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感悟,字字千金(推荐阅读)
以下文章选自《金枫股经》
金枫股经:股票投资学习平台
作者 | 水晶苍蝇拍 来源 | 新浪博客
2015年的A股将以其剧烈的波动性和由此延伸的众多故事被记入历史。然而放在3年来看,今年的市场所占的分量高不到哪儿去,放在5年来看不过是一次插曲,放在10年来看可能只是一片小浪花。投资是一场长途跋涉,不能老指望搭上顺风车,更不能出现一次车毁人亡。关键是持续前行,使命必达。感恩,共勉。
以天为单位看待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奇迹和运气;以年为单位瞄准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天赋和能力;以3-5年为周期规划财务的人,相信的是胆识和眼光;以10年为单位思考财富的人,相信的是常识和复利;以更长周期看待财富的人,相信的是时代和命运。很多事情,不是从学识智商分野,而是从格局开始的。
投资长期来看只有两个因子是核心且恒久的:第一是价值,第二是人性,其它一切都只是次级因子。次级因子对于价值和人性的干扰机制是非常复杂的,这其实进一步降低了跟踪次级因子的意义。但锚定两个核心因子的结果呈现出典型的“简单但不容易”的特征,逻辑关系简单有效,但评估和执行却并不容易。
站在今天看宏观经济的疲弱、汇率市场的波动、金融杠杆的参与等等次级因子都使得市场处于非常复杂的扰动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未来内在价值会哪些地方、以何种方式继续增长?以及如何至少不被恐惧和贪婪所伤害?今天的这些思考和结论,可能决定了3年后资产的状况。
这才1年多的波动,就刺激了不少私募或者自己投资的人在那儿展示“艰难心路历程”了。做投资的,面对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天天45度上扬的合家欢市场,要专业投资人干嘛?过去1年确实挺动荡,但说实话并没什么脱离了国内外历史特征的全新现象。投资已经是最幸运的职业,真没啥可抱怨的。
在投资上多总结经验教训是好事,但好事儿办糟屡见不鲜,最典型的是用最近一次的市场表现和得失来反思,而市场下一次的情况往往正好打击到你这次总结出来的教训。有效的反思一定要触及投资的核心规律,不能局限在阶段性市场运行特征上,重点是长期可靠和扎实逻辑与自身执行能力的结合。
(15年12月21日)目前市场现象:1,绝大多数股票处于历史估值区间的上沿;2,股市的消息基本上每天都是各大网站的重要播报内容;3,身边人里那些几年前不关心股票的人几乎都在炒股中;4,大量的私募产品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募集中;5,没有大V再提“制度不改无牛市”了。这几乎与12年的情况形成了绝佳的对照。
看了看以前的老同行创业软件,3轮股灾最低92元,约为15年业绩的112倍市盈率和10倍PB。16年第一季度预告净利润同比还将下降55%到82%,也就是说不杀估值光杀业绩都有50%以上的下降空间...就这么个玩意,截止15年末各大基金持股占流通比高达50%以上,其中中邮系就占了35%,大家感受一下吧
过去的3年多时间,真正实现公司盈利翻番,甚至翻几倍的公司是非常稀少的。截止2014年过去三年的净利润的复合增速超过26%(3年26%复利就是一倍)的公司,只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2%,这里面还包括了不少营业外收益的。也就是说,过去几年的超额收益主要是估值贡献的,而且是大大的贡献。那么未来呢?
美国股市从长期均线来看一直就是大牛市。但据统计在1950年,美国散户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曾高达94%;到1980年,这个数字也有63%。到了2008年散户投资者持有美国全部股票市值的34%。也就是说,在美国这个堪称世界长期行情最好的市场里,过去几十年散户作为市场参与者的比重是持续团灭的,一直在被淘汰。中国会有奇迹吗?
(16年1月20日)曾是牛市王者的全通教育,距离最高点已经跌去了近75%,然而近期均价依然高达100倍PE。按TTM PE统计,目前PE大于等于60倍的公司还有424家,现在有三种可能:第一,牛市再来,这些公司还能大涨;第二,估值合理这些公司价位可稳定,慢慢等业绩;第三,大幅下跌均值回归。哪种可能大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没有难度,也无关痛痒——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不碰这400多个,不是还有2000多个吗?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如果这400多个代表了最强概念的公司,不幸走向了第三种方向,那么对市场其它群体的影响又该是怎样的呢?
(16年1月24日)去年中曾在微博聊到某些大蓝筹泡沫并不亚于小股票,当时对一些风格转换冲8000再上万的“专业判断”确实嘀咕,不知道是真这么想还是只为募集资金。回头来看,去年5000点崩盘是不幸中的大幸,要真像某些人期待的炒下去,今年跳楼和破产的人数估计会倍数级增长。
一般我不太喜欢根据市场涨跌来评论所谓的“管理问题”,但就去年至今表现来看,这届证监会的能力真的是“呵呵”。加强监管严惩造假等事儿没见大进展,注册制一直拖拖拉拉,IPO也弄得乱七八糟。去年上半年玩人造牛市,下半年吓尿了又各种行政干预,这又拍脑门出来个“一周两断”。消停点儿会死?
12年末13年初,什么救市也没有,什么熔断也没听说,股市为何产生大行情?08年中期和15年下半年,各种救市眼花缭乱,各方大佬出来喊话凝聚信心,股市为何跌得稀里哗啦?很简单,够便宜自然会上涨,泡沫化了自然要下跌,就这两条,天王老子也挡不住。当然,咱这说的是市场整体规律,个股特例另说。
在读书上的历史泡沫案例时,人们可能会嘲笑当时人的愚蠢。可实际上大家对照一下自己,在07年和15年上半年的时候是什么状况?我觉得自信能给自己打80分以上的应该不多。人是一种群体性动物,从众行为曾经在数万年间保障了人类的安全,这种刻在基因里的潜意识,正好是投资世界里的致命伤。
有朋友咨询林某股神的基金,查看后吓了一跳。07年2月发行的1期,算是不错的时间点,截止15年12月末净值只有2块(现在肯定又跌了不少),这可都快9年了,复利8%,而且中间波动巨大。2期更绝,也快9年了,总收益只有20%多。其实选基金其实有个窍门,凡是媒体冠以“中国巴菲特”的,通常可以先排除。
一个很容易被网络谣言骗的人,通常在投资上也极大概率的非常不靠谱。所以各位如果选择基金经理或者投资参考者,不一定要听他吹什么投资理念这种可以表演的玩意,但一定要注意其日常是否有小清新、愤青、极左极右,听风就是雨,正义感与智商不匹配,以及谣言中转站等表现。这诀窍一般人我不告诉。
最近投资圈很流行电影《大空头》,08年保尔森的传奇故事确实引人入胜。但就像我以前说的,超级胜利和超级失败一样,往往是某种极端基因所铸就的。保尔森以此封神,但之后11年、12年、14年和15年其基金都出现亏损,13年至今黄金基金更是亏损65%。极端性有利有弊,但与之为伍你肯定需要一颗大心脏。
随着股市的下跌,预感到大量的“愤怒一族”又快集中出现了。说真的,对老手来说遇到波动还怪社会只能说明白混了十几年没长进,对新手来说去年股灾1.0或者2.0的时候骂骂是情有可原的,但那之后国家真的救过你,而且几乎是用不要脸的方式救的。现在如果再想骂的,只能冲着自己了。
刚在书里看到一句挺有趣的话:“分析师有什么用?股市涨的时候谁还需要分析师?”“如果股市跌了呢?”“那时候谁还需要股票?”
