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英雄传说》读书札记: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以下文章选自《摩登》
 
纸质正版书籍《银河英雄传说》我自己先后买过两套,这个月将十卷本两百多万字的小说重温一遍……
 
谈不得感慨,一谈就感慨万千。
 
我甚至认为故事构思来源于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相比于我二十出头知道这部作品,从动画片入手,再到一次又一次买书,看完。甚至很难如少年时候写书评,比如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然后铺排开来。现在就是只言片语,断章式的感慨,甚至文辞也并不能华美。
 
田中芳树在1980年代写作这部小说的时候,显然套用了《三国演义》的基本结构,因此人称“科幻版”三国演义。
 
这次读完,我会认为银英传显然比《三国演义》要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是古希腊悲剧和日本物哀美学的集中体现。
 
我一直认为,银英是最好的政治小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其通俗性,是一部轻小说。有趣的是,轻小说虽然是娱乐的、通俗的,但同样可以承担得起复杂的政治军事题材。因其传播力强,也更有商业价值,至少银英传当年的动漫声优,那也是嘉年华。
 
故事的开始,就是宇宙大逃亡。银河帝国(曹魏),同盟国(东吴)和首鼠两端的费沙自治领(蜀汉)三足鼎立。
 
这个部分叫《序章》,标题是《银河系史概略》。
 
在几百年的银河混战中,很多人没有选择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长期疗法,却选择了伴随着副作用的特效药,这贴猛药叫做“独裁”。
 
作者用了较长篇幅来阐述,为什么这是所谓人民真实的选择。
 
民众喜欢的并非自主思考以及随之产生的责任,而是命令、服从及随之产生的免责。
 
在历史转折时期,下层贵族莱因哈特出场。
 
如果说这个故事也有红颜祸水,那显然是莱因哈特的姐姐安妮罗杰。
 
尽管安妮罗杰扮演乱世妖姬的角色,但是她的单纯美好善良,人见人爱,和改朝换代的杨贵妃苏妲己褒姒功能其实一样。(当然我绝对反对“红颜祸水”这样的提法,只是举例。)
 
十五岁的安妮罗杰成为最受宠爱的王妃,于是弟弟莱因哈特有了更好的受教育机会。
 
之后,相依为命的两姐弟改变了整个银河系的命运。尤其是弟弟莱因哈特,不满父亲为了一点钱就出卖姐姐一生的幸福,当父亲死后他的全部仇恨演变成了对于帝国的仇恨,对皇帝的仇恨,以至于他要用推翻帝国翻天覆海的灾难来“拯救姐姐”。
 
莱因哈特是虚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理想型,他的原型应该是亚历山大大帝,是个“容颜如冰一般秀美的金发小子”。
 
田中芳树在人物关系上,也借鉴史实,给莱因哈特的故事设置了吉尔菲艾斯(原型为亚历山大大帝的同性恋人赫菲斯提昂),作为终身不渝的挚友与爱侣。
 
莱因哈特是一个冰山美人高岭之花,他的人生在吉尔菲艾斯去世后发生大逆转。
 
一方面,吉尔菲艾斯是姐姐安妮罗杰的恋人,另一方面,吉尔菲艾斯的猝然离世,可以说带走了莱因哈特的“人味”,再往后的他几乎一个完全的冷血战争机器,银河系的主宰。
 
这不就是一个外戚专权上位的故事?
 
有趣的是,人类共识是认为皿煮高于专治,皿煮有着制度优势。但如果就撞大运,撞上了神迹一般的莱因哈特,哪种更为优越呢?
 
而莱因哈特宿敌杨威利,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普通的东方面孔,这也是田中芳树的艺术创造。在看过的小说里,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类似杨威利这样的人物。
 
他为了不花钱公费上大学读历史,所以报了军校读战争史。有在历史的洪流中不得不真正带兵打仗,几乎从无败绩,也是唯一可以阻挡莱因哈特一统银河系的人物。
 
如果莱因哈特是天生的战神,杨威利对于战争的厌恶从没有改变过。但是这无妨让他成为一个战术奇才……因为他起初军衔之低几乎尚且不能参与战略制定。
 
在一战成名的亚斯提会战中,就体现出杨的军事思想:战争一旦开打,就不能没有死伤,而死伤越惨重,战胜的意义也就越小。兵法存在的意义便架构于这两种命题中,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战果才是成功。残酷地说,便是如何才能有效率地杀死自己的同类。
 
讽刺的是,同盟国战败了,所以需要树立英雄典型。一直躲在角落混吃等死的杨威利,被迫走到台前。
 
显然莱因哈特和杨威利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杨威利略微年长,佛系,深知历史,所以极度厌恶权力和武力;而下等贵族出身的莱因哈特,靠鲜血浇灌而成,“他看到了比散落在地板上的光芒更冰冷、更无机质的光芒之群。但他喜欢那些光芒。自己就是为了将那些光芒尽收手中,才身在此处。”
 
