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让学生学会阅读》读后感第④辑

以下文章选自《春风弦歌》
 
写在前面
 
什么是群文阅读?优质的群文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的文体如何做群文阅读?通过群文阅读可以学什么?……在本书中,蒋军晶老师将自己多年做群文阅读的经验全部呈现出来。
 
 蒋军晶老师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的阅读量大增,促使学生向往精神生活,同时培养学生思考、发现的能力。他的群文阅读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一条可操作性极强的新思路。
 
 本期开始,与大家分享思齐成长阅读小组成员的《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读后感悟,敬请大家阅读、指正。
 
由阅读《让学生学会阅读》而想到的
 
韩煜涛
 
2014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东北三省高中语文教学论坛在我校举办,我承接了一堂公开课的教学任务,带领我当班主任的第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整本书阅读,当时对于我和参会的大多数老师来说,“整本书阅读”还是一个非常新颖的概念。孙立权老师在论坛的闭幕式上提前摆出了下一年论坛的主题“群文阅读”,从此,“群文阅读”作为一种语文课堂学习模式走进了我的视野。
 
几年来,观摩了很多“群文阅读”公开课,也眼见了很多对于其概念的炒作,可对于“群文阅读”实质的认识始终云里雾里,直到读到蒋军晶老师这本书。全书共分为三章:什么是群文阅读;文体与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实践。该书理论联系实际,既针对学生提供阅读策略,又为教师提供教学策略,处处显示着蒋老师的专业态度和实践精神。于我而言,该书对于群文阅读的概念界定以及组群类型的分析对我启发最大。
 
什么是群文阅读?蒋老师认为,群文阅读应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包含时间、议题、文本、教学等几个要素。学习时间一般在一节课或两节课之内;议题可以是作者、体裁、写作风格、表达方式、阅读策略等等,它的内涵和外延都要大于主题;文本要达到2-5篇,没有主次之分;最后,只有阅读而没有教学也不是群文阅读。蒋军晶老师用这四个要素给予群文阅读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这与我们传统的阅读教学还是大不一样的,它改变了之前教师们利用连续两三个课时对单篇课文肢解分析的模式,而用大容量的阅读素材来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进而通过课内的阅读练习与课外学生的自主阅读建立起联结,这样的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树立研究意识。
 
我认为“议题”是群文阅读理论框架的核心,一堂好的“群文阅读”课是建立在恰当的“文本选择”基础上的,而文本选择的依据正是议题的确定,而在本书中,蒋老师把议题确定的关键打在“互文性”这一点上。在阅读过程中,作为读者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相似的词语、意象、情感、场景等会重复出现在不同文本中,这其实就是互文性的现实体现,所以,互文性可以理解为不同文本之间的潜在关系。互文性可以是不同文本中词语、语句、段落间的互文关系,可以是不同文本中意象与象征意义的联系,当然也可以是不同文本间的文化联系。
 
基于以上对于互文性的认识,我们可以把群文阅读的议题归纳为以下三类:
 
第一,主题型群文。蒋老师认为“议题”不是“主题”,或者说“议题”大于“主题”,“主题”应该包含在“议题”之中。这是最常见的互文性群文,即围绕一个主题选取一系列的文章,比如关于“亲情”“友谊”“爱情”“理想”“青春”“自由”,等等。这样一组群文可以是跨时代、跨地域、跨专业的,放在一起会引发学生对一个主题的意义进行建构和整合,有利于拓宽其知识背景,从而达成对于文本意义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全面理解。
 
第二,原型式群文。在无穷无尽的文本中,总有一个故事原型、套路等共通的文化、思维或范型类的东西。比如世界各主要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或传说。比如蒋军晶老师著名的“创世神话”群文阅读。主要内容设计如下:
 
1.听(讲)故事“盘古开天地”,聊创世神话的产生原因。
 
2.比较阅读中国、日本等国的创世神话。
 
(1)推测所阅读的创世神话所属区域并寻找理由。
 
(2)基于地域性、民族性,“创作”北欧(冰岛)创世神话。
 
(3)体会“盘古开天地”的民族元素。
 
3.比较阅读中国、印度、罗马的创世神话。
 
(1)找出各创世神话之间的共同点。预设:发现“宇宙卵”“英雄创世”“垂死化生”的神话母题。
 
(2)质疑,挑起认知冲突:不同地域、民族的创世神话为何有这么多共同点?
 
