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触诊大全》的体会及思考

以下文章选自《肌筋膜研习社》
 
(本文根据2020年2月15日黄老师的语音讲座整理并经黄教授审定)
 
大家好,我是黄龙祥,今天在这个特殊时期为大家分享一份特殊的作业,这也是我在疫情期间完成的第4份作业,题目是“阅读《触诊大全》的体会及思考”。《触诊大全》这本书是301医院针灸科关玲主任和她团队刚刚推出的一本译作,我是在春节前5天收到的。同时还收到一份作业,就是把我的读书体会在第一时间与订购这本书的读者分享。紧接着我又收到一则消息,那就是《触诊大全》的作者Leon Chaitow 去世了。Leon Chaitow写过许多书,在我的印象中还是第一次读他的书,没想到我今天读的这本《触诊大全》是最新的一版也是最后一版。这个突然而来的消息让我这份原本平常的作业多了一份不平常的味道,阅读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今天的阅读分享我想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
 
阅读的态度和方式;
 
阅读中的心动;
 
阅读后的思考;
 
关于触诊学习的浅见。
 
应当说,这4个方面把阅读前中后整个过程都包括了,很完整的分享。既说人又说事和书,当然重点还是说人,这其中包括书的作者、译者,以及我最近的群体——针灸人,还有最亲的读者,也包括我自己。可能听众比较关心的是第2部分“阅读中的心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只是选择书中体会较多,印象较深,感触最大的部分,而不能面面俱到。书中各个章节的展开详解至少需要几十个课时,我想那是译者关玲以及她的团队的任务,我今天的任务只是先抛出一块砖,为给大家引出一方宝玉来。
 
阅读的态度和方式
 
好,接下来就与大家分享第一部分——“阅读的态度和方式”。与他人分享读书体会,对我来说最低的要求是要通读全书,我觉得这是对书的作者,也是对读者的一份尊重。从《触诊大全》这本书的书名我就知道这不是我最擅长和熟悉的领域,至少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我不熟悉或不大熟悉的,而且既然书名叫做“大全”,篇幅一定不会小,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从头到尾读下来?我需要找到一个特殊的阅读方式才能做到,特别是当我听到《触诊大全》的作者是leon chaitow时,就更加觉得这是一次不平凡的阅读之旅。起初我想让我的学生给我快递一些作者的书过来,特别是这本《触诊大全》的早期版本,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只能就近取材,最后我还是想办法从手头找到了《触诊大全》这本书的第2版。这个版本对于我的阅读本身虽然没有太大的直接帮助,但对于我对新版第4版《触诊大全》的评价帮助很大。除此之外,我还花了两天时间想出一个特别的阅读方案:就是以作者、译者和读者多重角色去读,具体就是要求自己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不断的给自己提出问题,例如在阅读前我提出了以下的问题:
 
第一,《触诊大全》这本书可能会写哪些内容?或者不大可能写哪些内容?哪些中国和东方的触诊内容不大可能涉及,或者说最不可能涉及的内容是什么?比如说我觉得《黄帝内经》里面触诊皮下筋膜的疏松度用以诊察卫气运行是否通畅的诊法,以及针灸特有的穴位触诊都不大可能在这本书里面涉及。因为从书名我可以判断出这是一本关于西方徒手治疗的触诊。
 
第二,这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是基于统一的理论框架整合各种触诊法的书,还是只是不同触诊法的选编?如果是第一种的话,学术价值更大,对于读者的指导意义也更大。但一般看到《触诊大全》这样的书名,人们很容易想到这是第二种书。也就是说它只是关于各种诊法的汇编。如果这本书是一个具有统一理论框架的一个整体,作者又是如何实现的?如果我是作者,我有没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做到这一点的理想的路径是什么,我可能选择的路径又是什么?
 
好,接下来进入到阅读环节,我分成了三步走:第一步是读书的前言和目录,并且初步检验阅读前的推测;第二步是快速翻阅并且进一步检验,这个阶段差不多用了3小时;最后是全书各个章节的逐篇通读,对读前的推测作最后检验,如果发现有出乎我的预料的地方,我就会问为什么我判断错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还会继续的提出新的问题,例如我读到书中有共鸣的地方我总会停下来问自己:对于同样的问题,假如是我会如何展开?或者如果是一个中国的针灸人写这本书,他会如何呈现出来?在遇到翻译体例的设计这类问题时我也会问:假如我是这本书的译者,我会如何处理?读完后我还会问自己:从书中得到哪些启示?引起哪些思考?这些启示和思考有哪些比较成熟的可以传达给读者等等。我就是通过这样不断的提问、预判、检验的不断循环,把自己调动起来投入进去,完成一个完整而有趣的阅读之旅。
 
