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解读中国经济》

以下文章选自《硌爸的书房》
 
天黑了,三娃子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到家里,父亲问,田里都播上种子了?三娃子说,播完了,父亲点点头然后说,那吃饭吧,这时,父亲看到了桌上那个用来装种子的袋子,打开一看还有不少种子,他问,所有的地都播种了吗?三娃子答,是,父亲听后想,哦,明白了,就是说种子间距比以前大了,想到这儿,他抬手就给了三娃子一个大耳光,并说,第一天独立种地就敢偷懒,明天一早就去田里把种子补上!第二天,三娃子来到田里,他感到全身都又酸又痛的,他想,不管了,爱咋咋地吧,想到这儿,他把种子折价卖给了正好路过的狗剩子,卖完种子,三娃子还想,狗剩子是邻村的,卖种子的事情应该不会传到父亲耳朵里,到了秋天,三娃子发现自家的收成居然比往年更好,也比其他家的收成好,三娃子暗下决心,明年依旧按照大间距的方式播种,大不了就当今年没有高产,结果第二年他家的产量还是最高的,从此之后三娃子播种时再也不肯遵循父亲传授给他的经验了。
 
我并没有跑题,上面这则故事就是从林毅夫教授的《解读中国经济》中衍生出来的,这本书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当时还是我的领导)推荐给我的,我当时还感到奇怪,他为什么推荐我看这本书?我认为这肯定不是我想看的书,但我还是把它看完了。
 
看完之后,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尽管当时我还有一个疑问,建国初期那么困难,中国为什么还要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
 
先抛开疑问,单说我主张一定要看这本书的原因,不是因为书中关于中国经济的诸多描述、分析、论证(尽管这是林教授写这本书的初衷),但对我来说,读这本书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书中提出并解答了几个对所有人都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18世纪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什么后来被西方超越了?技术进步(甚至可以就说是进步)的源动力是什么?
 
在中学历史课上,我经常听老师讲到中国这个技术领先西方多少年,那个技术又领先西方多少年,然后不知不觉间就讲到清朝,这时中国就突然落后于西方了,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后来就连日本都可以欺负我们,我问历史老师,他们也没能给出满意的答案,林毅夫教授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技术进步源于试错,而早期人类的试错大多是在生活中完成的。就像三娃子那样,他家的地高产肯定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无论他是否愿意跟大家分享,他的经验也一定会普及开来,这就是一次成功的试错,中国的人口数量一直多于西方,这样一来中国试错的次数也更多,这一定是对的,就像买彩票,买10000注中奖的概率肯定高于买100注,更高于只买1注,因此,中国在很长时间都能领先于西方,但随着东西方的交流日渐频繁,再加上大航海等探险活动的驱动,欧洲出现了很多的专业试错机构,这些机构包括大学、教会以及一些有钱人士资助的组织(实验室、船队等),这些机构里的人以试错为生,他们一个人一天试错的次数远多于一个中国人一年试错的次数,不但试错的次数多,他们还根据基础理论进行有计划的试错,这使得西方的发展速度得到进一步的增加,就这样,西方逐渐追上了中国,又超过了中国。
 
第二个问题,试错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未来是不可预知的,而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大胆地尝试,在书中,林教授以苏联和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例回答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知道,苏联的经济改革失败了,当时苏联试图一步到位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根据西方顾问团的建议采用了“休克疗法”,休克疗法说白了就是彻底放手,政府不再对国有企业进行保护和补贴,让它们自生自灭,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失业率暴涨,经济崩溃,然后就是苏联解体,中国也几乎同时开始了经济改革,但跟苏联不同的是,中国采用的是渐进式改革,地方上,先通过设立特区进行小范围尝试,然后再逐步推广,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同样是渐进式的,像纺织部、石油工业部、铁道部等政府职能部门陆续完成了向企业的转变,其实仔细想想,当时的苏联和中国就像两个病人,苏联的医生实施的方案是手术治疗,试图通过直接把病变组织切除来使病人恢复健康,中国的医生采用的是中医保守疗法,通过中药调理来逐渐增强病人的体质,事实证明保守疗法更好,从以上的事例,我们可以得知,在试错之前,我们应该先问问自己,如果失败了,付出的代价是自己能够承受的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不用犹豫了,直接做就好了,如果是否定的,那还是再观望一下的好,我们还可以再简化一下,对于试错,要尽可能分多步走,同时加快迈步的频率,这样就能走得又快又稳。
 
第三个问题,如何给自己设定方向?
 
在书中,林教授提出要基于自身的比较优势来设定方向,比如,一个国家如果有钱没人,就应该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侧重资金投入大、附加值高的行业(基础研究、重工业),如果有人没钱,就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侧重资金投入小、附加值低的行业(轻工业、低端制造业),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企业大多都带有代工性质,就是这个原因,说得再通俗些,就是能干啥就干啥,擅长干啥就干啥。
 
最后,回到开头的疑问,为什么中国在建国初期要不惜一切代价发展重工业?这有违书中提到的比较优势原则,我个人认为,建国初期领导人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当时发展的重工业主要是为军工服务(两弹一星,国防航空工业等),在当时的国际大环境下,军事科技水平怎么样直接决定着新中国能否站着活下去(这非常重要),就像钱学森钱老说过的一句话,手中有剑不用和手里没有剑可不是一回事。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