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我快乐——7日阅读感悟分享第一期 |“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是那么不一般”
以下文章选自《南京大学图书馆》
正是读书时
"我读书,我快乐——7日阅读打卡活动"
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上百人参与打卡阅读纸质书籍
不少同学感慨
疫情这段特殊时期
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回归纸质阅读
做出一些改变
我们从众多书评中精选了5篇
那就跟随这些读后感
去看看小伙伴们都在读什么吧!
(悄悄告诉你们:还有第二期)
0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作者:中共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记得2018年6月的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我作为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在主席台上接受领导表彰,校长亲自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赠送给我们,作为勉励,更作为希冀。这次因为疫情原因在家,我又重新拾起这本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书,仿佛回到了一年前在宁夏支教的日子。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由29组系列访谈组成,通过受访者口述回忆的形式,全景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的七年知青岁月,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扎实工作,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做实事的感人故事。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和习近平一起插队的戴明讲述的“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回忆在插队期间,同龄的十五六岁的小伙子都爱玩爱闹,习近平却能踏下心来看书、思考、阅读,碰到喜欢的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研究透彻,这种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印象深刻。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厚厚的四大本,习近平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读过,更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而这点滴的积累,构成了他执政思想理念的积淀源泉。
——新闻传播学院 周恩培
02
《家肴》
作者:唐颖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疫情还未结束,这个寒假也比应有的长了好几倍。如果没有新冠肺炎,此时此刻的我本应该在仙林校区的某间教室、或是图书馆、或是寝室的书桌上写下这篇读后感吧。
人在南京已有小半年的时间了。我不是不喜欢南京,但也不是不怀念上海。只是,一心想去外地上大学之后的一个学期结束时,在异乡读到这本掺杂着诸多自己乡音所写的小说还是感慨万千。
再往前回忆,我读过的上一本带有浓厚上海风味的书应该还是王安忆的《长恨歌》,但这三本书却带给我截然不同的感受。
《长恨歌》会让我想起老上海弄堂和石库门小洋房,里面住着精致的王琦瑶;《静安1976》虽然描写的也理应是老上海中最为中心的一批地方,但却让我忍不住想起一些贴近的住户——就好像廿阿娘所住的虹口区的那套老房子般,略显破旧、略有些拥挤,但与邻里十分相近;而《家肴》更多的以美食穿插,带给我平凡而又最真挚的回忆。
虽然说本是打算在南京时看完这本书,但后来拖着拖着拖过了这个年。小说中的老一辈有浙江宁波人,说着当地土话、烧得当地的一手好菜。读着读着恍然发现小说中也同样是过年时的家肴,穿插着许许多多自小熟知的地名、偶尔会冒出些运用得自然而然的方言。这些“咪咪哚哚”(方言中表微小,同时也是小说中人物容美的昵称)的细节汇聚在一起,让我竟有些分不出现实与小说来。
小时候读类似题材的书,只觉得这不过都是些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琐事罢了,而今等到自己真的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环境、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生活数月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是那么不一般。
——软件学院 严佳欣
03
《陆犯焉识》
作者:严歌苓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妻子悄悄问:“他回来了吗?”丈夫于是明白了,她打听的是她一直在等的那个人,虽然她已经忘了他的名字叫陆焉识。“回来了。”丈夫悄悄地回答她。“还来得及吗?”妻子又问。“来得及的。他已经在路上了。”“哦,路很远的。”
婉喻最后这句话是袒护她的焉识,只不过是焉识来不及赶到也不是他的错,是路太远。婉喻生命的后期已经认不出焉识,但仍然在心里记挂着这样一个人,而现实里,这个人在与不在已经不重要了。为婉瑜的坚守的爱情而感动,爱不是自我感动,是默默付出、独自等候,是左手孤独、右手年华,在时间的长河里可以让人细细回味和感悟出爱的厚重。