我是在春节前3天完成了第一次快速阅读;从1月28日至2月12日完成全书的通读,约半个月时间平均每天阅读1个多小时。这里必须向听众坦白的是:我没能做完书中的全部练习,准确的说是大部分练习都没做。
 
好,关于第一部分“阅读的态度和方式”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
 
二、阅读中的心动
 
 [心动章节]
 
在这一部分我想跟大家分享在阅读中那些打动我,让我感受到快乐、享受体验的章节,并且举几个实例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这本书通读之后,能够打动我的章节有第1-5、10、13、15章,下面从第4章和第13章里面举两个实例。
 
第4章“皮肤的触诊与评估”,对于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观察非常细致,而且配有大量的练习,而且不少配有图甚至是视频资料。最令我惊奇的是,书中这一章,练习4.7“皮肤筋膜阻力评估”出现了我阅读前推测的最不可能出现在本书的触诊内容:将皮下组织的位移分为三层,最大的位移在中间层。而且发现了影响组织位移的年龄、体质因素的规律,而这些规律也和《黄帝内经》发现的规律一样。非常可惜的是,书中没有说明这些触诊的诊断意义,因而无法与《黄帝内经》作比较。印象深刻的是练习4.17“混合性皮肤触诊练习”将前面介绍的皮肤温度的直接触诊和扫描诊察、筋膜皮肤的推移法、皮肤的牵拉法、皮肤拖拽法等痛敏区的鉴别方法,将所有这些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逐一的进行比较和评估,并与第5章肌肉触诊中激痛点诊察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和评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各种诊法信度和效度的关注,证明书中介绍的一个个诊法是可以相互印证、相互配合使用的有机整体。这样一来,不仅便于学习,而且更便于临床的实际应用。这也是这本书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
 
通过第4章和第5章的学习,你会发现,其实西方在皮肤及肌筋膜层次的触诊与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触诊有非常多相似的内容。它们都包括了皮肤的温度、湿度、色泽、形态以及肌肉张力的改变,重点都集中在了皮肤的温度和肌肉的张力。这是第4章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给我印象更加深刻的是第13章“理解并应用直觉”,这一章的内容在第2版中没有,是新增的章节,是作者的一个巧妙的设计,也是全书的一个亮点。这一章带给我许多的感触和启示。这里我选几段为大家读一读:
 
“从生物物理的角度来看,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刺激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范围,即使我们的听力只允许我们有意识地在给定的波长范围内辨别声音,但是我们的大脑还是能接收和感知给定波长之外的声音,尽管这是在潜意识层面”。——也就是说,人的潜能比我们实际展示出来的能力大得多,只不过这些能力被意识遮蔽住,我们感受不到,一旦人类能找到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进入潜意识,我们的潜能就会浮出水面,进入的越深,潜能释放的就越多。在我看来,那些感官灵敏度远比人类高的动物,主要也是因为他们固有的感知力被意识遮蔽的比较少。
 
书中接着说:“我们在直觉的过程天生就具有的能力是视觉能力,它是一种智慧的能力,它能重新创造神经过程,不是出于外部感官刺激,而是出于内在的概念模型和意图,就像一个艺术家可以想象一个身体并将图像转移到没有模型的画布上——艺术家的经验越丰富,作品表现的准确性就越高。同样,一个手法治疗师可以学习感知触觉的意识,接着可以重新创造出触诊时获得的触觉和知觉。由此可以在大脑中建立一幅正常状态下的组织层的触诊图像,在遇到功能障碍时就可以调出这幅图像与当下的图像进行比对。久而久之,这个图像记忆和调用的过程就变得非常流畅。在手法治疗的背景下,从皮肤向内收集知觉,随心所欲从内到外视觉化的能力展现了我们对这种技能的应用和发展(无论这种视觉化是在“心灵的眼睛”还是在指尖)。当直觉与你的临床知识关联并得到确认时,在手法的治疗中这些不同的心理过程的综合和整合就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像这样精彩的论述在本章节比比皆是。对于没有这种经历的初学者来说是简直是不可思议和不可想象的。读到这些话的时候我自己也感到惊奇,难道这本书的作者读过中国的古籍?以前我总说,中国人比西方人能看到更多的东西。中国人除了外部大家都有的那个肉眼之外,中国人还认为,我们内部还有一双眼睛,他把内部的眼睛叫做“心目”,所以,我总觉得中国人能比西方人看到更多的东西,无独有偶,这本书里也出现了“心目”,他把它称之为“心灵的眼睛”。关于心灵的眼睛,我想最容易理解的是画家。我还想提示另一个例子:大家一定听说过,那些最优秀的象棋国际大师下过或看过的棋谱过多少年还能随时调出来——以图像方式呈现。还有,诊脉经验丰富的人,给病人把脉后,当这个病人再次应诊时,还能快速调出上次诊脉时的脉象——也是以可视化的图像存储和调用的。
 
