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美学是什么》之美学经典问题合集

以下文章选自《暗中观察的兔子》
 
最近发现了一套宝藏书—北大出版社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
 
序言是北大原校长许智宏院士写的。许院士提到,单方面强调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会使得学生充其量能脚踏实地完成某一项工作,但会既缺乏高远的理想,也没有宽阔的胸怀,人生的意义或价值必然在他们视域之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青年”。
 
正因为有了人,所以才使知识的形成有了可能。因此,我们要真正地掌握、了解并且能够准确地运用科学知识,就必须要先知道人或关于人的科学。不止熟悉自然科学“是什么”的客观陈述,也当注重人文学科“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内涵。
 
我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典型的理工科。但从小喜欢思考深层问题,享受思维跳跃的时刻。近一年,也发现越来越多理工方向的孩子会对人文社科感兴趣,尤其是美本的小朋友。我和他们交流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促使我更主动去探究人文领域。
 
不经意打开这套书的序言并读完后,我十分兴奋,连忙买下期间《传播学是什么》、《美学是什么》、《哲学是什么》、《历史学是什么》的系列书籍,计划着在读后能总结成笔记,和想打开人文科学大门、一探究竟的同学们分享。
 
接下来,要开始首篇啦 ——《美学是什么》。
 
《美学是什么》的作者是周宪先生,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且是北大哲学硕士。整本书的写作也体现了周先生做学术的严谨,问题一环扣一环,且会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辨讨论,读下来非常畅快。
 
这是第一次写学术类书籍的笔记,对我来说有困难度。因此,我想先顺着周先生的思路,把整本书的框架和几大关键问题列出来,再由大问题引申几个有趣的小问题做探讨,希望使大家对“美”有些新的认识。
 
美学说
 
首先,大家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谓美呢?
 
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美的判断显然又存在共性。这个共性是什么?人们如何判断一件事是美的?
 
当研究什么是美的问题发展成一门学科,即美学。美学会研究人们是如何感知美的,这些美的事物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人类的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自然科学是通过科学的观察和分类的方法,来探索自然现象的各门学科的总称;而社会科学则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人文学科则属于另一种类型,历史最悠久和古老,具体指文学、语言、哲学、音乐等。
 
将美学放入到知识体系中,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学的性质和特征,从而更好地明确研究方法。
 
当我们初步触及了美和美学。接着,我们可以看看美学里细分的方向。在美学里,有两大对立面,如在东方文化的写实和传神。地域也有差别,北方偏实际,南方偏虚无。
 
而在西方文化里,希腊和希伯来是两大精神代表。希腊推崇“人的完满”,创造出理性与科学;希伯来推崇“人被拯救”,创造了道德与信仰。两大精神代表分化出优美与崇高之美,如东方的“阴柔”和“阳刚”之比。
 
我们看前者,会被它的完美、和谐和统一感染,产生愉悦的体验;而看后者,一开始是恐惧的。
 
那么,优美与崇高,是如何让我们感觉美的?要如何“审”其美?可以重点探讨。
 
艺术界
 
人们一开始认为,艺术应该看上去是美观的或是美的。但一件作品,颠覆了大家对艺术品的认知,从而艺术开始脱离美的概念,加入了崇高、悲剧、荒诞甚至丑的事物,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
 
这件作品便是《喷泉》。杜尚曾在第五大街的器皿店购得一件陶瓷的小便池,将它命名为《喷泉》,希望在当年的纽约独立艺术展上展出,结果遭到独立艺术展的拒绝。
 
为什么独立艺术展不接受这件“作品”?谁是艺术品的权威判官?一件物品是否可以既是艺术品又是实用品?
 
到目前为止,我们提出了两大问题:形而上的美的本质主义问题以及艺术活动过程中何为艺术的问题。而很明显地,后者比前者更急迫。
 
那么,艺术品到底需要满足什么特性呢?我们历经天经地义的关于艺术的种种观念,是否需要反思和质疑?
 