其实大多数人的财富都是时代给的,特别是要敬畏周期,“永远繁荣下去”的幻象背后是缺乏常识和自大,在繁荣的顶点上杠杆更是典型的财富自杀行为。
如果有人说:“你孩子就认命吧以后去小工厂打打工算了,就不用那么努力学习了”。肯定犯众怒。但换一种说法:“人生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数理化,让孩子远离学习压力,把快乐真正还给童年”,马上一片叫好。你看,关键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
大多数人往往认为投资的最高境界是“入手就涨”,其实投资真正的奥义是“入手就赢”。这一字之差其实反映的是认知层次上的天壤之别。前者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试图做日常市场波动的主人;后者是立足于坚实的安全边际和妥善的赔率测算,是做自己行为的主人。一切结果的差异本质上都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请你为下面几个行为的难度排个序(难度由高到低):1,一个月只看一次盘;2,一天只看一次朋友圈;3,一个礼拜坚持2次以上高质量的体育锻炼;4,平均一个月读1本书(不包括小说类);5,每周对家人说次“我爱你”。
今年的市场,甭管您是持币还是持股,被折腾被纠结都是必然的。从周期的角度来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那就是反复纠结折腾的阶段,这是进入未来挣大钱阶段的必然准备。这种时候,高度关注市场基本上很容易整成神经病。主心骨还是从概率赔率的价值观点出发,稳健策略下配合耐心和平常心慢慢熬。知道前条为啥提出一个月看次盘了吧?
关于投资需要多少财务知识,我觉得笼统的讲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说下限,那就是:能够让你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个大致的判断,比如是保持正常,出现恶化的征兆,或者出现好转的迹象。财报分析的重点是结合公司经营的环境和目标去看是否正常,是去理解它生意的本质。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理解公司的经营处于什么状态,以及判断它处于什么价值创造周期,需要建立投资思维,而不是会计思维。
对于悟性好的人来说,投资的核心真理用1页纸5分钟就能说明白。但这5分钟的道理,不经过个3-5年的实际投资历练,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复杂辩证性并由此精炼出适合你个人的投资方法。但更难的,是在多轮的牛熊转换和各种行情变幻中克服恐惧贪婪,看清自己并把知行合一。而最难最难的,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坚守并简单重复那些最初的道理。
真正的交易区间只占整个投资时段大约不足10%的部分,所以安排好其它90%的时间不但影响着你的投资回报还决定了你的幸福指数。除了必要的学习思考做做功课外,最好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尽可能的舒服:锻炼身体,随性旅游,读书看电影,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即便是平庸的回报你都赚到了人生。如果恰好方法对路判断正确,那就是物质精神双丰收了。
看了下15年末的中国40岁以下的富豪榜单,前15名里只有一个房地产,其它全是新兴行业。对他们背景不清楚,但我猜测其中权贵二代的比例也不高。我向来认为富豪榜的结构特点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特征的一种典型反映。各个时期的富豪榜连续起来看很有意思。
投资中有很多技术性问题,但在技术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对时代的思考和观察。在时代和历史的车轮前,个人的那点小聪明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投资不能天天说格局和视野,但若完全没有这些作为后盾那投资可能就沦为了鸡毛蒜皮和过度精明的游戏。
前几天到一个汽车养护类O2O公司的店面,洗车间隙和店长聊了几句。今年正式开始创业的公司,北京目前8个店,今年成功拿到钱,准备未来2年开到上千个店,2017年上市。然而就目前的8个店,服务标准都尚未完善,期间的几次售后服务入口都不一致。店长说现在店面都亏的,自己想找地方搞个农家乐。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的所有具投资属性的标的基本上都经历了一次甚至多次的,真正意义上的强烈波动和完整周期特征,只有一个例外:一线城市的地产价格。现在大众是否形成了这样一种一致性预期:一线房产价格只会越来越贵,只会涨不会跌,所有的下跌都是假摔,所有的投资都不如房产靠谱?
(16年3月7日)感觉到一线城市的房价正在将市民陷入一种空前的恐慌中,什么怪诞的情况都开始听说了。牛市高潮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涨到你信为止,涨到你惊慌失措为止。但很可惜,这个世界上有牛市就有熊市,有多么波澜壮阔的牛市也就有同级别的调整。当然,也可能京沪深的房价会创造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例外?
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房价跌30%比股票跌60%对家庭净资产的折损都要大,特别是一线中产阶级。过去15年决定家庭财富级别的关键是你什么时候买的房有几套房,未来5到10年依然如此——只不过,以前是决定了向上的弹性,未来是决定资产结构的风险和脆弱程度了。
人口,收入和货币量是房价的三大驱动。人口增长收入提升货币量超发,妥妥的黄金十年没跑。人口结构拐点,但收入持续快速提升,房价“成长性”依然合理。人口结构拐点,收入增速跟不上,货币量成为房价增长主导时,就趋近泡沫。从2000年至今,“一直涨”的背后是房价的驱动因素其实也在改变。
对投资品来说支持价格的坚实基础要么是内在价值增长匹配,要么是产生的现金流回报匹配。除此之外千万别给高估值找其它的合理性,人性决定了资产价格永远是“越涨看起来越有道理”,不信你回过头去找找每次投资品(股票房产大宗商品都算上)价格泡沫和顶部区域的报告和大众留言,看看有多少例外?
