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周楣声先生《灸绳》(3)

以下文章选自《香行万里》
 
针灸治症的理论依据:
 
通者,洞达也,畅顺也,开彻也,不滞也,得其理也,无所不流也。
 
事物之情不能洞达,则迷惘而不知所适,举措乖张;天地之气不能畅顺,则万物不能生化,而疾风暴雨灾害随之矣;政不通则人不和,情不通则理不达,货不通则滞,水不流则腐。可见“通”字的意义是上至天地、国家,下至昆虫草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事万物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准则与条件。
 
百病皆生于不通,而通则能治百病。
 
药物虽有万殊,然莫不以通为用。麻黄桂枝通其表也,大黄芒硝通其里也,虚者用痛(吴师机曰“气流通即是补,非必以参芪为补也”);实者用通,导其滞也;寒者用通,升其阳开其塞也;热者用通,助其散开其郁也。
 
针灸的本身既不能杀菌消炎、退热止痛,但其作用效果则是既能杀菌消炎也能退热止痛,究其根源,即由疏通经脉而来,由“通”所产生的功效。人身的经脉畅通,则阴阳和调、气血无所不周,白骸无所不用,生克制约,各得其理,代偿适应各司其职,五脏和调,六腑安定,六淫不能干,七情不能扰。
 
 针灸的孔穴如同方剂的药物。
 
针灸作用的最大优点在于双向调节,即阴虚者其效可以扶阳,阴亏者其效可以救阴,且扶阳而不伤阴,救阴而不伤阳。
 
人身是一个整体,某一脏器症状的出现,往往不在其自身,而是受到另一脏器的影响,或是影响另一脏器。
 
灸感感传的一般规律:
 
1、刺激量的蓄积。着灸时必须是火力均衡持续,并达到一定的作用量,方能出现灸感与感传过程的各项基本规律。
 
2、年龄与性别有一定差异。
 
3、个体素质的不同,效果有差异。
 
4、时间与环境的影响。在温暖安静的环境里,同时皮肤湿润,思想集中,则感传较易发生。反之则感传多迟钝、不能被感知、速度较慢。
 
5、病例变化的性质。灸感与感传都是随着病情的好转与痊愈而逐步减弱与消失,也能引病情的深化、恶化各种感应均趋低落而逐步迟钝与不复发生。
 
6、感传作用的决定因素,主要是以病患部位为转移,即不论是不同的病原,不同的病种,凡属感传所止之处,乃是局部组织受损最重之处。这也就是感传第一相的基本规律。
 
7、操作的态度与信心。操作熟练、认真耐心与急躁生疏、草率怀疑,也是影响感传与灸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灸感感传的各种症候:
 
1、感传先兆:灸感的主要作用是循经行走。
 
2、感传自觉症候:如发热、发麻、蚁行、风吹、水流、如向内打气或重压感、先热后凉或先凉后热、红线、白线、湿疹样线等。
 
3、感传速度、宽度、深度、走向。
 
 感传的三个基本时相:
 
1、第一相(定向传导期):“气至病所”。
 
2、第二相(作用发挥期):发挥明显的治疗作用,立竿见影。感应的轻重强弱及时间的长短,与病情的轻重缓急大致呈正比。
 
3、第三相(下降中止与循经再传期):当作用发挥到顶峰时,感应即逐渐开始下降,并不能因火力持续不断而感应持续不已。当出现患处的感应由减弱而消失、贯穿线(经络)的感应消失时,一次治疗到此也应中止。下一次治疗间隔时间一般3~4小时以后为好,感应方可再见。如另取对侧或相距较远之经穴则不在此限。
 
循经再传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取穴。
 
灸的效果不仅远胜于针,而且对于许多急性病特别是多种炎症其效果更为优越而驾乎药物之上。
 
 经穴感传作用的若干特性之整体性:有时取一个孔穴,即能激起经气在周身上下反复回传,故任取某经某穴,
 
只要能对患处发生影响与作用,既可由外经内脏的关系而趋赴于病所,也可由表里与衔接的关系而迂回及与病所,更可规律性地从身体的一侧越过中线而走向另一侧。因此,在病理影响下,生理的正常途径可彼此延续,互相连贯,另辟新路和寻找捷径。
 
经穴感传之穿透性:迳行穿透而过。
 
 正治与逆治是同一治法,从治与反治是同一治法。
 
如冻疮初起,用冰雪摩擦发热,即可促其消散;在汤火烫伤,皮肤未起泡之前,立即将伤处浸入50度左右热水中,随即提起,随浸随提五七次,即可立即消肿止痛,不起水泡。热症用灸,也是因势利导、火郁发之的具体应用。灸法正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宣统,从而达到“火郁发之”散热退热与祛邪外出的目的。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