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以下文章选自《研马文析》
 
张雪勇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由马克思完成于1845年,是马克思哲学基本思想形成历程中的重要文献。提纲》充满了以实践为核心的唯物主义观点,极力的抨击了唯心主义的和旧唯物主义,对于这一本重要的文献出现,无疑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关联。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在批判以往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引入了实践观。实践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具体的人是实践的对象,他的实践观念主要围绕着人为中心,而知识可以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三种。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指的则是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虽然《提纲》只有短短的十一条内容,可是却涵盖了以实践为中心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甚至还对以往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明确的确立了实践在新唯物主义的核心地位。从内容来看,《提纲》主要说明了五个方面的看法。
 
第一,思维的真理性需要依靠实践来证明。对于思维的客观真理性,在《提纲》之前,唯心主义认为,所谓的真理不过是人意识的产物,而意识所能思考的亦是意识本就具有的,从而真理往往是人不同角度甚至标准下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对于真理的客观性,唯心主义是表示否定的,比如,康德认为合乎意识规律的现象才能被意识感知,所谓的知识不过是自我意识的产物。而唯物主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而又难以在变化无常的世界中寻求真理的标准,乃至费尔巴哈将人直观、感性的认识世界作为追求真理的心中依靠。面对众多现象与情况的现象界,费尔巴哈从直观、感性出发,面对同样的情况的不同抉择,则只能寻求数量上的多数者作为真理的标准。马克思在以前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说明了实践在此问题中的重要性,他认为离开实践去谈论思维的真理性,就会导致谈论停留于认识层面,成为一个纯理论而脱离现实的空想与空谈。因此,马克思提倡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去证明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去求证思维的现实性。在《提纲》中,马克思明确的表明了实践对于主客体之间的作用,甚至说明了实践对于真理的检验地位,传达了从现实的、实践的活动出发去认识世界并且求证主体对客体的能动认识的思想内容。
 
第二,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在《提纲》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分析是清晰的,在第四条中,费尔巴哈认为宗教世界基于世俗基础,阐明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立场,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的这种态度,赞同宗教来源于现实客观的基础,然而批判费尔巴哈的理解没有进一步的深入。就宗教的态度,费尔巴哈是止步不前的,他根本没有废除宗教的想法,甚至根本没有认清消灭宗教的需要。在马克思看来,世俗基础分化为宗教世界与世俗世界在于世俗基础的自我矛盾,因此,马克思的态度是“实践中使之发生革命”,对于宗教的本质,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的人本质论断,然而不赞同费尔巴哈对人的理解。费尔巴哈的人是单个人的抽象理解,是脱离历史与现实的直观下的人。他认为人与宗教都是没有社会属性的,流于观念于意识的浅显的直观,因此,马克思提倡用实践的角度与方法去理解、解决甚至消灭宗教。
 
第三,从实践角度理解,而非感性和直观的理解。作为唯物主义的费尔巴哈,在黑格尔的基础上,指出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角度的局限性,将分析视角从人的意识出发拉向了它的反面,然而费尔巴哈停留于感觉与直观。在费尔巴哈看来,自然先于意识,人只能通过感觉和直观认识世界,他说“只有在感性开始的地方,一切怀疑和争论才停止”。为此,在《提纲》的开始,马克思就旧唯物主义从单纯客体的直观的理解做出了批判,他们不理解实践的作用,甚至不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意义。同样,唯心主义也局限于自己的视角当中,忽视活动的现实性,他们发扬了人的能动性,却在自我意识中停留,不理解客观、感性的现实活动。对此,马克思更是提倡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他在《提纲》第三条说到,“环境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身一定是受教育的”,不仅如此,甚至他强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这说明了实践正是这一切过程与活动的连接者,是这些活动与过程的核心。
 
第四,对费尔巴哈人本质的批判。对于人的本质问题,费尔巴哈局限于单个人的抽象视角,脱离了人在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社会关系,最后只能借助“类”将个人全部联合起来,显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认识上是表面的、浅显的,只能借助生物角度,而从自然属性出发,正因如此,费尔巴哈对人与动物的区别,也只能以意识为界。因此,马克思指出对人的本质的分析,要明确人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包含了社会属性,人不仅需要通过获取生产资料得以生存,还存在着各种生产关系,人是在社会与自然中拥有着各种关系现实的存在。要认清这个现实,就必须要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人在社会自然中所进行的活动,正是基于实践,各种物质生产和事物才得以产生、发展甚至消亡。
 
