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会》内容分享(一)

以下文章选自《吾思吾进》
 
9月27日,我们举行了期待已久的第一次读书交流会。在孟艳老师的指导下,李萌和常帅丽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组织同学们对读书内容和所读文献进行依次汇报和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积极进行了相互的交流和探讨,大家相互学习与借鉴,萌生了很多创新性的想法。活动现场讨论热烈、氛围融洽。下面将为大家分享同学们的汇报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并提出批评指正!
 
首先,李萌同学就阅读的《教育哲学》一书的前两章内容进行了分享,并阐述了自己的感悟与收获。具体的汇报内容如下:
 
读书汇报——《教育哲学》
 
汇报人:李萌
 
汇报内容:
 
一、《教育哲学》及其作者简介
 
二、第一、二章主要内容
 
三、自身感悟(收获)
 
一、《教育哲学》及其作者简介
 
(一)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二)作者简介:
 
石中英,男,1967年生,安徽寿县人,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教师》杂志社社长,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现代教育论》、《教育学的文化性格》、《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哲学导论》等。
 
二、第一、二章主要内容
 
(一)第一章  什么是教育哲学
 
第一章作者主要从教育哲学的定义(第一节)、教育哲学的价值(第二节)以及教育哲学的学习和研究(第三节)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在第一节中,作者整合了我国教育哲学家和国外教育哲学家对教育哲学的定义,指出影响教育哲学定义的关键因素是各位教育哲学家们的”哲学立场”或“哲学观”。
 
其中,20世纪我国教育哲学界对教育哲学定义的看法有以下共识:
 
1.教育哲学是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教育的一门学问;
 
2.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根本问题或根本假设,其目的是探求教育的一般规律或原则;
 
3.教育哲学是一门应用哲学;
 
4.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的深化、概括和总结,是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 
 
国外教育哲学家对教育哲学的定义:
 
1.认为教育哲学是综合教育科学的知识而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学问;(从哲学的概括性出发)
 
2.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形成的分析教育哲学流派(利用分析哲学的技术与方法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概念”、“命题”等进行分析,澄清它们的各种用法,从而使教育实践免于思想混乱的毒害);(该观点提升了教育哲学的学术性,但损害了其实践性)
 
3.20世纪80年代后,以伦敦大学教育哲学教授怀特为首,主张教育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
 
总的来说,国外对教育哲学的定义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的教育哲学到分析教育哲学再到新的实践批判的教育哲学的发展过程。 
 
作者通过整合以上观点,提出了21世纪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
 
1.从定义上,要由“以教育知识为核心”转为“以教育实践或教育生活为核心”;
 
2.从研究对象上,要由“一般、根本问题”转变为“实际教育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区别“教育原理”与“教育哲学”)
 
3.从学科性质上,要具有实践性、反思性、批判性和价值性。 
 
在第二节中,作者主要论述了教育哲学当前存在的价值危机,以及如何重估教育哲学的价值。
 
首先,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主要表现为各种教育人员对教育哲学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哲学研究侧重于概念和范畴的思辨,忽视或远离教育实践的需要,现实针对性不强和实践性不强;
 
2.教育哲学著作的语言太抽象、难懂,可读性差;
 
3.教育哲学未能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针对以上教育哲学存在的价值危机,作者提出要重估教育哲学的价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帮助教育者思想的成熟,增进教育者的理性;(教育实践、理性批判)
 
2.引导教育者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
 
3.检验和引导公众的教育观念;(教育哲学的价值性,引导其朝向正确或主流的方向发展)
 
4.对教育政策进行理性的分析;
 
5.促使教育学者对教育知识的批判与反思;
 
6.为多学科知识的交流和对话提供一个思想的平台;(多视角研究教育哲学) 
 
在第三节中,作者论述了我们应如何做好教育哲学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对社会和人生问题高度关注;
 
2.不断挖掘教育生活的经验;(自己、他人)
 
3.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
 
4.努力学习教育哲学名著;
 
5.从事教育哲学的研究; 
 
(二)第二章  教育哲学简史
 
在第二章中,主要论述了中国教育哲学、英国教育哲学和美国教育哲学在20世纪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作者比较分析了各自主要的发展阶段、特征、代表人物或著作等,总结了百年教育哲学建设的经验教训,以促进21世纪教育哲学事业的更大发展。
 
三、自身感悟(收获)
 
1.修正了对教育哲学的概念的认识;
 
