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郑执《生吞》
以下文章选自《喂喂我那么欢喜你》
《生吞》
郑执
【写在前面】
某天无聊逛豆瓣话题#你最孤独的时刻是怎样度过的
看到了一段郑执写给新书的话,是这样讲的
“人
渺小又无谓的一生中,神不可能时刻在场,我选择用写作弥补它的缺席。拿起笔,我是我自己的神,我给我自己指一条生路,放下笔,我仍是尘埃,是野草,是炮灰,是所有微不足道的子集,于现实中坦然地随波逐流,从不迟疑。”
可能因为最近的日子过得不太顺利,所以觉得这种间歇性逃避的心态非常符合我的心境,于是打算去看看他的书,想知道这样的一个人会写出怎样的文字。
结果当然是没有失望,它在悬疑的外壳下,内里展露了平凡却又残酷的普通人的青春和生活。
故事讲的是一起10年后的模仿杀人案,借此从王頔的视角和老刑警冯国金的视角引出之前轰动一时的鬼楼奸杀案,然后一步步还原了整个事件和各个角色的心路历程。
我的人生似乎一直在重复犯类似的错误,当时看着没多重大,等发现时已经满盘皆输。
彼时我已陡然开悟,明白人生和世事大抵如此,靠近了,都不壮观。
无缘由地彼此憎恨,或许也是人身为群居动物的天性之一。
校园看起来不如小时候宏伟,仿佛在我们离开后陡然缩水,当时却没有意识到,是我们疯长得太不可思议了。
女儿快一岁开始,我便时常跟她对望发呆,那双眼好像有股能涤荡不洁的魔力,赐予我短暂的心安。清醒过后,又会莫名替她感伤。因为我知道,那股魔力会随着她年龄的增长渐渐消失,人世间太多的不洁,会混淆她的视听,浸染她的心胸,甚至胁迫她与之同流合污。人性的最初,都是非黑即白的,两者势均力敌,终己一生像在打一场灵魂的争夺战。
这个世界,坏人都抓不过来,好人还跟着犯错,你叫我怎么办?
唯有苦难一视同仁,容不得谁细嚼慢咽。
挺讽刺的,人这一辈子,唯一逆生长的东西就是胆量。
我抬头看天,月亮跟太阳各占天的一边。夜幕至黎明之间,竟从未被命名。
唯一能证明我们仍不过时孩子的理由是,只有孩子,才会把“未来”跟“美好”误解为同一个意思。
我心里说不上羡慕,羡慕时要你能够得到的水平,够不到的叫仰望。
假如我知道,那是我们五个人这辈子最后一次相聚,我不一定会更感伤,散伙是人生常态,我们又不是什么例外。只是我偶尔会想,假如那天真能重来一次,应该过得再庄严一点,正式地吃一顿饭,拍一张照片,好好看着对方的眼睛说声再见。
一些不成熟的小感想
其实是个不太会读书总结的人,因为不擅长,从小时候的读书笔记就是这样。但是想尝试着写一写,不想让每次读完书只是短暂地情绪起伏,想要留下些什么。
其实故事没有很复杂,甚至在读到大半我都猜到了凶手是谁,指不过文字很有吸引力让我想继续看下去,想知道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单从推理手段来讲,其实并没有到让人拍案称奇的地步,(但我当时看白夜行也没有拍案惊奇的感觉,所以把它称为“中国版的白夜行”我觉得也不为过,虽然我并不喜欢XX版这种表述。
看豆瓣上的短评讲扒开推理外衣,不过是一个县城文青的矫情青春(大概是这样)。但我却对王頔的部分还蛮有共鸣,(剧透预警)我觉得他的青春和人生经历就像是普普通通的我们,带着些许残酷不知怎得就把生活过成了当下的样子。甚至中间那些选择与背叛的过程我也很有同感,我做不到置身事外像个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一样讲他的背叛和懦弱不值得活到了小说的结尾,甚至过上了还不错的生活,但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的并不十全十美的人是有过这样的瞬间的。我曾经也因为内心各种力量的拉扯做过一些看上去像是背叛等等之类的事,但怎么讲呢,各种思绪和时间逼迫人走到此罢了,我觉得普通人的生活里都会有如此的瞬间的。
另外让我感慨的其实还是黄姝,(继续剧透预警)我理解可能在当时那个年代选择自杀的心情,但其实还是希望她的结尾不是自杀,而是一种坦然面对生活的艰苦然后挣扎着走下去的结局。或许又是我站在上帝视角的猜想吧,但我真的觉得每次遭受性暴力的女性都选择自杀来面对生活的残酷,让人觉得缺乏了生命的张力,但或许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吧,如果我站在那个当下可能也做不出更好的选择。
好像今年这本书就要改编成电视剧了,看过《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的我非常期待书改剧了。
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谢谢你们听我讲话
/
微博:@喂喂我那么欢喜你
Bilibili:@喂喂我那么欢喜你
