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共情》读书笔记 用理性让同理心走的更远

以下文章选自《混沌巡洋舰》
 
广告
 
摆脱共情
 
作者:[加]保罗·布卢姆(Paul,Bloom)
 
京东
 
这不是一本和稀泥的书,而是一本当下急需的解读之书。
 
随着英国宣布了群体免疫的计划,随着美国病例数的增加,墙内一片欢呼。墙外的人们嘲讽对自由的侵犯,墙内的人们愤慨于对生命的漠视,墙内墙外若是终究无法找到最大公约数,那拿什么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此情此景,笔者想起911的时候,小区还有人那天晚上放炮庆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吵闹。鲁迅冷峻的话中,透露出同情的局限。同情心只适用于心理上已经认同的我们,而不适合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他们。共情就像聚光灯,照亮几个人,“牺牲”无数人。
 
这本书去年12月出版,作者是心理学背景。本书用一句话概况,即我们不需要将共情完全剔除,但需要确保共情能接受理性的改变、塑造、引导和制约,以使其成为我们可靠且有用的仆人,而非主人。
 
1)情绪共情带来的问题
 
书中首先区分了情绪共情(emotional empathy)和认知共情(cognitive empathy),前者是是用你认为别人会用的那种视角去体验生活的能力,后者是在没有任何情绪传染的情况下,理解他人脑中想法的能力,书名的摆脱共情,是指摆脱前者,更是指用后者代替前者。
 
情绪共情的问题,在于首先,其焦点非常狭窄;其次,共情会被一个人自己的偏好左右;最后,共情往往聚焦于特定的个体。例如我们看到日本的佛系抗疫,共情会让我们关注那些没有被收治的患者,会由于身在全民动员的环境下,就以自己的偏好来批判日本政府,然而今天看了好友傅渥成基于zipf法则的分析,发现日本的举措其实很可能是成功的。的确有不少漏检的病例,但在日本的特定文化背景下,也没有造成大规模的爆发。
 
共情的力量取决于一个人的体验是否足够显眼以及是否能够为人所注意到,使人难以忽视。最近加入的气候变暖于各人行动的社群中,其中经常有很多谈论全球暖化的帖子,大多都有北极熊,有企鹅,有南极下的红色的雪。这符合自媒体的逻辑,只有能激起共情的帖子,才能获得更多的转发,然而要想真正做出改变,就要持续的做出细小的选择,而这是需要理性和自控力的。
 
若是只强调情绪共情,世界不会变得更美好,只会让不同文化之间的壁垒更深。共情会让人对眼前的成本过度看重,而轻视将来要付出的代价;会让人做出愚蠢的决策,如面对眼前1名儿童的死亡和一年之后20名素昧平生的儿童的死亡,共情可能会让人选择救助当前的这1名儿童。
 
2)让自己变得有能力去做好事
 
这本书更适合的书名翻译是:超越共情,即用规则和原则看问题或者尽可能计算成本收益,做到尽可能的做到公平合理、不偏不倚。面对疫情,各国选择不同的办法,孰优孰略,应该由后人评说,而不是当下拿着自己的价值观去无差别的批评。超越共情意味着并非不给予,而是需要更加明智地贡献,时时考虑行为的后果。就像孙正义给日本捐的检测试剂盒,日本觉得不需要。认知同情要求我们此时不要去嘲讽,而要试图站在对方的环境下,去寻找该决策的合理性,用理性去进行成本收益的评估。只有在行动前,理性判断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考虑自己的善意是否能产生应有的效果,才算是一个有效的利他主义者。为他人所想,而非感他人所受,更不是通过共情获得优越感。
 
提升认知共情的第二个方法是把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看的不那么该死的重要。为什么国外的简历中不会有照片,甚至姓名,就是为了要让面试官能不带偏见地决定,通过把这些候选人还原成符号X、Y和Z,设计一套匿名评估或者匿名面试的流程,防止候选人的性别、种族或外表等因素让人有意或无意地产生偏见或者影响我们的判断。又例如看报纸的时候,应该用自己国家的名字代替事发地区的名字,这样人们才会对发生的事情有更公正的感受。
 