我们把目光再放大些,看看对艺术的研究。而艺术包含了四个基本要素:现实、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期间以作品为核心,分别与其他三个小点连接,呈现石墨架构,由此发展出各大研究分支。
 
模仿论关心作品反映世界的关系,修辞论关心作品如何打动读者,表现论集中在作品如何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而客观论则只关心艺术品本身的形式。接下来的篇章,我们就来分别看看其间的关系吧。
 
01
 
先来看作品反映世界的关系。
 
坐在窗边欣赏美学的风景,最直观的风景即是模仿现实世界的事物。这就像我们小时模仿大人的行为一般。
 
审美的发展心理学在研究过程中,发现7-9岁的孩子,一切艺术品的审美判断均以是否真实模仿对象为标准。我们之所以能从模仿性的艺术作品中获得快感,原因之一在于在作品中辨识出人物或事物,能获得认知的快感。
 
随着心智的成熟,我们开始希望表现更多个性化的事物。不单是亦步亦趋地模仿,而是一种主动的发现和探索。
 
在文艺复兴时期,“镜子说”颇为流行,说的是在模仿说中的艺术家,不过是跟在现实后面的亦步亦趋的“奴仆”,其角色恰似镜子一般,只是空虚的、被动的记录者,自己一无所有。
 
此时,有美学家声称:“艺术是'创造'而不是'模仿'”,由此进入更为复杂的再现论。
 
典型如马格利特的《形象的叛逆》,画面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烟斗,而画面下方写了一行法文:“这不是一只烟斗”。
 
可见再现与再现物之间存在复杂关系:一只烟斗的画(艺术作品),是一个烟斗的形象(艺术)符号,但它绝不是烟斗本身(亦即不是作为实物的烟斗)。
 
再现这个概念不但突出了艺术与它所描绘的外部世界的密切关系,而且强调了艺术再现本身的手段。因此,艺术的再现必然牵涉到艺术的媒介。
 
不同媒介构造了艺术与现实的再现关系,同时,不同的媒介也造就了不同艺术之间的差异,比如诗歌和绘画不同,音乐和舞蹈有别,戏剧迥异于电影。
 
媒介还会制约艺术的内容。比如雕塑和绘画,更多是模仿艺术;而建筑和音乐,大部分是自由的艺术。
 
该通过什么艺术形式,表现自身的内在精神状态呢?要该如何表现呢?这就要进入到表现说了。
 
02
 
从语义来说,表现指的是通过行为或其他事物表现呈现出来,且表达方式会循序渐进。
 
如果诗歌不足以表达情怀的话,就慷慨感叹;如果仍不足以表达,便引吭高歌;还是不行的话,便手舞足蹈。最终,达到情景交融之态。
 
接下来的问题是,要表现什么呢?康定斯基的看法很明确:艺术品是桥梁。艺术完整的过程就是:情感(艺术家的)—感受—艺术品—感受—情感(观赏者者的)。
 
然而,每个人都会表达情感,如随着心性作诗起舞。为何艺术家能表达出能流传千古的艺术品?他们到底有什么特质?这块我们可以重点探讨。
 
看完艺术家在作品上的情感连接。我们再进入客观论,看看这些艺术家表达出的艺术品本身吧。
 
03
 
贝尔在《艺术》里面说到:艺术品中必定存在某种特性,离开它,艺术品就不能作为艺术品存在;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会一点价值都没有。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特质。
 
需要追问的问题来了:什么才是艺术的形式?这个形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形式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欣赏中具有哪些重要功能?
 
当艺术家将艺术中的表现倾向发展到极致,就导致了形式主义思潮的涌现。
 
形式主义者认为,再现什么和表现什么已经变得不再重要,重点的是艺术品自身的形式、结构、风格或其他艺术因素。如西方形式主义美学家汉斯立克认为:音乐只是声音的运动形式,本身并不带有什么情感和思想。
 
但艺术会进步和发展。不但体现为主题、题材和内容的变化,也呈现为形式和风格的嬗变。
 
艺术家们不断创造出新的形式和新的风格,使我们习而不察的事物变得新奇而富有魅力。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甲虫的独特视角便是很好的例子。
 
艺术家是艺术品的创造者。从美学的观点来看,艺术创造的特征构成了艺术家的特征,而艺术家的生命活动又呈现为艺术创造,凝聚成艺术品。
 
相对于人类的其他创造活动,艺术创造最为复杂,充满神秘性。艺术创造究竟有何美学规律可以探寻?
 