投资上有2个常见的错误:在资产上升大周期的初期被高估值吓到,在资产顶部区域又从历史路径中给当下的高估值找合理性。典型的如房价收入比,15年前就很高,但之后人口和收入的双高增长说明当时静态的高估值是合理的,这就是典型的“成长估值”被证实。但成长估值不可能永续,总会切换到“收入比、租售比”的价值估值逻辑。估值的高低是表象,核心是其背后的假设是什么,以及最终是被证实还是证伪。
(16年4月8日)15年的上半年是鸡犬升天,下半年是泥沙俱下,总体特征是全市场的方向性高度一致。经过3轮股灾和中间的反弹后,市场的分化开始越来越明显。这种分化可能意味着未来不断创新高和新低的股票会同时出现,市场正从极端情绪主导逐渐过渡到基本面主导阶段。前一个阶段“躲”是效果最明显的,新阶段“准”可能才是最关键的。
资产配置这事儿没必要天天琢磨纠结,但在大周期的判断上一定要清醒,因为那决定着10年后你资产的安全性和可能性。泡沫化的资产会让人看起来很有钱,但那是短暂和脆弱的。资产风险的程度与其过去的收益率和脱离稳定价值的程度成正比,找找这些数据会很有用。
苟且的生活不好听,但将就和得过且过也未必不健康。诗和远方是调味品,真成了生活本身可能烦恼更多。那种人生读起来很美过起来却要命,比如海子和三毛。真正重要的是自由选择的能力,不管是愿意远方漂泊还是安然度日都没问题。这可能比不得不苟且于现状或盲目逃避到远方都好。
聪明和智慧的区别是什么?我觉得聪明体现在智力上,最难的题,最复杂的技术,最难懂的理论,这些都需要聪明。智慧体现在能参悟事物的”道“,知道事物的难易、进退和分寸。聪明能挑战最困难的课题,智慧则是让事物简单化和单纯化。作为投资这行来说,不需要十分的聪明,却必须有几分智慧。
历史观点和影评很像:比如,对同一段历史(或电影)的看法出现巨大分歧是很正常的,出现离奇的观点也不奇怪。但是,比怎么评论重要得多的,是由谁评论?奥斯卡的结论你可以不同意,但它的影响力你却很难抗衡。最后,这种评价或审美经常随着时间和评论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共识”总是有保质期的。
过去和未来的几十年,在亚太最大的“变局”就是中国大陆崛起,其它都是围绕这个最大的漩涡所产生的涟漪而已。台湾的政权更替,又不过是这个涟漪里的一朵浪花。站在今天,对中国而言最关键的是确保自己把自己的牌打好,而不是寄希望于其它对手出臭牌。记住《让子弹飞》里的那句话:“你才是来者”。
看《人类简史》里讲解承认自己无知是靠近事实和真理的重要前提,深有感触。看看微博,多少曾经聪明和富有学识的人,就是因为开始相信自己无所不知或者真理在握,走向偏执甚至成为妄人。不承认无知,可能就是无知到某种程度的表现吧。
有一个模糊的感觉:之前历史上最大的人类悲剧可能都是独裁带来的,而未来新的大级别的人类悲剧可能将是民粹导致的。历史这个东西有时候也像股市,每次的波动本身很相似,但总会换上新的概念。
现在的社会是上层无力建立信仰,底层处于经常性愤怒,中产阶级高度焦虑。能把这三者粘合在一起的唯一要素是“钱”:管理者靠经济增长维持合法性,中产阶级靠财富膨胀找到安全感,底层人民靠赚钱寻求阶级升级,所以“钱”是这个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对经济前景来说,这不算坏事;对社会幸福感和体验感而言,这就不是啥好事儿了。
常识在很多时候会被遗忘,甚至在市场狂热期间常识会被羞辱,但历史无数次的告诉我们站在常识的一边你最终会成为赢家,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是煎熬的,但你需要理解煎熬的存在本身就是超额收益的壁垒。那些看起来容易的、特别符合人性诉求的、与市场的走势形成正反馈的行为,反而处处是陷阱。
不少人都曾有“一战成名”的惊人准确的市场预测,这根本不稀奇。但这些阶段性概率的幸运儿一旦把某次神准归因为自己的“神奇天赋”或“独门技术”,悲剧就注定在前方等待了。历史的垃圾堆里,早已堆满试图频繁精确预测市场的自大狂们了,但历史也告诉我们,一定还会有下一个。
最近不少人私信问怎么不谈股市了,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投资终于又回到了一种平淡的状态,而且预期很长时间里恐怕平淡都是主旋律。在这种背景里,神话都消失了,最后会连废话都少了,这其实才符合投资的规律。降低些敏感度,保持个舒服的状态,这个游戏才能玩得久玩得好。
下一次大牛市恐怕是件很遥远的事了,但又如何呢?07年之后2年左右的时间,不少公司就创出历史新高了。只要是在不太贵的时候持有真正优质的企业,即便在非牛市期间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距离15年顶部已经快1年了,大起大落之后,如果市场以目前位置为中枢上下晃荡2年也不是什么坏事。以一颗平常心,耐心与优质企业为伍,保持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目标一定可以达到。
(16年5月26日)如果把市场环境分成投资难度的等级的话,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典型的“高手市场”,也就是赚钱很难,但又不是完全没有赚钱的机会。这种市场环境下对于“对象,时机,力度”三要素的要求很高,高手要赚点儿钱也不容易。对老手的建议:张弛有度,平常心加耐心;对新晋投资人的建议:抓紧学习进阶,下一波你就不会缺席;对韭菜们的建议,地球很危险还是回三体星吧。
在市场的不同阶段,估值和业绩具有防守和进攻上的辩证性。当市场处于模糊期间时,低估值是防守因素,业绩增长是进攻性要素,可持续的业绩增长是最核心的驱动力。当市场处于极端低估时,业绩增长变为防守因素(用来确保低估值的可靠性),而估值反转则成为最强进攻性要素。前者的核心是价值牵引,后者的奥秘是均值回归。
一个测试你的投资是否正确方式是,看看你做的是不是开心?又正确又好的投资方法,带给你的一定是身心愉快,通过投资使你的幸福指数得以明显的提升。当然这不是说不会遭遇困难和低落,而是总得来看正确的方法总体是持续维持良好盈利和健康的身心状态。如果某种方法带来的总是高压和糟糕的心情,那它就不可能是正确的。
有句话说“知道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话放到投资上倒是很贴切,比如把巴菲特语录倒背如流却在市场中灰头土脸的就并不少。原因首先在于“知道”往往只是会背诵而已的“自以为知道”;其次“真知道”和“能做到”之间还隔着1万个“消化吸收”;最后再好的道理也架不住极端化偏激化,那还不如不知道。
职业投资是一种很尴尬的职业,熊市的时候别人会很怜悯的看着你或对你视而不见。到了牛市,所有人又都会热切的扑向你,热情的让你浑身不自在。总之这个职业通常很难得到外界正常的理解和对待,但它本质上的纯粹自由和形式上的简单直接,以及对“正确”的丰厚奖励,实在可以弥补一切。
芒格说过“40岁以前做不好价值投资”,想想还有一年就可以开始做价值投资了,内心还真有点小激动。
证券市场有一种特异功能,就是专门摧毁你的短期经验。先用一种温度慢慢炖,等你适应了得心应手的时候可能就换汤了。对这种特征,要么你是十八班兵器样样精通,以万变应万变。要么你就抓住根本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但不管哪路风格,最终几个周期下来发现其实盈亏同源,你努力了一辈子的左右逢源其实只是个美丽的幻象。对投资人来说,这是命,得认。
财务自由这事儿,财务是手段,自由才是目的。很多人总是关注财务的标准,但其实这个可以有下限但真的没标准,因为决定下限的是需要,决定标准的是欲望,而需要是有限的欲望却无止境。这事儿的麻烦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天天幻想自由却不为实现财务目标真正努力;而对少数精英来说,是放不下财富继续增长的枷锁和欲望的同步膨胀而远离了自由的初衷。