提升认知共情的第三条建议是避免同情疲劳,这个概念指是指通过对他人遭受的痛苦进行反复移情而引起的衰弱, 是情感与精神上的疲劳, 随着时间的推移, 同情逐渐减少。在佛教经典,也有类似的说法。其中对“于心不忍”(sentimental compassion)和“悲天悯人”(great compassion)进行了区分。虽然我们常常将两者都叫作“慈悲”,但前者是需要避免的,因为它会让我们的同情心耗尽,后者才是更加值得追求的。悲天悯人要求对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有所节制,减少因过多消息带来的心理困扰,尽力做好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一直保持慈悲之心。
 
3)过度的共情等同于溺爱
 
共情在私人关系中极为重要。我们都希望身边的人能关心我们,没有人能否认这一点。然而过犹不及,过度的共情,会让人变得过度保护,从而侵犯他人的边界,过度保护的状态下,当他人拒绝接受自己提供的帮助或者不采纳自己提供的建议时,就会认为对方不喜欢自己或者对自己印象不佳,进而产生不安的情绪。
 
过度的共情往往会要求亲密关系中的对方也给予同样等级的或者更多的关心和理解。然而这会让我们变成过于黏人的朋友。身处悲痛之中的人,若是共情心过重,会要求大家都关注他的痛苦,可实际上别人大多不愿意与自己共情。因此若是能理性的决策,会克制自己的表达欲,尽可能少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痛苦。
 
不加节制的共情,还会使人变成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提出的那些眼前的明显的需求,无条件的予以满足,看似让父母能享受到和孩子共情的好处,但孩子的长远目标并不总是与他们的短期目标相一致的。如果父母只是想理解孩子,帮孩子应对负面情绪,而不是让孩子自己试图自己解决,那孩子将会成为巨婴,永远依赖父母。
 
在处理亲密关系时,需要把握好度的权衡,人的时间就那么多,分配到自己,亲近之人加上陌生人的,就是我们能够分配的注意力总和。如何分配,需要动态的调整。即便已经决定了某些人值得被特殊对待,共情也会让我们事与愿违:它会让我们变得短视,让我们成为过度溺爱的父母或者唯唯诺诺过于黏人的朋友。共情的失败不仅在于作为道德判断工具时太过偏颇狭隘,也在于会对亲密关系造成伤害。
 
4)学会改变、塑造、引导和制约共情
 
善良的人,谁都想做,但我们都不希望自己好心办坏事。这本书用更通俗的话来概况,是叫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没用的老好人。书中强调理性,逻辑思维,自我控制及对结果和预期的计算。书中指出推理和理性不足以让你成为善良且能干的人,但它们是必要的因素,并且一般来说越多越好。我们要做的是保有共情,但强化推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引用史蒂夫平克的观点,从中世纪到现代社会,欧洲的谋杀率降低了30%多(这其中很多都是源于共情的暴力),他认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文化的变化,从褒奖荣誉变成了褒奖自律,这也可以看成是社会层面上,用认知共情取代了情绪共情,从而使个人及社会都能放弃即刻的诉求而聚焦于长期后果。
 
大多数人看待政治问题时,尤其是国际政治时,对数据置若罔闻,对事实并不在意,因为对他们而言,这本就与事实无关。只有当利益相关的时候,我们的表现才会好得多。这启示我们,当我们的共情摆脱个人的身份与特异性时,而去关注数字,关注损失收益表,我们会认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关怀反映了一种更抽象的关注,也就是不论自己感受如何,他人的生活与我们所爱之人的生活同样重要。虽然你不爱你的邻居和仇敌,但也不要去杀害他们。通过扩展权利的范畴,对对任何生灵,不论远近亲疏,都要保其平安,使其免受剥削和伤害之苦。
 
环球的疫情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情绪共情的汹涌狂潮,要警惕民粹,避免终有一战这样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这本书中的观点,能够被更多人认可,在公共讨论时,能少一些自以为是的感同身受,多一些基于事实和计算的替你考虑。今天是国际数学日,π节,愿理性指导共情,让世界和平。
 
广告
 
摆脱共情
 
作者:[加]保罗·布卢姆(Paul,Bloom)
 
京东
 
更多阅读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