(3)小组聚焦讨论:“宇宙卵”母题的形成原因(猜想)。
 
4.比较阅读创世神话、“宇宙大爆炸”科普说明文。
 
(1)围绕“真实”进行讨论。
 
(2)今天读神话,可以读什么。
 
(3)补充阅读他人的创世神话读后感。
 
在上面的群文组合中,蒋军晶老师将不同民族的各种创世神话组合在一起,探讨创世神话的共同特征或者思维模型。这在人类文化学上具有某种共同的图式,有利于学生建构起对人类文化原型的认知。
 
第三,功能性群文。这是指组合具有相同写作手法或相似艺术技法的一组例文,让学生感受、理解并学会其中“共同的文章样式或法则”。比如关于人物外貌描写,我们可以选取各种文学作品中写人物的一些片段,让学生在阅读之后总结归纳出一些共同的手法和技巧。还有就是有着共同的结构样式的群文,比如“寓言”类群文,“童话”类群文,“小说”类群文都有类似的结构方式。“功能性”这一议题往往建立在文体相同的基础之上,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可以同新课标“任务群教学”紧密结合。
 
当然,蒋军晶老师在该书的第二部分还针对不同文体谈到了阅读策略的问题,只有针对不同文体的特征指导学生的阅读,才能使学生在信息的浩瀚汪洋中找到指引前行的灯塔。对于这一部分,我不想再展开来谈。下边我主要借此机会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两点看法。
 
第一,教学改革不能总搞“一刀切”。
 
我从教时间不长,至今整8年。可是,从参加工作以来,我经历了“课堂教学必须使用多媒体设备”的阶段,也经历了“不提倡年轻语文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阶段;经历了“课堂教学必须使用预习学案或工具单”的阶段,也经历了“不再使用所谓学案和工具单”的阶段;经历了“课堂教学必须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阶段,也经历了“批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阶段……本次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以统编版教材的使用为契机,而新教材的编写明显体现单元群文阅读的精神,我只想说,我不想再经历“教学尤其公开课教学必须使用群文阅读”的阶段和“教学尤其公开课教学不再提倡使用群文阅读”的阶段。
 
第二,教学改革应该打破固有思维。
 
前一阶段因为参评省优课录了一堂小说教学课,录课前也在其他班级试讲,经历了充分的“打磨”。这堂课我设定了两个学习目标,在给予学生充分表达时间的情况下,课堂时间上总是不够,教师对于课堂学习内容的总结也显得仓促与不足;而控制学生表达时间,课堂上的思考与探讨就不充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作品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认识就不够深入。我想大家在上课时,尤其在进行公开课教学时,可能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限定语文教学方式的条件很多,课时长度就是其中一个,40分钟的课时长度可能是基于人的认知规律(比如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时间)而设定的,那为什么各种重要会议的长度从不考虑人的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时间呢?况且这种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时间是基于学生“听讲”的学习方式而设定的,而我们现在的课堂学习方式已经远不止于“听讲”,学生如果参与了深入的探讨甚至是辩论,那么学习积极性就会被大大调动,注意力集中时间也会有效延长,这必然会提升学习效果。可是,有谁敢打破40分钟的课时长度呢?甚至又有谁去想这其实也是教学改革应有的一部分呢?这似乎又并非是语文学科一家的问题。课时长度的固态化似乎又只是人们对于教学认识固有思维的一个小小侧面。
 
本文呈现了我一些不成熟想法,真诚希望大家给予批评与指正。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