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算法》读书笔记

以下文章选自《思维bingo》
 
作者: [埃及] 莫·乔达特
 
出版: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 2018-11
 
 本书作者莫·乔达特是谷歌X的首席商务官。他的儿子阿里不幸于21岁因医疗事故离世,17天后他开始写作本书。他想将快乐算法分享给世界各地正在承受不必要痛苦的人。他建立了一套快乐算法:如果对事件的感知等于或超出你的期望,你就会快乐——至少是没有不快乐。换言之,让我们不快乐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
 
作者基于个人接受的训练,对快乐这一问题进行了最小化分解,并运用了工程分析理论。他的《快乐算法》给出了“6-7-5”法则,即6种错觉,7处大脑盲点,5个终极真相。
 
 
 
一、6种错觉
 
1、想法错觉:你不等于你的想法
 
如果大脑里的那个声音不是你,那又是谁呢?在漫画里,它会被描绘为两个小魔鬼之间的争论。随便你叫它什么吧,重要的是你承认它的存在,承认它不是你,并且明白它的表现形式。
 
循环往复地想起某件事,将其与我们的期望做不当比较,结果就会导致痛苦。若我们不能有所作为,就会引发那个想法一遍又一遍地回放,形成一个没完没了的“痛苦循环圈”。
 
我们可以通过抵消各个节点的消极因素来瓦解这个痛苦循环圈。一个途径是采取可能的最佳行为,这样不管结果如何,都能立竿见影地瓦解这个循环圈。因为一旦采取了某个行为,我们的大脑就会专注于相关事务的执行性要素,大脑的另一个部位就会参与进来,于是我们的想法就切换为监控行为结果的模式,而不是联系,不断的专注于同一个想法。 
 
你的大脑可以被填充!装填大脑,让它按照你的意愿专注于某种事物,只要让那样事物进入你的意识就好。既然选择不限,那么你应该吩咐大脑想什么呢?没错,你说对了——快乐的想法!
 
 2、自我错觉:还原一个真实的你
 
阿里是我遇到过的最快乐时轻人,从来不为我行我素而辩解。他非常明智,相信与其为了取悦每个人而假装成不是自己的样子,倒不如找到那些喜欢他“本我”这一类型的人来得容易。
 
你永远都无法取悦每一个人。你要找的朋友应该喜欢真实的你,让这样的人接近你,而除了他们,其他人对你来说都不重要。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当你相信自己是宇宙的中心,相信好事儿的发生是由于你的努力而坏事的发生,只是为了让你生气,就意味着这部分错觉开始对你产生影响,而且你所相信的是距离真相最远的情况。
 
现实点儿吧。你身边发生的件大多与你毫不相干,还有无穷部其他的电影,而你在那些电影里就算有份儿,也只是个配角而已。如果你能开始用这种方式待自己的生活,真的于快乐有益。
 
 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请记住,每件事都有好有坏,或许每件事也都无好坏。即使就个人层面来说,随着日久年深,也没有什么事都是坏的。回顾你自己的人生,有多少次坏事最终变好事的经历?最近一次慢跑后的肌肉疼痛可能会帮你预防今后25年内的心脏病发作,而开快车带来的畅爽心情可能会在几秒钟后让它成为你开过的最后一辆车。
 
 3、知识错觉:无所不知只是一个神话
 
如果我有能力做出一种改变,并对人类产生深远而持续的影响,那我会选择消灭傲慢。具体来说,我会消除我们对“正确”的痴迷,我会删除知识给人的错觉。
 
知识错觉不仅限于科学领域,生活的方方面面皆如此,在你为朋友没有回你的电话而感到难过之前,你对他的生活情况了解多少?在为某个店员没有向你微笑而对她做出评价之前,你对她的困境又有多少了解?在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你又有多少次采纳一个被称为革命性新发现的食谱?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真的知之甚少。然而,为了抱持信念,坚定行动,我们还是要说服自己相信我们的知识是完备的,哪怕它实际上有很多缺失。
 
