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郑也夫《论文与治学》

以下文章选自《沈浮》
 
本书缘于作者为社会学系本科生开设论文写作课,为了符合课时要求,又扩充了治学部分,课堂上有同学录音,整理出来就有了这本书。其主旨在引起同学重视,提高论文总体质量,可能的话,达到移易学术风气的效果。
 
书中提到一本刊物叫《社会学家茶座》,刊名用来形容此书再贴切不过,课堂就是茶馆,郑爷主讲,学生附和,香茗趣谈之间,半晌已过。其言妙论迭出却又合情入理,谈吐机警而又饱含社会经验,随便列几条:
 
1.能支撑我们学习的有两种动机。第一,你喜欢;第二,你觉得它有用。一个是爱好,一个是功利。……我想如果只存在任何一个动机的话,都是容易动摇的。只是经世济民,学术将是单薄的。只有关心非功利的学术,兴趣才是广博的,视角才是宽阔的。
 
2.中国人没有什么不可更改的原则。很多事没个关系就搞不出来,有关系就搞出来了。
 
3.北大的师生当然是学院派了,中国一流大学嘛。别跟我说世界一流,羞死我了,我们差得远。但矬子里拔将军,中国一流当之无愧。
 
4.鄙人也是异端,特别喜欢异端的学说,觉得异端像罂粟一样美丽。……我倾向于宽容异类。但是必须把话说透。我们是教师,不能看着同学们盲人骑瞎马,我们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5.一个人的选择是很综合的事情,不应该自私,不考虑赡养自己的父母。对个体来说,做学问毫无疑问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真正做得好的学术又是绝对需要的...社会养不起太多的学术,必须少而精。
 
读其书,听其言,可以想见课堂之活跃。郑也夫认为,大学,尤其是文科教育,要教给学生三样东西:读书、思考与写作。其中,论文写作是最综合的,论文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你书读得怎么样,思考得如何。全书就围绕这三点展开,层层递进,中间还夹杂了访谈技巧等问题。
 
附录的选编想来颇费了一番心思,一是问答,择有代表性的问题逐一解答;三是演讲,普及作者的一贯主张。真正的大头是附录二《三校论文选编前言及相关文献》,是清华、北大、人大几位志同道合的教授自发搞的一个试验,每年从三校社会学系的硕士论文中挑选8篇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其最高纲领是:
 
为了给社会学系的学生们和姊妹学科中关注社会学的同学们留下一份记录,提供一点参照,树立一支标杆,注入一种激励,举起一面可供讨论和批判的靶子。
 
"七教授"相约,只要哪一个学校再也选不出一篇够格的论文,这个事情就不必做了。在此之前,这一小撮人每年按时聚在一起,分配任务,聚会讨论,发牢骚,吹牛皮,谈理想,谈现实。较真的精神,殷切的期望,同仁的友谊,其文可观,其情可感。
 
我以为,本书达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道,是坚守学术品质的理念;业,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惑,是广大学生心中常常能感觉到的困惑与容易使初涉人生道路的年轻人茫然的迷惑。
 
平心而论,书中所讲,并无什么新鲜东西,不是人所未见的发现,更没高深莫测的道理,只是它这样有声有色、有理有据地讲出这些事实,已足以启发学子心智,破除久有的蒙昧,诚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也。率性,有趣,热爱,较真,皆常识也。大学里什么时候兴许开一门课,索性就叫常识学,因歪理和谬说太多,常识倒显得可贵了。
 
顺蔓摸瓜
 
齐美尔《论时尚》、潘光旦《冯小青考·余论》
 
塞德曼《有争议的知识》绪言和结论
 
陈嘉映《无法还原的象》里的《何为理论》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附录《治学之道》
 
瑞泽尔著 谢立中译《后现代社会理论》第一章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吉尔德《财富与贫困》
 
弗兰克《赢家通吃的社会》《奢侈病》
 
阎云翔等《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郑也夫《阅读生物学札记》(《神似祖先》)
 
库柏主编《社会科学百科全书》
 
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