2.认识到教育哲学对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开始思考如何将教育哲学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哲学应有的价值;
 
3.从中国、英国以及美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大致了解到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教育哲学的发展状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教育哲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接下来,常帅丽同学则主要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探讨我国家庭教育的现存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国家庭教育现存问题分析及对策
 
汇报人:常帅丽
 
01 背景
 
02 家庭教育的意义
 
03 家庭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04 加强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背景
 
为什么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不仅关乎着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地球村”让全世界成为命运共同体,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与理念不断碰撞,中西价值观的冲突与变化,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甚至可能改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已成为党和政府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和重大社会课题,成为人类共同的历史使命。我国已进入新时代,在面对新使命、开启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这就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四个学会”,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相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后备力量。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们更应当树立全局观念,让孩子能够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培养孩子爱国意识。
 
三、家庭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农村、城区、我国家庭教育现状总概)
 
(一)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被极度边缘化
 
在农村,由于受传统不良观念的影响,父母大多只关心孩子的温饱,即便遇到什么问题也麻木不仁,甚至手足无措。久而久之,孩子也感到父母对自己没大帮助,也就不再求助。这样,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渐渐走向边缘化,甚至到了有名无实的地步。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张皮
 
一方面,教师与家长很少联系,也谈不上沟通,另一方面,学校很少开家长会,即便是开,也是走个形式和过程,双方很少沟通或仅是表面上的沟通,根本发挥不了家长的作用。
 
3.家庭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
 
家长惯用的方式是说教,这种单一的方式不但不起作用,有时还会促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同时,他们进行教育的内容也与孩子的生活脱节,好似文不对题,各说各话。
 
参考文献:沈富山,袁琼英.农村家庭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26):6.
 
(二)城区家庭教育现状
 
1.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
 
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没有一个充分、完整、清晰的认知,有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照顾孩子吃穿。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以至把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导致学生在日常思想行为习惯方面缺乏教养,存在较大的问题,在与人相处时会遇到困难,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家庭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源于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认识还有角色缺失。
 
其次,安全教育不足。多年来,学生安全事故频发不断,溺水、车祸等。
 
参考文献:杨玉霞.城区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
 
(三)我国家庭教育现状总概
 
1.过度强调智力教育
 
智力教育主要体现在过分重视分数。当前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分数。考出好成绩是成为了孩子的唯一目标。
 
2.缺乏家庭教育意识
 
父母片面认为:老师文化程度较高,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有学校教育就够了,家庭教育可有可无。误把家庭教育当做学校教育的补充来看待,忽视了自身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3.家长教育能力不足
 
首先,家长溺爱孩子。其次,教育观念落后,缺乏现代教育能力。
 
4.忽视德育
 
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及道德教育,缺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关注,容易使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养成不良习惯,形成任性、自私自利等性格。
 
参考文献:蔺雪莲.新媒体时代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6期
 
常莎莎.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才智. 2016年22期 
 
四、加强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
 
1.政府层面
 
第一,出台相关政策来督促家庭教育的落实,
 
第二,通过邀请教育专家或观看教育纪实片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
 
2.学校层面
 
第一,由负责家庭教育的专业老师开展讲座,一月一次,主题自拟。
 
第二,通过开家长会或家访让家长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状态。
 
第三,指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四,建立家长学校,落实家长委员会制度。
 
3.家长层面
 
第一,树立家庭教育意识
 
第二,提升教育能力
 
第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
 
张园园同学分享的内容是王鉴教授编著的《课堂研究概论》一书,从课堂研究背景、课堂研究理论、课堂研究方法以及课堂研究与课堂教学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经过园园同学的分享以及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交流,一致认为这是很值得研读的一本好书。
 
一、课堂研究背景
 
传统教学论VS课堂教学论
 
传统教学论:偏重于研究理论;旨在描述教学事实,考察各种教学现象发生的原因条件,从而解释其中规律性的联系;着重回答教学是什么
 
课堂教学论:是通过研究课堂教学生活而构建的理论体系;主要特点:实践性, 理论性,时代性,创造性;主要回答:教学应当是什么(教学的价值观问题)、教学应当做什么,怎么做(教学规范问题)
 
课堂教学论的发展既要运用教学论的理论与方法,也要追寻现代教学改革的足迹,把握教育生活的主题,构建现代的理论方法与体系。
 
二、课堂研究的理论
 
(一)课堂的两种形态——知识课堂与生命课堂
 
01 知识课堂的特点(教师角色,学生学习方式,教学方法)
 
02 生命课堂的特点(课程设置,教师角色,学生学习方式,教学方法)
 
03 现在的课堂模式建构的方向就是 生命课堂,如何去重构课堂,如何去做?
 