欲望与能力:能力不强但物质欲望也不高,平凡但不见得平淡的生活;能力很大而个人欲望却很低,是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和社会的改造推动者;能力不高欲望很高,注定过不好这一生了。对投资人来说,确保能力不断进阶并始终管理好欲望,形成两者健康积极的配合,是个不那么著名但绕不过去的大问题。
按部就班的职业发展是加法人生,虽难大富贵,但总趋势是向上且可预期性高;创业和投资以及捞偏门是乘法人生,非线性发展且落点分布不均匀,有登顶希望但也可能乘以0;严重选错行或选错人是减法人生,把原本美好的一点点消耗殆尽,明白时悔之已晚;眼高手低满肚子负能量是除法人生,不管干什么都是摩擦系数最大,对外无贡献自己不幸福。
在投资上,技术要从属于策略,策略要从属战略,战略最终从属于信念和价值观。投资失败和成功的程度,技术层的影响其实很小,策略层的影响有限,大部分结果取决于投资战略是否正确和基本信念的牢靠程度。但绝大多数人每天的眼里都是技术,几天换一个策略,从不思考战略,永远未曾理解和坚守信念。
证券市场里的钱是一种很骄傲的东西,它会用深入骨髓的眼光透视你灵魂深处的弱点,然后化身出最诱惑和让你恐惧的东西一次次的测试你,而且这种测试既是后天学识层面的,也有先天基因层次的。只有在通过多重的考验后,它才会接受你这个主人。而通不过测试的,往往反而被其奴役甚至剥夺一切。
延伸阅读:
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对象不易,找到正确的东西并且良好的时机来临时敢于行动更不易,行动后能够耐心的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最不易。第一个不易是因为学识和专业素养的门槛,第二不易是因为知行合一的障碍,第三个不易是品性的缺陷。长期的超额收益却要求这3者的结合,投资之大不易正在于此。
【可知与不可知】对我来说,市场及估值日常的波动幅度及时机都不可知,市场及估值的极端态和其大方向模糊可知;企业中只有极少数的对象其经营前景可较大概率的探知,少数企业的前景可大致模糊探知;而对于自身能力特长和局限、长期获利的方式和必须放弃的东西,则可以而且必须清晰的知晓。
好像很多领域的出众都是以战胜基本的人性为基础的,比如运动健将需要克服的是懒惰怕累的本性,创业者克服的是害怕失败和安于享乐的本性,销售需要克服的是对陌生人紧张和害怕被拒绝的本性...当然,投资对这点体现的更加突出,甚至这方面构成了投资最重要的软实力。
很多初学者特别喜欢“干货”——那种实盘操作贴或者推荐牛股的内容。实际上这种干货爱好者是最难进步的,甚至是最容易被卖拐和带到沟里的。不劳而获和快速得到“高人实战”教导似乎很聪明,其实这才是真正的输在了起跑线上。投资的门槛,其实从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干货就已经开始了。
有营养的食物一般都不好吃,最可口美味的东西却大多是垃圾食品。在投资上也是如此,最被大众喜闻乐见的信息往往毫无用处甚至有害,而真正能提升投资能力的内容却似乎总是“不那么解气”。也许,这就是这个世界保持平衡的一种方法。
股市巫婆神汉的5种典型症状:1,特别喜欢在电视报刊等公众传播平台上露脸;2,特别喜欢三天两头吹嘘自己的精彩战役;3,对带领散户脱贫致富表现出特别的“责任感”;4,对自己总表现出特别的自信又对异见有很强的攻击倾向;5,其睥睨天下的姿态与其实际的屌丝状态特别不匹配。
投资上的这点儿事儿吧,对明白人不用多说对糊涂人说再多也没用。在证券市场这个领域内绝大多数人都是糊涂人(或自作聪明的人),这个基本面决定了参与讨论的群体越广讨论价值就越低。看透了这点,就别往聚光灯下挤更不需要什么知名度和广泛认同,自说自话就好。
(14年8月)不争论牛市是否启动,但设想下未来牛市是什么模样?上一轮的指数级暴涨?周期性企业去产能还遥遥无期,投资拉动弹性大幅降低,股市规模也远大于05年,可能性看起来很小。如果是个复杂的慢牛市,那么低估值股票的估值修复可能是初期亮点,但受益经济转型的持续性成长企业是主菜的可能性更大。
成长股、低价股、适度成长的合理价格股...这些典型的投资方式都有其长期可供验证的成功经验。如果我们足够仔细耐心的了解其适用范围、主要局限性,以及配套的操作策略和对个人能力倾向的要求,那么我想都不难获得成功。然而大多数人热衷的,却只是教条的盲目崇拜和唯我独尊的口水仗。
任何投资策略其实都是来自于我们对历史的观察和总结,然而投资面对的永远是未来,若历史经验中某一个参数跳跃性的运动或者远离均值一下,可能都会造成惨痛的损失。幸运的是,与已经长长的历史相比,大多数人最多2-30年的投资生涯还是很短的,碰到严重偏离均值的机会不多。平稳,其实是一种福气。
从历史统计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些“傻瓜式”投资方法也可以大获成功。比如低市盈率法、低市净率法、低价股法等等,这些方法不但不需要什么企业研究甚至连市场环境都可以大部分忽略,收益以过去20年看却高得惊人。但其隐性门槛在于:1,真正甘当“傻子”;2,极大的耐心和毅力;3,极低的期望值。
当然,以接近20年的长度验证的投资策略虽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简单的收益统计同样也过滤了这个过程中巨大的挑战。比如上述的“傻瓜法”曾经在5-8年的时间内几乎颗粒无收,有几人可以坦然面对这个结果?或者说一个投资人的投资生涯有几个8年呢?
“傻瓜法”的主要问题:1,本质上它并不在意公司实质价值而只是通过市场波动来赚钱--虽然与普通投机和赌博差异很大,但依然缺乏一个稳固的地基;2,策略依据完全来源于历史环境,构成历史收益的某个要素一旦变化可能严重影响结果;3,它与其它投资风格和策略一样面临风格不适期间收益很差的问题。
现在的投资人好像不表示下“a股估值体系是扭曲的,太无效了”就无法显示逼格了。我倒是奇怪,从历史的验证来看在大面积结果上a股与美股在不同类别收益率的特征上高度一致,在个股的长期价值反映上a股也与美股同样有效,而在短期的市场癫狂中美股与a股也并无二致。我就不知道这些朋友在吵吵个啥?
市场波动的钱本来就是价值投资收益的一部分,典型的就是“恐惧贪婪”概念,但它从未承诺过“快速获利”。长周期双击的超额收益是一个价值实现的完整链条,而非情绪波动的简单映射。如果试图将估值波动作为一种快速获利的工具,只能是越来越偏离企业价值这个根本而走向投机。
不管大盘股小盘股,其都是个体上涨中自身因素更多些(如业绩驱动、催化剂爆发等)而整体上涨中则是风格驱动更多些(风格偏好等)。一次真正的“魔法时刻”往往是两者共振的产物——也就说单纯的估值修复往往迅猛快速,但幅度和持续性有限。以长期业绩驱动为根本,等待“风”的到来则稳健弹性两相宜。
市场有效还是无效既是一个程度问题也是一个时间跨度问题,从程度上说市场总是在强有效-弱有效之间摇摆。从时间跨度上而言,短期信息易充分高效反映而长久未来则难准确反映。弱有效市场阶段对投资人具有重大操作意义,那些长期持续创造价值而本质上难以被充分反映的品种,则是最重要的操作对象。
弱有效市场往往出现在全面低估和高估的2个极端态,相对较好识别但操作上却异常考验执行力;长期价值创造力远超出市场当前预期的对象则集中在未来优势型企业,它在执行上只需长期持有但却异常考验投资人的商业洞察力和耐心。两者结合固然最优,但显然也对人的能力要求最高。
当你读完文章觉得不错,请分享到朋友圈给你的朋友们
金枫股经兼顾原创与好文精选,仅作为股票投资学习平台,并不持有任何观点。部分文章分享前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转载本平台文章,敬请注明来源!
