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读共写 一一教师阅读童书感悟选
以下文章选自《大丰区实验小学》
童书感悟,师生共读共写
——教师阅读童书感悟选
新教育的发起人朱永新老师说过:“师生共读共写是一个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师生共读共写是新教育实验重要内容之一,老师与学生一起读书,就拥有了共同的语言密码。让我们一起看看老师们阅读童书的收获吧!
一年级 张朝霞
快乐阅读从童谣开始
——读《中国经典童谣诵读100首》有感
四月,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一本书,叫《中国经典童谣诵读100首》,顾名而思义,里面收录的都是经典童谣。
金波说,童谣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母乳。对于一个孩童来说,童谣的启蒙作用在于“美听”的愉悦、语感的体验和趣味的培养。同时,童谣又是儿童认识世界、阅读世界的初“风向标”。孩子们通过童谣的诵唱和口耳相传,加深了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这将成为他童年生活的一份快乐记忆。
王宜振先生从数万首新童谣中逐一挑选,为孩子们精心创编了这本注音版《中国经典童谣诵读100首》。全书收录陶行知、金波、圣野、黄庆云、樊发稼、张秋生、李少白、高洪波、王宜振、钱万成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100篇经典童谣,每一首都朗朗上口,极富韵律感,适合诵唱和表演,可以无限开拓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一是童谣都写得十分形象,让你脑子里能直接显现童谣所描绘出的情景。如金波的《野牵牛》,“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滴滴哒!滴滴哒!”这支谣曲读起来真美,像顺口溜。你看那朵野牵牛花,它想爬得很高,骄傲地向大家展示自己,可是哪里都不适合爬,怎么办?
二是童谣所用的语言都很生动、活泼和幼稚。如林颂英的《石榴》,“石榴婆婆,宝宝最多,一个一个,满屋子坐,哎哟,哎哟,小屋挤破。”读这首儿歌,让人情不自禁就笑了。你看一个普通的石榴,被写得多么有趣。石榴婆婆的孩子们坐在屋子里干什么?瞧,他们是在比赛讲故事呢!石榴婆婆一笑,哎哟,小屋的门开得更大了!这很符合儿童生动又活泼的语言特征。所以,我觉得这首《石榴》是首非常典型的好童谣。
三是童谣都讲究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门口有个雪娃娃,张着嘴巴不说话,我拿苹果去喂它,叫它不要想妈妈。”在孩子眼里,雪娃娃也会饿,也会想妈妈。面对比他弱小的事物,孩子萌生了一股力量感,要去照顾他、安慰他。单纯、直白的语言,流露出孩子真挚的爱心。这句选自董恒波的《雪娃娃》,从字面上看,对仗很工整,读起来也非常合韵,决不拗口,很适合儿童诵读。
童年,带给我无限乐趣,当然也带给我美好的回忆。这些经典童谣已经在儿童中广为流传,已经成为孩子学习语言的母乳,认识世界和阅读世界的最初向导,走进文学殿堂的第一级台阶。这本经典童谣书是系列图书中的又一文化瑰宝,值得每一个孩子拥有、诵读和珍藏。快乐阅读从童谣开始,让你我同行!
一年级 陈亚琴
爱 的 供 养
——读《爱心树》有感
第一次想要接触《爱心树》,是因为看了萱宝妈妈写的一篇关于这本书的亲子共读文章。虽然假期里就布置了孩子们阅读这本绘本,但是自己却一直没有机会仔细阅读。(因为没有为自己购买,想着开学的时候和孩子们借来一阅也不迟。)
萱宝妈妈听着孩子用稚嫩的语言将她所看故事讲给自己听时,被文中的这棵树震撼了。一棵大树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他喜欢的一个小男孩,最后自己都很老很老了,老得只剩下一个短树桩,但是他还是愿意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给予了小男孩。这是怎样的一种爱,让这棵大树宁愿倾其所有?这又是怎样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呢?母女两人又再次捧起绘本,细细品读起来。看着母女两人的亲子共读互动的场景,令我很是欣慰。
假期过后,孩子们一回到校园,就向班里的孩子借来这本《爱心树》,在办公室慢慢品读起来。青绿色的封面上画着一棵高大的树木正低着头瞧着树下的一位小男孩,似乎在说着什么?轻轻地翻开封面,居然和之前我看到其他绘本不同,它跳离了绘本一贯以多彩的图片来吸引孩子们眼球的做法,而是选用了非常“沉闷”的黑白来配色,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绘本故事吧!一页一页地仔细翻看,不仅逐字逐句地看过去,连图片也不放过。
这是一个温馨、充满爱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书中的这棵树无私、无怨、无悔,为了帮助小男孩实现自己的愿望,将自己的一切都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之后,却依然觉得很快乐。这位小男孩的做法我暂且不去评价,读着故事,我就想到我们的父母,这棵树不就像我们的父母?这棵大树对小男孩的爱不就是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的爱。
从我们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蹒跚学步到入校求学,从走上工作岗位到结婚生子——我们的每一个成长过程都离不开他们的尽心呵护,在我们需要他们的任何时候,他们都会默默站在我们的身边,鼓励着我们,支持着我们,伴随我们一路成长,看着我们快乐,他们心里比谁都欣慰。我们的心情就是父母的晴雨表,他们总是悲伤着我们的悲伤,快乐着我们的快乐。但是,作为子女又该如何面对父母的这份厚爱,又该对自己的父母做些什么呢?难道只是像那位小男孩一样一味地开口索要吗?
故事读完,我决定在下次《爱心树》的阅读交流课上,我要告诉我的孩子们,爱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可我们在接受这份爱的时候也应该学会感恩,学会感谢,学会知足,这样别人付出的爱才有价值。虽然这棵大树表面上是很开心的,只是这位小男孩没有看见大树内心的苦闷和忧伤。他只知道一味地向大树索取,大树奉献出自己的果实给男孩拿去卖钱;大树将自己的树枝砍断给男孩造房;大树用自己的树杆给男孩用来造船;最后,大树用仅剩下的树墩供男孩休息,看着大树将自己的所有都无偿地给了这位小男孩,这位男孩接受得心安理得!接受的理所应当!这种爱只是建立在索取的基础上,是一种不完整的爱!如果当初小男孩需要钱的时候,苹果树不是让小男孩从自己身上摘取苹果去换钱,而是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也许苹果树最后也不至于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老树根吧?
