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三名 文化育人】文澜周末读书会|审美初体验
以下文章选自《上虞区华维文澜幼儿园》
Read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读书分享
书中的春是“吹面不寒杨柳风”
书中的雨是“春雨贵如油”
书中的冬是“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书中的雪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书中满是颜如玉
读者自得黄金屋
-Enjoy Reading-
书名:
我的教育理想
作者:
朱永新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我的教育理想》节选
来自上虞区华维文澜幼儿园
00:00
01:02
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和神圣的东西的观念。我们要使这些观念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用高尚的道德行为的生动的实例来充实它。
审美初体验
分享者:陈柯萍
读书感悟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有几个年头了,虽说没有多大的建树,但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育,孩子在自然中最能够获得美的感受。理想的教育不应该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忽视美育和体育。思想不好是危险品,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好是易碎品。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动力。
大自然是幼儿最初获取知识的丰富源泉,自然环境中的万事万物直观具体,使幼儿在接触中懂得了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夏天放暑假,老家的一大片稻田就是我儿时最开心的游乐场所,逛田野、走草地、摘西瓜、摸螺蛳......现在想来,童年有这些形形色色花草的陪伴真幸福。幼儿园之父福禄贝尔幼年丧母,性格内向,以与植物打交道求得安慰,当他发现一棵植物的种子藏在一个整齐的六角形的囊里时,欣喜异常,由此萌发了研究大自然里的数和形的求知欲望,今天我们引导孩子们观察植物、动物,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就如同播下一粒种子,将来一定会有收获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室内自然角和走向大自然的室外教育功能,一年四季应多带幼儿走出去,提高幼儿的认识辨别能力,锻炼幼儿感知觉,发展幼儿思维。自然环境中的事物都是千丝万缕相互联系的,当幼儿通过第一步的观察进入第二步了解其内在关系时幼儿的思维也就得到了发展。
乌申斯基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自然是教育的最强有利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是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真正理解这句话就是源于去年班级中购买了一本《第一次种圆白菜》,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并决定等到秋季,就种下圆白菜。从播种到毫无起色,再研究原因,原来圆白菜是需要育苗培育的,所以最后决定育苗移植,孩子们唧唧喳喳的声音开心雀跃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圆白菜的长势也愈来愈好,孩子们发现菜上长虫了,于是大家焦急着想办法,田田说:“我家里有治虫的药水,我明天带来喷一喷就不长虫了。”晨晨说:“既然长虫子,那我们把虫子抓出来吧!”小蚂蚁:“应该是很小的虫子吃的,因为圆白菜的伤口很小。”......各种各样的猜想让他们兴致勃勃。
是啊,孩子在大自然的活动中,通过对静态事物的观察,可以初步培养自己的审美认知,还需要同伴间的相互团结与合作,培养合作精神与相互帮助对德育发展有积极作用。自然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不仅能够使其获得更高的知识,重要的是使孩子产生情绪体验,触动孩子的情感世界。
-END-
读书分享|陈柯萍老师
音频录制|陈莉丽老师
编辑排版|陈雪娇老师
校稿审核|倪伊宁老师
日期|2020年10月3日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
小编邀你收藏上虞区华维文澜幼儿园
微信又改版啦!
完成以下三步,将我们设置为星标!
这样,就能每天及时收到更新推送啦!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上虞区华维文澜幼儿园!
Read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读书分享
书中的春是“吹面不寒杨柳风”
书中的雨是“春雨贵如油”
书中的冬是“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书中的雪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书中满是颜如玉
读者自得黄金屋
-Enjoy Reading-
书名:
我的教育理想
作者:
朱永新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我的教育理想》节选
来自上虞区华维文澜幼儿园
00:00
01:02
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和神圣的东西的观念。我们要使这些观念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用高尚的道德行为的生动的实例来充实它。
审美初体验
分享者:陈柯萍
读书感悟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有几个年头了,虽说没有多大的建树,但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育,孩子在自然中最能够获得美的感受。理想的教育不应该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忽视美育和体育。思想不好是危险品,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好是易碎品。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动力。
大自然是幼儿最初获取知识的丰富源泉,自然环境中的万事万物直观具体,使幼儿在接触中懂得了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夏天放暑假,老家的一大片稻田就是我儿时最开心的游乐场所,逛田野、走草地、摘西瓜、摸螺蛳......现在想来,童年有这些形形色色花草的陪伴真幸福。幼儿园之父福禄贝尔幼年丧母,性格内向,以与植物打交道求得安慰,当他发现一棵植物的种子藏在一个整齐的六角形的囊里时,欣喜异常,由此萌发了研究大自然里的数和形的求知欲望,今天我们引导孩子们观察植物、动物,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就如同播下一粒种子,将来一定会有收获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室内自然角和走向大自然的室外教育功能,一年四季应多带幼儿走出去,提高幼儿的认识辨别能力,锻炼幼儿感知觉,发展幼儿思维。自然环境中的事物都是千丝万缕相互联系的,当幼儿通过第一步的观察进入第二步了解其内在关系时幼儿的思维也就得到了发展。
乌申斯基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自然是教育的最强有利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是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真正理解这句话就是源于去年班级中购买了一本《第一次种圆白菜》,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并决定等到秋季,就种下圆白菜。从播种到毫无起色,再研究原因,原来圆白菜是需要育苗培育的,所以最后决定育苗移植,孩子们唧唧喳喳的声音开心雀跃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圆白菜的长势也愈来愈好,孩子们发现菜上长虫了,于是大家焦急着想办法,田田说:“我家里有治虫的药水,我明天带来喷一喷就不长虫了。”晨晨说:“既然长虫子,那我们把虫子抓出来吧!”小蚂蚁:“应该是很小的虫子吃的,因为圆白菜的伤口很小。”......各种各样的猜想让他们兴致勃勃。
是啊,孩子在大自然的活动中,通过对静态事物的观察,可以初步培养自己的审美认知,还需要同伴间的相互团结与合作,培养合作精神与相互帮助对德育发展有积极作用。自然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不仅能够使其获得更高的知识,重要的是使孩子产生情绪体验,触动孩子的情感世界。
-END-
读书分享|陈柯萍老师
音频录制|陈莉丽老师
编辑排版|陈雪娇老师
校稿审核|倪伊宁老师
日期|2020年10月3日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
小编邀你收藏上虞区华维文澜幼儿园
微信又改版啦!
完成以下三步,将我们设置为星标!
这样,就能每天及时收到更新推送啦!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上虞区华维文澜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