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以下文章选自《思维bingo》
 
作者: 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出版年: 2015-3-1
 
豆瓣评分8.6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人讨厌。
 
对于一个渴望摆脱旧日模式、重新生出一个自己的人来说,勇气总是第一位的。这个勇气包括不怕试错、不怕被黑、被死千回还能重新活过来的力量。
 
“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而是,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
 
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于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人不受感情支配
 
一个人的愤怒是捏造出来的,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愤怒的感情。
 
任何人都有感情,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说“人是无法抵抗感情的存在”,那我就要坚决地否定这种观点了。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而采取各种行动。
 
 人不受过去支配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的“选择”
 
比如现在你感觉不到幸福,有时还会觉得活得很痛苦。但是,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 “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
 
 即使梦想无法实现也应该去做
 
 青年:梦也许会破灭啊!
 
哲人:但那又怎样呢?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但却不断地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你难道不认为这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吗?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痛苦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有些人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生病、受伤、失恋时,这些人会用这种态度来使自己变成“特别的存在”。
 
 只与过去的自己竞争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 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易怒的人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
 
 因私愤而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己。不仅仅是直接性的当面辱骂,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不由得发火”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如果能够从经验中明白这一点, 那自然就不会再有怒气产生了。
 
 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大前提——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我们最终还是为自己活着。
 
 记住,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吧。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将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例如,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一一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 请丢开别人的课题,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对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干涉别人的课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
 
 从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干涉别人的课题是以自我为中心。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结婚对象指手画脚,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想成全的只是自己。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让我选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不把身体症状与心灵(精神)分离开来考虑,而是认为心灵和身体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终极目标是直面人生课题
 
 这个目标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
 
 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
 
但是,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不要只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而要意识到自己还属于别的共同体,属于更大的共同体,例如国家或地域社会等,而且在哪里都可以作出某些贡献。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纳有明显差异。
 
1、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2、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复仇与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无论是学习还是运动,为了取得某些成果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是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却可以在不付出这种健全努力的情况下也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例如,有些问题儿童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扔橡皮或者是大声说话来妨碍上课,如此一来肯定会引起同学或老师的注意,此刻其就可以成为特别的存在。这是一种不健全的态度。
 
 人际关系中的 “复仇”与“廉价的优越性追求”有密切关联,那就是在让对方烦恼的同时想让自己成为“特别的存在”。
 
 甘于平凡的勇气
 
 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所以,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
 
 但是普通和平凡真的不好吗?有什么不好呢?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一点。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
 
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但是,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
 
 在跳着小提琴之舞的人中可能有人成了专业小提琴手,在跳着司法考试之舞的人中也许有人成为律师,或许还有人跳着写作之舞成了作家。当然,也有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但是,所有的人生都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
 
 在舞蹈中,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当然,作为跳的结果最终会到达某个地方。因为一直在跳动所以不会停在原地。但是,并不存在目的地。
 
 潜在性的人生与现实性的人生
 
 想要到达目的地的人生可以称为“潜在性的人生”,与此相对,像跳舞一样的人生则可以称为“现实性的人生”。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路程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这个意义上来讲并不完整。这就是潜在性的人生。另一方面,现实性运动是一种“当下做了当下即完成”的运动,也可以理解为“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的运动”。跳舞是如此,旅行等本身也是如此。
 
 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就可以说是现实性的活动。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有关系。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 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阿德勒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