真正的爱是建立在有付出,也有回报的基础上的。每个人在享受爱的同时,更要学会感恩,懂得感谢,还要懂得回报,这样的爱才是相互的,这样的爱才能长长久久,这样的爱才能像星星火炬一样,永远传递下去。
二年级 胡迪
我的决定是不可能改变的
——读《犟龟》有感
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那只乌龟的执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绘本《犟龟》中,小乌龟陶陶对目标的坚定更让我感到震撼。
在乌龟陶陶的心中,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是一场最盛大的庆典。因此参加婚礼成了陶陶最大的心愿。然而狮子洞路途遥远,庆典不久就要开始了。那么一只小小的乌龟仅靠着四只小短腿缓慢地爬行,又怎么能如期参加婚礼呢?不过,小乌龟陶陶可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到哦,她相信自己的四条腿足够健康,只要坚持爬,就一定能准时参加婚礼。
小乌龟有着大大的梦想。她迈着缓慢的步子,爬呀爬,再累也不肯休息。爬着爬着,陶陶遇到了第一个动物伙伴蜘蛛发发,发发得知陶陶要参加狮王的婚礼,忍不住取嘲笑:“你可是慢的出奇呀,怎么可能赶上婚礼呢?”陶陶并不在乎别人的嘲笑,她坚定地说:“我的决定是不可能改变的。”爬呀爬呀,乌龟陶陶又遇到了蜗牛师师,蜗牛师师告诉陶陶:“太糟了!你完全走反了方向。”师师感到很难过,因为他和陶陶都要错过狮王的婚礼了,师师请求陶陶留下来安慰她,但是陶陶拒绝了他并坚定地说:“我的决定是不可能改变的”。后来壁虎茨茨对陶陶说狮王的婚礼取消了,智者阿嚏告诉陶陶狮王已经去世了。可是,陶陶依旧坚定地对他们说:“我的决定是不可能改变的”。
“我的决定是不可能改变的”,这既是陶陶的人生信条,也是《犟龟》这本书想要告诉读者的道理。主人公陶陶虽然弱小并且爬行缓慢,但是她有足够的信念支撑自己实现美好的梦想。所以,当面对每一次阻碍的时候,陶陶都能坚定地在自己的道路上继续行走。
在故事的结尾,陶陶没有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但是她却碰上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在这场最盛大美好的庆典中,陶陶感到无与伦比的幸福。因为她终于“准时到达了”。有人说陶陶是幸运的,恰好赶上了新任狮王的婚礼。可我却认为,陶陶的这份幸运来自于她一直以来的坚持。如果陶陶在某一次阻碍中退缩了,放弃自己的梦想,那么她也将和这场最盛大的庆典失之交臂。
坚持,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坚持,是成功者的铺路石。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定信念,迎难而上,用努力去浇灌出成功的花朵。
二年级 包萍
我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
——读《犟龟》有感
拿起《犟龟》,封面上可爱的犟龟就让我爱不释手。它手撑着脑袋,脸上略带点笑意,那或许就是胜利者的笑容吧,白色的旗帜就是他眼中的目标和终点。这本绘本是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的绘本作品,搜索了些他的资料,他的书不仅是写给儿童看的,也是写给“有童心的成人”看的。这么说来,我就算是幸运的后者了。
这本绘本讲述了不起眼的乌龟陶陶要去遥远的狮子洞参加动物王国的最高首领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这一路上,它遇到了蜘蛛发发、蜗牛师师、壁虎茨茨和乌鸦阿嚏,他们都劝陶陶放弃这一决定,而却每次都坚定地告诉它们:“我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凭着这份勇往直前的执著,小乌龟越过重重障碍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虽然没有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但赶上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
这赶往庆典的一路上,陶陶遇到讥讽的嘲笑、热情的挽留、不屑一顾的眼神……但是他都友好而坚定的回答道:“对不起,我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他的自信、他的韧劲、他的坚持都帮助它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参加狮王盛大的婚礼。除了这些,她还要面对客观环境的考验和障碍,而这些都不足以让乌龟退缩,小小的身体里迸发出强大的能量就是执著。虽然说,成年世界里有很多小朋友们没有的无可奈何,但是相信如果我们心中有梦想,有坚持,那么事情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浅读了《犟龟》,我对我内心深处隐藏的目标突然变得清晰了起来,不管结果如何,就算达不到心中的“远方”,那我也一直保持奋力向上慢慢潜行的姿态,探索研究。很多人总说我慢,我也总喜欢把自己比作蜗牛,慢慢爬,总归爬上属于我的那一片蓝天,我现在应该知道接下来我该做什么,心中的快乐“庆典”什么时候才能来到?心中的期许已经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了,“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三年级 吴金燕
细品寓言,慢悟人生
——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感
中华文化瑰宝中,寓言以其独特的形式,流传千古。短小的故事,深刻的道理,或许初读未知其意,再读已深有同感。“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寓言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生活的内在意义。”翻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那些早就烂熟于心的故事,或者未曾了解的故事,带来一串串思考。
《叶公好龙》,令并非真正热爱的人原形毕露。《望洋兴叹》,提醒我们天地之大,眼界要放宽。《眉眼嘴鼻》,让我们意识到身处集体,功劳不是一人独有。《蛀虫》中,蛀书虫说:“外部侵入的危害看得见,可以抵御,内部的腐蚀却难以察觉。”《邹忌比美》,告诉我们人们常常因自己的主观原因,而作出一些并不符合实际的评论……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其实有时便像一则则寓言的串联,不经意间,与这些故事对上了号。你瞧,塞翁失马的经典,常常应验在人们的生活中,乐极生悲,苦尽甘来,我们不应被一时的顺风顺水而冲昏了头,也不能被一时的打击而失去了斗志,宠辱不惊,胜败不惊,从容应对生活中的风浪,努力过好每一天便可,其他,交给时间来决定。
你瞧,《小乌鸦学喜鹊叫》《种树》这些寓言,其实蕴含了许多育人的道理。朱永新老师说,“好的教育是‘扬长’,不是‘补短’”。小乌鸦妈妈一心想让小乌鸦学会喜鹊的叫声,违背了它天生的特点而不得成功,只有顺应它的天生能力,顺势引导培养,才能让它的成长不再痛苦。郭橐驼成为种树能手的原因是:顺应树木生长的规律,让它们按自己的本性生长。许多家长过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高地寄予孩子期望,过早地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培养,反而造成拔苗助长的结局,让孩子没有兴趣,疲于应付。郭橐驼说,“种树,树根要舒展,培土要适当,原土要保留,筑土要紧密。种好以后,灌足了水,便不要再去动它。它的生长规律不受到破坏,它的自然本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也是如此,一定要掌握好“度”。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又不能违背生长的规律,顺应规律,给予充足的成长时间与合适的发展空间,孩子们自然能悠然绽放在属于自己的时空。
小故事,大智慧。孩子们在阅读时也悟出了许多道理,雨泽说:《井底之蛙》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目光不要短浅,我们要积极进取,不能安于现状。子寅说:《亡羊补牢》告诉我们,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睿阳说:《愚公移山》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克服困难,将事情做好。心宇说:《滥竽充数》告诉我们,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然能蒙混一时,但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博文说:“《折箭》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很单薄,许多人的力量就很强大,所以我们要同心协力,团结力量大。”
孩子们读出了小故事后的大道理,我读出了故事与人生的重合。“快乐读书吧”教学指导说:“把寓言与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起来,才算是真正读懂了寓言。”细品寓言,慢悟人生,孩子们会在以后的成长之路上,对其中的道理有更深的理解,一定常会有这样 “恍然大悟” 的共鸣:这不正是那个寓言所说的嘛——
如若现在开始,遇事便以一个个寓言中的道理来“指导人生”,生活,应会更从容,收获,应会更丰足。人生,便会有简单的快乐,便会有丰富的色彩。
三年级 曹卫鸿
用 爱 滋 养 生 命
——-读《乌丢丢的奇遇》有感
人生的财富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爱。我想用童话中吟痴老诗人和乌丢丢的故事告诉你:有爱滋养的生命,才是鲜活、美丽和不朽的生命。
爱是什么?