“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枫股经(ID:stock800)
金枫股经:股票投资学习平台
作者 | 水晶苍蝇拍 来源 | 新浪博客
2015年的A股将以其剧烈的波动性和由此延伸的众多故事被记入历史。然而放在3年来看,今年的市场所占的分量高不到哪儿去,放在5年来看不过是一次插曲,放在10年来看可能只是一片小浪花。投资是一场长途跋涉,不能老指望搭上顺风车,更不能出现一次车毁人亡。关键是持续前行,使命必达。感恩,共勉。
以天为单位看待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奇迹和运气;以年为单位瞄准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天赋和能力;以3-5年为周期规划财务的人,相信的是胆识和眼光;以10年为单位思考财富的人,相信的是常识和复利;以更长周期看待财富的人,相信的是时代和命运。很多事情,不是从学识智商分野,而是从格局开始的。
投资长期来看只有两个因子是核心且恒久的:第一是价值,第二是人性,其它一切都只是次级因子。次级因子对于价值和人性的干扰机制是非常复杂的,这其实进一步降低了跟踪次级因子的意义。但锚定两个核心因子的结果呈现出典型的“简单但不容易”的特征,逻辑关系简单有效,但评估和执行却并不容易。
站在今天看宏观经济的疲弱、汇率市场的波动、金融杠杆的参与等等次级因子都使得市场处于非常复杂的扰动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未来内在价值会哪些地方、以何种方式继续增长?以及如何至少不被恐惧和贪婪所伤害?今天的这些思考和结论,可能决定了3年后资产的状况。
这才1年多的波动,就刺激了不少私募或者自己投资的人在那儿展示“艰难心路历程”了。做投资的,面对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天天45度上扬的合家欢市场,要专业投资人干嘛?过去1年确实挺动荡,但说实话并没什么脱离了国内外历史特征的全新现象。投资已经是最幸运的职业,真没啥可抱怨的。
在投资上多总结经验教训是好事,但好事儿办糟屡见不鲜,最典型的是用最近一次的市场表现和得失来反思,而市场下一次的情况往往正好打击到你这次总结出来的教训。有效的反思一定要触及投资的核心规律,不能局限在阶段性市场运行特征上,重点是长期可靠和扎实逻辑与自身执行能力的结合。
(15年12月21日)目前市场现象:1,绝大多数股票处于历史估值区间的上沿;2,股市的消息基本上每天都是各大网站的重要播报内容;3,身边人里那些几年前不关心股票的人几乎都在炒股中;4,大量的私募产品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募集中;5,没有大V再提“制度不改无牛市”了。这几乎与12年的情况形成了绝佳的对照。
看了看以前的老同行创业软件,3轮股灾最低92元,约为15年业绩的112倍市盈率和10倍PB。16年第一季度预告净利润同比还将下降55%到82%,也就是说不杀估值光杀业绩都有50%以上的下降空间...就这么个玩意,截止15年末各大基金持股占流通比高达50%以上,其中中邮系就占了35%,大家感受一下吧
过去的3年多时间,真正实现公司盈利翻番,甚至翻几倍的公司是非常稀少的。截止2014年过去三年的净利润的复合增速超过26%(3年26%复利就是一倍)的公司,只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2%,这里面还包括了不少营业外收益的。也就是说,过去几年的超额收益主要是估值贡献的,而且是大大的贡献。那么未来呢?
美国股市从长期均线来看一直就是大牛市。但据统计在1950年,美国散户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曾高达94%;到1980年,这个数字也有63%。到了2008年散户投资者持有美国全部股票市值的34%。也就是说,在美国这个堪称世界长期行情最好的市场里,过去几十年散户作为市场参与者的比重是持续团灭的,一直在被淘汰。中国会有奇迹吗?
(16年1月20日)曾是牛市王者的全通教育,距离最高点已经跌去了近75%,然而近期均价依然高达100倍PE。按TTM PE统计,目前PE大于等于60倍的公司还有424家,现在有三种可能:第一,牛市再来,这些公司还能大涨;第二,估值合理这些公司价位可稳定,慢慢等业绩;第三,大幅下跌均值回归。哪种可能大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没有难度,也无关痛痒——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不碰这400多个,不是还有2000多个吗?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如果这400多个代表了最强概念的公司,不幸走向了第三种方向,那么对市场其它群体的影响又该是怎样的呢?
(16年1月24日)去年中曾在微博聊到某些大蓝筹泡沫并不亚于小股票,当时对一些风格转换冲8000再上万的“专业判断”确实嘀咕,不知道是真这么想还是只为募集资金。回头来看,去年5000点崩盘是不幸中的大幸,要真像某些人期待的炒下去,今年跳楼和破产的人数估计会倍数级增长。
一般我不太喜欢根据市场涨跌来评论所谓的“管理问题”,但就去年至今表现来看,这届证监会的能力真的是“呵呵”。加强监管严惩造假等事儿没见大进展,注册制一直拖拖拉拉,IPO也弄得乱七八糟。去年上半年玩人造牛市,下半年吓尿了又各种行政干预,这又拍脑门出来个“一周两断”。消停点儿会死?
12年末13年初,什么救市也没有,什么熔断也没听说,股市为何产生大行情?08年中期和15年下半年,各种救市眼花缭乱,各方大佬出来喊话凝聚信心,股市为何跌得稀里哗啦?很简单,够便宜自然会上涨,泡沫化了自然要下跌,就这两条,天王老子也挡不住。当然,咱这说的是市场整体规律,个股特例另说。
在读书上的历史泡沫案例时,人们可能会嘲笑当时人的愚蠢。可实际上大家对照一下自己,在07年和15年上半年的时候是什么状况?我觉得自信能给自己打80分以上的应该不多。人是一种群体性动物,从众行为曾经在数万年间保障了人类的安全,这种刻在基因里的潜意识,正好是投资世界里的致命伤。
有朋友咨询林某股神的基金,查看后吓了一跳。07年2月发行的1期,算是不错的时间点,截止15年12月末净值只有2块(现在肯定又跌了不少),这可都快9年了,复利8%,而且中间波动巨大。2期更绝,也快9年了,总收益只有20%多。其实选基金其实有个窍门,凡是媒体冠以“中国巴菲特”的,通常可以先排除。
一个很容易被网络谣言骗的人,通常在投资上也极大概率的非常不靠谱。所以各位如果选择基金经理或者投资参考者,不一定要听他吹什么投资理念这种可以表演的玩意,但一定要注意其日常是否有小清新、愤青、极左极右,听风就是雨,正义感与智商不匹配,以及谣言中转站等表现。这诀窍一般人我不告诉。
最近投资圈很流行电影《大空头》,08年保尔森的传奇故事确实引人入胜。但就像我以前说的,超级胜利和超级失败一样,往往是某种极端基因所铸就的。保尔森以此封神,但之后11年、12年、14年和15年其基金都出现亏损,13年至今黄金基金更是亏损65%。极端性有利有弊,但与之为伍你肯定需要一颗大心脏。
随着股市的下跌,预感到大量的“愤怒一族”又快集中出现了。说真的,对老手来说遇到波动还怪社会只能说明白混了十几年没长进,对新手来说去年股灾1.0或者2.0的时候骂骂是情有可原的,但那之后国家真的救过你,而且几乎是用不要脸的方式救的。现在如果再想骂的,只能冲着自己了。
刚在书里看到一句挺有趣的话:“分析师有什么用?股市涨的时候谁还需要分析师?”“如果股市跌了呢?”“那时候谁还需要股票?”