与一个人一辈子相伴到老走过来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晚来回首一生,留存在记忆里的已经尽是过滤掉不愉快、不开心的美好回忆。我想到奶奶和爷爷一同穿越的岁月的荆棘走到晚年,从下乡插队一起抚养三个孩子再到回到现在的生活,有过吵架有过拌嘴,这就是生活。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田恬
04
《“俄罗斯心灵”的历程》
作者:马强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次阅读《“俄罗斯心灵”的历程——俄罗斯黑土区社会生活的民族志》这本书是在2018年,当时我还是一位图书编辑。虽然学习了多年俄语,也从事了俄罗斯文化研究,可是学术研究对我来说是非常枯燥:罗斯受洗、彼得大帝、尼康改革、苏联解体等等于我而言都是远去的故事,它们早已消逝在了历史的风尘中。但当我读到这本书时,俄罗斯的故事仿佛都活了过来。它们一个个向我缓缓走来,让我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俄国著名的诗人丘特切夫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用理智无法理解俄罗斯。千百年来,谜一般的俄罗斯,谜一般的“俄罗斯心灵”吸引了无数的专家学者。可是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是基于历史材料、文学作品。该书的作者在俄罗斯黑土区进行了长期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考察“俄罗斯心灵”的历程,从中展现后苏联时代俄罗斯社会的发展与转型。
——外国语学院 丁梁
05
《水远山长》
作者:杨振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书中的醇厚之感则源自典雅文辞背后广博深厚的文化积淀。信手拈来的古诗词、描摹得当的典故、旁征博引的史实,在这本书中从来不是罕见之物。写一字而牵动五千年中华文化,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例如第一篇《“横看成岭侧成峰“——说山》,以“山”窥文化风貌,东坡之山、摩诘之山、袁枚之山、太白之山……等等文人写山之诗被一一呈现,然而这种呈现又绝不是无逻辑的堆叠,每一处的引用都勾连出作者对中华文化、对诗人心境的独特见解。
“山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素材,……而诗人便也从其中蜕化出一种艺术性格,开凿出自己对人间世相的感发探寻”,偶然出现的总结性文字,又能瞬间让人对零散的作品产生俯瞰式的理解。这样的写作,虽不是最富价值的呈现,但作为闲暇时的读物,的确能给人深受滋补后的充实之感。
——人文大类 高雅儿
阅读打卡活动
策划:张薇 翟晓娟 张宇
执行:丁东 钱星辰
编辑:丁东
正是读书时
"我读书,我快乐——7日阅读打卡活动"
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上百人参与打卡阅读纸质书籍
不少同学感慨
疫情这段特殊时期
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回归纸质阅读
做出一些改变
我们从众多书评中精选了5篇
那就跟随这些读后感
去看看小伙伴们都在读什么吧!
(悄悄告诉你们:还有第二期)
0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作者:中共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记得2018年6月的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我作为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在主席台上接受领导表彰,校长亲自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赠送给我们,作为勉励,更作为希冀。这次因为疫情原因在家,我又重新拾起这本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书,仿佛回到了一年前在宁夏支教的日子。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由29组系列访谈组成,通过受访者口述回忆的形式,全景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的七年知青岁月,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扎实工作,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做实事的感人故事。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和习近平一起插队的戴明讲述的“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回忆在插队期间,同龄的十五六岁的小伙子都爱玩爱闹,习近平却能踏下心来看书、思考、阅读,碰到喜欢的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研究透彻,这种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印象深刻。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厚厚的四大本,习近平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读过,更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而这点滴的积累,构成了他执政思想理念的积淀源泉。