爱是吟痴诗人给木娃娃可可、蝌蚪人、陀螺、鬃人、不倒翁予以生命的滋养,使他们像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一颗心在跳动。他们一起长大,直到永恒。
爱是蝴蝶的执着:“我要自己飞到她(蔷薇花)身边,即使这大风阻挡我飞到她那儿,我的灵魂也会飞去见她。”对自己所爱的人,就应当靠自己的力量来到她身边。做事要听从真诚的心来调遣。
爱是吟痴老人坚信芸儿种下的鸡蛋一定能发芽、开花。让乌丢丢相信,只要心存信念,理想的种子一定会发芽、开花的。
爱是蘑菇人为了给鲜活的生命遮挡暴风雨而变成的蘑菇亭,是被暴风雨打碎了的再也拼凑不完整的蘑菇碎片。
爱是雕塑家手中的一张张设计图,是他追求完美和理想的心。
爱是细心的母亲把吟痴最早的作品珍藏起来,给他剪贴成一枚枚书签,在他十八岁生日的时候,母亲亲手送给他的那一张张蝌蚪书签。
爱是乌丢丢为了报答珍儿赐予的“血肉之躯”,以世界上最高昂的代价——生命去回报了珍儿!
爱,让乌丢丢的生命变得鲜活。
爱,让乌丢丢和老诗人的友情变得神圣。
爱,可以让坚固的心融化。
爱,让每个人、每只动物、每株植物变得温暖。
爱,让世界美好。
让我们记住金老的话:我们接受别人的爱,更不应该忘记用爱回报,正像我们走向人生之路,你必须迈开左右脚。
最深情的爱,不应该只在言语间,更在心中,在行动中。
时光那么浅,岁月那么短,无论季节如何转变,愿我们怀有一颗充满深情的爱心,用深爱拥抱世界,世界必然报我们以情深。
将那些心心念念的深情,写意成年月里最温柔的寻常!
四年级 崔笑雨
心灵的成长
——读《草房子》有感
曹文轩的《草房子》我是第一次看,午读的时候跟着孩子们一起读,不知不觉就被吸引了,熬着夜把这本书看完了。
曹文轩塑造的人物形象最能体现他的“悲悯情怀”,而秃鹤就是他小说中塑造的一个具有其风格的典型人物。秃鹤是一个有生理残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在同学中间很醒目。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之中,同学之间,一定有这么一个人,他们或爱流鼻涕,或者爱摇头,或者听力不好。他们的处境并不好,因为很多人喜欢嘲笑他们。在这些孩子的心里,他们从来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弱势群体的一员。他们希望证明自己有力量,有智慧,能体现自己的价值。秃鹤就是这样的人。按理说,秃头并不是什么什么大不了的缺陷,而秃鹤想要戴上帽子掩藏这个秘密,不被人关注,不被人注意。他是极度敏感,也是极度自卑的。
小说的高潮也由这顶帽子展开。秃鹤在集体会操的时候报复性的丢掉了自己的帽子,这个举动带来的后果是整个集体荣誉受损。另一个高潮是秃鹤挺身而出,要求扮演的人都不愿意表演的角色。这两处,一前一后,都是在公共场合和集体的场合。一个让集体的荣誉受损,一个给集体赢得荣誉。不难想象,秃鹤最怕别人看到他的秃头,而他自告奋勇的承担了这个他不愿意承担的角色时,内心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这一切自然而然发生。在人们庆贺成功的同时,他选择了逃离,但这个成功的主要功绩应该属于他,他被关注,又被冷漠。秃鹤独自一人离开了大家,当人们想起他时,才去寻找他。最终,一切冰释前嫌,正如这部分的结尾处写的:“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找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是呀,这是一个英俊的少年,是一个真善美的少年,秃鹤从报复到最后挺身而出,是一个美丽的过程,是一个心灵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展现人性之美的过程。
四年级 袁晓红
读《草房子》后感
从去年9月份以来,我校开展了“亲子共读共写”的读书活动。伴随着温馨的亲子阅读,我们老师间,也掀起了一场与书为友的阅读活动。特别是在这个特殊的超长假期里,我们师生家长谁也没有放松,一页页,一本本,如饥似渴地比赛着读。其中,曹文轩笔下的《草房子》让我久久回味。
我惊讶于作者细腻的笔触。无论是对淘气捣蛋的桑桑,二十多岁的蒋一轮,还是七八十岁的秦大奶奶,作者对其外形、心理的描写都可谓是栩栩如生,让人仅凭文字就可在眼前勾勒出这些形象来。蒋一轮:头发被他很耐心地照料着,一年四季油亮亮的分头,很分明的道线,露出青白的头皮,加上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就透出一股挡不住的文气。你再看秦大奶奶:身高十分匀称,只是背已经驼了,浑身上下穿得干干净净,只有粽子大的小脚穿着一双绣了淡金色小花的黑布鞋,裤脚用蓝布条十分仔细地包裹着,拄着拐棍,一头银发,在微风里微微飘动.
我感动于忧郁中氤氲的纯美。桑桑和纸月少男少女间至纯的毫无瑕疵的感情;秦大奶奶拼老命去救学校里的一只南瓜,这样一位垂暮老人在临死之前绽放的人格光彩;杜小康,一个富家子弟在经历了接踵而至的灾难之后,振作精神,重做自我的坚韧;细马,一个少年依靠自己的力量给妈妈盖起了一座大房子的感恩孝心;以及主人公桑桑直面死亡的沉着冷静。这些事看似是多么的平常,但却又是多么的撼动人心!