在第14章作者进一步指出:“第13章我们讨论了直觉现象,并提出当你练习这章(精细触诊)时,应当允许脑中非智力的、非认知的方面发挥作用,摆脱批判性思维的束缚。建议“相信你的直觉”和“不要怀疑”。换句话说,接受自己的直觉”。
 
——这段话非常好的反映了作者在全书整体设计上的过人之处——从联觉到直觉再到精细触诊,层层铺垫,环环相扣,在第14章“精细触诊”之前增加一章“理解并应用直觉”作为铺垫,第14章精细触诊才能够站住脚——因为在我看来,对触觉精细度的要求越高对直觉的依赖就越大。
 
更难得的是,这一章不仅有关于直觉的重要性以及在触诊中位置的大量精细的描述,而且还提供操作性很强的练习,并且言明了这些练习的目的在于:
 
1. 锻炼你对感觉输入的意识,
 
2. 帮助你发展可视化技能,
 
3. 教你应用这些技能来重新创造和识别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
 
整套练习实际上是利用了中国的入静与存想的原理进入潜意识来唤醒直觉。通过这些练习将这些技能应用于各种评估和临床环境中。
 
读到书中所附的练习文字,我想如果我事先不知道书名和作者,我一定会以为这是刘天君老师《移空技术》的某一章节,我相信刘老师读这一章一定也比我感触更多也更加的亲切。这一章带给我许多的触动和思考,我想把思考的部分放在下一节再进一步展开。
 
如果这一章仅仅说到这个程度,或者说只以这样的方式展开的话,很可能会让读者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只要按照书中的练习不断练,也会在直觉层面上达到那些触诊高手的高度。巧妙的是,作者又在这一章下附了一个专题13“中国脉诊”,而在前面附了专题12“交联感觉”(心理学的术语“联觉”),在我看来如果这个专题12也附在13章下面,这本书就更妙了,因为联觉与直觉相关,而且联觉也是艺术家更多拥有,目前的应用也主要是在艺术圈。大家一定知道:学艺的人很多,最后真正成为艺术家的却不多,那些没有成为家的人,不都是因为练习不刻苦,相反不少恰恰是因为太刻苦。如果触诊视的高阶为一门艺术的话,那么学触诊和学艺术的规律就是相通的。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联觉:联觉是指由一种感官刺激引起其他感官体验的心理过程。比如说耳朵是负责听觉的,但在有的人却能产生出视觉功能,大家以前一定听说过有的儿童用耳朵听字,在中国曾热了好一阵,被称作特异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将行为实验和脑成像技术结合,发现了联觉的认知神经基础。初步的研究提示:人类的大脑可能存在普遍跨通道联结的现象,这是大脑在长期进化之后为了提升对客体和事件的指认速度和准确率以及对合适反应的选择所获取的一种能力,只是大部分个体对这种微弱形式的跨通道交互作用没有明显的意识。 
 
联觉现象的初步研究还发现了这样的特征:联觉现象的发生率,古人比今人多,女人比男人多,儿童比成人多,艺术家比普通人多。或许是由于联觉现象的机制不是很清楚,联觉除了在艺术领域有自觉和明确的应用之外,其他领域还没有进一步的拓展。《触诊大全》作者可贵之处在于以敏锐的学术洞见及时将联觉现象引入到触诊和评估中来。
 
“联觉的研究(特别是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中)不断发展,让我们试目以待,看看关于联觉的流行和发展,特别是它是否有可能在非联觉者身上被唤醒,以及它与意识的关系等方面能有什么新的发展”。
 
——这里我想提醒听众注意,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联觉有没有可能在非联觉身上被唤醒,潜台词是说,联觉是每个人或者大多人都有的一种潜能,只不过它被遮蔽住了,我们只要能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应当能够把它唤醒。
 
