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以下文章选自《旁观Onlooking》
 
异化劳动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内容。其中说明了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工人、资本家以及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异化”的概念来源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但马克思关于异化的概念与他们的不同在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是基于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的。黑格尔的异化始终停留在抽象层面,因此他说要扬弃异化,也只是从抽象思维方式上的扬弃,并没有从现实出发。而费尔巴哈的异化涉及到人的“类”的概念,但此种概念只是一种抽象的“共同性”,与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类有根本的不同。马克思虽然继承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是类存在物”的思想,但是马克思的类是现实的类,指出人是具有社会性的,是在社会关系下结成的“共同体”。总而言之,异化即是对立,是指由主体创造出来的东西不为该主体所占有,却反过来与之敌对。因此,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人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也叫物的异化;工人同他的劳动本身相异化,即自我异化;人和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和人的异化。
 
1、从异化劳动到共产主义
 
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首先这里要明确“对象化”和“异化”的概念上的不同。“对象化”是指人的思想、目的,通过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和结果,从这一理解来看,“外化”和“对象化”是同义的,而且是一个超历史的概念,随着人类历史的存在而存在的。“异化”却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只存在于特定的历史阶段,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就是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因此,异化劳动就是人的本质因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导致异化,反过来产生一种异己的力量与人相对立。所以,要实现人的解放就要消除异化、消除私有制,实现人本身对人的本质的占有和复归。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在这里可以看出,只有扬弃异化、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完成“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马克思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
 
2、异化劳动与黑格尔辩证法
 
《手稿》中最后一部分是马克思关于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德国哲学的批判,初看以为这部分与前几部分马克思对于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并无太大关系。事实上,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批判和对人的本质的复归的逻辑正是继承了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逻辑。在【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部分,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批判,重新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地位,并阐述了黑格尔辩证法的两重错误:一是关于异化的规定,他认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抽象形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与人自身的对立是抽象思维方式的对立,而不是现实的对立;二是关于异化的扬弃,由于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的异化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而现实的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异化的现象,所以对人的本质的占有表现为回到自我意识,他所说的扬弃,不过是对作为“知识的对象的宗教本身”即教义学的扬弃。因此黑格尔虽然否定了宗教。不过了建立了另一种思想的“宗教”。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阶段性总结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