(二)对课堂的理解
 
01 课堂教学的场所,即教室
 
02 课堂教学,就是发生在教室的教学活动
 
03 学习型共同体,既是一个学习组织,又是一个教学相长共同体
 
(三)课堂的重构
 
01 转变课堂观念
 
传统课堂过于专制,新的课堂观是民主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应灵活多样,富有个性。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的课堂观强调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02 加强教师培训并与教师教育的改革相配合,开展课堂研究
 
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以及师范院校进行的改革。
 
(四)课堂生活
 
01 斯宾塞的教育准备说
 
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观,主张教育应像个人在自己的社会生产生活中成长一样,采取自我教育与自然教育的方式。
 
02 杜威的教育过程说
 
其观点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03 胡尔赛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性的,奠基性,直观的,主观的自然态度中的世界。
 
三、课堂研究的方法
 
01 主客位研究方法
 
途径:一是直接研究自己课堂教学,积累大量的研究经验,属于主位研究;二是研究者作为旁观者,深入课堂教学实践,以别人的教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分析描述等方法获得有关教学的认识和结论,属于客位研究。
 
02 课堂观察法
 
观察日常教学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点滴行为窥视出被观察者的教学行为,从而更直接,客观地观察,描述课堂教学现象。
 
03 深描解释法
 
以教学实际和事实为出发点,不仅分析具体教学形态中教学规律,而且对教学中涉及人文性的内容给以必要的,合理解释。
 
04 教学案例研究法
 
教学案例就是对教学事件的记录,通过向受众展示这些真正的和具体的事例,促使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并考虑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四、课堂研究与课堂教学
 
(一)课堂研究
 
课堂研究就是研究者深入教学现象发生与教学规律呈现的课堂场所之中,综合地开展关于课堂,教学生活,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研究活动的一种研究方式。 
 
课堂研究需广大教师,教研员,教学专业研究者三个群体的合作。
 
课堂研究的必要性:课堂就是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纽带,通过整合与创造,形成既能揭示课堂教学实质,又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新理论。
 
(二)课堂教学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根基和源泉,教育的有效性和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并且自教育为完善生活做准备开始,教育世界基本就淡忘了这一源泉。
 
教育家开始对教学生活世界重构,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重构沿着两条思路进行:
 
一是在课堂生活世界中注入日常生活世界的基础,使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二是把本该是教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他们,使他们日常生活经验中有经验,有体验,有交往,进而为课堂教学专业世界提供基础。
 
(三)反思评价
 
研究课堂不仅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还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参考。课堂是一个师生参与的动态过程,课堂既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
 
课堂的形式更应该灵活多样,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等。例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一些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
 
李菁菁同学分享了她阅读的马克斯· 范梅南编著的一本书,名为《教育机智》。菁菁同学主要针对前五章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总结与概括,并阐述了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第一章 迈向智慧教育学
 
对教育学下的定义:
 
“教育学不是进行劝诫的,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
 
“教育学需要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化的知识形式”
 
第二章 教育的概念 ——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
 
两个方面的内容需要了解:
 
1.教育情境
 
“作为教育者,有没有关注教育情境至关重要,对教育情境挖掘的越多,在教学中越轻松。”
 
2.教育学意向
 
“教育学指的是有意向性的活动和交互作用:成人和儿童参与其中,指向儿童积极地生存和成长。”
 
“教育的计划和目标明显地反映了我们教育孩子的教育学意向。我们给孩子提供的书本,我们为他们创造的环境,我们促成的生活经历——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我们的教育学意向。”
 
第三章 教育的时机
 
“教育的时机既不能技术性地来自方法和阅读理论,也不可能哲学性地从与教育或抚养儿童的更广泛的视角推断出来。”
 
“为了让教育情境产生教育的时机,成人必须站在与某个孩子或一群孩子的关系位置上采取教育方面适当的行动。”
 
“如果不了解那些具体情境中教育时机的背景,通常就不可能处理好教育学的关系。那些对儿童教育十分敏感的老师,同样对他们所负有责任的儿童家庭的背景、生活经历、道德品质和具体情况十分敏感。”
 
