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国文课》读书笔记之忠孝篇
以下文章选自《紫木鸢》
文/木子
上期写了爱情篇,这期就《年轻人的国文课》这本书发表一下关于忠孝的陋见。
我觉得作者深受正统儒家思想影响,对“孝”和“忠”的解读很有儒家士大夫的风范。即“事之以礼”,就是尽孝、尽忠都要在一定的规范、界限内。而自古提倡的孝道,其根本是提倡对个人生命的尊重,是让自己好好活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割股疗亲、卧冰求鲤等等二十四孝里被传颂千古的故事并不是真正的孝。作者在讲孝的时候援引的是孔子的思想,很多很有道理,我简单归纳了几段。
父慈而子孝,孝的前提是父慈。父慈了,那么如何做到孝呢?“老有所养”、“有隐无犯”、“事亲以敬”、“事之以礼”、“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作者认为“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是孝的最高境界。我觉得这个立论的基础是士大夫、贵族阶层的孝之道,论语也是写给这个阶层看的。在读“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的解读的时候,忍不住想,如果在那几年某些人还能保留这份儿天性,是不是就少了很多令人唏嘘的悲剧。大义灭亲的前提是社会的道德观是正义的,而这个想法在当时是个悖论。
娥皇女英的故事,想必都知道,不过舜娶她们的时候却是“不告而娶”,这是大大的不孝了。但是孟子说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告则不得娶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很是厉害。自古忠孝两难全,在尽忠或是尽孝的问题上,先贤们各出奇招,精彩得很。
《汉书·王尊传》:“(王尊)迁益州刺史。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至邛崃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古称己身为父母的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耶?比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这两位一个尽了孝,一个尽了忠,各得其所。
在以孝对抗忠的事例中,可做代表性的应该首推李密。李密原是蜀国的官,入晋后,他不想受朝廷征辟做晋朝的官,又不能跟司马集团直接杠,就上书《陈情表》。他在《陈情表》中数度提及祖母刘氏抚养其成人的不易、刘氏之病弱,以示其必须得亲自奉养祖母的原因。结尾更是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言辞恳切,将一个既想尽忠奈何得先尽孝的赤诚臣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忠孝在古代绝大多数的时候是对立的,但也有统一的情况,比如在屈原身上。《离骚》开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就介绍了自己的身世,楚国皇族成员,所以对屈原来说国事就是家事,尽忠就是尽孝,爱家就是爱国。作者说爱国对屈原来说不是一件多么崇高的事,而是生命中很现实的一件事,很真实的一种贵族性情。
作者很推崇贵族性,其说:“贵族性,不是由出身决定的,从小生活优越的人也可能没有贵族性,从小生活艰苦的人也可能很有贵族性。”中国的教育,一开始读经,培养高贵的心性,让人做得了君子;然后读史,培养情商,才担得起君子的责任。至于培养的结果如何,就体现在了文艺创作上。关于贵族姓,作者已表述的很清楚明白了,我就不献丑了。
我对作者最为佩服的是她对古之先贤的谱系、生平、思想流派如数家珍,各种典故信手拈来穿插书中,既有意趣,也更便于理解作品。所以,感触最深的便是,如果想读懂一首诗词或一篇文章,得要了解当时的历史、作者生平、文学典故等,方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简言之,多读书,读史书。
文/木子
上期写了爱情篇,这期就《年轻人的国文课》这本书发表一下关于忠孝的陋见。
我觉得作者深受正统儒家思想影响,对“孝”和“忠”的解读很有儒家士大夫的风范。即“事之以礼”,就是尽孝、尽忠都要在一定的规范、界限内。而自古提倡的孝道,其根本是提倡对个人生命的尊重,是让自己好好活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割股疗亲、卧冰求鲤等等二十四孝里被传颂千古的故事并不是真正的孝。作者在讲孝的时候援引的是孔子的思想,很多很有道理,我简单归纳了几段。
父慈而子孝,孝的前提是父慈。父慈了,那么如何做到孝呢?“老有所养”、“有隐无犯”、“事亲以敬”、“事之以礼”、“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作者认为“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是孝的最高境界。我觉得这个立论的基础是士大夫、贵族阶层的孝之道,论语也是写给这个阶层看的。在读“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的解读的时候,忍不住想,如果在那几年某些人还能保留这份儿天性,是不是就少了很多令人唏嘘的悲剧。大义灭亲的前提是社会的道德观是正义的,而这个想法在当时是个悖论。
娥皇女英的故事,想必都知道,不过舜娶她们的时候却是“不告而娶”,这是大大的不孝了。但是孟子说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告则不得娶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很是厉害。自古忠孝两难全,在尽忠或是尽孝的问题上,先贤们各出奇招,精彩得很。
《汉书·王尊传》:“(王尊)迁益州刺史。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至邛崃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古称己身为父母的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耶?比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这两位一个尽了孝,一个尽了忠,各得其所。
在以孝对抗忠的事例中,可做代表性的应该首推李密。李密原是蜀国的官,入晋后,他不想受朝廷征辟做晋朝的官,又不能跟司马集团直接杠,就上书《陈情表》。他在《陈情表》中数度提及祖母刘氏抚养其成人的不易、刘氏之病弱,以示其必须得亲自奉养祖母的原因。结尾更是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言辞恳切,将一个既想尽忠奈何得先尽孝的赤诚臣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忠孝在古代绝大多数的时候是对立的,但也有统一的情况,比如在屈原身上。《离骚》开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就介绍了自己的身世,楚国皇族成员,所以对屈原来说国事就是家事,尽忠就是尽孝,爱家就是爱国。作者说爱国对屈原来说不是一件多么崇高的事,而是生命中很现实的一件事,很真实的一种贵族性情。
作者很推崇贵族性,其说:“贵族性,不是由出身决定的,从小生活优越的人也可能没有贵族性,从小生活艰苦的人也可能很有贵族性。”中国的教育,一开始读经,培养高贵的心性,让人做得了君子;然后读史,培养情商,才担得起君子的责任。至于培养的结果如何,就体现在了文艺创作上。关于贵族姓,作者已表述的很清楚明白了,我就不献丑了。
我对作者最为佩服的是她对古之先贤的谱系、生平、思想流派如数家珍,各种典故信手拈来穿插书中,既有意趣,也更便于理解作品。所以,感触最深的便是,如果想读懂一首诗词或一篇文章,得要了解当时的历史、作者生平、文学典故等,方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简言之,多读书,读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