这部小说让我喜欢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带给了我回忆的味道。虽然与书中人物的经历不同,但同是作为孩子时的感受却清晰到像刻在了脑子里一样。桑桑生病时反而感觉很惬意很幸福的样子,让我记起小时候生病时稀有的香蕉、苹果。纸月被拦的经历,让我想起我们几个小女生在上学的路上被同年级的几个“小痞子”拦住,害怕、惊慌,一起涌上心头。桑桑和杜小康点火烤红薯、“贼回家”游戏,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抓知了、打桑葚、碾麦场;桑桑对自行车的痴恋,这在我的童年里也留下过不浅的痕迹:某天中午和邻居东东推了她家一辆28自行车,在操场上轮流学骑,居然学会了!看来,我要学比要我学,效率确实高多啦!啊,我的童年的味道……
也许,我们谁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更何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是要时常以自己的童年为镜子,站在孩子的世界思考、教育和引导。
五年级 施杨梅
读《论语》,学国学
盐城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推荐必读书目为《论语》、《呼兰河传》、《企鹅旅行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西游记》这5本著作,还有10本选读书目。寒假期间,已经安排学生从《论语》开始诵读,每天的晨诵任务也是从《论语》开始。每个孩子的阅读速度都不同,要按照规定要求在相应的多少天里完成诵读,对一小部分学生是有点难度的。根据学校要求,已经对《论语》的知识点进行检测,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读的只是表面,没有深刻领悟《论语》的主要内容。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是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战国前期。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初中的课本里有《论语十二章》,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哲理的名言警句。我以这十二章语录为切入点,与学生一同诵读了相关语句。
赵普,北宋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七年级有一篇文章就是详细介绍赵普的,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事物,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勉他读书。他晚年读书很勤奋,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箱子取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办理政务,处理决断果断。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他早年读书不多,但对《论语》却有着不俗的见解,他曾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说《论语》也可以说是一部治国良策了。
我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读《论语》,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思考感悟儒家大师的经典著作,学习经典国学,从《论语》开始。
五年级 王洁
《论语》读书笔记
对于我来说,与孩子们一起读《论语》是一种新鲜的体验。看着他们摇头晃脑地诵读着《论语》,苦苦思索圣人之言的样子,心中是宽慰的。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成就,应该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的吧。如同我小时候读《论语》一样,也许只是不求甚解,但毫无疑问的,《论语》始终会在我和他们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论语》的篇幅虽然短小,但却有着“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名。由此可见,《论语》进而深掘,会发现其中蕴涵着很深远的道理;简而读之,又会发现许多道理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也一样适用。
《论语》一书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为主。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如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对我们谆谆教诲。有时又论发雄辩,洋洋洒洒。这就使《论语》成为一本富于变化的经典名著。
为政篇第二里有云,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是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惘然无知没有收获、没有方向陷入迷茫;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认真学习和钻研,终将一无所得。孔子的这句至理名言给孩子们的启发很大。在课堂讨论中,孩子为学重要,还思是重要,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在他们的讨论声,我的脑海中也在不断回旋这一句。学与思的辩证关系,本就是每一个走在学习路上的人要应对的迷思。最后,我们一起得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有效地读书与学习的道理。也许我们只是浅浅议论了《论语》中的观点,但在这来去的思索之间,已经将自身实际与《论语》中的精深奥义进行了一次对照,也将曾经萦绕心头的迷思梳理并涤尽。
《论语·宪问》中,“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弟子问孔子说:“老师,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回答:“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意思就是,一个人用恩德来报答怨怼,那别人又用什么来报答他的恩德呢?所以,以德报怨不可取,但以怨报德也不可取,应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他人有负于你,你应当用你的正直、耿介对待这件事。你要用你的恩德、慈悲,去回报真正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当你用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应对世间一切,不在乎是德还是怨,只是谨记人生有涯,把有限的情感、才华用在最应使用的地方,就可不生怨怼,得到真正的平静。
六年级 陈慧
捡拾书中那快乐的花儿
——读《今天我是升旗手》
《今天我是升旗手》,是一部正能量满满的书。书中的主人公肖晓崇拜英雄,他坦诚、热情,对待同学像春天般温暖;他正直、勇敢,与坏人坏事作斗争。他是个真正的男子汉。读这本书时,我就在想,如果所有的同学都能以肖晓为偶像,去学习他身上的闪光点,那么人人都会积极向上,大家团结互助,这个班就会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天都会演绎出动人的故事。
读一本书,我们都会关注主要人物的故事情节。这本书里的肖晓机智地与街边小店老板周旋,勇敢地制服抢匪,上交装有巨款的钱包;热情地帮助“学习尖子”林茜茜,“追星族”祝小娜;发动全班同学向青山希望小学捐赠红领巾、队旗等等,大家一定记忆犹新吧。其实,一本书除主要人物,还有次要人物,同学们可不要只津津乐道于肖晓、包郝、巴顿等同学的故事情节哟。书中的梅放老师,你能想起关于她的哪些故事?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老师?她与你接触过的老师一样吗?再比如肖晓的爸爸、光明小学的校长,他们又给你怎样的印象?对他俩的所作所为,你怎样评价?当你关注了这些“配角”,读书的滋味就会增添一层,对书的内涵领悟也会更深。
这本书描述了大家熟悉的校园、家庭生活,所以读起来是不是毫无距离感?有同学用半天的时间一口气就读完了呢。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常常让你忍俊不禁,或是莞尔一笑,甚至开怀大笑?黄蓓佳阿姨的叙述是幽默风趣的,捡拾书中那一朵朵快乐的花儿吧,你会发现这本书好有趣!
瞧,包郝建立起“空中索道”后,有一回在大热天儿里给肖晓传一根鲜奶雪糕,绳子拉了一半,雪糕化了,黏乎白花花的奶汁掉在楼下走过的一个刚烫完头发的女人头上。她可吓得不轻,以为是鸟粪,手一摸再一闻,知道是雪糕,便叉腰拍腿把包郝一顿臭骂。女人的气急败坏,包郝的龟缩样儿是不是特好笑?
看,当肖晓第一次见到巴顿时差点儿哭了,美国的五星上将巴顿与眼前这个又矮又瘦的男孩反差实在太大,以至于他“蛮横”地不允许这个男孩儿叫“巴顿”。巴顿完全辜负了他爸对他的厚望,只对吃,对烹饪追求无极限。读这段文字你有没有感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由此而哈哈大笑?
再看,包郝用爸爸的设计草图纸制作名片,爸爸构思了几个月才画出来的一张图,就这么被他硬生生地用两块橡皮擦掉了,爸爸气得发疯。而肖晓也因相中抽屉里的大红婚宴请帖而偷偷拿来做了名片,结果害得爷爷奶奶吃喜酒搞错饭店。如此的弄巧成拙怎能不叫人扑哧一笑?
书里诸如肖晓跟奶奶去超市买回狗粮,奶奶却不认识,满心欢喜打开罐头要给他吃;肖晓上操迟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站到队伍最前排,让检查组人员怀疑自己是否眼花;包郝过生日许愿,下辈子要当猴子等等好玩的情节随处可见。
细细品读这本书吧,捡拾起书中那一朵朵快乐之花,你就会体验到“悦读”的美妙滋味!
六年级 梁玲
《今天我是升旗手》读后感
我看完《今天我是升旗手》这部儿童小说,我被肖晓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并且带给我许多的思考。这本书故事生动,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让人一读就懂,让我思考着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中,像肖晓这样靠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升旗手的还真不多,我们选举的都是考试成绩好的。我觉得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要关注学生品德教育。
小说中肖晓在一家小店拣到了一个装着五万六千块钱的钱包,面对贪婪的小店老板肖晓表现得机智谨慎识破了小店老板的面目,这使我想到了在我们这个社会,许多人都像小店老板一样贪婪,所以我以后跟学生交流时,要告诉他们向肖晓学习遇到任何事都要留一个心眼,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在肖晓不在意时小偷一下子窜出来把钱包抢跑了,肖晓奋不顾身的追赶了上去,在警察的帮助下夺回了巨款。看到这里我要告诉我的学生,适当的见义勇为还是需要的。告诉孩子们:我被他勇敢的精神震撼了,现在很多人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更别说什么见义勇为了。我就亲生经厉过这样的事,在一次公交车上,小偷旁若无人的把手伸进一个乘客的包里,但好多人都装着没看见,没有一个人提醒被偷的人,而我在我忐忑不安时,有个小学生站出来,大声呵斥。肖晓的言行让我感到羞愧,并且重新点燃了我的正义感。
小说中,梅老师将升旗手的任务交给了在区里奥赛得了三等奖的林茜茜,肖晓在短暂的“想不通”后又重新投入到下一次的“争取"中,并且在同学的帮助下抓住了“偷猴贼”再一次赢的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和拥护。看到这里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我们的学生现在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点的挫折和失败,如果这样下去长大后怎么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通过对“今天我是升旗手”的观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重视德,智,体的教育。只有这样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教育者,才会培养好祖国的栋梁!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我们要一起加油啊!
如果没有教师自身的榜样激励,很难让孩子真正热爱读书、热爱写作。教师共读共写童书活动的展开,使得学校、教师、学生的生命变得更充实也更精彩。只有坚持,才会有收获!相信一个个普通的日子与教育的岁月,将从此变得灿烂辉煌!