04
 
要想探究艺术品,还得看看创造它的源头,即艺术家。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艺术家的确有些与常人不同。在中国美学中,一个与艺术家关联密切的说法是所谓“癫”或“狂”;西方美学里,通常用于艺术家的一个描述概念是“波西米亚式的”,解释近乎所谓“疯子”、“狂人”。
 
为什么艺术家在我们看来通常不同凡俗呢?这看似古怪离奇的行为方式与其创造性之间有无必然联系?这是美学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另外,来到社会学层面,艺术家的这种创造性是怎么来的?是天赋决定,还是能后天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中习得?
 
05
 
前面讲的都是艺术家和艺术品,但欣赏者也非常关键。
 
从人造物转变为审美对象,乃是欣赏者的作用。如果缺少欣赏者,一切审美活动都不复存在。而且,只有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美术馆、音乐厅才会后续有人光顾,经典的作品才得以流传。
 
但是,怎样的审美趣味算是“良好的趣味”,怎么样的趣味算是“糟糕的趣味”呢?再来,欣赏者静观艺术品的过程中,便生成审美活动的中介物—审美意向,这个意向创造该如何教育?
 
现实应用
 
最后,则是回归到现实意义,看能如何将美学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当美学和日常生活挂钩,才能让更多人接触美、认识美:
 
浏览了美学的诸多层面,分析了很多美学命题和关键概念,但它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作用呢?
 
美学代表着怎样的精神和生活态度?我们该如何过一种“诗意”的生活?
 
看这本书时,我是搭配《哲学是什么》一并浏览的。哲学家的特征,即对世界看似习以为常的事物保持好奇,如艺术品“有意义的结构”,是我之前从未思考过的。这样一段旅程下来,有助于我问出深刻问题。
 
比如美本申请,为什么要做活动?为什么一些活动有效、而一些没什么帮助?好活动的核心标准等问题,都跟美学的经典问题问法相似。琢磨透这个领域,则可以用类似的框架套用在别的领域研究中。
 
接下来的几篇文章,我会详细记录作者在以上几大问题的思辨过程。周老师分析问题非常透彻,有助于我们借用到日常问题的分析中。
 
“美学的理想之一就是超越分工和专业的限制,全面发展人的种种潜能。”当我们把业余的游戏精神引入办公室和教室时,美学便松动了刻板重复的日常生活。
 
希望我们拥有美学精神,创造性地解决所碰到的问题,把枯燥乏味的日常性改造成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每一天
 
(*美学对我来说是陌生的领域,所以以上段落,我尽可能复述文中的原话,以免有歧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删。)
 
想交流文章内的问题,或是需要找位朋友看展
 
欢迎加我微信哦!
 
 

相关读后感推荐:

存股轻松学2(丰收特别版-赠送「存股致富」万用小册):小韭菜夫妻的股市逆袭人生!730张金融股、年配息70万的存股成长之路,和你一起打造自己的「长期饭票」!

《安徒生童话全集:经典译本珍藏版》读书体会_《安徒生童话全集:经典译本珍藏版》读书体会500字-1000字

《希腊神话全书Ⅲ·英雄记:赫拉克勒斯》读后感500字_《希腊神话全书Ⅲ·英雄记:赫拉克勒斯》读后感

《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2200字_《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

《凡尔纳科幻小说:神秘岛》读后感500字_《凡尔纳科幻小说:神秘岛》读后感

《放学后》读书感悟800字_《放学后》读书感悟

《杨鹏大奖科幻桥梁书:时间为我停止》读后感500字_《杨鹏大奖科幻桥梁书:时间为我停止》读后感

品读经典话感悟︱建湖县组工干部读书心得(二)

《陀螺》读书感悟800字_《陀螺》读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