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美]卡伦·霍尼
以下文章选自《1片落叶》
书名:《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
作者:[美]卡伦·霍尼(Karen Horney)
译者:冯川
版本:译林出版社 / 2016-6 / 30.00元
字数:147千字
页数:232
作者简介
[美]卡伦·霍尼(Karen Horney),医学博士,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伊德性的概念更适当,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著有《精神分析新法》《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和《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等。
读书笔记
/后台回复书名可获取清晰版本/
原文摘录
第三章 焦虑
P29: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它(焦虑)实际上正是这样一种暗中的警报。我们中间没有任何人会喜欢这种警报,甚至不妨说,我们最反感的就是意识到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某些态度。不管怎样,一个人越是无能为力地感到自己正陷身在恐惧与防御机制的错综复杂的罗网之中,就越是紧抱住自己的妄想不放,坚信自己在一切事情上都是正确的和完美无缺的,也就越是会本能地拒绝任何暗示——即使是间接的、含蓄的暗示——不承认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出了问题,不认为自己有任何必要改变自己的态度。
P36:如果一种抑制作用强大到足以阻碍我们的愿望和冲动,我们也就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这种抑制作用的存在。
P38:许多通常归咎于工作过度的机体焦虑,都不是由于工作本身,而是由于与这种工作有关的焦虑,或与同事之间关系有关的焦虑引起的。
P38:厌恶感既可以是防止焦虑的手段,又可以是焦虑所产生的后果。
P39:一个人越是病态,他的人格越是被这些防御机制所渗透和决定,他不能去做或没有想到去做的事情就越多;尽管根据他的生命活力、精神状态和教育背景,我们完全有理由去期待他去做这些事情。一个人的神经症越严重,他就越具有种种抑制倾向,这些抑制倾向也就越微妙和巨大。
第四章 焦虑与敌意
P41:在焦虑的情形中,危险感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所激发和夸张了的,无能为力的感觉也是由个人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P41:原则上,任何冲动都有激发焦虑的潜在力量,只要对这种冲动的发现和对这种冲动的执着意味着对其它生存利益和需要的损害,只要这种冲动本身是充满热情的、不可阻遏的。
P44:如果敌意受到压抑,人就丝毫想不到他心中怀有敌意。
P47:从字面上看,压抑一种情感或冲动,其结果乃是个人不再意识到这种情感或冲动的存在,因此在他的自觉意识中,他并不知道他有任何针对他人的敌对情感。
P47:常常,只要敌意及其对别的利益具有的潜在危险足够强大,则压抑敌意所产生的后果,本身即足以导致焦虑。
P49:由压抑所造成的心理状态,恰恰是典型的焦虑状态,即由于感到来自外界的强大危险而萌生的一种缺乏防御能力的感觉。
P60:不管怎样,我所知道的任何病例,都是患神经症的父母通过恐吓和温柔,迫使子女沉浸到一种热烈的依恋之中,从而带上了弗洛伊德所说的占有欲和嫉妒心等全部情感内涵。
P60:从对批评、抗议甚至谴责的压抑中可以产生出许多危险,其中一种危险就是:儿童很可能把所有的谴责都加在自己身上,并因而感到自己不配被爱。
P67:我们或许可以粗略地把它(焦虑)描述为一种自觉渺小、无足轻重、无能为力、被抛弃、被威胁的感觉,一种仿佛置身在一个一心要对自己进行谩骂、欺骗、攻击、侮辱、背叛、嫉恨的世界中的感觉。
P68:尽管基本焦虑涉及的对象是人,但它却可以完全失去其任何特征,转变为一种受到雷雨、政治事件、病菌、灾祸和变质食品威胁的感觉,或者转变为一种自觉命中注定、在劫难逃的感觉。
P69:健康人遭遇其过量的不幸经验,是在他能够整合这些不幸经验的年岁;而神经症病人却是在他不能掌握和驾驭这些不幸经验的年岁,由于他对此完全无能为力,因而变产生了焦虑的反应。
P73:对一个目标的直线追求,却往往并不能成功地实现其目的,因为它所提出的要求是如此过分,如此欠缺考虑,所以它们往往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
第五章 对爱的病态需要