END
童书感悟,师生共读共写
——教师阅读童书感悟选
新教育的发起人朱永新老师说过:“师生共读共写是一个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师生共读共写是新教育实验重要内容之一,老师与学生一起读书,就拥有了共同的语言密码。让我们一起看看老师们阅读童书的收获吧!
一年级 张朝霞
快乐阅读从童谣开始
——读《中国经典童谣诵读100首》有感
四月,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一本书,叫《中国经典童谣诵读100首》,顾名而思义,里面收录的都是经典童谣。
金波说,童谣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母乳。对于一个孩童来说,童谣的启蒙作用在于“美听”的愉悦、语感的体验和趣味的培养。同时,童谣又是儿童认识世界、阅读世界的初“风向标”。孩子们通过童谣的诵唱和口耳相传,加深了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这将成为他童年生活的一份快乐记忆。
王宜振先生从数万首新童谣中逐一挑选,为孩子们精心创编了这本注音版《中国经典童谣诵读100首》。全书收录陶行知、金波、圣野、黄庆云、樊发稼、张秋生、李少白、高洪波、王宜振、钱万成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100篇经典童谣,每一首都朗朗上口,极富韵律感,适合诵唱和表演,可以无限开拓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一是童谣都写得十分形象,让你脑子里能直接显现童谣所描绘出的情景。如金波的《野牵牛》,“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滴滴哒!滴滴哒!”这支谣曲读起来真美,像顺口溜。你看那朵野牵牛花,它想爬得很高,骄傲地向大家展示自己,可是哪里都不适合爬,怎么办?
二是童谣所用的语言都很生动、活泼和幼稚。如林颂英的《石榴》,“石榴婆婆,宝宝最多,一个一个,满屋子坐,哎哟,哎哟,小屋挤破。”读这首儿歌,让人情不自禁就笑了。你看一个普通的石榴,被写得多么有趣。石榴婆婆的孩子们坐在屋子里干什么?瞧,他们是在比赛讲故事呢!石榴婆婆一笑,哎哟,小屋的门开得更大了!这很符合儿童生动又活泼的语言特征。所以,我觉得这首《石榴》是首非常典型的好童谣。
三是童谣都讲究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门口有个雪娃娃,张着嘴巴不说话,我拿苹果去喂它,叫它不要想妈妈。”在孩子眼里,雪娃娃也会饿,也会想妈妈。面对比他弱小的事物,孩子萌生了一股力量感,要去照顾他、安慰他。单纯、直白的语言,流露出孩子真挚的爱心。这句选自董恒波的《雪娃娃》,从字面上看,对仗很工整,读起来也非常合韵,决不拗口,很适合儿童诵读。
童年,带给我无限乐趣,当然也带给我美好的回忆。这些经典童谣已经在儿童中广为流传,已经成为孩子学习语言的母乳,认识世界和阅读世界的最初向导,走进文学殿堂的第一级台阶。这本经典童谣书是系列图书中的又一文化瑰宝,值得每一个孩子拥有、诵读和珍藏。快乐阅读从童谣开始,让你我同行!
一年级 陈亚琴
爱 的 供 养
——读《爱心树》有感
第一次想要接触《爱心树》,是因为看了萱宝妈妈写的一篇关于这本书的亲子共读文章。虽然假期里就布置了孩子们阅读这本绘本,但是自己却一直没有机会仔细阅读。(因为没有为自己购买,想着开学的时候和孩子们借来一阅也不迟。)
萱宝妈妈听着孩子用稚嫩的语言将她所看故事讲给自己听时,被文中的这棵树震撼了。一棵大树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他喜欢的一个小男孩,最后自己都很老很老了,老得只剩下一个短树桩,但是他还是愿意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给予了小男孩。这是怎样的一种爱,让这棵大树宁愿倾其所有?这又是怎样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呢?母女两人又再次捧起绘本,细细品读起来。看着母女两人的亲子共读互动的场景,令我很是欣慰。
假期过后,孩子们一回到校园,就向班里的孩子借来这本《爱心树》,在办公室慢慢品读起来。青绿色的封面上画着一棵高大的树木正低着头瞧着树下的一位小男孩,似乎在说着什么?轻轻地翻开封面,居然和之前我看到其他绘本不同,它跳离了绘本一贯以多彩的图片来吸引孩子们眼球的做法,而是选用了非常“沉闷”的黑白来配色,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绘本故事吧!一页一页地仔细翻看,不仅逐字逐句地看过去,连图片也不放过。
这是一个温馨、充满爱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书中的这棵树无私、无怨、无悔,为了帮助小男孩实现自己的愿望,将自己的一切都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之后,却依然觉得很快乐。这位小男孩的做法我暂且不去评价,读着故事,我就想到我们的父母,这棵树不就像我们的父母?这棵大树对小男孩的爱不就是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的爱。
从我们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蹒跚学步到入校求学,从走上工作岗位到结婚生子——我们的每一个成长过程都离不开他们的尽心呵护,在我们需要他们的任何时候,他们都会默默站在我们的身边,鼓励着我们,支持着我们,伴随我们一路成长,看着我们快乐,他们心里比谁都欣慰。我们的心情就是父母的晴雨表,他们总是悲伤着我们的悲伤,快乐着我们的快乐。但是,作为子女又该如何面对父母的这份厚爱,又该对自己的父母做些什么呢?难道只是像那位小男孩一样一味地开口索要吗?
故事读完,我决定在下次《爱心树》的阅读交流课上,我要告诉我的孩子们,爱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可我们在接受这份爱的时候也应该学会感恩,学会感谢,学会知足,这样别人付出的爱才有价值。虽然这棵大树表面上是很开心的,只是这位小男孩没有看见大树内心的苦闷和忧伤。他只知道一味地向大树索取,大树奉献出自己的果实给男孩拿去卖钱;大树将自己的树枝砍断给男孩造房;大树用自己的树杆给男孩用来造船;最后,大树用仅剩下的树墩供男孩休息,看着大树将自己的所有都无偿地给了这位小男孩,这位男孩接受得心安理得!接受的理所应当!这种爱只是建立在索取的基础上,是一种不完整的爱!如果当初小男孩需要钱的时候,苹果树不是让小男孩从自己身上摘取苹果去换钱,而是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也许苹果树最后也不至于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老树根吧?
