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读书笔记
以下文章选自《板凳060》
吴琦与项飙的对话录《把自己作为方法》据说上市一周就加印。读完这本爆款书的时候,网络上正在热议项飙谈“内卷”。对比来看,他现在的观点与书中两年来的观点并无大的出入,只是书里没有归纳提炼成“内卷”。
实际上,我第一次留意到项飙是在2016年的某期Lens。Lens是个好杂志,遗憾后来不出了,不知道为什么。那一期里,项飙谈到中国人的“悬浮”。结合这本书,我理解“悬浮”的状态是指人非常努力,但不确定努力的目的和意义,只是努力,像振动翅膀悬在空中的蜂鸟,所以一边焦虑,一边激进。
焦虑的原因是不了解昨天所以对今天没有清醒的认识;不接受对中心保持距离,也不真正清楚自己的位置;不知取舍所以不愿为每件事物分配权重。
激进的原因是忽略社会的复杂和多元,形式也许多样但内在逻辑单一,用单一逻辑和一体化的“成功”标准去追求自我证明。
这样的自我证明是危险的。所有人在看差距而不是差别;所有人在看缺点而不是特点;所有人急吼吼地向别人要答案,而不是先思考如何把问题本身提得清楚一点。
对话类的书印象深刻的是《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批评家张莉对毕飞宇的访谈录,书名的意思是:不能被说出口的真理不是真理,所以牙齿内、外与否成了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
项飙在书里强调只要“把东西描述清楚,这就是最大的功劳”。一个人能用简洁的白话把道理讲清楚需要强大的能力,只有在明确表达的那一瞬间,才是真正开始建立理解。
自省浅输入与浅输出无法通透地理解一件事,也无法通过牙齿的检验。
毛尖的电视剧笔记起名《凛冬将至》,有点一语双关的意思。一来致敬权游,二来警惕扎堆滑坡的电视剧。全书篇目编排和章节设计是倒叙,由今年的《新世界》谈到2002年的《欲望都市》,评论了七、八十部电视剧,其间多次作为正面范例的是《24小时》,反面范例举不胜举。
一直很喜欢毛尖的文字,锐利且硬朗,夸赞或吐槽都非常生动,例如她说《北平无战事》“有大格局却没有降落伞”,剧情中反复多次的建丰同志打电话场景,毛尖写道“电话也能忙死国民党”。这些同感让人噗呲噗呲笑出声。
书中提到的剧大部分我都看过,除了对剧评的同感,更多的是与之相伴的那些时光,那些一去不返的“飞扬感,像少年时候骑车下坡松开双手,风刮起衣服刮起耳朵,有多么想死就有多么想生”。
除了戏谑,这部小书也透着毛尖的温度,她说她的写作动力源于这样的信念:“那些来自我们成长年代的高尚愿望,那些被今天的生活所屏蔽掉的很多词汇,如果还能感动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感动更年轻的人呢?”这是毛尖的美好。她不计较效果如何,不计较“我们一生发出的子弹到底有几颗奔向了渴望的胸膛”。
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笔记多是专栏文章,专栏属性限制了作者的表达。
《非虚构的艺术》属译文纪实系列,是一位作家与一位编辑阐述如何写作的书,对作者与读者一样有益。该书提到的文章结构布局、语意密度、字词逻辑和个性与张大春的《文章自在》相呼应。“写文章,不搞作文”的态度,中外是一致的。
只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还是要多写或者多读,才能逐步消化别人提供的实践经验。
读迟子建《白雪乌鸦》很难不想到加缪的《鼠疫》。加缪笔下有英雄医生,人物高度聚焦,休戚与共的群像也为之映衬。结局有灾难过后的喜悦,像好莱坞大片结尾处的人类曙光。
《白雪乌鸦》是平行叙事,十几位人物随病源路径的推移而展开个性与共性。有史可查的伍连德也并未获得作者更浓重的笔墨。结尾平静,有簇诗意的向上的光,如顾随那句“耐他风寒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100多年前的哈尔滨,在迟子建的笔下带着动荡中的平和之气。
散文集《过日子》收录了不少名家作品,文字老派,语境也离现在太远,实在没耐心看梁实秋文绉绉地教你骂人、看老舍车轱辘话地贬损银行效率、看丰子恺细节控一般地区分鸭的“轧轧”和鹅的“轧轧”......