第四章 教育的性质
 
教育不仅要找到那个教育时机,还要找到你可以实施的条件:爱与关心、希望与信任、责任感;还要明确你的教育体验:教育情境、教育关系、教育行动
 
第五章 教育学的实践——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
 
“教育学思想和教育学理解是紧密相连的。”
 
“教育学理解,更侧重于体验一个具体的情境中的意义方面。所以它的一个常见特征就是感知和聆听孩子的能力——依据不同的情形,感知和聆听方式也有所不同。”
 
“教育学理解总是与特别的、具体的情境有关。”
 
刘丽同学主要向我们分享了她阅读的《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前半部分的读书感悟,这本书针对性较强,且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书里面的一些思想和教学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师,而且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吴正宪:
 
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教师奖”等。
 
第一辑:把教育作为人生幸福的源泉
 
做一个善良的使者
 
热爱数学是教育的智慧源泉
 
勤奋成就美好
 
做个人格高尚的人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
 
做充满诗情的教育者
 
给学生的童年烙上数学印
 
教育科研为成长助力
 
享受高品位的教师职业生活
 
个人感悟:
 
亚里士多德: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一节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设置一个个悬念,引起学生们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不自觉地投入思考,感悟和探索新知识。
 
创设充满诗情的教学活动
 
教学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毫无艺术感的,这需要教师主动且创新地去设计教学,把课堂的温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
 
金天尧同学通过文献研读,结合理论与实际,深入分析了我国当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感悟。
 
一、问题的提出
 
(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确立的大致历程
 
(二)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误解
 
第一,把综合素质评价变成传统纸笔测验的简单延伸,不改变评价理念和方法,只是增加评价内容,即由评价学科知识和技能延伸到评价道德品质、公民素养等“综合素质”;
 
第二,把“综合素质”理解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等不同种类“素质”的组合,其中每一类素质又被细分为若干“分目标”;
 
第三,把“综合素质”理解为某些素质如认为综合素质评价就是对教育部规定的六类“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而中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或会考则是对“学科学习目标”的评价,二者平分秋色,变成“两张皮”;
 
第四,把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作为外部评价,使之成为中考、高考体系的一部分。
 
二、综合素质评价是个性发展评价
 
1、应试教育的根本问题:应试教育及其评价体系的根本问题不在于只采用了“考试”这一种评价手段,也不在于仅仅评价了学科知识及技能这一类“素质”,而在于其根深蒂固的工具主义教育价值观。
 
2、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意义:素质教育的本质上尊重每一个人个性发展的独特性与整体性并促进其实现。素质教育的意义不在于培养某种或某些“素质”,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道德品质”等,它在本质上是尊重每一个人个性发展的独特性与整体性并促进其实现。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
 
第一,综合素质评价的对象是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整体。“综合素质”不是各类素质的“组合”、 “组装”,不是“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而是发现不同素质间的内在联系,使之融合起来、变成个性整体。首先,要基于整体思维评价每一个学生。;
 
第二,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论是“欣赏性评价”。个性发展是“内在价值”。杜威曾说“内在价值是无价之宝。”既是“无价之宝”,那就不能比较,只能欣赏。;
 
第三,综合素质评价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的表现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特长与个性独特性。每一个学生不仅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或个人经验,而且有表现自己见解和经验的独特方式。
 
四、“综合素质评价即真实性评价、过程性评价” 的内涵
 
第一,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及任务设计不仅体现学生的校内生活,还要体现校外生活,以及二者的论综合素质评价的本质内在联系;
 
第二,综合素质评价的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特定学习内容或任务所获得的结论,还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策略;
 
第三,综合素质评价的设计应包含一个问题有一个以上的正确解决方法或答案这样的内容;
 
第四,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形式是档案袋评价。所谓“档案袋评价”,是把学生的真实学习经历及相应的典型的、富有代表性的各类作品或其他材料作为证据,以对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状况做出判断并加以改进的过程。
 
五、“综合素质评价即内部评价”的内涵
 
第一、教师和学生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教师不再是以中考、高考为核心的各类外部评价的准备者、复制者和依附者,而是评价主体;
 
第二,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教师和学生合作建构教育意义。综合素质评价所体现的是“交往评价观”。在这里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不再是主客体关系,而是交互主体性的对话关系; 
 
第三,综合素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互动、结合,构成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六、综合素质评价与中考、高考等外部评价的区别
 
