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想象异域》(1)
以下文章选自《卓然庐》
葛兆光先生《想象异域》,中华书局2014年1月第一版,副标题: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
从“朝天””到“燕行”的转变:
朝鲜人对中华有一种相当仰慕的心情,明代一次次到中国来朝觐的朝鲜使臣和他们的随从的记载,通常被叫做《朝天录》。“朝天”两个字,不仅有政治上的臣服、经济上的朝贡,还有文化上的向心。(P32-33)但是,在整个大清帝国时期,朝鲜人从心底里觉得他们到中国来,就不是来朝觐天子,而只是到燕都来出差,使者们的旅行记名称,大多由“朝天”改成了“燕行”。(P42)
近年来,受到后殖民、后现代等历史学新理论的影响,一些学者对于以“民族国家”为单位来描述历史的方法,有很多质疑和批评,这引起了一系列新话题,究竟什么是“中国”?如何重新理解和诠释“中国”?是否可以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可以“以中国解释中国”?是否必须超越“国家”而进行“区域”研究?(P6)
这里有太多中国早已不存,或者隐而不彰的历史。随意举一个例子,像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起兵反清时,声讨满清“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衣冠”的《檄文》,不管他是不是真心,这一檄文都不被清朝官方文献所保留,却收录在朝鲜的《李朝实录》和日本的《华夷变态》中,在东亚(包括中国沿海)曾经广泛流传。(P7)这里的点,除了对史料“隐而不彰”的痛惜,虽然以自己的视觉和褒贬选取材料所见多是,依然对因此左右我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全面和准确的不忿。
吴三桂旧部郭朝瑞对打探消息的朝鲜人说了一大堆半是传闻、半是情报的消息。究竟是为了给吴三桂旧部报仇,还是有意迎合和讨好朝鲜君臣?葛兆光先生作如下分析:从通风报信的架势看,大概这个人的心思并不磊落光明,从情报几近荒诞来看,可能他的性格也颇奔竞浮躁,从心底对钱财的贪恋看,此人心地并不单纯。(P98)这段对人性鞭策入里的分析,直教人分不清究竟是历史学家借史料阐述观点,还是文学家以上帝视觉窥视人物内心。作者这段话真好:文学家常常在前台看戏,随着戏中人泪水涟涟,可是历史学家却总是到后台窥戏,看到卸妆以后种种“煞风景”的情态。(P113)
历史研究是后之视前,由于总是有“后见之明”,所以一方面常常有忽略的“死角”,一方面常常有越俎代庖的“脉络”,可是借用当时的、异域的资料,却可以看到很多被遮蔽的和被淡化的东西。(P14)
在朝鲜李朝的历史记载中,万历皇帝享有极为崇高的声誉。在从万历二十年(1592)到二十六年(1598)的战争中,他派出军队使朝鲜免于被日本丰臣秀吉所占领,他的举措挽救了朝鲜王朝,因此一直到丁卯(1627)、壬申(1632)朝鲜被迫尊奉清朝之后,朝鲜的朝臣还是自称“神宗皇帝再造之国”和“神宗皇帝所活之民”,并且始终坚持明朝的纪年。(P31)因此,朝鲜人对大清充满鄙夷和偏见,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他们眼里,就连清帝国的学术,也不那么正宗了。比如孔子塑像,嘉靖年间还“甚得其正”,但清军入关后,孔子像“薙发左衽”,“俱为斯文之厄会”。学童读书以《三字经》为先,禁教朱熹的《小学》。(P48)朝鲜文人比汉族中国文人“认死理”的固执更加厉害,两班士人的稳定性和传统性,使他们始终觉得捍卫朱子之学,就是捍卫正宗的华夏文明。因此,朝鲜的士人常常以朱子之学为正宗自居,也常常对不尊朱学的做法表示鄙夷。其实,即便更早的万历年间,朝鲜人就对“像王阳明这样得罪圣贤的人”还得到官方从祀的待遇表示异议:“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孰倡斯议以乱好学”。(P50)
三联书店2015年6月版朱鸿林明史研究系列专题论文集凡五种,《孔庙从祀与乡约》中收录《<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与王阳明从祀争议的意义》《阳明从祀典礼的争议和挫折》《王阳明从祀孔庙的史料问题》三篇,对此问题研究可谓详尽。