而这些高贵的人,也都是对彼此心生好感。
 
政治暗杀无处不在。那些毫不犹豫信奉神与正义的人,往往会做出最残忍、最凶暴的事来。
 
那么,如莱因哈特这样,以大独裁者的姿态去守住皿煮政治的本质其实无妨。这个观点,也是作者在反复讨论的。
 
吉尔菲艾斯的猝然离世之前,他和莱因哈特已经有了分歧。少年时代青梅竹马的情谊在政治利益下,彼此间无形而珍贵的东西悄然出现了裂痕。
 
可怕的是,即便如此,面对突如其来的暗杀,吉尔菲尔斯还是肉身抵抗去救莱因哈特。
 
原因恰恰是两人龃龉,吉尔菲尔斯不得持械,因此在危急情况下只能当人肉盾牌。
 
当吉尔菲尔斯奋不顾身去救莱因哈特时,他的手中并没有武器。此前其他人不许持械,但吉尔菲尔斯例外。就在莱因哈特废除这项惯例,意欲像对待其他部下那样对待相当于“半个自己”的红发挚友时,悲剧的利爪延伸到了极限,撕裂了金发的年轻独裁者,这种无可挽回的悔恨一直持续到他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所以,当鲜血从红发提督的颈上喷出来,骤雨般喷洒在大理石地板上,不仅回天乏术。更为严重的是,再没有给莱因哈特道歉和挽回的机会。
 
挚友的遗言是,“您一定要掌握整个宇宙。”
 
尽管事后莱因哈特对这位救了自己性命的挚友追赠了无数荣誉作为报答,但墓碑上,莱因哈特是这样概括的——
 
“吾友。”
 
从这个时刻,莱因哈特的独裁统治拉开序幕。也因为红发挚友的去世,姐弟俩进入了长期冷战对峙状态。
 
而同盟国中,英雄杨威利的日子更加难熬。
 
常胜将军的他,立场其实微妙。同盟的权力阶层对他爱恨交加,一方面他是唯一的军事王牌可以和帝国抗衡,另一方面,他们担心杨威利利用个人声望转入政界,合法地夺取他们的权利。
 
可以说,杨威利真正的敌人一直来自内部,或者身后。
 
随着战争的深入,莱因哈特的野心越发膨胀,走上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老路,也终于按耐不住,给自己封无可封,直至称帝。
 
小说银英传的好看之处在于,尽管这是一部上帝视角的通俗演义,但作者会始终以史传的形式,假托后世史学家的口吻,为这些英雄人物的所作所为提供更为多元的解释。
 
决战在即,称帝的莱因哈特与杨威利终于无可回避,还是老掉牙的政治问题:当杨威利有可能取胜的关键时刻,同盟国开始玩停战游戏。
 
后来杨威利退役,结婚之后,他发现,他被人监视了。以至于他被诬告谋反,只能开始逃亡。
 
田中芳树在讲述英雄末路的故事方面,真是一绝。
 
莱因哈特和杨威利两人都成为暗杀目标,多次遭遇危险。但地球教最终选择了杨威利。
 
书中提到,宗教这种东西,对权力者来说是一种很便利的工具。只要让人民相信他们身受的苦难不是有政治制度或权力上的弊病引起,而是他们的信仰不够虔诚所致,人民便不会有发动革命的想法了。
 
专制政治虽居于一时的胜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代的交替,统治阶层的自律性将渐渐松散疲软。
 
作者同时指出,不要割裂开皿煮和专制。只要人心存在两面性,皿煮政治和专制政治也将在时空轨道上并存。
 
即使皿煮政治盛极一时、达到顶点的时代,期望专制统治的依然大有人在。这些人当中,有人怀有支配他人的欲念,更多人却希望被他人支配、服从他人,因为这样可以活得较为轻松。只需要等别人来告诉他,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然后服从指导和命令,就可以在触手可及的范围内得到自身的安定和幸福。
 
田中芳树甚至这样写道:只能在栅栏内拥有自由和生存的家畜,有朝一日终会死于饲主的刀下,成为餐桌上的牺牲品。
 
而道德上的善和政治上的善也不一样。
 
莱因哈特御驾亲征,却不敌杨威利,两人决定议和。就当宇宙和平即将到来的时刻,有人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发生。
 
为什么不是莱因哈特?此时的他尚未成婚,孤家寡人。杀了他,银河帝国就终结了。
 
小说高明之处在于,阐释了为什么极端宗教势力选择了杨威利。简言之,除掉了皿煮制度的代表,剩下由独裁支配的体制更容易攻破。或者地球教需要的直接继承独裁体制,建立政教合一的人类宇宙。
 