真正的爱是建立在有付出,也有回报的基础上的。每个人在享受爱的同时,更要学会感恩,懂得感谢,还要懂得回报,这样的爱才是相互的,这样的爱才能长长久久,这样的爱才能像星星火炬一样,永远传递下去。
二年级 胡迪
我的决定是不可能改变的
——读《犟龟》有感
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那只乌龟的执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绘本《犟龟》中,小乌龟陶陶对目标的坚定更让我感到震撼。
在乌龟陶陶的心中,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是一场最盛大的庆典。因此参加婚礼成了陶陶最大的心愿。然而狮子洞路途遥远,庆典不久就要开始了。那么一只小小的乌龟仅靠着四只小短腿缓慢地爬行,又怎么能如期参加婚礼呢?不过,小乌龟陶陶可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到哦,她相信自己的四条腿足够健康,只要坚持爬,就一定能准时参加婚礼。
小乌龟有着大大的梦想。她迈着缓慢的步子,爬呀爬,再累也不肯休息。爬着爬着,陶陶遇到了第一个动物伙伴蜘蛛发发,发发得知陶陶要参加狮王的婚礼,忍不住取嘲笑:“你可是慢的出奇呀,怎么可能赶上婚礼呢?”陶陶并不在乎别人的嘲笑,她坚定地说:“我的决定是不可能改变的。”爬呀爬呀,乌龟陶陶又遇到了蜗牛师师,蜗牛师师告诉陶陶:“太糟了!你完全走反了方向。”师师感到很难过,因为他和陶陶都要错过狮王的婚礼了,师师请求陶陶留下来安慰她,但是陶陶拒绝了他并坚定地说:“我的决定是不可能改变的”。后来壁虎茨茨对陶陶说狮王的婚礼取消了,智者阿嚏告诉陶陶狮王已经去世了。可是,陶陶依旧坚定地对他们说:“我的决定是不可能改变的”。
“我的决定是不可能改变的”,这既是陶陶的人生信条,也是《犟龟》这本书想要告诉读者的道理。主人公陶陶虽然弱小并且爬行缓慢,但是她有足够的信念支撑自己实现美好的梦想。所以,当面对每一次阻碍的时候,陶陶都能坚定地在自己的道路上继续行走。
在故事的结尾,陶陶没有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但是她却碰上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在这场最盛大美好的庆典中,陶陶感到无与伦比的幸福。因为她终于“准时到达了”。有人说陶陶是幸运的,恰好赶上了新任狮王的婚礼。可我却认为,陶陶的这份幸运来自于她一直以来的坚持。如果陶陶在某一次阻碍中退缩了,放弃自己的梦想,那么她也将和这场最盛大的庆典失之交臂。
坚持,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坚持,是成功者的铺路石。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定信念,迎难而上,用努力去浇灌出成功的花朵。
二年级 包萍
我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
——读《犟龟》有感
拿起《犟龟》,封面上可爱的犟龟就让我爱不释手。它手撑着脑袋,脸上略带点笑意,那或许就是胜利者的笑容吧,白色的旗帜就是他眼中的目标和终点。这本绘本是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的绘本作品,搜索了些他的资料,他的书不仅是写给儿童看的,也是写给“有童心的成人”看的。这么说来,我就算是幸运的后者了。
这本绘本讲述了不起眼的乌龟陶陶要去遥远的狮子洞参加动物王国的最高首领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这一路上,它遇到了蜘蛛发发、蜗牛师师、壁虎茨茨和乌鸦阿嚏,他们都劝陶陶放弃这一决定,而却每次都坚定地告诉它们:“我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凭着这份勇往直前的执著,小乌龟越过重重障碍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虽然没有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但赶上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
这赶往庆典的一路上,陶陶遇到讥讽的嘲笑、热情的挽留、不屑一顾的眼神……但是他都友好而坚定的回答道:“对不起,我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他的自信、他的韧劲、他的坚持都帮助它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参加狮王盛大的婚礼。除了这些,她还要面对客观环境的考验和障碍,而这些都不足以让乌龟退缩,小小的身体里迸发出强大的能量就是执著。虽然说,成年世界里有很多小朋友们没有的无可奈何,但是相信如果我们心中有梦想,有坚持,那么事情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浅读了《犟龟》,我对我内心深处隐藏的目标突然变得清晰了起来,不管结果如何,就算达不到心中的“远方”,那我也一直保持奋力向上慢慢潜行的姿态,探索研究。很多人总说我慢,我也总喜欢把自己比作蜗牛,慢慢爬,总归爬上属于我的那一片蓝天,我现在应该知道接下来我该做什么,心中的快乐“庆典”什么时候才能来到?心中的期许已经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了,“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三年级 吴金燕
细品寓言,慢悟人生
——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感
中华文化瑰宝中,寓言以其独特的形式,流传千古。短小的故事,深刻的道理,或许初读未知其意,再读已深有同感。“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寓言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生活的内在意义。”翻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那些早就烂熟于心的故事,或者未曾了解的故事,带来一串串思考。
《叶公好龙》,令并非真正热爱的人原形毕露。《望洋兴叹》,提醒我们天地之大,眼界要放宽。《眉眼嘴鼻》,让我们意识到身处集体,功劳不是一人独有。《蛀虫》中,蛀书虫说:“外部侵入的危害看得见,可以抵御,内部的腐蚀却难以察觉。”《邹忌比美》,告诉我们人们常常因自己的主观原因,而作出一些并不符合实际的评论……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其实有时便像一则则寓言的串联,不经意间,与这些故事对上了号。你瞧,塞翁失马的经典,常常应验在人们的生活中,乐极生悲,苦尽甘来,我们不应被一时的顺风顺水而冲昏了头,也不能被一时的打击而失去了斗志,宠辱不惊,胜败不惊,从容应对生活中的风浪,努力过好每一天便可,其他,交给时间来决定。
你瞧,《小乌鸦学喜鹊叫》《种树》这些寓言,其实蕴含了许多育人的道理。朱永新老师说,“好的教育是‘扬长’,不是‘补短’”。小乌鸦妈妈一心想让小乌鸦学会喜鹊的叫声,违背了它天生的特点而不得成功,只有顺应它的天生能力,顺势引导培养,才能让它的成长不再痛苦。郭橐驼成为种树能手的原因是:顺应树木生长的规律,让它们按自己的本性生长。许多家长过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高地寄予孩子期望,过早地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培养,反而造成拔苗助长的结局,让孩子没有兴趣,疲于应付。郭橐驼说,“种树,树根要舒展,培土要适当,原土要保留,筑土要紧密。种好以后,灌足了水,便不要再去动它。它的生长规律不受到破坏,它的自然本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也是如此,一定要掌握好“度”。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又不能违背生长的规律,顺应规律,给予充足的成长时间与合适的发展空间,孩子们自然能悠然绽放在属于自己的时空。
小故事,大智慧。孩子们在阅读时也悟出了许多道理,雨泽说:《井底之蛙》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目光不要短浅,我们要积极进取,不能安于现状。子寅说:《亡羊补牢》告诉我们,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睿阳说:《愚公移山》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克服困难,将事情做好。心宇说:《滥竽充数》告诉我们,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然能蒙混一时,但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博文说:“《折箭》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很单薄,许多人的力量就很强大,所以我们要同心协力,团结力量大。”
孩子们读出了小故事后的大道理,我读出了故事与人生的重合。“快乐读书吧”教学指导说:“把寓言与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起来,才算是真正读懂了寓言。”细品寓言,慢悟人生,孩子们会在以后的成长之路上,对其中的道理有更深的理解,一定常会有这样 “恍然大悟” 的共鸣:这不正是那个寓言所说的嘛——
如若现在开始,遇事便以一个个寓言中的道理来“指导人生”,生活,应会更从容,收获,应会更丰足。人生,便会有简单的快乐,便会有丰富的色彩。
三年级 曹卫鸿
用 爱 滋 养 生 命
——-读《乌丢丢的奇遇》有感
人生的财富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爱。我想用童话中吟痴老诗人和乌丢丢的故事告诉你:有爱滋养的生命,才是鲜活、美丽和不朽的生命。
爱是什么?