其实大多数人的财富都是时代给的,特别是要敬畏周期,“永远繁荣下去”的幻象背后是缺乏常识和自大,在繁荣的顶点上杠杆更是典型的财富自杀行为。
如果有人说:“你孩子就认命吧以后去小工厂打打工算了,就不用那么努力学习了”。肯定犯众怒。但换一种说法:“人生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数理化,让孩子远离学习压力,把快乐真正还给童年”,马上一片叫好。你看,关键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
大多数人往往认为投资的最高境界是“入手就涨”,其实投资真正的奥义是“入手就赢”。这一字之差其实反映的是认知层次上的天壤之别。前者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试图做日常市场波动的主人;后者是立足于坚实的安全边际和妥善的赔率测算,是做自己行为的主人。一切结果的差异本质上都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请你为下面几个行为的难度排个序(难度由高到低):1,一个月只看一次盘;2,一天只看一次朋友圈;3,一个礼拜坚持2次以上高质量的体育锻炼;4,平均一个月读1本书(不包括小说类);5,每周对家人说次“我爱你”。
今年的市场,甭管您是持币还是持股,被折腾被纠结都是必然的。从周期的角度来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那就是反复纠结折腾的阶段,这是进入未来挣大钱阶段的必然准备。这种时候,高度关注市场基本上很容易整成神经病。主心骨还是从概率赔率的价值观点出发,稳健策略下配合耐心和平常心慢慢熬。知道前条为啥提出一个月看次盘了吧?
关于投资需要多少财务知识,我觉得笼统的讲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说下限,那就是:能够让你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个大致的判断,比如是保持正常,出现恶化的征兆,或者出现好转的迹象。财报分析的重点是结合公司经营的环境和目标去看是否正常,是去理解它生意的本质。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理解公司的经营处于什么状态,以及判断它处于什么价值创造周期,需要建立投资思维,而不是会计思维。
对于悟性好的人来说,投资的核心真理用1页纸5分钟就能说明白。但这5分钟的道理,不经过个3-5年的实际投资历练,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复杂辩证性并由此精炼出适合你个人的投资方法。但更难的,是在多轮的牛熊转换和各种行情变幻中克服恐惧贪婪,看清自己并把知行合一。而最难最难的,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坚守并简单重复那些最初的道理。
真正的交易区间只占整个投资时段大约不足10%的部分,所以安排好其它90%的时间不但影响着你的投资回报还决定了你的幸福指数。除了必要的学习思考做做功课外,最好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尽可能的舒服:锻炼身体,随性旅游,读书看电影,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即便是平庸的回报你都赚到了人生。如果恰好方法对路判断正确,那就是物质精神双丰收了。
看了下15年末的中国40岁以下的富豪榜单,前15名里只有一个房地产,其它全是新兴行业。对他们背景不清楚,但我猜测其中权贵二代的比例也不高。我向来认为富豪榜的结构特点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特征的一种典型反映。各个时期的富豪榜连续起来看很有意思。
投资中有很多技术性问题,但在技术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对时代的思考和观察。在时代和历史的车轮前,个人的那点小聪明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投资不能天天说格局和视野,但若完全没有这些作为后盾那投资可能就沦为了鸡毛蒜皮和过度精明的游戏。
前几天到一个汽车养护类O2O公司的店面,洗车间隙和店长聊了几句。今年正式开始创业的公司,北京目前8个店,今年成功拿到钱,准备未来2年开到上千个店,2017年上市。然而就目前的8个店,服务标准都尚未完善,期间的几次售后服务入口都不一致。店长说现在店面都亏的,自己想找地方搞个农家乐。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的所有具投资属性的标的基本上都经历了一次甚至多次的,真正意义上的强烈波动和完整周期特征,只有一个例外:一线城市的地产价格。现在大众是否形成了这样一种一致性预期:一线房产价格只会越来越贵,只会涨不会跌,所有的下跌都是假摔,所有的投资都不如房产靠谱?
(16年3月7日)感觉到一线城市的房价正在将市民陷入一种空前的恐慌中,什么怪诞的情况都开始听说了。牛市高潮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涨到你信为止,涨到你惊慌失措为止。但很可惜,这个世界上有牛市就有熊市,有多么波澜壮阔的牛市也就有同级别的调整。当然,也可能京沪深的房价会创造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例外?
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房价跌30%比股票跌60%对家庭净资产的折损都要大,特别是一线中产阶级。过去15年决定家庭财富级别的关键是你什么时候买的房有几套房,未来5到10年依然如此——只不过,以前是决定了向上的弹性,未来是决定资产结构的风险和脆弱程度了。
人口,收入和货币量是房价的三大驱动。人口增长收入提升货币量超发,妥妥的黄金十年没跑。人口结构拐点,但收入持续快速提升,房价“成长性”依然合理。人口结构拐点,收入增速跟不上,货币量成为房价增长主导时,就趋近泡沫。从2000年至今,“一直涨”的背后是房价的驱动因素其实也在改变。
对投资品来说支持价格的坚实基础要么是内在价值增长匹配,要么是产生的现金流回报匹配。除此之外千万别给高估值找其它的合理性,人性决定了资产价格永远是“越涨看起来越有道理”,不信你回过头去找找每次投资品(股票房产大宗商品都算上)价格泡沫和顶部区域的报告和大众留言,看看有多少例外?
