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书笔记选3】无常——公正的裁判
以下文章选自《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
无常——公正的裁判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
初一(1)班 王宇宸
在《朝花夕拾》零散的十篇主题各不相同的文章里,我一眼看中了《无常》。
其实 《无常》并不是这十篇里最令我感动的,反而是《父亲的病》以至亲之人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打动了我;《无常》也不是最有趣的那篇,个人认为最有趣的是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羡煞了百草园里无忧无虑的时光……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我选了《无常》作为我读书报告的主题呢?
我想,是这篇文章里所呈现的冲突性、矛盾性,或者也可以说是不合常理性。
初读《无常》,是刚发下《朝花夕拾》的第一个周五。父亲来接我回家。我慵懒地坐在车后座上,闲得无聊,随手从书包里抽出了《朝花夕拾》。又是随手一翻,没想到就看到了那个句子——
“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鲁迅是疯了吗?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毕竟鬼物这类东西应该是人人避之而不及的。
好奇心驱使着我翻到了《无常》内容开始的那一面,从头开始认真地看。
看后,我内心感到了一些异样的波动。不仅是为社会而感到可悲,更是为人们的处境而可怜担忧。
了解一件事情,要从了解它的背景开始。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我们现在是截然不同的:政府昏庸无能、平民百姓之间相互欺骗,巫医不分,医者欺诈百姓……这些都是当时确切存在的混乱。
先来看看所谓的“正人君子”都干了些什么好事。
有一个事例,是我们所相当熟悉的。
读过《父亲的病》的人都知道,害死父亲的除了病魔,就是那两个庸医了。以陈莲河为代表的一众所谓“神医”,借着看病医病的幌子诓骗普通百姓的血汗钱。拿像什么“梧桐叶”“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一对”“败鼓皮丸”一类听起来高深莫测,实则什么用也没有的药材唬弄人。他们一边收着高昂的医疗费用,一边无所作为,完全不拿病人的死活当回事儿。
我每想起这段文字来就会哆嗦。医者父母心啊!就算是再怎么丑恶而不爱护孩子的父母,也绝对不会拿自己孩子的性命当作玩笑吧!何况是要以救治病人为使命的医者,怎么能随随便便将病人的生死安危玩弄在鼓掌间而毫不负责呢?
我不清楚陈莲河心中是怎么想的,或许他认为这是出于自保、可以原谅的一种行为。可是当他已经危害甚至危害了他人的生命时,这种行为就是不能为人所容的。这种为了一己私欲而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使他彻彻底底地违背了他作为医者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伦理。他的不负责,造成了多少人一生的遗憾。正如鲁迅所说的,父亲的死,是他一生最为愧疚的一件事。
那么,回过头来看看活无常这个鬼物的形象:公正、善良、亲切。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因为死去的儿子而哭的悲伤,他暂放那儿子还阳半刻,却遭到了顶头上司的责罚。
活无常作为勾魂取命的鬼使,是要以公正作为最基本的要求的。不然随便的放过将死之人,这世道岂不乱了套儿?可是活无常出于善良的举动,还有他决心从此再不犯错的正直,都使人愈发的觉得他正直可亲,值得敬佩。而阴间,也愈发得令老百姓们向往。
陈莲河等人为了一己私欲骗人害人,而活无常因一时善念而放人还阳半刻,与母亲相会;“正人君子”们对富人低声下气、对穷人则恶声恶气,活无常对谁都是一视同仁、绝不会遭利益诱惑;人们只顾着自己的安危、不顾他人死活,活无常却愿意为了帮助他人而被捆打四十……
规章上白字黑字写着的公正,“公仆”龇着伪善的嘴脸贪婪的吞食着人民的血肉。真正可怕的不是无尽蔓延的黑暗,而是隐藏在光明背后的黑暗面;真正害人的不是鬼,而是披着人皮食人血肉的所谓“正人君子”。
也怨不得老百姓们痴傻了,原来是因为他们能在活无常的身上感受到久违的人情冷暖,原来是因为活无常能给他们祈盼已久的公平公正。
这其实是可悲的。久久生活在痛苦与欺骗之中的他们,竟迷信到了以为到了阴间就能解脱。旧社会的生活竟已把他们逼到了只得寄希望于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了。对人间的失望、对人情冷暖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的敢怒不敢言逼迫着他们,逼得他们一反从前对鬼物的恐惧和抗拒,张开了双臂等待拥抱渴望了已久的、阴间或许可以带来的自由。这又何尝不是懦弱者的愤怒与反抗呢?
