批人重复我曾经的故事。
 
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告诉你,这次没什么不同,并且告诉有一条路很简单,或许情况就会不一样。
 
某种意义上,老唐干的就是这种事。当然,我目前也在干这种事。只是我们影响 范围不同,仅限于身边的人。
 
故事说完,为什么指数基金长期看没有问题,和前面的道理是一致的。只需记住老唐的书中一个公式即可。
 
沪深300指数基金盈利水平>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全社会所有企业的平均水平>国家GDP增长速度
 
其中,沪深300指数基金,可以换成其他的指数基金。买入的多少,可以结合历史估值指标进行调整,估值低的时候,多投;估值高的时候,多投。加入这个简单的技巧,可以提高指数基金的收益率。
 
对于大部分时间不是很充裕的上班族,到这里就已经足够了。
 
但如果想获得超额收益。老唐的建议是,先买指数基金,等看懂了公司再买个股。大概的意思是,先胜而后求战,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然的。第一是保住了本金,本金实在是太重要了;第二保护了信心,开始就赚钱对于以后投资的激励是巨大的;第三是短期内,个股和指数基金收益差距不是太大,却换来了扩展能力圈的时间。
 
我的个人建议是,可以拿出一小部分资金进行实战。这里实战并不是为了投机,而是为了感受一下市场状态,毕竟理论上的理解转化为行动上的坚定也是需要经历的;另一方面,投入资金有利于提高自己对公司的关注度。
 
当然,以上仅仅是一些小技巧。如果理论足够坚定,并且执行力强,完全可以在彻底搞懂后再下手。
 
7
 
如何建立能力圈
 
走出第一步后,剩下的就靠个人执行力了,或许还有一些悟性。需不需要悟性,这个事不好说,自己去悟吧。
 
用老唐的话说,就是日拱一卒。
 
其实,在拱卒之前有必要怀疑一下,老唐的这套体系靠谱不?
 
理论上讲,all money is equal。公司赚的钱就是多,你买股票就是公司的一部分,理应获得更高的收益率。这没有丝毫问题。
 
关键是,我们真的能找到好公司并估值吗?
 
老唐,包括巴菲特,或者其他纯价值投资大师,是不是由于个人悟性或者运气呢?
 
关于悟性,这个事没法验证,一般成功人士,我们都会贴上这个标签,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没成功前,似乎没看看谁先知先觉知道谁有悟性,个别天才除外。
 
所以,我个人认为,悟性大多数情况是后来的人随便找的借口。再说了,为啥自己就没有悟性呢?不试试怎么知道?
 
关于运气,事实上,只要样本足够大,就一定会出现一个巴菲特,一个老唐。但是,连续那么多年,在几千公司中选择几家,同时获得成功的价值投资者群体似乎也很大。这个概率应该不是运气可以解释的。
 
以上都是大脑的推想。实际上,我们分析具体案例印象会更深。无论是老唐的组合,还是巴菲特曾经投资的案例。有些案例确实很难理解,但一些案例,我们也能做出分析。
 
所以,我的结论是,好公司可以发现,也可以估值。但也确实需要门槛。我想这大概就是我需要日拱一卒的原因。
 
既然老唐的体系没问题,接下来就是练习了。用当前的说法是,算法没问题,但需要大量的数据喂养。
 
数据多了,不断迭代反馈,逐渐加深对体系的理解。幸运的话,或许还能形成了新体系。
 
这一步,谁也无法替代。
 
8
 
如何面对诱惑?
 
  在投资的过程中,我认为诱惑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股价的波动,A股股价动辄10%的跌涨,港股美股更刺激,有的时候一天能涨100%。这很容易给我们留下一些错觉,认为股市赚钱很容易。事实上,投资大师的年化收益率一般15-25%之间,所以想想自己的有什么特俗能力能够超过他们吧。
 
用老唐的说法就是,瞅地,别瞅傻子。
 
第二种是对老唐投资体系的不满足,总是想着怎么改进体系。这个想法也不现实,一来老唐的年化收益已经达到了25%,提高的难度很大;二来,投资这个事情,我愿意相信唯有简单,才能正确。
 
市场中有很多人都赚了钱,方法却并不相同。我认为每个人的方法都是对股市的一个局部的反应。很难说,那个人是绝对的正确,那个人就是绝对的错误。但是无论是哪种方法,都是自成一套体系。也就是说,你无法集各个门派的长处于一点。你接受了一套体系的优点,就必然接受一套体系的缺点。
 