“艺术家们在它有名之前就开始使用它,现在它已经在体疗工作中展示了它的用途”。“联觉可以通过触摸来感知、发现张力变化和筋膜下的差异。它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探测到细微差别和更深层次的组织异常。对于联觉者的感知框架来说,它比正常组织有更大的直接分辨,更加清晰,从而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整个专题12都是关于联觉的讨论,对于今天的大多数成人而言,没有联觉功能,特别是强联觉,但愿随着脑科学的进步,我们能够获得联觉现象的完整机制,在我们学习触诊的时候能够及时将它唤醒。在那个研究特异功能的热潮中发现了这样的规律:那些有所谓特异功能的联觉现象的孩子,如果他们经常使用这个功能,它就能够得到强化并长期保持,如果不用则很快就退化了,这已经得到神经发育学的证明。其实当我们小的时候,感官比成人时灵敏很多,这也给我们学习触诊一个启示:学习触诊也像学其他艺术一样,早学效率更高、成功的希望更大。
 
[总体印象]
 
接下来我想说一下对这本《触诊大全》的总体印象。
 
第一个印象,从总体上看,第四版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整体设计上都较第2版有大幅度提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特色之一,对触诊的评估贯穿全书。对于书名中的assessment这个单词,我在没看书之前猜测可能是对触诊所得的解释,即对诊断或者是治疗的assessment(评估),读完书后才知道是对触诊本身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的评估。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作者一方面要求学习者相信自己的手指,另一方面他注意到执业者(甚至是那些有丰富经验的执业者)很容易去感觉自己“想”或“希望”感觉到的东西。所以在他看来,评估过程的客观性就显得非常必要。由此,他把对触诊方法本身的评估就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地位,这就成为本书的一大特色。由此我想到我们针灸的触诊,其实早期也很注重信度和效度的评估,例如早期的标本诊法就是在对多种诊法的一致性进行评估确认之后形成的一种以脉诊为主的综合诊法,可惜这个早期的优良传统没有被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没有成为今天针灸人自觉遵循的诊疗原则,即使是今天应用最广的触诊——寸口脉诊与其他相关脉诊的一致性始终没有进行严格、系统的检验和评估,这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希望通过这本《触诊大全》的学习,能对我们有所启发和借鉴,尽快弥补我们评估的不足。
 
特色之二,专题的设计——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还不大成熟的触诊方法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对正文提供很好的支撑和补缺,形成一个有机相连的整体。例如在专题5“反射点与穴位的形态学”中讨论了中国针灸穴位的形态学研究,发现:浅筋膜层有许多穿透点,其特征是静脉、动脉和神经穿过筋膜(1997年研究成果);在浅筋膜的这些穿透点在位置和形态上与传统的中医穴位完全一样(1995年研究成果);其体表特征:其上的皮肤略薄,通常会有轻微的“杯状”感或凹陷感(2002年研究成果)。根据这些特征的描述,我们今天知道说的是穿支血管的“皮穿支”。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台湾的陈太羲教授就发现了这个结构,并给出专有的概念“穴树”。可惜,这个发现没有被中国针灸人关注,近年来随着西方对穿支血管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人开始将二者联系起来。再举一个与此直接相关的例子,就是专题8“叩诊和治疗”,其中讨论了触发点和叩诊技术:根据1992年Travell 和Simmon的书,触发点可以通过用橡胶锤或叩诊锤一系列叩击而得到有效的治疗。我仔细读过之后发现他们所用的这个方法在中国最晚唐代就用于治疗完成相同的病症,而且一直到清代还在用。然而整个治法就一句话:“人身上结筋,木勺打之三下,自散”。一千多年来没有更详细的表述。而Travell 和Simmon二人的发现虽然比中国晚了一千多年,但对具体方法的应用描述极其详细,例如在肌肉的哪种状态上,在什么位置上,叩打多少下,叩打的速度,适应症和禁忌症等等,皆有详细的说明,根据这样详细的描述你能在临床上方便的正确应用,获得重复度高的疗效,真是鲜明的对照。
 
这个例子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方面说明《触诊大全》作者敏锐的学术判断力——这部分内容至少在第2版就已经有且表达的中医特征更浓。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人善于发现,而不善于发现发现的意义,不注重总结和提高。西方徒手疗法既与现代医学前沿密切接触,又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特色之三,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性强的练习,其中一部分练习还配有图甚至是视频资料,对于初学者的学习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有效的路径。
 