P81:尽管爱不能容忍为了某种满足而利用对方,但这绝不意味着爱应该完全是利他主义的和富于献身精神的。那种自己不需要对方任何东西的感情,同样也不配叫作爱。那些表现出这种想法的人,恰恰揭露了他们自己不情愿给他人以爱,而并不表明他们对此有一种深思熟虑的信念。
P81:如果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的爱是为了获得对抗焦虑的安全感,则在他的自觉意识中,问题往往被完全搅和在一起。因为总得来说,他并不知道自己内心充满了焦虑,不知道自己因此而不顾一切地要抓住任何一种爱以获得安全感。他能够感觉到的仅仅是:我喜欢这个人,我信任这个人,我完全被他迷住了。然而,他这种自己觉得是发自内心的爱,却很可能只不过是对某种仁慈所产生的感激,或只不过是由某个人、某种情境所唤起的希望和温情。那个或明或暗在他身上唤起了这种希望的人,不知不觉地被他赋予了某种重要性,而他对那人的感情则会表现为爱的错觉。
P85:任何形式的爱,都可能给神经症病人一种肤浅而表面的安全感,或甚至是一种幸福感。然而在内心深处,他却不相信它,对它表示怀疑和恐惧。他不相信这种爱,因为他固执地相信没有任何人可能爱他。这种不被人爱的感觉,往往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信念,它不因任何事实上相反的经验而动摇。的确,它可能因为被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而根本不反应在人的意识里,但即使它模糊不清,它也仍然像它经常被自觉意识到时的那样,是一种坚不可摧、毫不动摇的信念。同样,它也可以隐藏在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下,表现为一种玩世不恭的傲慢,这样它就很可能令人难以发现。
P85:一个能够真正喜爱他人的人,自然会毫不怀疑地相信他人也会喜爱自己。
第九章 性欲在爱的病态需要中的作用
P117:爱的需要的高涨,是如此频繁而有规律地随焦虑发生而发生,以致我们完全有充分的把握把它作为一种警报信号。
P122:那些由于未发现的内在焦虑的紧张,而导致性欲高涨的人,往往容易天真地把自己强烈的性欲,归因于自己固有的天性和气质,或者归结为自己思想比较解放,能够挣脱传统和习俗的禁忌。他们所犯的错误,与那些过高估计自己睡眠需要的人犯的错误完全一样。这些人想象自己的体质需要10小时或10小时以上的睡眠,而实际上他们过高的睡眠需要,很可能是受各种各样遭压抑的情感决定的。睡眠可以作为逃避内心冲突的一种手段,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强迫性进食、强迫性饮酒的情形。吃、喝、睡眠和性交,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生命的需要。
P129:神经症患者形成了一种顽固的、非理性的权利理想,这种理想使他相信:他应该能够驾驭一切,无论是多么困难的处境,他都应该立刻就能对付它。这种理想渐渐与骄傲感联系起来,其结果,神经症患者不仅视软弱无能为一种危险,而且视为一种耻辱。他把人分为“强者”和“弱者“,崇拜强者而蔑视弱者。他对他视为软弱无能的一切毫不留情。他总是或多或少地瞧不起那些同意他的看法,顺从他的愿望的人;瞧不起那些内心有种种禁忌,无法完全控制自己情感,因而总是显得表情冷漠的人。同样,他也瞧不起他自己身上的这些品质。如果他终于不得不承认他自己身上存在着某种焦虑或某种抑制,他就会感到耻辱;并因为自己有神经症而瞧不起自己,急于把这一事实掩盖起来。他也因自己不能独立对付这一困境而瞧不起自己。
P133:不管爱情究竟意味着什么,爱情中始终包含着对爱人和对自己感情的屈服和让步。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越是不能做出这种让步,他的恋爱关系就越不能令他满意。
第十一章 病态竞争
P161:总之,爱或崇拜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被用来作为对挫败他人冲动的一种补偿。这就是:不使这种破坏性冲动被自己意识到;通过在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造成一段不可追赶的距离,从而完全消除竞争;分享成功的滋味,或者参与到成功之中;安抚竞争对手以便躲避对方的报复。
第十二章 逃避竞争
P166:总之,她(某个神经症患者)将任何不符合其过高期望的事情都看作是失败。
P168:因此神经症病人往往认为最好还是不要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这样更加安全。他的格言是:“安分守己、谦虚谨慎,最重要的是不要引人注目。”
P170:神经症病人的内在冲突,一方面来自想要超人一等的、名列前茅的、狂热而又不可抗拒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则来自一旦开端良好、进展顺利就必然要起而阻止自己的巨大强迫性。