简单另外一个含义在于,市场实在是太复杂了,一个微小的变动就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纠结于复杂的体系,可能没有必要,只是徒增烦恼罢了。此时,用一些简单的常识,接受一定的模糊性,效果反而更好。做对往往比精确性更重要。
 
进一步,选择一种投资体系,其实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老唐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技术派,大概是不会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因为他们要盯盘。
 
很喜欢老唐的一句话,财富只是思考的副产品。看看书,看看财报研报,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增加对公司理解的同时,对世界的理解也深了一层,还能顺便赚点小钱,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绝对不意味着价值投资就很轻松,只是可以做到这么轻松。至于是不是你,还要另说。
 
所以,当你不确定自己选择那种投资体系时,问问自己,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9
 
一些忠告,或者鸡汤
 
老唐之所以获得这么大的影响力,并不仅仅是因为投资的成功,也在于老唐的价值观。说到底,最感召人的就是价值观。
 
反过来讲,一个人的成功,或许也是价值观的成功。
 
下面是我看完老唐文章的一些感悟。
 
1、要记住,有很多东西比钱更重要
 
虽然本文说的是投资理财的问题,但绝不意味我们唯利是图,我们只不过是想利用好钱这个工具罢了。
 
每个人大体都会经历被钱难倒的时刻,但尽管如此,也要提醒自己,很多东西比钱重要的多,虽然此时此刻真的很需要钱。
 
我自己印象最深的是生活。我似乎听过无数人说过,生活更重要。说实话,我目前依然为各种事情忙碌着,依然不知道究竟到底什么才是生活,但我一直记得这句话,或许哪天我真的可以放弃很多东西去好好生活,又或者工作也是一种生活。
 
2、开始,好好工作最重要
 
即使不考虑其他因素,仅仅从赚钱的角度依然如此。
 
开始的时候,本金很少,5%的收益率,与25%的收益差距真的不大,相反好好工作带来薪酬的提升,要远远超过投资收益。
 
当然,随着工作瓶颈期的到来,以及本金的提高,投资的收益会更明显。
 
3、健康很重要
 
不说生活质量,仅仅从复利的角度看,时间越长,复利越明显。
 
4、好奇心很重要
 
老唐的签名就是永远好奇的唐朝,可见老唐对好奇心的看重。
 
我目前不太清楚,如何使一个人有好奇心。大体知道,爱看书的人肯定就是那种好奇心很强的人。或许看看书,对培养好奇心有帮助。
 
5、财富是思考副产品
 
财富的差距,或许只是表象,认知的差距或许才是更深层的差距。
 
6、多看一二
 
也就是二八定律,高端一点就是幂率分布,基本上与人的连接有关的都符合,如人的财富分布,书的销量等。
 
由于20%的部分贡献了80%的价值,所以,做任何事,都去寻找20%的部分。
 
7、真知,行不难
 
想必老唐一定是王阳明的粉丝了。据我个人经验,除了上瘾无法自控的人来说,如果一件事情没做,就是没有真正的知道。
 
进一步。很多事情,光有理论很难获得真知,必须体验一遍,依靠情绪的力量。
 
8、你值得被信任,就会被信任
 
这句话深有感触。当我满怀信心的去告诉别人要买指数基金的时候,我的收获大多数是嗯嗯嗯。
 
其实,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当你想把自己认为非常好的东西介绍给别人,几乎是必然会遇到的情形。
 
原因有很多。其中的一条就是,你可能还不值得别人如此信任。
 
怎么办?当然是自己先做到喽。
 
信任是需要时间的。急不得,这个时候,慢慢来比较快。
 
要记住:得到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相关读后感推荐:

《零基础轻松学C++:青少年趣味编程(全彩版)》读书有感800字_《零基础轻松学C++:青少年趣味编程(全彩版)》读书有感

《见识》读书感悟800字_《见识》读书感悟

《魔法王国历险记2:欢乐动物城》读书感悟_《魔法王国历险记2:欢乐动物城》读书感悟500字-800字

这大饼居然提议下修转股价!

《漫画诺贝尔科学家:物理学奖》读书有感_《漫画诺贝尔科学家:物理学奖》读书有感500字-800字

杭高贡院录取新生学习心得_杭高贡院录取新生学习心得2300字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绘本. 智》读后感_《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绘本. 智》读后感500字-800字

春节七天读书心得分享之三

《喵博士中国经典·山海经探案》读后感500字_《喵博士中国经典·山海经探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