也有喜欢的,记录一下:
郁达夫《我撞上了秋天》——要么做些什么,要么感受些什么,生命的这两种过程都值得尊敬,不能怠慢。
张爱玲《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以俗离俗。
鲁迅《“这也是生活”》——生活不能被意义绑架。战士的日常生活并不全都可歌可泣,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相关。
吴琦与项飙的对话录《把自己作为方法》据说上市一周就加印。读完这本爆款书的时候,网络上正在热议项飙谈“内卷”。对比来看,他现在的观点与书中两年来的观点并无大的出入,只是书里没有归纳提炼成“内卷”。
实际上,我第一次留意到项飙是在2016年的某期Lens。Lens是个好杂志,遗憾后来不出了,不知道为什么。那一期里,项飙谈到中国人的“悬浮”。结合这本书,我理解“悬浮”的状态是指人非常努力,但不确定努力的目的和意义,只是努力,像振动翅膀悬在空中的蜂鸟,所以一边焦虑,一边激进。
焦虑的原因是不了解昨天所以对今天没有清醒的认识;不接受对中心保持距离,也不真正清楚自己的位置;不知取舍所以不愿为每件事物分配权重。
激进的原因是忽略社会的复杂和多元,形式也许多样但内在逻辑单一,用单一逻辑和一体化的“成功”标准去追求自我证明。
这样的自我证明是危险的。所有人在看差距而不是差别;所有人在看缺点而不是特点;所有人急吼吼地向别人要答案,而不是先思考如何把问题本身提得清楚一点。
对话类的书印象深刻的是《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批评家张莉对毕飞宇的访谈录,书名的意思是:不能被说出口的真理不是真理,所以牙齿内、外与否成了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
项飙在书里强调只要“把东西描述清楚,这就是最大的功劳”。一个人能用简洁的白话把道理讲清楚需要强大的能力,只有在明确表达的那一瞬间,才是真正开始建立理解。
自省浅输入与浅输出无法通透地理解一件事,也无法通过牙齿的检验。
毛尖的电视剧笔记起名《凛冬将至》,有点一语双关的意思。一来致敬权游,二来警惕扎堆滑坡的电视剧。全书篇目编排和章节设计是倒叙,由今年的《新世界》谈到2002年的《欲望都市》,评论了七、八十部电视剧,其间多次作为正面范例的是《24小时》,反面范例举不胜举。
一直很喜欢毛尖的文字,锐利且硬朗,夸赞或吐槽都非常生动,例如她说《北平无战事》“有大格局却没有降落伞”,剧情中反复多次的建丰同志打电话场景,毛尖写道“电话也能忙死国民党”。这些同感让人噗呲噗呲笑出声。
书中提到的剧大部分我都看过,除了对剧评的同感,更多的是与之相伴的那些时光,那些一去不返的“飞扬感,像少年时候骑车下坡松开双手,风刮起衣服刮起耳朵,有多么想死就有多么想生”。
除了戏谑,这部小书也透着毛尖的温度,她说她的写作动力源于这样的信念:“那些来自我们成长年代的高尚愿望,那些被今天的生活所屏蔽掉的很多词汇,如果还能感动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感动更年轻的人呢?”这是毛尖的美好。她不计较效果如何,不计较“我们一生发出的子弹到底有几颗奔向了渴望的胸膛”。
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笔记多是专栏文章,专栏属性限制了作者的表达。
《非虚构的艺术》属译文纪实系列,是一位作家与一位编辑阐述如何写作的书,对作者与读者一样有益。该书提到的文章结构布局、语意密度、字词逻辑和个性与张大春的《文章自在》相呼应。“写文章,不搞作文”的态度,中外是一致的。
只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还是要多写或者多读,才能逐步消化别人提供的实践经验。
读迟子建《白雪乌鸦》很难不想到加缪的《鼠疫》。加缪笔下有英雄医生,人物高度聚焦,休戚与共的群像也为之映衬。结局有灾难过后的喜悦,像好莱坞大片结尾处的人类曙光。
《白雪乌鸦》是平行叙事,十几位人物随病源路径的推移而展开个性与共性。有史可查的伍连德也并未获得作者更浓重的笔墨。结尾平静,有簇诗意的向上的光,如顾随那句“耐他风寒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100多年前的哈尔滨,在迟子建的笔下带着动荡中的平和之气。
散文集《过日子》收录了不少名家作品,文字老派,语境也离现在太远,实在没耐心看梁实秋文绉绉地教你骂人、看老舍车轱辘话地贬损银行效率、看丰子恺细节控一般地区分鸭的“轧轧”和鹅的“轧轧”......
也有喜欢的,记录一下:
郁达夫《我撞上了秋天》——要么做些什么,要么感受些什么,生命的这两种过程都值得尊敬,不能怠慢。
张爱玲《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以俗离俗。
鲁迅《“这也是生活”》——生活不能被意义绑架。战士的日常生活并不全都可歌可泣,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