投资上有2个常见的错误:在资产上升大周期的初期被高估值吓到,在资产顶部区域又从历史路径中给当下的高估值找合理性。典型的如房价收入比,15年前就很高,但之后人口和收入的双高增长说明当时静态的高估值是合理的,这就是典型的“成长估值”被证实。但成长估值不可能永续,总会切换到“收入比、租售比”的价值估值逻辑。估值的高低是表象,核心是其背后的假设是什么,以及最终是被证实还是证伪。
(16年4月8日)15年的上半年是鸡犬升天,下半年是泥沙俱下,总体特征是全市场的方向性高度一致。经过3轮股灾和中间的反弹后,市场的分化开始越来越明显。这种分化可能意味着未来不断创新高和新低的股票会同时出现,市场正从极端情绪主导逐渐过渡到基本面主导阶段。前一个阶段“躲”是效果最明显的,新阶段“准”可能才是最关键的。
资产配置这事儿没必要天天琢磨纠结,但在大周期的判断上一定要清醒,因为那决定着10年后你资产的安全性和可能性。泡沫化的资产会让人看起来很有钱,但那是短暂和脆弱的。资产风险的程度与其过去的收益率和脱离稳定价值的程度成正比,找找这些数据会很有用。
苟且的生活不好听,但将就和得过且过也未必不健康。诗和远方是调味品,真成了生活本身可能烦恼更多。那种人生读起来很美过起来却要命,比如海子和三毛。真正重要的是自由选择的能力,不管是愿意远方漂泊还是安然度日都没问题。这可能比不得不苟且于现状或盲目逃避到远方都好。
聪明和智慧的区别是什么?我觉得聪明体现在智力上,最难的题,最复杂的技术,最难懂的理论,这些都需要聪明。智慧体现在能参悟事物的”道“,知道事物的难易、进退和分寸。聪明能挑战最困难的课题,智慧则是让事物简单化和单纯化。作为投资这行来说,不需要十分的聪明,却必须有几分智慧。
历史观点和影评很像:比如,对同一段历史(或电影)的看法出现巨大分歧是很正常的,出现离奇的观点也不奇怪。但是,比怎么评论重要得多的,是由谁评论?奥斯卡的结论你可以不同意,但它的影响力你却很难抗衡。最后,这种评价或审美经常随着时间和评论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共识”总是有保质期的。
过去和未来的几十年,在亚太最大的“变局”就是中国大陆崛起,其它都是围绕这个最大的漩涡所产生的涟漪而已。台湾的政权更替,又不过是这个涟漪里的一朵浪花。站在今天,对中国而言最关键的是确保自己把自己的牌打好,而不是寄希望于其它对手出臭牌。记住《让子弹飞》里的那句话:“你才是来者”。
看《人类简史》里讲解承认自己无知是靠近事实和真理的重要前提,深有感触。看看微博,多少曾经聪明和富有学识的人,就是因为开始相信自己无所不知或者真理在握,走向偏执甚至成为妄人。不承认无知,可能就是无知到某种程度的表现吧。
有一个模糊的感觉:之前历史上最大的人类悲剧可能都是独裁带来的,而未来新的大级别的人类悲剧可能将是民粹导致的。历史这个东西有时候也像股市,每次的波动本身很相似,但总会换上新的概念。
现在的社会是上层无力建立信仰,底层处于经常性愤怒,中产阶级高度焦虑。能把这三者粘合在一起的唯一要素是“钱”:管理者靠经济增长维持合法性,中产阶级靠财富膨胀找到安全感,底层人民靠赚钱寻求阶级升级,所以“钱”是这个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对经济前景来说,这不算坏事;对社会幸福感和体验感而言,这就不是啥好事儿了。
常识在很多时候会被遗忘,甚至在市场狂热期间常识会被羞辱,但历史无数次的告诉我们站在常识的一边你最终会成为赢家,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是煎熬的,但你需要理解煎熬的存在本身就是超额收益的壁垒。那些看起来容易的、特别符合人性诉求的、与市场的走势形成正反馈的行为,反而处处是陷阱。
不少人都曾有“一战成名”的惊人准确的市场预测,这根本不稀奇。但这些阶段性概率的幸运儿一旦把某次神准归因为自己的“神奇天赋”或“独门技术”,悲剧就注定在前方等待了。历史的垃圾堆里,早已堆满试图频繁精确预测市场的自大狂们了,但历史也告诉我们,一定还会有下一个。
最近不少人私信问怎么不谈股市了,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投资终于又回到了一种平淡的状态,而且预期很长时间里恐怕平淡都是主旋律。在这种背景里,神话都消失了,最后会连废话都少了,这其实才符合投资的规律。降低些敏感度,保持个舒服的状态,这个游戏才能玩得久玩得好。
下一次大牛市恐怕是件很遥远的事了,但又如何呢?07年之后2年左右的时间,不少公司就创出历史新高了。只要是在不太贵的时候持有真正优质的企业,即便在非牛市期间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距离15年顶部已经快1年了,大起大落之后,如果市场以目前位置为中枢上下晃荡2年也不是什么坏事。以一颗平常心,耐心与优质企业为伍,保持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目标一定可以达到。
(16年5月26日)如果把市场环境分成投资难度的等级的话,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典型的“高手市场”,也就是赚钱很难,但又不是完全没有赚钱的机会。这种市场环境下对于“对象,时机,力度”三要素的要求很高,高手要赚点儿钱也不容易。对老手的建议:张弛有度,平常心加耐心;对新晋投资人的建议:抓紧学习进阶,下一波你就不会缺席;对韭菜们的建议,地球很危险还是回三体星吧。
在市场的不同阶段,估值和业绩具有防守和进攻上的辩证性。当市场处于模糊期间时,低估值是防守因素,业绩增长是进攻性要素,可持续的业绩增长是最核心的驱动力。当市场处于极端低估时,业绩增长变为防守因素(用来确保低估值的可靠性),而估值反转则成为最强进攻性要素。前者的核心是价值牵引,后者的奥秘是均值回归。
一个测试你的投资是否正确方式是,看看你做的是不是开心?又正确又好的投资方法,带给你的一定是身心愉快,通过投资使你的幸福指数得以明显的提升。当然这不是说不会遭遇困难和低落,而是总得来看正确的方法总体是持续维持良好盈利和健康的身心状态。如果某种方法带来的总是高压和糟糕的心情,那它就不可能是正确的。
有句话说“知道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话放到投资上倒是很贴切,比如把巴菲特语录倒背如流却在市场中灰头土脸的就并不少。原因首先在于“知道”往往只是会背诵而已的“自以为知道”;其次“真知道”和“能做到”之间还隔着1万个“消化吸收”;最后再好的道理也架不住极端化偏激化,那还不如不知道。
职业投资是一种很尴尬的职业,熊市的时候别人会很怜悯的看着你或对你视而不见。到了牛市,所有人又都会热切的扑向你,热情的让你浑身不自在。总之这个职业通常很难得到外界正常的理解和对待,但它本质上的纯粹自由和形式上的简单直接,以及对“正确”的丰厚奖励,实在可以弥补一切。
芒格说过“40岁以前做不好价值投资”,想想还有一年就可以开始做价值投资了,内心还真有点小激动。
证券市场有一种特异功能,就是专门摧毁你的短期经验。先用一种温度慢慢炖,等你适应了得心应手的时候可能就换汤了。对这种特征,要么你是十八班兵器样样精通,以万变应万变。要么你就抓住根本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但不管哪路风格,最终几个周期下来发现其实盈亏同源,你努力了一辈子的左右逢源其实只是个美丽的幻象。对投资人来说,这是命,得认。
财务自由这事儿,财务是手段,自由才是目的。很多人总是关注财务的标准,但其实这个可以有下限但真的没标准,因为决定下限的是需要,决定标准的是欲望,而需要是有限的欲望却无止境。这事儿的麻烦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天天幻想自由却不为实现财务目标真正努力;而对少数精英来说,是放不下财富继续增长的枷锁和欲望的同步膨胀而远离了自由的初衷。