在谷歌工作一年后,我发现自己已知道的事物跟要知道的事物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由于我知道的真的太少了,所以感觉就像什么都不知道。好在我对学习的渴望战胜了自我意识对正确的欲望。也正是由于我不再为捍卫自己的观点斗个不停,而是一心享受学无止境的旅程,所以这种发现让我深感安乐。
 
牢牢抓住错误概念不放,有点儿像鸵鸟的行为,把脑袋藏进沙子里,相信自己是安全的,其实在痛苦面前却不堪一击。这并非聪明的战略。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要这么做呢?原因在于自我意识。我们将我们的知识等同于自己。我们捍卫自己知道的事物,并且当它遭到抨击的时候,感到自已也被冒犯。摘下这层面具吧,让你的知识坦然面对抨击。做一个探险家、一个寻求真相的人,随时准备承认自己出错,这样才能继续探索和追求。
 
4、时间错觉:时间的本质就是“当下”
 
完全活在当下的能力可以让人有一种生活在永恒天堂般的安宁感。然而,我们的大多数想法确实带有时间印记。它们基于过去或未来,因此很可能导致不快乐。
 
但凡是紧张的或不快乐的想法都不存在于此时此地,而只要你观察此时此地,就会放松至安宁的状态。时间和想法是密不可分的。当你删除了想法的时间印记,也就没有不快乐的素材供你思考了。
 
5、控制错觉:控制自己能掌控的
 
 我们能够控制或计划每一桩、每一件吗?不能。控制是一种错觉。黑天鹅和蝴蝶效应都不在你的控制中,你的行动和态度才是可控范围。
 
我的第一次突破出现在一个朋友向我传授印度教的超然(detachment)概念时: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心中了然结果不可预言。当有意外事件发生时,我们可以在超然概念的指引下,接受新的方向并且再次努力。即使失去了控制权,我们也不必忧愁、不必懊悔,更不必悲伤。
 
先采取负责的行动,再放弃控制的需求。
 
全力接受的美好在于它不会夺走你成功的机会。恰恰相反成功的结果并不是以你对成功的期望为驱动力,而是来自你尽职尽责的行动。
 
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牌,有一些好每个人手里牌,还有一些不太好的牌。关注烂牌,你就都有一张烂牌会只顾着指责游戏,而使用好牌,情况就会逐渐好转:因为你手里的牌会变化,你会继续前行。我之所以能够从失去阿里的悲痛中走出来,主要是因为了解了控制这种错觉。
 
我让快乐方程式的“期望”一边基于阿里已经离开的事实, 现在唯一能控制的就是我的行动和态度。我选择以积极和感恩的心态看待因为有他存在而感到幸福的那些年。我要化悲伤为快乐,以阿里的名义捐助慈善项目,尽我所能地在因这些项目而获益的人身上延续他的人生。
 
6、恐惧错觉:勇敢面对恐惧
 
我从来没遇到过什么都不怕的人,每个人至少都会心存一种恐惧,并被它支配生活、限制自由。其原因在于恐惧是所有错觉的老祖宗,是所有错觉的统治者。哪怕你是美国总统,也会有害怕的事情。
 
我曾犯下一个重大的投资错误,几乎赔得一干二净。生活让我与恐惧面面相对,结果我发现它并没有那么可怕。我终于明白,我对钱的需求比我想象中的要少得多,而家人对我的期望也比我为此设定的目标要小得多。还有,即使所有的钱都没有了,生活也会找到另外一条出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后,我的恐惧消失殆尽,直到有那么一刻,我感觉自己已经活得无所畏惧。我什么都不在乎,也就没人能从我这夺走什么。那感觉棒极了。
 
在所有恐惧中,死亡是最可怕的一个,而学习面对自己的死亡是面对恐惧的终极形式。当阿里离开的时候,我也死了,而且我是从最积极的角度说出这句话的。我感觉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安宁。没有什么可再失去的了,没有什么可再恐惧的了。埃克哈特·托利说,这就是“未死先死”(todie before you die)。人活一世,要知道总有一天一切都会消失,所以真的没有什么是你拥有的,也没有什么是你要失去的。
 