爱是吟痴诗人给木娃娃可可、蝌蚪人、陀螺、鬃人、不倒翁予以生命的滋养,使他们像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一颗心在跳动。他们一起长大,直到永恒。
爱是蝴蝶的执着:“我要自己飞到她(蔷薇花)身边,即使这大风阻挡我飞到她那儿,我的灵魂也会飞去见她。”对自己所爱的人,就应当靠自己的力量来到她身边。做事要听从真诚的心来调遣。
爱是吟痴老人坚信芸儿种下的鸡蛋一定能发芽、开花。让乌丢丢相信,只要心存信念,理想的种子一定会发芽、开花的。
爱是蘑菇人为了给鲜活的生命遮挡暴风雨而变成的蘑菇亭,是被暴风雨打碎了的再也拼凑不完整的蘑菇碎片。
爱是雕塑家手中的一张张设计图,是他追求完美和理想的心。
爱是细心的母亲把吟痴最早的作品珍藏起来,给他剪贴成一枚枚书签,在他十八岁生日的时候,母亲亲手送给他的那一张张蝌蚪书签。
爱是乌丢丢为了报答珍儿赐予的“血肉之躯”,以世界上最高昂的代价——生命去回报了珍儿!
爱,让乌丢丢的生命变得鲜活。
爱,让乌丢丢和老诗人的友情变得神圣。
爱,可以让坚固的心融化。
爱,让每个人、每只动物、每株植物变得温暖。
爱,让世界美好。
让我们记住金老的话:我们接受别人的爱,更不应该忘记用爱回报,正像我们走向人生之路,你必须迈开左右脚。
最深情的爱,不应该只在言语间,更在心中,在行动中。
时光那么浅,岁月那么短,无论季节如何转变,愿我们怀有一颗充满深情的爱心,用深爱拥抱世界,世界必然报我们以情深。
将那些心心念念的深情,写意成年月里最温柔的寻常!
四年级 崔笑雨
心灵的成长
——读《草房子》有感
曹文轩的《草房子》我是第一次看,午读的时候跟着孩子们一起读,不知不觉就被吸引了,熬着夜把这本书看完了。
曹文轩塑造的人物形象最能体现他的“悲悯情怀”,而秃鹤就是他小说中塑造的一个具有其风格的典型人物。秃鹤是一个有生理残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在同学中间很醒目。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之中,同学之间,一定有这么一个人,他们或爱流鼻涕,或者爱摇头,或者听力不好。他们的处境并不好,因为很多人喜欢嘲笑他们。在这些孩子的心里,他们从来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弱势群体的一员。他们希望证明自己有力量,有智慧,能体现自己的价值。秃鹤就是这样的人。按理说,秃头并不是什么什么大不了的缺陷,而秃鹤想要戴上帽子掩藏这个秘密,不被人关注,不被人注意。他是极度敏感,也是极度自卑的。
小说的高潮也由这顶帽子展开。秃鹤在集体会操的时候报复性的丢掉了自己的帽子,这个举动带来的后果是整个集体荣誉受损。另一个高潮是秃鹤挺身而出,要求扮演的人都不愿意表演的角色。这两处,一前一后,都是在公共场合和集体的场合。一个让集体的荣誉受损,一个给集体赢得荣誉。不难想象,秃鹤最怕别人看到他的秃头,而他自告奋勇的承担了这个他不愿意承担的角色时,内心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这一切自然而然发生。在人们庆贺成功的同时,他选择了逃离,但这个成功的主要功绩应该属于他,他被关注,又被冷漠。秃鹤独自一人离开了大家,当人们想起他时,才去寻找他。最终,一切冰释前嫌,正如这部分的结尾处写的:“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找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是呀,这是一个英俊的少年,是一个真善美的少年,秃鹤从报复到最后挺身而出,是一个美丽的过程,是一个心灵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展现人性之美的过程。
四年级 袁晓红
读《草房子》后感
从去年9月份以来,我校开展了“亲子共读共写”的读书活动。伴随着温馨的亲子阅读,我们老师间,也掀起了一场与书为友的阅读活动。特别是在这个特殊的超长假期里,我们师生家长谁也没有放松,一页页,一本本,如饥似渴地比赛着读。其中,曹文轩笔下的《草房子》让我久久回味。
我惊讶于作者细腻的笔触。无论是对淘气捣蛋的桑桑,二十多岁的蒋一轮,还是七八十岁的秦大奶奶,作者对其外形、心理的描写都可谓是栩栩如生,让人仅凭文字就可在眼前勾勒出这些形象来。蒋一轮:头发被他很耐心地照料着,一年四季油亮亮的分头,很分明的道线,露出青白的头皮,加上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就透出一股挡不住的文气。你再看秦大奶奶:身高十分匀称,只是背已经驼了,浑身上下穿得干干净净,只有粽子大的小脚穿着一双绣了淡金色小花的黑布鞋,裤脚用蓝布条十分仔细地包裹着,拄着拐棍,一头银发,在微风里微微飘动.
我感动于忧郁中氤氲的纯美。桑桑和纸月少男少女间至纯的毫无瑕疵的感情;秦大奶奶拼老命去救学校里的一只南瓜,这样一位垂暮老人在临死之前绽放的人格光彩;杜小康,一个富家子弟在经历了接踵而至的灾难之后,振作精神,重做自我的坚韧;细马,一个少年依靠自己的力量给妈妈盖起了一座大房子的感恩孝心;以及主人公桑桑直面死亡的沉着冷静。这些事看似是多么的平常,但却又是多么的撼动人心!