第五,哲学家只在解释世界,问题是改变世界。对于《提纲》以前的哲学家及思想,马克思表示了他们积极的解释作用,同时,对一些仅停留于解释的做法提出了质疑,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所指出的“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马克思认为理论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实践,是去改造世界,因此,他这一陈述蕴含了哲学理论需要落实的看法,提倡回归到问题本身——改造世界上去,而不是脱离实践去空谈理论或者仅谈理论。
 
苏子童
 
《提纲》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奠基性文献。在这篇著作中,马克思主要阐述了他所创立的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础,批判了以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以及以往的一切旧哲学,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新世界观的基本要点。《提纲》是1845年春马克思于布鲁塞尔写在其1844-1847年记事簿中的一段笔记,马克思生前并没有发表,是后来恩格斯在准备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阅读一些文献的时候发现的,并把它称之为“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马克思在《第179号“科隆日报”社论》中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提纲》的写作,也正是基于现实的需要和时代的反映。马克思经过在《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实践,接触到大量的社会现实问题,如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制度、林木盗窃法、摩塞尔地区农民悲惨处境等,让马克思意识到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使马克思对原有哲学信念产生怀疑和动摇,从而转向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分析。虽然马克思受到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开始转向唯物主义,但他也指出费尔巴哈“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强调政府”。直到1844年的《神圣家族》马恩还存在“对费尔巴哈的迷信”。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薛老师有提到费尔巴哈晚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可能也对其思想产生了影响,因而对哲学家的批判应该抱有理解之同情,同情之理解。随着马恩认识的不断深入,他们觉得有必要对以往的哲学信仰进行清算。
 
《提纲》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大飞跃,全篇虽只有11条,以科学的实践范畴为中心,论述了主体和客体、理论和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以及社会本质、人的本质、哲学的功能等一系列基本原则。也即是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表现在马恩不仅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而且也把实践引入历史观,确立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而且之所以把《提纲》称之为“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首先就在于它以是实践为中心,论述了新世界观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
 
《提纲》第一条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的“感性”是指客观事物,后面又提到“人的感性活动”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每一处提到的“感性”都是不同的,当然也与我们平常所说的理性、感性不同。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看不到实践在社会生活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离开社会实践去理解客观事物(包括社会历史),把客观外界仅仅看作是认识对象,而不是看作改造的对象,忽视了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因而把主体和客体、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仅仅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没有看作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因此,他们既不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也不了解人的认识的本质。马克思还指出唯心主义虽然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却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而唯心主义不知道现实、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也就是说,唯心主义看到了主体的能动性,不知道实践是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把主观能动性夸大为精神创造客观世界,抽象地发展了能动性。这样,第一条马克思把实践看作新世界观区别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指出实践活动是一种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条涉及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也是实践与认识论相结合。旧唯物主义虽然一般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即认为真理是认识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但却无法说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使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相联系起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第三条是人与环境、教育(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环境和教育能够改变人。但对于环境是怎么改变的?教育者的知识和才能从何而来?旧唯物主义无法回答。马克思科学地指出,不管是环境的改变和知识的由来,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来的。人在实践中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环境和人的改变,都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
 
第四、六、七条关于宗教问题。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现象出发,致力于把宗教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没有从社会实践出发,进一步分析世俗基础本身;因而不能正确阐明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路径。宗教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有其现实存在的根源和需要,政治上的“一刀切”只会让其勃发更大的生机和繁衍力。因而马克思指出要把这个世俗基础放到它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且在实践中使之发生革命。
 
另一方面,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他只是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没有看到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现实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应该从社会实践出发,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来揭示人的本质,而且人的本质也体现在人们实践活动创造的社会关系中,并且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五条肯定了费尔巴哈对抽象思维的批判,但马克思也指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没有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人的感性活动,第五条是对第一条的补充。
 
第八条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对费尔巴哈宗教问题的一个总结。马克思在这里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后一句又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个“神秘主义”“神秘东西”是否可以理解为前文所提到的宗教。
 
《提纲》的后面几条,马克思总结了自己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认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以及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指明了旧唯物主义不懂人的实践,立足于脱离了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而新唯物主义则立足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全部社会关系(社会化的人)。解决现实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这样或那样的解释世界,而应在社会实践中去“改变世界”。
 
总之,《提纲》虽然简短,但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实践的观点始终贯穿其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和立足点,也是它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的标尺。马恩曾将这种新哲学观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并不意味着把实践看作是世界的本质。因为人的实践活动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只不过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同时,人的实践活动还受现实外部世界的影响和前人实践结果的制约。不应该夸大实践的实际地位和作用,应该始终基于现实的角度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探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马克思生前未曾发表。原题为《关于费尔巴哈》,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责编:李纪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