在《燕行录》中体现的朝鲜人对于明代文明的固守与对清帝国的蔑视,奉明朝正朔而不用清之年号、坚持穿明代服装而抨击清代衣冠,自称中华而指清为蛮夷,其实,一方面让我们看到当时朝鲜人的政治服从、经济朝贡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分裂,一方面又使当时中国人看到朝鲜人之后,不由有故国黍离之思,刺激了汉族历史回忆。
由此可以想到的是,在丰臣秀吉发动了壬辰之役(1592)以后的日本、明亡(1644)后的朝鲜,似乎已经放弃了对中华的文化认同姿态。明朝后无中国。十七世纪后东亚还有认同吗?(P58)
这个问题,葛兆光先生在他的《宅兹中国》(中华书局2011年2月出版)中,有更详尽、生动的阐述。
今日重翻此书,倒是关注到绪说中引用美籍日裔学者罗友枝《最后的皇朝:清代皇家机构的社会史》表达一种超越“中国史”的观点:清朝能够成功维持三百年的统治,主要原因并非像何炳棣等人所说的“汉化”或者“中国化”,而是满族作为一个入主中原的群体,不仅依赖保持本身的特点,实施异于汉族的统治方式,而且有效地得到了蒙古等非汉族民族的支持,从这一点上来说,清朝统治者是以中亚诸族的大汗身份,而不是中国传统皇帝身份出现的,满族只是利用了儒家的东西,所以,清帝国和中国并非同义词,而是一个超越了“中国”的帝国。(P21)
这个观点也许不能苟同,倒不如罗威廉《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哈佛中国史,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10月版)导言来得直接痛快:大清帝国是曾立基于今日中国地区的政治实体中最庞大的一个。比起其在1644年取而代之的明帝国,清帝国的疆域是明代的两倍多,而人口则超过明代的三倍,至清末已达到5亿之多。在清帝国内不只有视自己为“中国人”的人群,亦有许多过去从未整合进中国王朝政体中的族群,包括西藏人、维吾尔人、某些蒙古部族、西南边境的缅甸人与傣人、台湾及其他新近被开发的边疆与内陆高地之原住民,乃至于占有清帝国皇位、后来被称为“满洲人”者。(P002)
葛兆光先生《想象异域》,中华书局2014年1月第一版,副标题: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
从“朝天””到“燕行”的转变:
朝鲜人对中华有一种相当仰慕的心情,明代一次次到中国来朝觐的朝鲜使臣和他们的随从的记载,通常被叫做《朝天录》。“朝天”两个字,不仅有政治上的臣服、经济上的朝贡,还有文化上的向心。(P32-33)但是,在整个大清帝国时期,朝鲜人从心底里觉得他们到中国来,就不是来朝觐天子,而只是到燕都来出差,使者们的旅行记名称,大多由“朝天”改成了“燕行”。(P42)
近年来,受到后殖民、后现代等历史学新理论的影响,一些学者对于以“民族国家”为单位来描述历史的方法,有很多质疑和批评,这引起了一系列新话题,究竟什么是“中国”?如何重新理解和诠释“中国”?是否可以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可以“以中国解释中国”?是否必须超越“国家”而进行“区域”研究?(P6)
这里有太多中国早已不存,或者隐而不彰的历史。随意举一个例子,像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起兵反清时,声讨满清“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衣冠”的《檄文》,不管他是不是真心,这一檄文都不被清朝官方文献所保留,却收录在朝鲜的《李朝实录》和日本的《华夷变态》中,在东亚(包括中国沿海)曾经广泛流传。(P7)这里的点,除了对史料“隐而不彰”的痛惜,虽然以自己的视觉和褒贬选取材料所见多是,依然对因此左右我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全面和准确的不忿。
吴三桂旧部郭朝瑞对打探消息的朝鲜人说了一大堆半是传闻、半是情报的消息。究竟是为了给吴三桂旧部报仇,还是有意迎合和讨好朝鲜君臣?葛兆光先生作如下分析:从通风报信的架势看,大概这个人的心思并不磊落光明,从情报几近荒诞来看,可能他的性格也颇奔竞浮躁,从心底对钱财的贪恋看,此人心地并不单纯。(P98)这段对人性鞭策入里的分析,直教人分不清究竟是历史学家借史料阐述观点,还是文学家以上帝视觉窥视人物内心。作者这段话真好:文学家常常在前台看戏,随着戏中人泪水涟涟,可是历史学家却总是到后台窥戏,看到卸妆以后种种“煞风景”的情态。(P113)