P178:神经症患者老是禁不住要怀着痛苦的敏感,把现实生活中成千上万符合他头脑中幻想的琐事放在心上。因此,他对自己的评价自然会摇摆不定,一会儿觉得自己无比伟大,一会儿又觉得自己一钱不值。他随时随地都可以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就在他最相信自己具有不同寻常的价值的同时,他又会惊奇于别人居然认为他十分重要。或者,就在他觉得自己十分可怜、十分低贱的同时,他又会因为别人居然认为他需要帮助而感到愤怒。
P179:这些夸大的幻想显然具有某种安慰价值,并且以想象的方式给人以某种支持,但与此同时,它们却不仅强化了逃避倾向,同时还以敏感为中介,产生出更大的愤怒,并因而产生出更大的焦虑。
P179:由于神经症病人往往缺乏成就,他在事业、婚姻、安全感和幸福感等一切方面都往往落后于他人,遂使他更加嫉妒他人并因而强化了由其他途径形成的嫉妒倾向。
P179:所以焦虑很可能极大地强化他的逃避倾向,使他不打算拥有任何事物,不打算取得任何成功。
P180:神经症病人——不管他自己是否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不仅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人,而且他自己还看不到任何机会可以逃避这种不幸。他为了获得安全感而做出的种种努力,被局外旁观者说成是一种恶性循环;在神经症患者本人看来,却是献身于天罗地网中的一种绝望挣扎。
P180:这些神经症患者以毫不含糊的语言表达了他们这种恼怒,然而另一些神经症患者却用无可奈何的放弃或一种表面上的乐观主义深深地掩盖了这种恼怒。
P181:这种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绝望感,乃是嫉妒借以不断发生的基础。它主要并不是对某一特殊事物的嫉妒,而是尼采所说的生存嫉妒,即对每一个感到更安全、更平衡、更幸福、更坦率、更自信的人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嫉妒。
第十三章 病态的犯罪感
P184:对十全十美的强迫性追求,在极大的程度上,也来源于这种希望避免任何被人反感的需要。
P184:如果某种不利的事件发生,例如失去某种机遇或遭到某种意外,神经症病人往往可能明显地感到更轻松自在。
P185:正像自卑感一样,犯罪感也根本不是什么不受欢迎的东西,神经症病人远不是急于要摆脱他们。事实上,他往往坚持自己有罪过,并且拼命抵抗一切企图开释他的努力。单从这种态度,就足以表明他之所以顽固坚持其犯罪感,也像顽固坚持自卑感一样,其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具有重要功能的倾向。
P185:神经症病人在自己的无意识中,根本就不相信自己一文不值。
P186:神经症病人可能会把他这种自我谴责的态度,错误地当作是一种正常的自我批评态度。他对于批评的敏感,也可以被这样一种信念所掩盖,这就是:只要这种批评是善意的、建设性的,他就能很好地接受它。
P187:那些看上去仿佛是犯罪感的现象,绝大部分乃是焦虑的表现或一种对抗焦虑的防御机制。
P188:由于焦虑的缘故,他们比一般人更相信和依赖于公众的意见,并因而天真地把公众意见错当作他们自己的判断。
P198:当一种关系建立在权威的基础上时,批评就会受到禁止,因为它会破坏权威。这种禁止可以是公开的,并依靠惩罚来维系和推行;但更有效的方式,则是使这种禁止较为隐蔽,并依靠道德来推行和维系。
P200:许多抑郁消沉的发送都在于一个人不能为自己的主张辩护,不能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P204:他根据经验隐隐约约地知道,他对他人的指责常常并不是正当或合乎实际的,而不过是由自己的种种非理性反应所激发。
第十四章 病态受苦的意义——受虐狂问题
P211:神经症患者所受的痛苦往往超过出于其策略目的所应受的痛苦。
P212:在恋爱中招致失败,在竞争中受到挫折,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有些弱点或者缺陷,所有这一切对一个充分意识到自己独特性的人来说,乃是不可忍受的。因此一旦在自己心目中把自己降低到等于零的地步,成功与失败、优越与低劣的区别也就不再存在;通过夸张自己的痛苦,通过使自己沉浸在不幸或一钱不值的基本感觉中,这种令人恼怒的体验,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它的现实性。
P217: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有人都体验过从“放弃自我”中获得的满足。
P221:神经症病人往往倾向于服从他人的意志,但与此同时他又坚持认为世界应该适应自己。
第十五章 文化与神经症
我是不是神经病人?最有效的判断标准就是:个人是否感到这些冲突已成为他的桎梏和障碍,他能否正视这些冲突并直接地应付和解决这些冲突。
