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楞严经》体会(五)
以下文章选自《士林读书》
经文:
【7】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拾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体会:
依佛学来讲,人的眼、耳、鼻、舌、身有浮尘根与胜义根之别。详解可见《百法明门论》。浮尘根主要指医学上所谓的相关的器官,例如眼睛、鼻子、耳朵、舌头、身体及其相关的神经系统等,又称为“扶尘根”和“浮根尘”。胜义根在佛学是指浮尘根的内根,是清净四大所成,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因净色根而生起,其作为色的一面唯有天眼才能看到,又称为净色根、内根。而前五识的生起,是在根境相对的一刹那,第七识末那末那耶识立即与之相和而生的功用。总之,根尘相对、末那耶识当际,即成诸识。
末那耶识在各种根尘相对时,提供了对应的识(如眼、耳、鼻、舌、身识)生起的依托,在这个依托之际,意识也随之生起。意以末那耶识为根。
末那耶识所染的那个本元,是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本净的一面,称之为如来藏。如来藏本空,称为如来藏性。
佛教的核心见地是缘起。业感缘起,是从缘起的动力来讲,是业感行,行是一种止不住的动力,只要落在“有”的一面,这种动力就随之俱生。外在业缘,必然勾起行。然而,起无起处,故称“性空缘起”。
然而,性既然都是了无一物,那么遇到相同的缘,为什么发起的“行”取向不同呢?为了解释这一现象,佛教认为那是以往薰习如识上的种子或业习不同。种子或业习藏在什么地方,既然能藏,必然有藏的地方,于是藏识(阿赖耶识)就应运而生了。又从一切法从性空生起的角度讲,性空缘起生起万法,又称此为如来藏。
唯识宗还立了一个“圆成实性”,其实这些,都是从缘起“有”的这一面来讲。如果离开了缘起,所谓的阿赖耶识、圆成实性、如来藏都无从谈起。因此,唯识法相,是站在缘起的一面,从“胜义有”的角度解释万象森罗。若从缘起的起处本身看,就是“毕竟空”。
就此而论,无论佛教怎么发展,缘起是核心见地的地位从未动摇。只是从缘起的起处看,是毕竟空。从缘起的能起看,是胜义有。从毕竟空看,一法不立,万古长空;从胜义有看,万德周圆、得一持万。
经文:
【7】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拾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体会:
依佛学来讲,人的眼、耳、鼻、舌、身有浮尘根与胜义根之别。详解可见《百法明门论》。浮尘根主要指医学上所谓的相关的器官,例如眼睛、鼻子、耳朵、舌头、身体及其相关的神经系统等,又称为“扶尘根”和“浮根尘”。胜义根在佛学是指浮尘根的内根,是清净四大所成,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因净色根而生起,其作为色的一面唯有天眼才能看到,又称为净色根、内根。而前五识的生起,是在根境相对的一刹那,第七识末那末那耶识立即与之相和而生的功用。总之,根尘相对、末那耶识当际,即成诸识。
末那耶识在各种根尘相对时,提供了对应的识(如眼、耳、鼻、舌、身识)生起的依托,在这个依托之际,意识也随之生起。意以末那耶识为根。
末那耶识所染的那个本元,是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本净的一面,称之为如来藏。如来藏本空,称为如来藏性。
佛教的核心见地是缘起。业感缘起,是从缘起的动力来讲,是业感行,行是一种止不住的动力,只要落在“有”的一面,这种动力就随之俱生。外在业缘,必然勾起行。然而,起无起处,故称“性空缘起”。
然而,性既然都是了无一物,那么遇到相同的缘,为什么发起的“行”取向不同呢?为了解释这一现象,佛教认为那是以往薰习如识上的种子或业习不同。种子或业习藏在什么地方,既然能藏,必然有藏的地方,于是藏识(阿赖耶识)就应运而生了。又从一切法从性空生起的角度讲,性空缘起生起万法,又称此为如来藏。
唯识宗还立了一个“圆成实性”,其实这些,都是从缘起“有”的这一面来讲。如果离开了缘起,所谓的阿赖耶识、圆成实性、如来藏都无从谈起。因此,唯识法相,是站在缘起的一面,从“胜义有”的角度解释万象森罗。若从缘起的起处本身看,就是“毕竟空”。
就此而论,无论佛教怎么发展,缘起是核心见地的地位从未动摇。只是从缘起的起处看,是毕竟空。从缘起的能起看,是胜义有。从毕竟空看,一法不立,万古长空;从胜义有看,万德周圆、得一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