特色之四,通过巧妙设计全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个拼盘(各种触诊法的拼凑),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也充分体现了作者体系构建的意识和经验。
 
第二个印象,新版书名更符合实际——将原书副标题“assessment and diagnosis through touch”改成”learning the art and refining your skills” 意思是说让你的触诊技术在fine 的基础上进一步fine ,朝向art的境界。但就我个人而言,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像第2版书名提示的那样,在诊断技术的介绍和训练之外,加上诊断和治疗的链接,就更好了。因为据我知,西方的徒手治疗也和古典针灸一样是诊-疗一体的。如果仅仅让我学习一连串的触诊方法而不知诊断意义以及治疗的连接,就好像让我学习一个个英文单词的拼法和读法,而不让我同时学这个单词的意义一样。但作者这样处理自有其道理,他在第1章开篇就明言:本书的主要目标是学会怎样进行触诊和评估,而不是怎样说明和解释。他担心的是目标太多控制不住,其实在每一种触诊方法后面加上诊断和治疗的提示,设计的好一两句话就可以搞定,并不会增加太多篇幅。这大概是东西方人思维方式不同的缘故吧。
 
第三个印象:虽然《触诊大全》几乎梳理了现行所有的西方徒手治疗的触诊方法,甚至还选编了一些中医针灸的触诊,并给出多层次的分析与评估,但在我看来还是不能替代读原书,正如你不能仅通过书中的第13个专题掌握中国的脉诊一样。其实在第13个专题中国脉诊这个专题里面,不仅仅说对中国的脉诊介绍的不全,而且在我非常有限的阅读里面可知西方徒手治疗的诊脉也涉及的很少,可能是因为西方徒手治疗的脉诊多用于治疗的评估,而这本《触诊大全》着眼于触诊的方法。一本书的展开作者总是要按自己的框架去取舍——不论你确定任何一个框架,只要不是汇编式,作者都要作出相应的选择,比如这本书中的颅骶疗法,作者舍掉的恰恰是我特别关注的,对于这些内容你只能通过这本《触诊大全》提供的线索去读原书。
 
第四个印象:这本书不仅对于徒手治疗师是一本极有价值的书,对于针灸师、按摩医师、理疗师、伤科医生(不论是骨伤还是筋伤)都是不可多得的进阶宝典。不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专家都能从中获益。
 
印象五:原书不足之处——从我个人角度看感到缺憾的地方:原书第12章“内脏触诊与呼吸功能评估“,书中这一章主要内容是呼吸的评估,内脏触诊只草草提及难度很大且争议很多的内脏固有运动的触诊。作者本人也认为这些内容的学习需要通过讲座或参加学习班。而这一章的主笔还恰好是里昂本人。这说明一个人的认识很难超越时代和地域的限制。也说明西方徒手治疗在内脏触诊方面还不够成熟,还需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和日本的腹诊法。
 
关于这本书的译文。还有一些编校失误,例如第70页参考附录373-375页,实际的页码是316-318.这是书籍排版中最常容易出现的失误,两种可能,其一,373-375是指英文原书的页码;其二,是指译者电子文档的页码,编辑最后的校对没能发现改过来。对这样的问题我的处理一般是空着留给编辑最后填上。
 
从全书的翻译质量来看,这一版的总体水平明显比第2版的中译本要好,但第2版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书前有术语的中英文对照,书中所有术语每出现一次都标注相应的原文(这一点似乎有点繁琐,其实在首次出现时标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全标注的方式提升了阅读的连贯性)。第2版还有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凡是附有视频资料的练习前都有标注。其实新版的视频翻译和中文字幕加工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如果能够像台湾的第2版那样,在练习前标上视频资料的标识,读者用起来一定会更加的方便。当然我知道翻译是一个永远有缺憾的工作,如果我们能花费一点心思在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环节,至少能让读者也让我们自己更容易发现这些缺憾而不断完善。
 
三、阅读后的思考
 
第三个环节和大家分享“阅读后的思考“。时间关系这个部分我不能够详细的展开,只能点到即止了。
 
思考一:《触诊》的作者为什么不是中国人?为什么不是中国的针灸人?
 
西方徒手治疗不过百年的历史,而中医针灸那么长的历史,在触诊的技法的应用上有那么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什么不能代代总结不断发展提高?我能想到的原因,可能是中国人注重整体,可是西方对整体最注重的莫过于徒手治疗师,为什么这样的专著恰恰出自徒手治疗师之手?
 