欲望与能力:能力不强但物质欲望也不高,平凡但不见得平淡的生活;能力很大而个人欲望却很低,是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和社会的改造推动者;能力不高欲望很高,注定过不好这一生了。对投资人来说,确保能力不断进阶并始终管理好欲望,形成两者健康积极的配合,是个不那么著名但绕不过去的大问题。
按部就班的职业发展是加法人生,虽难大富贵,但总趋势是向上且可预期性高;创业和投资以及捞偏门是乘法人生,非线性发展且落点分布不均匀,有登顶希望但也可能乘以0;严重选错行或选错人是减法人生,把原本美好的一点点消耗殆尽,明白时悔之已晚;眼高手低满肚子负能量是除法人生,不管干什么都是摩擦系数最大,对外无贡献自己不幸福。
在投资上,技术要从属于策略,策略要从属战略,战略最终从属于信念和价值观。投资失败和成功的程度,技术层的影响其实很小,策略层的影响有限,大部分结果取决于投资战略是否正确和基本信念的牢靠程度。但绝大多数人每天的眼里都是技术,几天换一个策略,从不思考战略,永远未曾理解和坚守信念。
证券市场里的钱是一种很骄傲的东西,它会用深入骨髓的眼光透视你灵魂深处的弱点,然后化身出最诱惑和让你恐惧的东西一次次的测试你,而且这种测试既是后天学识层面的,也有先天基因层次的。只有在通过多重的考验后,它才会接受你这个主人。而通不过测试的,往往反而被其奴役甚至剥夺一切。
延伸阅读:
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对象不易,找到正确的东西并且良好的时机来临时敢于行动更不易,行动后能够耐心的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最不易。第一个不易是因为学识和专业素养的门槛,第二不易是因为知行合一的障碍,第三个不易是品性的缺陷。长期的超额收益却要求这3者的结合,投资之大不易正在于此。
【可知与不可知】对我来说,市场及估值日常的波动幅度及时机都不可知,市场及估值的极端态和其大方向模糊可知;企业中只有极少数的对象其经营前景可较大概率的探知,少数企业的前景可大致模糊探知;而对于自身能力特长和局限、长期获利的方式和必须放弃的东西,则可以而且必须清晰的知晓。
好像很多领域的出众都是以战胜基本的人性为基础的,比如运动健将需要克服的是懒惰怕累的本性,创业者克服的是害怕失败和安于享乐的本性,销售需要克服的是对陌生人紧张和害怕被拒绝的本性...当然,投资对这点体现的更加突出,甚至这方面构成了投资最重要的软实力。
很多初学者特别喜欢“干货”——那种实盘操作贴或者推荐牛股的内容。实际上这种干货爱好者是最难进步的,甚至是最容易被卖拐和带到沟里的。不劳而获和快速得到“高人实战”教导似乎很聪明,其实这才是真正的输在了起跑线上。投资的门槛,其实从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干货就已经开始了。
有营养的食物一般都不好吃,最可口美味的东西却大多是垃圾食品。在投资上也是如此,最被大众喜闻乐见的信息往往毫无用处甚至有害,而真正能提升投资能力的内容却似乎总是“不那么解气”。也许,这就是这个世界保持平衡的一种方法。
股市巫婆神汉的5种典型症状:1,特别喜欢在电视报刊等公众传播平台上露脸;2,特别喜欢三天两头吹嘘自己的精彩战役;3,对带领散户脱贫致富表现出特别的“责任感”;4,对自己总表现出特别的自信又对异见有很强的攻击倾向;5,其睥睨天下的姿态与其实际的屌丝状态特别不匹配。
投资上的这点儿事儿吧,对明白人不用多说对糊涂人说再多也没用。在证券市场这个领域内绝大多数人都是糊涂人(或自作聪明的人),这个基本面决定了参与讨论的群体越广讨论价值就越低。看透了这点,就别往聚光灯下挤更不需要什么知名度和广泛认同,自说自话就好。
(14年8月)不争论牛市是否启动,但设想下未来牛市是什么模样?上一轮的指数级暴涨?周期性企业去产能还遥遥无期,投资拉动弹性大幅降低,股市规模也远大于05年,可能性看起来很小。如果是个复杂的慢牛市,那么低估值股票的估值修复可能是初期亮点,但受益经济转型的持续性成长企业是主菜的可能性更大。
成长股、低价股、适度成长的合理价格股...这些典型的投资方式都有其长期可供验证的成功经验。如果我们足够仔细耐心的了解其适用范围、主要局限性,以及配套的操作策略和对个人能力倾向的要求,那么我想都不难获得成功。然而大多数人热衷的,却只是教条的盲目崇拜和唯我独尊的口水仗。
任何投资策略其实都是来自于我们对历史的观察和总结,然而投资面对的永远是未来,若历史经验中某一个参数跳跃性的运动或者远离均值一下,可能都会造成惨痛的损失。幸运的是,与已经长长的历史相比,大多数人最多2-30年的投资生涯还是很短的,碰到严重偏离均值的机会不多。平稳,其实是一种福气。
从历史统计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些“傻瓜式”投资方法也可以大获成功。比如低市盈率法、低市净率法、低价股法等等,这些方法不但不需要什么企业研究甚至连市场环境都可以大部分忽略,收益以过去20年看却高得惊人。但其隐性门槛在于:1,真正甘当“傻子”;2,极大的耐心和毅力;3,极低的期望值。
当然,以接近20年的长度验证的投资策略虽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简单的收益统计同样也过滤了这个过程中巨大的挑战。比如上述的“傻瓜法”曾经在5-8年的时间内几乎颗粒无收,有几人可以坦然面对这个结果?或者说一个投资人的投资生涯有几个8年呢?
“傻瓜法”的主要问题:1,本质上它并不在意公司实质价值而只是通过市场波动来赚钱--虽然与普通投机和赌博差异很大,但依然缺乏一个稳固的地基;2,策略依据完全来源于历史环境,构成历史收益的某个要素一旦变化可能严重影响结果;3,它与其它投资风格和策略一样面临风格不适期间收益很差的问题。
现在的投资人好像不表示下“a股估值体系是扭曲的,太无效了”就无法显示逼格了。我倒是奇怪,从历史的验证来看在大面积结果上a股与美股在不同类别收益率的特征上高度一致,在个股的长期价值反映上a股也与美股同样有效,而在短期的市场癫狂中美股与a股也并无二致。我就不知道这些朋友在吵吵个啥?
市场波动的钱本来就是价值投资收益的一部分,典型的就是“恐惧贪婪”概念,但它从未承诺过“快速获利”。长周期双击的超额收益是一个价值实现的完整链条,而非情绪波动的简单映射。如果试图将估值波动作为一种快速获利的工具,只能是越来越偏离企业价值这个根本而走向投机。
不管大盘股小盘股,其都是个体上涨中自身因素更多些(如业绩驱动、催化剂爆发等)而整体上涨中则是风格驱动更多些(风格偏好等)。一次真正的“魔法时刻”往往是两者共振的产物——也就说单纯的估值修复往往迅猛快速,但幅度和持续性有限。以长期业绩驱动为根本,等待“风”的到来则稳健弹性两相宜。
市场有效还是无效既是一个程度问题也是一个时间跨度问题,从程度上说市场总是在强有效-弱有效之间摇摆。从时间跨度上而言,短期信息易充分高效反映而长久未来则难准确反映。弱有效市场阶段对投资人具有重大操作意义,那些长期持续创造价值而本质上难以被充分反映的品种,则是最重要的操作对象。
弱有效市场往往出现在全面低估和高估的2个极端态,相对较好识别但操作上却异常考验执行力;长期价值创造力远超出市场当前预期的对象则集中在未来优势型企业,它在执行上只需长期持有但却异常考验投资人的商业洞察力和耐心。两者结合固然最优,但显然也对人的能力要求最高。
当你读完文章觉得不错,请分享到朋友圈给你的朋友们
金枫股经兼顾原创与好文精选,仅作为股票投资学习平台,并不持有任何观点。部分文章分享前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转载本平台文章,敬请注明来源!
“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枫股经(ID:stock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