——新闻传播学院 周恩培
02
《家肴》
作者:唐颖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疫情还未结束,这个寒假也比应有的长了好几倍。如果没有新冠肺炎,此时此刻的我本应该在仙林校区的某间教室、或是图书馆、或是寝室的书桌上写下这篇读后感吧。
人在南京已有小半年的时间了。我不是不喜欢南京,但也不是不怀念上海。只是,一心想去外地上大学之后的一个学期结束时,在异乡读到这本掺杂着诸多自己乡音所写的小说还是感慨万千。
再往前回忆,我读过的上一本带有浓厚上海风味的书应该还是王安忆的《长恨歌》,但这三本书却带给我截然不同的感受。
《长恨歌》会让我想起老上海弄堂和石库门小洋房,里面住着精致的王琦瑶;《静安1976》虽然描写的也理应是老上海中最为中心的一批地方,但却让我忍不住想起一些贴近的住户——就好像廿阿娘所住的虹口区的那套老房子般,略显破旧、略有些拥挤,但与邻里十分相近;而《家肴》更多的以美食穿插,带给我平凡而又最真挚的回忆。
虽然说本是打算在南京时看完这本书,但后来拖着拖着拖过了这个年。小说中的老一辈有浙江宁波人,说着当地土话、烧得当地的一手好菜。读着读着恍然发现小说中也同样是过年时的家肴,穿插着许许多多自小熟知的地名、偶尔会冒出些运用得自然而然的方言。这些“咪咪哚哚”(方言中表微小,同时也是小说中人物容美的昵称)的细节汇聚在一起,让我竟有些分不出现实与小说来。
小时候读类似题材的书,只觉得这不过都是些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琐事罢了,而今等到自己真的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环境、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生活数月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是那么不一般。
——软件学院 严佳欣
03
《陆犯焉识》
作者:严歌苓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妻子悄悄问:“他回来了吗?”丈夫于是明白了,她打听的是她一直在等的那个人,虽然她已经忘了他的名字叫陆焉识。“回来了。”丈夫悄悄地回答她。“还来得及吗?”妻子又问。“来得及的。他已经在路上了。”“哦,路很远的。”
婉喻最后这句话是袒护她的焉识,只不过是焉识来不及赶到也不是他的错,是路太远。婉喻生命的后期已经认不出焉识,但仍然在心里记挂着这样一个人,而现实里,这个人在与不在已经不重要了。为婉瑜的坚守的爱情而感动,爱不是自我感动,是默默付出、独自等候,是左手孤独、右手年华,在时间的长河里可以让人细细回味和感悟出爱的厚重。
与一个人一辈子相伴到老走过来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晚来回首一生,留存在记忆里的已经尽是过滤掉不愉快、不开心的美好回忆。我想到奶奶和爷爷一同穿越的岁月的荆棘走到晚年,从下乡插队一起抚养三个孩子再到回到现在的生活,有过吵架有过拌嘴,这就是生活。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田恬
04
《“俄罗斯心灵”的历程》
作者:马强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次阅读《“俄罗斯心灵”的历程——俄罗斯黑土区社会生活的民族志》这本书是在2018年,当时我还是一位图书编辑。虽然学习了多年俄语,也从事了俄罗斯文化研究,可是学术研究对我来说是非常枯燥:罗斯受洗、彼得大帝、尼康改革、苏联解体等等于我而言都是远去的故事,它们早已消逝在了历史的风尘中。但当我读到这本书时,俄罗斯的故事仿佛都活了过来。它们一个个向我缓缓走来,让我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俄国著名的诗人丘特切夫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用理智无法理解俄罗斯。千百年来,谜一般的俄罗斯,谜一般的“俄罗斯心灵”吸引了无数的专家学者。可是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是基于历史材料、文学作品。该书的作者在俄罗斯黑土区进行了长期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考察“俄罗斯心灵”的历程,从中展现后苏联时代俄罗斯社会的发展与转型。
——外国语学院 丁梁
05
《水远山长》
作者:杨振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书中的醇厚之感则源自典雅文辞背后广博深厚的文化积淀。信手拈来的古诗词、描摹得当的典故、旁征博引的史实,在这本书中从来不是罕见之物。写一字而牵动五千年中华文化,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例如第一篇《“横看成岭侧成峰“——说山》,以“山”窥文化风貌,东坡之山、摩诘之山、袁枚之山、太白之山……等等文人写山之诗被一一呈现,然而这种呈现又绝不是无逻辑的堆叠,每一处的引用都勾连出作者对中华文化、对诗人心境的独特见解。
“山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素材,……而诗人便也从其中蜕化出一种艺术性格,开凿出自己对人间世相的感发探寻”,偶然出现的总结性文字,又能瞬间让人对零散的作品产生俯瞰式的理解。这样的写作,虽不是最富价值的呈现,但作为闲暇时的读物,的确能给人深受滋补后的充实之感。
——人文大类 高雅儿
阅读打卡活动
策划:张薇 翟晓娟 张宇
执行:丁东 钱星辰
编辑: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