历史研究是后之视前,由于总是有“后见之明”,所以一方面常常有忽略的“死角”,一方面常常有越俎代庖的“脉络”,可是借用当时的、异域的资料,却可以看到很多被遮蔽的和被淡化的东西。(P14)
在朝鲜李朝的历史记载中,万历皇帝享有极为崇高的声誉。在从万历二十年(1592)到二十六年(1598)的战争中,他派出军队使朝鲜免于被日本丰臣秀吉所占领,他的举措挽救了朝鲜王朝,因此一直到丁卯(1627)、壬申(1632)朝鲜被迫尊奉清朝之后,朝鲜的朝臣还是自称“神宗皇帝再造之国”和“神宗皇帝所活之民”,并且始终坚持明朝的纪年。(P31)因此,朝鲜人对大清充满鄙夷和偏见,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他们眼里,就连清帝国的学术,也不那么正宗了。比如孔子塑像,嘉靖年间还“甚得其正”,但清军入关后,孔子像“薙发左衽”,“俱为斯文之厄会”。学童读书以《三字经》为先,禁教朱熹的《小学》。(P48)朝鲜文人比汉族中国文人“认死理”的固执更加厉害,两班士人的稳定性和传统性,使他们始终觉得捍卫朱子之学,就是捍卫正宗的华夏文明。因此,朝鲜的士人常常以朱子之学为正宗自居,也常常对不尊朱学的做法表示鄙夷。其实,即便更早的万历年间,朝鲜人就对“像王阳明这样得罪圣贤的人”还得到官方从祀的待遇表示异议:“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孰倡斯议以乱好学”。(P50)
三联书店2015年6月版朱鸿林明史研究系列专题论文集凡五种,《孔庙从祀与乡约》中收录《<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与王阳明从祀争议的意义》《阳明从祀典礼的争议和挫折》《王阳明从祀孔庙的史料问题》三篇,对此问题研究可谓详尽。
在《燕行录》中体现的朝鲜人对于明代文明的固守与对清帝国的蔑视,奉明朝正朔而不用清之年号、坚持穿明代服装而抨击清代衣冠,自称中华而指清为蛮夷,其实,一方面让我们看到当时朝鲜人的政治服从、经济朝贡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分裂,一方面又使当时中国人看到朝鲜人之后,不由有故国黍离之思,刺激了汉族历史回忆。
由此可以想到的是,在丰臣秀吉发动了壬辰之役(1592)以后的日本、明亡(1644)后的朝鲜,似乎已经放弃了对中华的文化认同姿态。明朝后无中国。十七世纪后东亚还有认同吗?(P58)
这个问题,葛兆光先生在他的《宅兹中国》(中华书局2011年2月出版)中,有更详尽、生动的阐述。
今日重翻此书,倒是关注到绪说中引用美籍日裔学者罗友枝《最后的皇朝:清代皇家机构的社会史》表达一种超越“中国史”的观点:清朝能够成功维持三百年的统治,主要原因并非像何炳棣等人所说的“汉化”或者“中国化”,而是满族作为一个入主中原的群体,不仅依赖保持本身的特点,实施异于汉族的统治方式,而且有效地得到了蒙古等非汉族民族的支持,从这一点上来说,清朝统治者是以中亚诸族的大汗身份,而不是中国传统皇帝身份出现的,满族只是利用了儒家的东西,所以,清帝国和中国并非同义词,而是一个超越了“中国”的帝国。(P21)
这个观点也许不能苟同,倒不如罗威廉《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哈佛中国史,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10月版)导言来得直接痛快:大清帝国是曾立基于今日中国地区的政治实体中最庞大的一个。比起其在1644年取而代之的明帝国,清帝国的疆域是明代的两倍多,而人口则超过明代的三倍,至清末已达到5亿之多。在清帝国内不只有视自己为“中国人”的人群,亦有许多过去从未整合进中国王朝政体中的族群,包括西藏人、维吾尔人、某些蒙古部族、西南边境的缅甸人与傣人、台湾及其他新近被开发的边疆与内陆高地之原住民,乃至于占有清帝国皇位、后来被称为“满洲人”者。(P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