 二、7个大脑盲点
 
1、过滤
 
因为大脑为了专注于它认为要优先考虑的事,会将部分省略,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从来都不是完整的画面。事实上,我们的感知大多被过滤掉了,只给我们留下真相的蛛丝马迹。
 
但当我们把过滤功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那种专注的能力就会起到负面作用。有时候,我们会执着于一件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将所有能够改变我们心境的积极信息都过滤出去。
 
你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生活没有给予你期望的东西,而是因为你没能留意到生活给予你的究竟是什么。
 
 2、假设
 
为了做出决定,大脑需要一套条理分明、通俗易懂的信息。所以在将大部分真相过滤出去之后,接下来大脑就要对看似被漏的所有信息做出假设。
 
为了跟上节奏,我们的大脑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地做出假设,然后采取行动。这常常让故事的内容以假设为主,以实情为辅。不幸的是,由于爱发牢骚的大脑被设计成了生存优先的模式,所以往往会编造出一个通篇牢骚的故事,免不了让你伤心或担心。但是别忘了,那些故事都不是真的,因为假设只不过是大脑生成的一个故事而已,它并不是真相!
 
3、预测
 
当你预测自己的男朋友要背叛你的时候,就开始表现得已经背叛了你一样,然后他就真的可能会背叛你。而如果他真的你了,你就会说:“看到了吧?我告诉过你这种事难免要发生。哦,我的预言成真啦!”但那到底是预测还是起因呢?有多少次是我未来的恐惧帮助造就了让我们惧的现实?我们永远都不得而。我只知道这一点:预测某件事要发生往往会为它的发生铺平道路。我们总是推断、预测、预言,而且由于我们的预测改变了的行为态度,所以最后常常会让预言成真。这种事发生得越多们就越相信自己的预言即真相。
 
4、记忆
 
我们把记忆看成是过去事件——真实发生过的事件——的档案。但实际上,记忆只不过是对我们以为发生过的事件的一种描述。而且由于我们以为的内容总是在大脑的作用下发生扭曲,所以往往不是真实的。我们将过去那些可能并不准确的故事强加在当前事件的纯净现实上,生产出一种危险的混合物,却还以为那就是真相。
 
5、标签
 
无论妨碍我们接触真相的能力是什么,都会妨碍我们求解快乐。当我们使用标签的时候,就无异于将事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可能性拆得四分五裂,最多只留下一个近似的情况——很可能无法反映真相的一种草率判断,而每当把错误的内容输入快乐方程式,我们就肯定得不到正解,于是就会痛苦。
 
贴标签还会夺走我们享受完整人生的乐趣,因为这个世界本来是一幅行色无限的拼图,而标签只能以少量颜色和名称来呈现它,我们贴标签的时候就是在将人生要给予我们的丰富体验,拒之门外。
 
 6、情感
 
情感至今仍在控制一切。我们往往先是基于情感做出决定,然后再收集数据来支持那个决定。如果你真的想买一台新的电视机,那么很可能会在几秒钟之内就决定将它归为很划算的范畴,然后再开始寻找各种理由为其提供支持。当你寻找这笔交易好的一面的时候,往往会对不好的地方视而不见。反之亦然。如果你属于某个特定的政治党派,那么哪怕在对手党派的候选人还没开始演讲的时候,你就已经决定对她的演讲嗤之以鼻。然后等他真的开始演讲时,你就会收集证据来证明那为什么是一次槽糕的演讲。
 
我们不像自己以为的那样理智,不理智的情感常常会扰乱我们对真相的感知。
 
 7、夸大
 
大脑的惊人毅力让人不得不佩服。它最坚定的原则是,你怎样小心都不为过。如果真相不够说服我们采取行动和躲避风雨,那么大脑就会通过将其夸大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当一个消极事件被夸大的时候,哪怕在统计学意义上它不太可能伤害到我们,也还是会让我们担心。飞机失事、鲨鱼攻击或恐怖生义占据着我们的头脑,但夺去成千上万人生命的日常危险却被视若无睹。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将这称为“可得性启发”( the availability heuristic):如果你想到一件确定存在某种风险的事,那么你一你的大脑一就会夸大它的可能性。卡尼曼说:“在你看到马路边有辆车翻了个底儿朝天之后,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莫名其妙地增加了(在你的头脑中)”
 