(完)
书名:《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
作者:[美]卡伦·霍尼(Karen Horney)
译者:冯川
版本:译林出版社 / 2016-6 / 30.00元
字数:147千字
页数:232
作者简介
[美]卡伦·霍尼(Karen Horney),医学博士,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伊德性的概念更适当,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著有《精神分析新法》《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和《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等。
读书笔记
/后台回复书名可获取清晰版本/
原文摘录
第三章 焦虑
P29: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它(焦虑)实际上正是这样一种暗中的警报。我们中间没有任何人会喜欢这种警报,甚至不妨说,我们最反感的就是意识到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某些态度。不管怎样,一个人越是无能为力地感到自己正陷身在恐惧与防御机制的错综复杂的罗网之中,就越是紧抱住自己的妄想不放,坚信自己在一切事情上都是正确的和完美无缺的,也就越是会本能地拒绝任何暗示——即使是间接的、含蓄的暗示——不承认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出了问题,不认为自己有任何必要改变自己的态度。
P36:如果一种抑制作用强大到足以阻碍我们的愿望和冲动,我们也就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这种抑制作用的存在。
P38:许多通常归咎于工作过度的机体焦虑,都不是由于工作本身,而是由于与这种工作有关的焦虑,或与同事之间关系有关的焦虑引起的。
P38:厌恶感既可以是防止焦虑的手段,又可以是焦虑所产生的后果。
P39:一个人越是病态,他的人格越是被这些防御机制所渗透和决定,他不能去做或没有想到去做的事情就越多;尽管根据他的生命活力、精神状态和教育背景,我们完全有理由去期待他去做这些事情。一个人的神经症越严重,他就越具有种种抑制倾向,这些抑制倾向也就越微妙和巨大。
第四章 焦虑与敌意
P41:在焦虑的情形中,危险感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所激发和夸张了的,无能为力的感觉也是由个人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P41:原则上,任何冲动都有激发焦虑的潜在力量,只要对这种冲动的发现和对这种冲动的执着意味着对其它生存利益和需要的损害,只要这种冲动本身是充满热情的、不可阻遏的。
P44:如果敌意受到压抑,人就丝毫想不到他心中怀有敌意。
P47:从字面上看,压抑一种情感或冲动,其结果乃是个人不再意识到这种情感或冲动的存在,因此在他的自觉意识中,他并不知道他有任何针对他人的敌对情感。
P47:常常,只要敌意及其对别的利益具有的潜在危险足够强大,则压抑敌意所产生的后果,本身即足以导致焦虑。
P49:由压抑所造成的心理状态,恰恰是典型的焦虑状态,即由于感到来自外界的强大危险而萌生的一种缺乏防御能力的感觉。
P60:不管怎样,我所知道的任何病例,都是患神经症的父母通过恐吓和温柔,迫使子女沉浸到一种热烈的依恋之中,从而带上了弗洛伊德所说的占有欲和嫉妒心等全部情感内涵。
P60:从对批评、抗议甚至谴责的压抑中可以产生出许多危险,其中一种危险就是:儿童很可能把所有的谴责都加在自己身上,并因而感到自己不配被爱。
P67:我们或许可以粗略地把它(焦虑)描述为一种自觉渺小、无足轻重、无能为力、被抛弃、被威胁的感觉,一种仿佛置身在一个一心要对自己进行谩骂、欺骗、攻击、侮辱、背叛、嫉恨的世界中的感觉。
P68:尽管基本焦虑涉及的对象是人,但它却可以完全失去其任何特征,转变为一种受到雷雨、政治事件、病菌、灾祸和变质食品威胁的感觉,或者转变为一种自觉命中注定、在劫难逃的感觉。
P69:健康人遭遇其过量的不幸经验,是在他能够整合这些不幸经验的年岁;而神经症病人却是在他不能掌握和驾驭这些不幸经验的年岁,由于他对此完全无能为力,因而变产生了焦虑的反应。
P73:对一个目标的直线追求,却往往并不能成功地实现其目的,因为它所提出的要求是如此过分,如此欠缺考虑,所以它们往往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
第五章 对爱的病态需要
P81:尽管爱不能容忍为了某种满足而利用对方,但这绝不意味着爱应该完全是利他主义的和富于献身精神的。那种自己不需要对方任何东西的感情,同样也不配叫作爱。那些表现出这种想法的人,恰恰揭露了他们自己不情愿给他人以爱,而并不表明他们对此有一种深思熟虑的信念。