这部小说让我喜欢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带给了我回忆的味道。虽然与书中人物的经历不同,但同是作为孩子时的感受却清晰到像刻在了脑子里一样。桑桑生病时反而感觉很惬意很幸福的样子,让我记起小时候生病时稀有的香蕉、苹果。纸月被拦的经历,让我想起我们几个小女生在上学的路上被同年级的几个“小痞子”拦住,害怕、惊慌,一起涌上心头。桑桑和杜小康点火烤红薯、“贼回家”游戏,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抓知了、打桑葚、碾麦场;桑桑对自行车的痴恋,这在我的童年里也留下过不浅的痕迹:某天中午和邻居东东推了她家一辆28自行车,在操场上轮流学骑,居然学会了!看来,我要学比要我学,效率确实高多啦!啊,我的童年的味道……
也许,我们谁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更何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是要时常以自己的童年为镜子,站在孩子的世界思考、教育和引导。
五年级 施杨梅
读《论语》,学国学
盐城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推荐必读书目为《论语》、《呼兰河传》、《企鹅旅行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西游记》这5本著作,还有10本选读书目。寒假期间,已经安排学生从《论语》开始诵读,每天的晨诵任务也是从《论语》开始。每个孩子的阅读速度都不同,要按照规定要求在相应的多少天里完成诵读,对一小部分学生是有点难度的。根据学校要求,已经对《论语》的知识点进行检测,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读的只是表面,没有深刻领悟《论语》的主要内容。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是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战国前期。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初中的课本里有《论语十二章》,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哲理的名言警句。我以这十二章语录为切入点,与学生一同诵读了相关语句。
赵普,北宋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七年级有一篇文章就是详细介绍赵普的,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事物,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勉他读书。他晚年读书很勤奋,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箱子取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办理政务,处理决断果断。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他早年读书不多,但对《论语》却有着不俗的见解,他曾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说《论语》也可以说是一部治国良策了。
我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读《论语》,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思考感悟儒家大师的经典著作,学习经典国学,从《论语》开始。
五年级 王洁
《论语》读书笔记
对于我来说,与孩子们一起读《论语》是一种新鲜的体验。看着他们摇头晃脑地诵读着《论语》,苦苦思索圣人之言的样子,心中是宽慰的。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成就,应该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的吧。如同我小时候读《论语》一样,也许只是不求甚解,但毫无疑问的,《论语》始终会在我和他们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论语》的篇幅虽然短小,但却有着“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名。由此可见,《论语》进而深掘,会发现其中蕴涵着很深远的道理;简而读之,又会发现许多道理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也一样适用。
《论语》一书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为主。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如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对我们谆谆教诲。有时又论发雄辩,洋洋洒洒。这就使《论语》成为一本富于变化的经典名著。
为政篇第二里有云,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是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惘然无知没有收获、没有方向陷入迷茫;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认真学习和钻研,终将一无所得。孔子的这句至理名言给孩子们的启发很大。在课堂讨论中,孩子为学重要,还思是重要,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在他们的讨论声,我的脑海中也在不断回旋这一句。学与思的辩证关系,本就是每一个走在学习路上的人要应对的迷思。最后,我们一起得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有效地读书与学习的道理。也许我们只是浅浅议论了《论语》中的观点,但在这来去的思索之间,已经将自身实际与《论语》中的精深奥义进行了一次对照,也将曾经萦绕心头的迷思梳理并涤尽。
《论语·宪问》中,“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弟子问孔子说:“老师,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回答:“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意思就是,一个人用恩德来报答怨怼,那别人又用什么来报答他的恩德呢?所以,以德报怨不可取,但以怨报德也不可取,应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他人有负于你,你应当用你的正直、耿介对待这件事。你要用你的恩德、慈悲,去回报真正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当你用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应对世间一切,不在乎是德还是怨,只是谨记人生有涯,把有限的情感、才华用在最应使用的地方,就可不生怨怼,得到真正的平静。
六年级 陈慧
捡拾书中那快乐的花儿
——读《今天我是升旗手》
《今天我是升旗手》,是一部正能量满满的书。书中的主人公肖晓崇拜英雄,他坦诚、热情,对待同学像春天般温暖;他正直、勇敢,与坏人坏事作斗争。他是个真正的男子汉。读这本书时,我就在想,如果所有的同学都能以肖晓为偶像,去学习他身上的闪光点,那么人人都会积极向上,大家团结互助,这个班就会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天都会演绎出动人的故事。
读一本书,我们都会关注主要人物的故事情节。这本书里的肖晓机智地与街边小店老板周旋,勇敢地制服抢匪,上交装有巨款的钱包;热情地帮助“学习尖子”林茜茜,“追星族”祝小娜;发动全班同学向青山希望小学捐赠红领巾、队旗等等,大家一定记忆犹新吧。其实,一本书除主要人物,还有次要人物,同学们可不要只津津乐道于肖晓、包郝、巴顿等同学的故事情节哟。书中的梅放老师,你能想起关于她的哪些故事?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老师?她与你接触过的老师一样吗?再比如肖晓的爸爸、光明小学的校长,他们又给你怎样的印象?对他俩的所作所为,你怎样评价?当你关注了这些“配角”,读书的滋味就会增添一层,对书的内涵领悟也会更深。
这本书描述了大家熟悉的校园、家庭生活,所以读起来是不是毫无距离感?有同学用半天的时间一口气就读完了呢。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常常让你忍俊不禁,或是莞尔一笑,甚至开怀大笑?黄蓓佳阿姨的叙述是幽默风趣的,捡拾书中那一朵朵快乐的花儿吧,你会发现这本书好有趣!
瞧,包郝建立起“空中索道”后,有一回在大热天儿里给肖晓传一根鲜奶雪糕,绳子拉了一半,雪糕化了,黏乎白花花的奶汁掉在楼下走过的一个刚烫完头发的女人头上。她可吓得不轻,以为是鸟粪,手一摸再一闻,知道是雪糕,便叉腰拍腿把包郝一顿臭骂。女人的气急败坏,包郝的龟缩样儿是不是特好笑?
看,当肖晓第一次见到巴顿时差点儿哭了,美国的五星上将巴顿与眼前这个又矮又瘦的男孩反差实在太大,以至于他“蛮横”地不允许这个男孩儿叫“巴顿”。巴顿完全辜负了他爸对他的厚望,只对吃,对烹饪追求无极限。读这段文字你有没有感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由此而哈哈大笑?
再看,包郝用爸爸的设计草图纸制作名片,爸爸构思了几个月才画出来的一张图,就这么被他硬生生地用两块橡皮擦掉了,爸爸气得发疯。而肖晓也因相中抽屉里的大红婚宴请帖而偷偷拿来做了名片,结果害得爷爷奶奶吃喜酒搞错饭店。如此的弄巧成拙怎能不叫人扑哧一笑?
书里诸如肖晓跟奶奶去超市买回狗粮,奶奶却不认识,满心欢喜打开罐头要给他吃;肖晓上操迟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站到队伍最前排,让检查组人员怀疑自己是否眼花;包郝过生日许愿,下辈子要当猴子等等好玩的情节随处可见。
细细品读这本书吧,捡拾起书中那一朵朵快乐之花,你就会体验到“悦读”的美妙滋味!
六年级 梁玲
《今天我是升旗手》读后感
我看完《今天我是升旗手》这部儿童小说,我被肖晓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并且带给我许多的思考。这本书故事生动,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让人一读就懂,让我思考着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中,像肖晓这样靠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升旗手的还真不多,我们选举的都是考试成绩好的。我觉得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要关注学生品德教育。
小说中肖晓在一家小店拣到了一个装着五万六千块钱的钱包,面对贪婪的小店老板肖晓表现得机智谨慎识破了小店老板的面目,这使我想到了在我们这个社会,许多人都像小店老板一样贪婪,所以我以后跟学生交流时,要告诉他们向肖晓学习遇到任何事都要留一个心眼,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在肖晓不在意时小偷一下子窜出来把钱包抢跑了,肖晓奋不顾身的追赶了上去,在警察的帮助下夺回了巨款。看到这里我要告诉我的学生,适当的见义勇为还是需要的。告诉孩子们:我被他勇敢的精神震撼了,现在很多人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更别说什么见义勇为了。我就亲生经厉过这样的事,在一次公交车上,小偷旁若无人的把手伸进一个乘客的包里,但好多人都装着没看见,没有一个人提醒被偷的人,而我在我忐忑不安时,有个小学生站出来,大声呵斥。肖晓的言行让我感到羞愧,并且重新点燃了我的正义感。
小说中,梅老师将升旗手的任务交给了在区里奥赛得了三等奖的林茜茜,肖晓在短暂的“想不通”后又重新投入到下一次的“争取"中,并且在同学的帮助下抓住了“偷猴贼”再一次赢的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和拥护。看到这里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我们的学生现在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点的挫折和失败,如果这样下去长大后怎么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通过对“今天我是升旗手”的观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重视德,智,体的教育。只有这样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教育者,才会培养好祖国的栋梁!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我们要一起加油啊!
如果没有教师自身的榜样激励,很难让孩子真正热爱读书、热爱写作。教师共读共写童书活动的展开,使得学校、教师、学生的生命变得更充实也更精彩。只有坚持,才会有收获!相信一个个普通的日子与教育的岁月,将从此变得灿烂辉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