1、前者所追求的是教育的内在价值,核心是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独特性;后者则追求教育的工具价值,关注的是不同学生之间在某些方面的共同性;
 
2、前者强调的是评价情境中不同评价主体的合作解释与共同建构;后者则主要基于源自测量学的量化评价手段,追求评价的客观性;
 
3、前者主要是过程性、形成性评价;后者主要是结果性、终结性评价;
 
4、前者以档案袋评价为基本形式;后者则主要是学业成绩测验。
 
七、综合素质评价与中高考等外部评价的联系
 
1、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之间相互依存,教育当然要适应社会选拔人才等工具性需要,但却不能把人当工具,不能以摧毁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代价;
 
2、学生个性发展是综合素质评价与中考、高考等外部评价的共同目标,综合素质评价所体现和追求的个性发展观显然适用于各类外部评价;
 
3、综合素质评价与中考、高考等外部评价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综合素质评价中关注过程、关注情境的评价理念可以为外部评价的任务设计提供借鉴。
 
八、我国当前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未能实现评价观的转型,未把学生个性发展视为评价的根本鹄的,依然延续“工具主义评价观”,只是拓展了评价内容,补充了一些人为割裂的所谓“素质”,导致了“变相的应试教育”;
 
未能实现评价方式的改变,未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内部评价,教师与学生未成为评价主体,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外部评价的另一种形式,由此导致了“强化的外部评价”。
 
延伸与思考: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会对农村学生造成不公平
 
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不大可能关注诸如勤劳吃苦、孝敬父母等农村学生做得比较好的内容,而更可能关注诸如艺术、体育等有利于城市学生的内容,所以农村地区的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就会吃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招生挂钩,那么就会在客观上挤压农村学生升入大学的机会和空间。
 
可以看出他们所理解的教育公平,应该就是指每个学生进入大学的机会不应该受到他们的性别、地域、家庭社会背景等非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他们以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作为衡量是否公平的一个基本评判指标。
 
但是,为什么要以进入大学的机会,而不是其他诸如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等作为衡量是否公平的指标呢?
 
从教育功能角度分析公平问题
 
从人力资本理论来看
 
教育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生产力或者素质,使得受教育者在人力市场中获得了更高的回报。  把教育所提供的知识素质看作是我们接受教育的最主要目的, 教育公平与否就是指不同的学生是否有相同的机会,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从筛选理论出发
 
教育的主要作用是社会筛选,教育把不同的人贴上不同的标签,如高中生、大学生、高分者、职校生等等,从而供其他机构筛选所需要的人员。把教育看作是一个工具或途径,真正重要的不是教育所提供的知识能力,而是被筛选出来获取诸如名牌大学、优质岗位等“好东西”的机会,教育公平与否就是指不同的学生是否有相同的被筛选机会。
 
总结与感悟:可见,揭示教育公平争论背后的不同教育功能观以及由此带来的教育公平观,并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这样的政策辩论才会真正是一个社会学习的过程。可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尽管教育公平越来越成为一个主流的政策议题, 但我们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水平却还没有很大的进展,大多还停留在常识和直觉层面,这对进一步推进我国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是不利的。
 
最后,阿德同学向我们分享了他阅读的一本教育学经典名著——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概括,并阐述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一、《大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一)“自然适应性原则”
 
该原则主要是指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此外还包括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的“自然”,即儿童身心的发展特点。
 
(二)改革旧教育,创办新学校
 
新教育体系主要有以下内容:(1)一切青年都能受到教育;(2)他们都能学到一切可以使人变成有智慧、有德行、能虔信的科目;(3)教育史生活的预备,能在成年以前完成;(4)实施教育不用严酷或强迫方法,而用温和、自然的方法;(5)这种教育应是真实的、彻底的;(6)教育是轻松的,课堂教学每天只有4个小时,一个先生可以同时教几百个学生,而所受的辛苦要比现在教一个学生少10倍。
 
(三)教学工作要适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还有其承受能力
 
具体内容如下:(1)教学内容必须适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水平,不可超过他们的理解能力;(2)教学进度要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教学方法要适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3)教学科目要适合儿童的天性,因材施教。
 
二、读后感悟
 
读完《大教学论》后,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递,德行的修养和行动能力的锻炼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不只是存在于学校,它还应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因为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人类能够使用从教育中获得的东西。
 
本次读书交流会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我们下次再见!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