P81:如果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的爱是为了获得对抗焦虑的安全感,则在他的自觉意识中,问题往往被完全搅和在一起。因为总得来说,他并不知道自己内心充满了焦虑,不知道自己因此而不顾一切地要抓住任何一种爱以获得安全感。他能够感觉到的仅仅是:我喜欢这个人,我信任这个人,我完全被他迷住了。然而,他这种自己觉得是发自内心的爱,却很可能只不过是对某种仁慈所产生的感激,或只不过是由某个人、某种情境所唤起的希望和温情。那个或明或暗在他身上唤起了这种希望的人,不知不觉地被他赋予了某种重要性,而他对那人的感情则会表现为爱的错觉。
P85:任何形式的爱,都可能给神经症病人一种肤浅而表面的安全感,或甚至是一种幸福感。然而在内心深处,他却不相信它,对它表示怀疑和恐惧。他不相信这种爱,因为他固执地相信没有任何人可能爱他。这种不被人爱的感觉,往往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信念,它不因任何事实上相反的经验而动摇。的确,它可能因为被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而根本不反应在人的意识里,但即使它模糊不清,它也仍然像它经常被自觉意识到时的那样,是一种坚不可摧、毫不动摇的信念。同样,它也可以隐藏在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下,表现为一种玩世不恭的傲慢,这样它就很可能令人难以发现。
P85:一个能够真正喜爱他人的人,自然会毫不怀疑地相信他人也会喜爱自己。
第九章 性欲在爱的病态需要中的作用
P117:爱的需要的高涨,是如此频繁而有规律地随焦虑发生而发生,以致我们完全有充分的把握把它作为一种警报信号。
P122:那些由于未发现的内在焦虑的紧张,而导致性欲高涨的人,往往容易天真地把自己强烈的性欲,归因于自己固有的天性和气质,或者归结为自己思想比较解放,能够挣脱传统和习俗的禁忌。他们所犯的错误,与那些过高估计自己睡眠需要的人犯的错误完全一样。这些人想象自己的体质需要10小时或10小时以上的睡眠,而实际上他们过高的睡眠需要,很可能是受各种各样遭压抑的情感决定的。睡眠可以作为逃避内心冲突的一种手段,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强迫性进食、强迫性饮酒的情形。吃、喝、睡眠和性交,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生命的需要。
P129:神经症患者形成了一种顽固的、非理性的权利理想,这种理想使他相信:他应该能够驾驭一切,无论是多么困难的处境,他都应该立刻就能对付它。这种理想渐渐与骄傲感联系起来,其结果,神经症患者不仅视软弱无能为一种危险,而且视为一种耻辱。他把人分为“强者”和“弱者“,崇拜强者而蔑视弱者。他对他视为软弱无能的一切毫不留情。他总是或多或少地瞧不起那些同意他的看法,顺从他的愿望的人;瞧不起那些内心有种种禁忌,无法完全控制自己情感,因而总是显得表情冷漠的人。同样,他也瞧不起他自己身上的这些品质。如果他终于不得不承认他自己身上存在着某种焦虑或某种抑制,他就会感到耻辱;并因为自己有神经症而瞧不起自己,急于把这一事实掩盖起来。他也因自己不能独立对付这一困境而瞧不起自己。
P133:不管爱情究竟意味着什么,爱情中始终包含着对爱人和对自己感情的屈服和让步。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越是不能做出这种让步,他的恋爱关系就越不能令他满意。
第十一章 病态竞争
P161:总之,爱或崇拜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被用来作为对挫败他人冲动的一种补偿。这就是:不使这种破坏性冲动被自己意识到;通过在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造成一段不可追赶的距离,从而完全消除竞争;分享成功的滋味,或者参与到成功之中;安抚竞争对手以便躲避对方的报复。
第十二章 逃避竞争
P166:总之,她(某个神经症患者)将任何不符合其过高期望的事情都看作是失败。
P168:因此神经症病人往往认为最好还是不要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这样更加安全。他的格言是:“安分守己、谦虚谨慎,最重要的是不要引人注目。”
P170:神经症病人的内在冲突,一方面来自想要超人一等的、名列前茅的、狂热而又不可抗拒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则来自一旦开端良好、进展顺利就必然要起而阻止自己的巨大强迫性。