杨威利遇刺身亡,享年33岁。他的离世对莱因哈特的打击巨大。莱因哈特外在爆发转为内耗,也就不奇怪不久后,他忠实的部下金银妖瞳叛乱,这也带给莱因哈特致命一击。
 
银河帝国双壁,“疾风之狼”米达麦亚和“金银妖瞳”罗严塔尔是莱因哈特最重要的提督。
 
而罗严塔尔的叛乱,属于真的莫须有事件。故事里这些人类未来历史的名将,都有着充分的贵族精神和言行。
 
名将中的名将罗严塔尔元帅谋反,清剿他的是帝国双璧另一位米达麦亚。 
 
最后罗严塔尔重伤,依旧在指挥席上指挥全军。更换军服时还将军服领子系紧,连表情都没有改变。 
 
他33岁去世,和杨生卒年一样。临终前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米达麦亚。
 
故事发展到这个阶段,莱因哈特也病重,感觉人类群星璀璨,熠熠生辉又渐渐黯淡熄灭。
 
最终,莱因哈特在他25岁的年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这部分看了很让人唏嘘。
 
田中芳树用了两百万字的篇幅,着重讲述了一个天神般大独裁者的一生。
 
在死亡即将来临的时刻,莱因哈特做了这么几件事:
 
将太子托付给米达麦亚,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和罗严塔尔的儿子成为朋友,完成父辈的和解。或者暗暗希望自己和吉尔菲尔斯的情谊能够延续到下一代。
 
将自己珍藏的红发挚友一小缕头发给安妮罗杰做最后的纪念,“把他还给姐姐。”
 
以及,最伟大的部分,鼓励后世实行君主立宪制,结束独裁帝制。
 
而在同盟国部分,继承了杨威利衣钵也同时是其养子的尤里安,脱下戎装,立志成为历史学家,书写银河英雄传说,把燃烧般的记忆留传给后人。他觉得,“多给后人留下判断和考察的机会,是生在这个时代的人的义务和责任。”
 
故事的主干部分大致如此,还有大量的篇幅非常具体写政治制度和战争战术。
 
女性角色部分,我略微觉得有新意但不深入。
 
莱因哈特和杨威利都娶了自己的幕僚/副官为妻,而在他们去世后,两位妻子摄政/统治。
 
这部小说,多年来一直打动着我,有很多原因。
 
首先是推荐动画片给我的朋友,让我见到了天地。而我也一直从她身上汲取着养分,一直到现在。
 
其次,因为银英传,和豆瓣网友“伊谢尔伦的风”成为好朋友。我们在多年前还联袂宣传推广了另一部轻小说《彩云国物语》,这是我最喜欢的日本轻小说。
 
去年我去武汉看她,她则带着我玩。虽然只有一天,但是记忆太美好了,包括她现在的小说写作创作过程,展现给我。那天晚上,我们还去了知音号看沉浸式话剧,在甲板上饮酒,跳舞。
 
回到作品本身,除了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思想深刻性,和对年轻人的启发。
 
何谓皿煮,何谓独裁,孰优孰劣?以及极端宗教势力-民粹主义对人类的戕害。
 
究竟什么样的政治哲学既道德高尚又能够充分驾驭时事?换句话说,国家的理想均质化和帝国的异质性如何做到妥善的协调?
 
可能和十多年前不太一样的阅读体验是,我情绪上的波动少了,更多去思考或者愿意去分析,更想去提供解决方法。
 
当名将之花慢慢凋零的时候,古希腊悲剧和日本物哀美学达到了极致,那就是最后莱因哈特的亡故。
 
我甚至觉得莱因哈特的死,具备极致东方感伤美,如樱花凋谢。
 
银河帝国的摄政皇太后、莱因哈特遗孀宣布:
 
“皇帝不是因病而逝去的。皇帝是耗尽寿命而亡,并不是被病魔打败的。希望各位能记住这件事。”
 
小说的尾声非常带感,我也极为喜欢,就和序章一样,开阔隽永——
 
那些星星每一颗都经历了数亿年,数十亿年的生命,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就一直闪烁着光辉,在人类灭亡之后,他们仍会继续绽放着光芒吧?人的生命连星星一瞬间的光辉都不及,这是自古以来就再明白不过的事,然而,认识到星星的永恒和人世的一瞬的却是人,而不是星星。
 
总有一天你也会明白的。明白人类究竟是重视瞬间的燃烧,还是冻结的永恒。明白一瞬即灭的流星的轨迹,将会深刻于宇宙的深渊和人们的记忆之中。
 
……传说结束了,历史才刚刚开始。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