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唐弢近作》:"我爱生活!我爱一切正义和真理!"

以下文章选自《微笑王国》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于1982年3月的一套唤作"近作丛书"的系列我感觉还是蛮积极有益的。首先,"近作"不同于"文选",它意味着作品完成的日期距当下的语境不会超过太久,那么对作者本人的写作观念和手法应该是有一个比较集中/统一地表现的;其次,刊选文章基本成文于出版时间往前倒推5年左右,而其间却又有个比较特殊的时间跨度,对上述那个"比较集中/统一地表现"应当足够产生比较明显的动荡了,可以做比较深入的探究比较。丛书我在旧书网上淘到了几本,《唐弢近作》即是其一。
 
《唐弢近作》收入了杂文大家、鲁迅研究家唐弢在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〇年患病期间所写下的仅四十篇文章。其中有作家对文艺战线上的良师益友的追思;有他出访日本见闻实录;有他对三十年代创办文艺副刊的回顾;有他对文艺创作规律的总结体悟;也有他对鲁迅研究的独特见解......我觉得其中尤以后二者的造诣和感情最为深厚。譬如他在《短篇小说的结构》篇里分析了几篇短篇小说的情节结构布局,解构了短篇小说的界限问题,得出了P81"短篇小说的结构,决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材料的取舍,生活的剪裁,人物的塑造,场面的安排,直到一个新的生命——作品胚胎的诞生,都和艺术结构相关。结构的形成需要经过艰苦的劳动,经过独特的艺术构思。"这样的一个认识;在《《故事新编》的革命现实主义》里通过对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故事新编》故事八则(P84"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创作方法及其所反映的、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剖析,将鲁迅的现实主义小说中P83"......更高、更新、更深刻、更富于战斗力的特色......从'五四'起,鲁迅的创作即以其特有的时代和个人的色彩——一种时时向前看的色彩,和过去的任何现实主义作品区分开来。"的部分很好总结了。
 
实际上,在鲁迅的作品里,无论是鞭挞还是鼓励,是唾弃还是赞扬,他的笔墨始终没有离开社会现实,这也都与《周恩来论文艺》中"文艺既要反映现实,又要表现理想。这种现实与理想的融通与统一,正是艺术创造的基本规律之一。文艺创造须从生活出发,而人类社会实际生活本身,就总是现实与理想交织。"()的论述不谋而合。至于《鲁迅佚文的发现》、《花团剑簇》、《论《我们今日所需要的是什么?并非鲁迅佚文》》几篇,我觉得正是作者对鲁迅研究有着深厚造诣和审慎态度的实际运用之体现,而字里行间对鲁迅先生不加掩饰而流露之尊崇也挺让人感怀的。(这篇搜索到的文章里这种情感或许要表现地更为直接一些:唐弢《琐忆》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gaoyiyuwen/231523076123152385725469.htm?src=360_so_kch)
 
还有一点很难不令人注意到的是,本书头几篇选刊的都是跟诗歌相关的评论文章,《在生命的浩瀚的海洋里》、《谈'诗美'》、《诗人的对话》以及《诗人,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换句话说,作者至少是一个擅长欣赏和分析诗歌的人,或许也应该是一个懂得诗歌创作的人。记得某位教授有写过一篇关于唐弢的旧体诗写作的文章,提到对于旧体诗"唐弢虽然写得不多,但每有所作,都很郑重和珍重。"等等,蛮有知趣。
 
写于:2020.10.26  22:45
 
 

相关读后感推荐:

《狄更斯讲英国史·第二卷》读后感500字_《狄更斯讲英国史·第二卷》读后感

《艾草先生》读书感想800字_《艾草先生》读书感想

《紫图经典文库:三岛由纪夫大合集》读后感500字_《紫图经典文库:三岛由纪夫大合集》读后感

《十兄弟》读书感悟800字_《十兄弟》读书感悟

《名家文学读本:小学生汪曾祺读本》读书感悟_《名家文学读本:小学生汪曾祺读本》读书感悟500字-800字

《教学工作漫谈》第七/八章读后感(39)——“学高”还要“身正”

读书感悟丨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会跳舞的花朵》读后感_《会跳舞的花朵》读后感500字-800字

《说到孩子心里去》读后感500字_《说到孩子心里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