P178:神经症患者老是禁不住要怀着痛苦的敏感,把现实生活中成千上万符合他头脑中幻想的琐事放在心上。因此,他对自己的评价自然会摇摆不定,一会儿觉得自己无比伟大,一会儿又觉得自己一钱不值。他随时随地都可以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就在他最相信自己具有不同寻常的价值的同时,他又会惊奇于别人居然认为他十分重要。或者,就在他觉得自己十分可怜、十分低贱的同时,他又会因为别人居然认为他需要帮助而感到愤怒。
P179:这些夸大的幻想显然具有某种安慰价值,并且以想象的方式给人以某种支持,但与此同时,它们却不仅强化了逃避倾向,同时还以敏感为中介,产生出更大的愤怒,并因而产生出更大的焦虑。
P179:由于神经症病人往往缺乏成就,他在事业、婚姻、安全感和幸福感等一切方面都往往落后于他人,遂使他更加嫉妒他人并因而强化了由其他途径形成的嫉妒倾向。
P179:所以焦虑很可能极大地强化他的逃避倾向,使他不打算拥有任何事物,不打算取得任何成功。
P180:神经症病人——不管他自己是否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不仅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人,而且他自己还看不到任何机会可以逃避这种不幸。他为了获得安全感而做出的种种努力,被局外旁观者说成是一种恶性循环;在神经症患者本人看来,却是献身于天罗地网中的一种绝望挣扎。
P180:这些神经症患者以毫不含糊的语言表达了他们这种恼怒,然而另一些神经症患者却用无可奈何的放弃或一种表面上的乐观主义深深地掩盖了这种恼怒。
P181:这种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绝望感,乃是嫉妒借以不断发生的基础。它主要并不是对某一特殊事物的嫉妒,而是尼采所说的生存嫉妒,即对每一个感到更安全、更平衡、更幸福、更坦率、更自信的人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嫉妒。
第十三章 病态的犯罪感
P184:对十全十美的强迫性追求,在极大的程度上,也来源于这种希望避免任何被人反感的需要。
P184:如果某种不利的事件发生,例如失去某种机遇或遭到某种意外,神经症病人往往可能明显地感到更轻松自在。
P185:正像自卑感一样,犯罪感也根本不是什么不受欢迎的东西,神经症病人远不是急于要摆脱他们。事实上,他往往坚持自己有罪过,并且拼命抵抗一切企图开释他的努力。单从这种态度,就足以表明他之所以顽固坚持其犯罪感,也像顽固坚持自卑感一样,其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具有重要功能的倾向。
P185:神经症病人在自己的无意识中,根本就不相信自己一文不值。
P186:神经症病人可能会把他这种自我谴责的态度,错误地当作是一种正常的自我批评态度。他对于批评的敏感,也可以被这样一种信念所掩盖,这就是:只要这种批评是善意的、建设性的,他就能很好地接受它。
P187:那些看上去仿佛是犯罪感的现象,绝大部分乃是焦虑的表现或一种对抗焦虑的防御机制。
P188:由于焦虑的缘故,他们比一般人更相信和依赖于公众的意见,并因而天真地把公众意见错当作他们自己的判断。
P198:当一种关系建立在权威的基础上时,批评就会受到禁止,因为它会破坏权威。这种禁止可以是公开的,并依靠惩罚来维系和推行;但更有效的方式,则是使这种禁止较为隐蔽,并依靠道德来推行和维系。
P200:许多抑郁消沉的发送都在于一个人不能为自己的主张辩护,不能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P204:他根据经验隐隐约约地知道,他对他人的指责常常并不是正当或合乎实际的,而不过是由自己的种种非理性反应所激发。
第十四章 病态受苦的意义——受虐狂问题
P211:神经症患者所受的痛苦往往超过出于其策略目的所应受的痛苦。
P212:在恋爱中招致失败,在竞争中受到挫折,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有些弱点或者缺陷,所有这一切对一个充分意识到自己独特性的人来说,乃是不可忍受的。因此一旦在自己心目中把自己降低到等于零的地步,成功与失败、优越与低劣的区别也就不再存在;通过夸张自己的痛苦,通过使自己沉浸在不幸或一钱不值的基本感觉中,这种令人恼怒的体验,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它的现实性。
P217: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有人都体验过从“放弃自我”中获得的满足。
P221:神经症病人往往倾向于服从他人的意志,但与此同时他又坚持认为世界应该适应自己。
第十五章 文化与神经症
我是不是神经病人?最有效的判断标准就是:个人是否感到这些冲突已成为他的桎梏和障碍,他能否正视这些冲突并直接地应付和解决这些冲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