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瞳读书笔记】史铁生《我与地坛》(一)心灵归宿的良药

以下文章选自《寒瞳说》
  
清溪边,凉亭里。柳枝摇曳着迷人的舞姿,鸟儿欢唱着美妙的歌曲。端起一杯茶,一口一口轻抿,茶香沁人心脾。
 
捧起一本书,一页一页轻抚,书香蔓延开来。茶香与书香弥漫了整个空间,整个世界充满了静。享受着香味,思考着书中的悲欢离合,好不惬意!
 
今天分享我的读书笔记。书名《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史铁生(1951年--2010年),出生于北京,中国作家。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在1972年回到北京。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
 
《我与地坛》讲的是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时突然残废了双腿。在“地坛”的陪伴下开始思考,经历了对生活的绝望、失魂落魄、目无希望到发现母亲的伟大、渐渐接受苦难、尝试写作,最终悟出了生活的无奈与美丽。
 
是作者与苦难斗争中的心灵历程,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心灵归宿的良药。
 
下面我们品析文章的精彩句子,思考其中寓意的丰富精神内涵。
 
1
 
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我与地坛》
 
 以前很多次,母亲因“我”很晚不回家,摸黑来到地坛到处寻找,可是“我”却藏起来故意不见。
 
殊不知这么大一座地坛,母亲每次来要有多累,找不到“我”心里要有多担心。母亲也因为寻找“我”在园内到处都留下了脚印。
 
这一步一步疲惫焦急的脚印,浓缩着母亲对“我”的关心与担忧,浓缩着对“我”深深的爱啊!
 
可惜的是,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母亲早已不在人世,“我”陷入了自责与悔恨之中。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像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
 
《我与地坛》
 
很多人在抱怨生活时,往往忽略了一点,你本身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又何必在羡慕他人的美时迷失了自己的美呢?
 
正如这段话所思考的,世界上如果没有差别,那就失去了现在的五彩缤纷,变成一潭毫无活力的死水,还有什么乐趣与意义呢?
 
世间正因为“苦难”而绚烂多彩,世间正因为“苦难”而充满乐趣,世间正因为“苦难”而赋予意义。
 
所以苦难一定存在,我们不得不接受苦难。
 
3
 
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我与地坛》
 
这段话是全文的第一次升华。 由上段接受苦难引出两个问题:谁去做那些苦难角色?所有人都能找到救赎之路吗?
 
答案就在最后一句话中,“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什么是丑女?什么是美人?什么是愚氓?什么是智者?每个人本来就是不同的。
 
所谓这些评价词语,是人们按照自己主观思考与喜好得出的,给别人贴着一个标签而已。
 
就比如人们对苍蝇的态度,大部分人都会厌恶,但是周作人的《苍蝇》里却看到了可爱的一面。
 
苦难、幸福、快乐这些词语不同人定义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流浪汉饥肠辘辘看到富人花天酒地认为自己是苦难的,富人孤独压抑看到流浪汉自由不拘认为自己是苦难的。
 
所以,何来苦难呢?这取决于不同人的角度与心态。是客观平静地面对还是忸怩地痛苦呻吟?
 
我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自己的“苦难”,这是人生中的一部分。
 
幸福、骄傲、快乐、智慧,乃至“救赎之路”,每个人都会获得属于他们的一份。
 
至于每个人能否感受到就因人而异了。
 
夜深人静,月明星稀。合上书,端起茶,漫漫向远方黑色处行去。
 
声明:
 
1、本原创文章著作权属于作者。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或发送“转载”二字。
 
2、本原创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