无常无常,世事无常,人鬼无常。在这乱世之中,“鬼而人,理而情”的无常便成了老百姓心中那些美好遐想的化身了吧。
(指导老师:黎卓明)
无常——公正的裁判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
初一(1)班 王宇宸
在《朝花夕拾》零散的十篇主题各不相同的文章里,我一眼看中了《无常》。
其实 《无常》并不是这十篇里最令我感动的,反而是《父亲的病》以至亲之人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打动了我;《无常》也不是最有趣的那篇,个人认为最有趣的是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羡煞了百草园里无忧无虑的时光……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我选了《无常》作为我读书报告的主题呢?
我想,是这篇文章里所呈现的冲突性、矛盾性,或者也可以说是不合常理性。
初读《无常》,是刚发下《朝花夕拾》的第一个周五。父亲来接我回家。我慵懒地坐在车后座上,闲得无聊,随手从书包里抽出了《朝花夕拾》。又是随手一翻,没想到就看到了那个句子——
“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鲁迅是疯了吗?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毕竟鬼物这类东西应该是人人避之而不及的。
好奇心驱使着我翻到了《无常》内容开始的那一面,从头开始认真地看。
看后,我内心感到了一些异样的波动。不仅是为社会而感到可悲,更是为人们的处境而可怜担忧。
了解一件事情,要从了解它的背景开始。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我们现在是截然不同的:政府昏庸无能、平民百姓之间相互欺骗,巫医不分,医者欺诈百姓……这些都是当时确切存在的混乱。
先来看看所谓的“正人君子”都干了些什么好事。
有一个事例,是我们所相当熟悉的。
读过《父亲的病》的人都知道,害死父亲的除了病魔,就是那两个庸医了。以陈莲河为代表的一众所谓“神医”,借着看病医病的幌子诓骗普通百姓的血汗钱。拿像什么“梧桐叶”“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一对”“败鼓皮丸”一类听起来高深莫测,实则什么用也没有的药材唬弄人。他们一边收着高昂的医疗费用,一边无所作为,完全不拿病人的死活当回事儿。
我每想起这段文字来就会哆嗦。医者父母心啊!就算是再怎么丑恶而不爱护孩子的父母,也绝对不会拿自己孩子的性命当作玩笑吧!何况是要以救治病人为使命的医者,怎么能随随便便将病人的生死安危玩弄在鼓掌间而毫不负责呢?
我不清楚陈莲河心中是怎么想的,或许他认为这是出于自保、可以原谅的一种行为。可是当他已经危害甚至危害了他人的生命时,这种行为就是不能为人所容的。这种为了一己私欲而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使他彻彻底底地违背了他作为医者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伦理。他的不负责,造成了多少人一生的遗憾。正如鲁迅所说的,父亲的死,是他一生最为愧疚的一件事。
那么,回过头来看看活无常这个鬼物的形象:公正、善良、亲切。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因为死去的儿子而哭的悲伤,他暂放那儿子还阳半刻,却遭到了顶头上司的责罚。
活无常作为勾魂取命的鬼使,是要以公正作为最基本的要求的。不然随便的放过将死之人,这世道岂不乱了套儿?可是活无常出于善良的举动,还有他决心从此再不犯错的正直,都使人愈发的觉得他正直可亲,值得敬佩。而阴间,也愈发得令老百姓们向往。
陈莲河等人为了一己私欲骗人害人,而活无常因一时善念而放人还阳半刻,与母亲相会;“正人君子”们对富人低声下气、对穷人则恶声恶气,活无常对谁都是一视同仁、绝不会遭利益诱惑;人们只顾着自己的安危、不顾他人死活,活无常却愿意为了帮助他人而被捆打四十……
规章上白字黑字写着的公正,“公仆”龇着伪善的嘴脸贪婪的吞食着人民的血肉。真正可怕的不是无尽蔓延的黑暗,而是隐藏在光明背后的黑暗面;真正害人的不是鬼,而是披着人皮食人血肉的所谓“正人君子”。
也怨不得老百姓们痴傻了,原来是因为他们能在活无常的身上感受到久违的人情冷暖,原来是因为活无常能给他们祈盼已久的公平公正。
这其实是可悲的。久久生活在痛苦与欺骗之中的他们,竟迷信到了以为到了阴间就能解脱。旧社会的生活竟已把他们逼到了只得寄希望于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了。对人间的失望、对人情冷暖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的敢怒不敢言逼迫着他们,逼得他们一反从前对鬼物的恐惧和抗拒,张开了双臂等待拥抱渴望了已久的、阴间或许可以带来的自由。这又何尝不是懦弱者的愤怒与反抗呢?
无常无常,世事无常,人鬼无常。在这乱世之中,“鬼而人,理而情”的无常便成了老百姓心中那些美好遐想的化身了吧。
(指导老师:黎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