而没有被夸大的事件尽管数量真的很多,却会被忽视。
 
你留意到自己的大脑在用一个简短的句子总结一系列复杂的事件或是在走火入魔般围着某个想法打转,那么就问问它:“大脑,你把这个故事的哪一部分过滤出去了?在做出决定之前,我还有什么应该知道的吗?”大脑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只要你问出问题,它就会回应。“哦,我忘了告诉你这个。”它会说。你一定要反复询问,直到看到你能看到的所有真相。
 
要想不带任何假设地看到朴素的真相,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解析那些能以感官知觉验证的事物。如果还没有感知到它,那么你就是在编造。有一个轻而易举的方法可以用来辨认出假设。你只要懂得,生活中的真实事件都是以“我看见”“我听见”“我得知”“我发现”这样的动词来描述的,而我们编造的故事则会使用“我猜测”“我觉得”“我假设”“我认为”,甚至是“我确信这样的动词。
 
不管你有多么确信它会发生,只要还没发生,那么它就只是一种预测,不是真相。
 
 三、五个终极真相
 
1、现在
 
一且你消除了与时间的联系,就会完全存在于当下。
 
你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做事的过程上,而不是最后的结果上,这样就能保持意识状态。窍门就是对每一件事都要尽你所能,对每一小步都要全力以赴,就好像你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做这件事一样。无论做什么,都要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然后为自己真的将这件事做得很好而自豪。
 
这不仅适用于你的工作,也适用于其他所有事情,从清洗碗碟,到与心爱的人共度时光,无一例外。
 
一次只做一件事儿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一心意。越专注就越容易找到安宁存在的状态,然后就越怀疑自己以前怎么能忍受把那么多时间浪费在心不在焉上面。
 
所以,全盘接受生活给予你的所有体验吧,一样都不要错过。
 
活在当下,不要活在你的脑子里。
 
 2、变化
 
如果说有一件事是你能够准确预言的,那就是明天的世界将与今天的世界不同。伴随着生活的打开方式,每件事都会因一个微妙的变化而被重塑。没有哪个变化是毫无意义的。
 
让每一样事物寻求它的自然平衡状态。
 
天地万物都是既有阴,又有阳。前者代表雌性的和负向的(以黑暗、潮湿、冰冷、被动等为特征),后者代表雄性的和正向的(以光明、干燥温吸、主动等为特征)例如,没有光,就没有影,反之亦然。在和谐的生活中,阴阳是互补的。要找到一种平衡的生活方式,就要容纳阴阳两面,避免走入其中任何一个极端。
 
 试着重构你的雄心壮志,不要理会和别人竞争的结果,只要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为目标,并将其作为关注点。而“俯视”则比其更胜一筹。你要努力工作,成长壮大,并致力于改变世界,但与此同时,请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请不要再看你没有的东西,因为你没有的东西是无穷无尽的,以没有的东西为参照,将注定得出失望的结果,也将注定导致快乐算法的失败。
 
3、爱
 
爱的秘诀:毫无保留地给予
 
我的这三个秘诀将告诉你如何从爱的能量守恒定律中获益:
 
爱天地万物
 
爱你自己:接受真正的自己
 
善待一切
 
 将让你感觉良好的那些人团结在你的周围。永远都不要让恃强凌弱的人和尖酸刻薄的“毒舌”进入你的生活,一分钟都不行。要欢迎积极的和有建设性的,以及出于、慈悲和关心的反馈,但也要屏蔽纯粹消极的意见。
 
只要有哪朋友显现出那种消极的迹象,就采取阿里教我的做法,给他们次机会。告诉对方:你刚刚说的话让我有种很不好的自我感觉,而我不喜欢和让我感觉不好的人相处,所以下不为例。如果他们继续发挥消极的作用,就再次明示你的界线,给牌警告,而如果他们第三次犯规,就红牌罚下!坦率地告诉他们:你让我有种很不好的自我感觉,而我值得拥有好的。
 
要记住,“无条件”地爱你自己不需要任何理由。
 
 4、死亡
 
没有可以蒙混过关的死亡,我们所有人都有要走的一天!只要我们相信死亡会夺去生命本身,就仍难以接受它。但是死亡真的会夺去生命吗?
 