快来找我一起玩吧~
《生吞》
郑执
【写在前面】
某天无聊逛豆瓣话题#你最孤独的时刻是怎样度过的
看到了一段郑执写给新书的话,是这样讲的
“人
渺小又无谓的一生中,神不可能时刻在场,我选择用写作弥补它的缺席。拿起笔,我是我自己的神,我给我自己指一条生路,放下笔,我仍是尘埃,是野草,是炮灰,是所有微不足道的子集,于现实中坦然地随波逐流,从不迟疑。”
可能因为最近的日子过得不太顺利,所以觉得这种间歇性逃避的心态非常符合我的心境,于是打算去看看他的书,想知道这样的一个人会写出怎样的文字。
结果当然是没有失望,它在悬疑的外壳下,内里展露了平凡却又残酷的普通人的青春和生活。
故事讲的是一起10年后的模仿杀人案,借此从王頔的视角和老刑警冯国金的视角引出之前轰动一时的鬼楼奸杀案,然后一步步还原了整个事件和各个角色的心路历程。
我的人生似乎一直在重复犯类似的错误,当时看着没多重大,等发现时已经满盘皆输。
彼时我已陡然开悟,明白人生和世事大抵如此,靠近了,都不壮观。
无缘由地彼此憎恨,或许也是人身为群居动物的天性之一。
校园看起来不如小时候宏伟,仿佛在我们离开后陡然缩水,当时却没有意识到,是我们疯长得太不可思议了。
女儿快一岁开始,我便时常跟她对望发呆,那双眼好像有股能涤荡不洁的魔力,赐予我短暂的心安。清醒过后,又会莫名替她感伤。因为我知道,那股魔力会随着她年龄的增长渐渐消失,人世间太多的不洁,会混淆她的视听,浸染她的心胸,甚至胁迫她与之同流合污。人性的最初,都是非黑即白的,两者势均力敌,终己一生像在打一场灵魂的争夺战。
这个世界,坏人都抓不过来,好人还跟着犯错,你叫我怎么办?
唯有苦难一视同仁,容不得谁细嚼慢咽。
挺讽刺的,人这一辈子,唯一逆生长的东西就是胆量。
我抬头看天,月亮跟太阳各占天的一边。夜幕至黎明之间,竟从未被命名。
唯一能证明我们仍不过时孩子的理由是,只有孩子,才会把“未来”跟“美好”误解为同一个意思。
我心里说不上羡慕,羡慕时要你能够得到的水平,够不到的叫仰望。
假如我知道,那是我们五个人这辈子最后一次相聚,我不一定会更感伤,散伙是人生常态,我们又不是什么例外。只是我偶尔会想,假如那天真能重来一次,应该过得再庄严一点,正式地吃一顿饭,拍一张照片,好好看着对方的眼睛说声再见。
一些不成熟的小感想
其实是个不太会读书总结的人,因为不擅长,从小时候的读书笔记就是这样。但是想尝试着写一写,不想让每次读完书只是短暂地情绪起伏,想要留下些什么。
其实故事没有很复杂,甚至在读到大半我都猜到了凶手是谁,指不过文字很有吸引力让我想继续看下去,想知道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单从推理手段来讲,其实并没有到让人拍案称奇的地步,(但我当时看白夜行也没有拍案惊奇的感觉,所以把它称为“中国版的白夜行”我觉得也不为过,虽然我并不喜欢XX版这种表述。
看豆瓣上的短评讲扒开推理外衣,不过是一个县城文青的矫情青春(大概是这样)。但我却对王頔的部分还蛮有共鸣,(剧透预警)我觉得他的青春和人生经历就像是普普通通的我们,带着些许残酷不知怎得就把生活过成了当下的样子。甚至中间那些选择与背叛的过程我也很有同感,我做不到置身事外像个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一样讲他的背叛和懦弱不值得活到了小说的结尾,甚至过上了还不错的生活,但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的并不十全十美的人是有过这样的瞬间的。我曾经也因为内心各种力量的拉扯做过一些看上去像是背叛等等之类的事,但怎么讲呢,各种思绪和时间逼迫人走到此罢了,我觉得普通人的生活里都会有如此的瞬间的。
另外让我感慨的其实还是黄姝,(继续剧透预警)我理解可能在当时那个年代选择自杀的心情,但其实还是希望她的结尾不是自杀,而是一种坦然面对生活的艰苦然后挣扎着走下去的结局。或许又是我站在上帝视角的猜想吧,但我真的觉得每次遭受性暴力的女性都选择自杀来面对生活的残酷,让人觉得缺乏了生命的张力,但或许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吧,如果我站在那个当下可能也做不出更好的选择。
好像今年这本书就要改编成电视剧了,看过《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的我非常期待书改剧了。
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谢谢你们听我讲话
/
微博:@喂喂我那么欢喜你
Bilibili:@喂喂我那么欢喜你
快来找我一起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