针灸人应当对于触诊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大的需求,因为针灸人不仅用手,而且用针,我很多年前就说过:针灸针不仅是治疗工具,且是诊断和评估的工具,深层的结构和病人的反应通过针的介导被感知。针是手的延伸,在上工则针已然是手的一部分。现在这样的针工还太少,在我看来,不是都做不到,而是有意识自觉修炼的人太少。我们欠缺的一方面是意识,另一方面是像《触诊大全》书中那些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练习!
 
思考二:《触诊大全》如果是中国人写会是什么样?
 
中国人可能会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呈现,但在我看来可能不大会在书中附有大量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练习,更不用说配图和视频。不会自觉地把对方法的评估贯穿于全书。
 
思考三:为什么在西方那种重逻辑讲分析的大环境中会出现这样大篇幅的关于直觉和整体的讨论和练习?
 
《触诊大全》之所以能在像触诊这样以右脑活动为主的场景中不缺席理性,这是西方的传统,也是值得中国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西方在学习东方直觉、整体思维时不丢失其优势的逻辑和分析,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逻辑时也不能丢掉自己优势的直觉和整体。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常常是互补的。
 
思考四:为什么在人体影像学诊察更先进的西方,徒手触诊却更多被关注有更多的研究和应用?甚至还自觉地将脉诊用于徒手治疗评估的依据,这种自觉应用的意识甚至超过了脉诊发源地中国的中医和针灸人。在这本书的前言中作者给出了部分的回答:在技术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真正熟练的动手触诊和评估!
 
好,关于阅读后的思考就分享到这里。
 
四、关于触诊学习的浅见
 
——时间关系,这部分内容(楷体部分)在语音讲座里没有说
 
浅见一:触诊练习先做自己感兴趣有经验的;相信自己手实实在在触摸到而不被书中给出的标准数值所困,书中的数值只是一个参考;
 
浅见二:先清晰所触诊组织的正常状态。正常不是一个点或一条线,而是一个比较大的区间,要尽可能找到这个区间内的不同体形和年龄的模特,先从典型的模特练起,不然很容易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或方法的有效性;
 
浅见三:反复练习,增加触觉的敏感度。正如书中所说“无论是触诊皮肤、 肌肉、筋膜、神经结构还是关节,以下条文都适用:重复,重复直至观察到,感知到!”没有足够的感性经验,不仅你难以通过书本自学,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师也难以教会你。从本书名可以看到作者把触诊技能的高阶定位于艺术,而在我看来,任何一门技能要想达到艺术的高度,都需要通过不能的重复直到进入到潜意识——主要是右脑动作模式,无须意识控制才行。
 
浅见四:日常注意保护手,至少一只手,不要用手做粗糙的活,保持手应有的敏感度。
 
 最后,我想为大家学习这本书推荐一本参考书目,就是美国艾德华《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海南出版社2003年出版。或者也可以找一本认知心理学的科普书。不仅仅说这两本书对阅读这本《触诊大全》很有帮助,而且我自身阅读体会,不同类型的书换着读,也不容易疲劳。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表达两个心情:第一,感谢关玲主任和她的团队为我们翻译这么好的一部触诊经典,特别要感谢关玲主任,她在第一时间让我先睹为快。第二,我想表达对《触诊大全》的作者Leon Chaitow深深的敬意和悼念。因为我从中获得许多启示和知识,不论是从读者的层面,还是从一个写者的角度都获得很多。
 
 谢谢大家的收听,再见!
 
导读讲座的语音,请关注本公众号,在页面下方的直播间,《触诊大全首发式+导读》栏目内

相关读后感推荐:

读书心得|《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读书心得】横向领导力:真正的领导者,不需要职位

《我们的历史:五代十国》读书感想_《我们的历史:五代十国》读书感想500字-800字

《恐龙成长小说8-营救小冰脊龙》读后感_《恐龙成长小说8-营救小冰脊龙》读后感500字-800字

《小小艺术大师·华夏版:与齐白石一起抓小虫》读书感想_《小小艺术大师·华夏版:与齐白石一起抓小虫》读书感想500字-800字

过稿作者干货分享4000字_过稿作者干货分享

《名著系列·幽默三国:暴疯突击队》读书体会_《名著系列·幽默三国:暴疯突击队》读书体会500字-800字

《孩子们的音乐之旅——走走跳跳》读后感500字_《孩子们的音乐之旅——走走跳跳》读后感

《碟形世界2:实习女巫和小小自由人》读后感500字_《碟形世界2:实习女巫和小小自由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