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指向一个明确的结论:当不被生命观察的时候,物质世界就会停止存在!薛定谔的猫是该结论的知名例证。它表达了观察者悖论( the Observers Paradox):观察创造结果,而没有测量,结果就不存在。
 
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又向前一步,证明了我们自己的观察行为会改变我们观察的现实世界。该原理提出,物质世界具有观察者依赖性。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观察者,那么万事万物的存在形态就永远都是无穷无尽的概率波。你、我和其他的生命形态都不是物质世界的产物,而是我们的产物,因为是我们通过观察它才让物质世界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第一堂课:接受死亡
 
无论死亡有多么不受欢迎,最后它都会赢得胜利,所以把你的一生都用来与它做斗争又有什么意义呢?最出色的将军从来不会打一场注定要输的仗,而是把脑力和精力都放在自己能够发挥影响力的事情上。死亡的第一堂课就是教会我们接受它。投降!
 
第二堂课:活在当下
 
人生的起止就像一本书的封面和封底。它们给人的感觉或许重要,其实不然,真正重要的是写满两者之间那些书页的故事。
 
第三堂课:人生是租来的
 
你要明白,当大限终于到来,一切都将被留在身后:物质财、心爱之人,还有你曾经那么珍爱的一切。这就引出了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既然一切早晚都要失去,为什么我们还要紧抓不放呢?
 
生是一场零和游戏:我们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为了让为一道正确的算术题,我们被给予的一切总有一天都要被拿走。一切所得最终都将失去。
 
 我选择租用我人生中的每一种体验充分享受它,但不让自己被谁左右。当我们学会了放手,也就学会了未死先死。我们将懂得,人生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享用,而不是为了让我们保留。于是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丰富多彩而且没有恐惧的人生,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关注焦点。我们将不再想自己安宁地长眠之时,也只有到那刻,我们才能学会“安宁地活着”。
 
5、伟大设计:寻找"造物主"的奇妙之旅
 
人生如游戏,也有设定好的规则。你要学会在这个范围之内游戏,而不是希望换一套规则,这样你才能真的到达自己需的地方。
 
我们的宇宙是大师级设计的产物,操控局势的不是设计者,而是他设计的算法。专注于你的快乐算法,它是你唯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当你将生活中的事件与你设定的期望对比的时候,请记住,所发生的都是本就应该发生的。
 
你首先要做的或许不应该是担心事件,而是怀疑自己设定的期望,因为尽管有时候残酷,但是生活总是符合切合实际的期望。
 
我们的宇宙太过复杂,以至于根本无法预言。把自己托付给一种超出我们理解能力的设计,无异于在解放自由,而那种自由就是安乐。你要努力打造自己的命运,并致力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同时也要知道,你能向伟大设计算法输入的内容是有局限性的。若是最后的结果被10亿个其他参数带离了你的期望,那么就用全力接受的方法来武装自己。只要把自己托付并折服于那种设计才华,你就能驾驭自己的人生。
 
 阿里在背上刺了一个纹身,内容是他的人生格言:
 
战争的严酷对身处和平的人来说毫无意义。
 
 快乐的黄金法则:如果要在两种想法中选择一个,却不能完全地证实其中任何一个,那么选择让你快乐的那个。
 
 

相关读后感推荐: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500字_《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经典语录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感悟_《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陪孩子品诗》读后感500字_《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陪孩子品诗》读后感

听!他们把党史的这些阅读心得分享给你~

《跨文化传播:赫拉克勒斯神话品析》读后感500字_《跨文化传播:赫拉克勒斯神话品析》读后感

《小学生古诗词推荐背诵80篇》读后感500字_《小学生古诗词推荐背诵80篇》读后感

我校开展“以‘读’攻毒品书香”读书心得评比

《了不起的中华服饰:壮族》读书有感_《了不起的中华服饰:壮族》读书有感500字-800字

学习"两会"精神、感悟百年开滦、争当五好青年专刊——中润公司石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