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原,唤醒灵魂——《什么是教育》读书分享会

以下文章选自《悦享生命》
 
本期主持人 丁功林
 
首都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雨果说:“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延续上一期读书交流会的内容,本次交流会我们共同研读了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著作——《什么是教育》。与上一本《教育的情调》不同。这本书从理性的角度出发,用哲学的眼光去看待教育及其内涵,给予读者更全面、也更客观的教育理念。思考“自由、权威、存在、超越”等等话题。
 
刘氏师门2020级的硕士研究生们在刘慧老师的带领下,共读《什么是教育》,并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分享。
 
[ PART 1 ]
 
读书心得
 
李楚楚
 
品哲学之思,悟教育真谛
 
读完《什么是教育》一书,我深受启发,其中蕴含的哲学之思、理性之光和教育真谛令我产生了许多思考。
 
从整体上看,全书围绕着“什么是现代教育”、“教育的本质与现代”、“现代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应如何进行?”这三大块问题进行思辨与阐述。以“存在、自由和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为根基,深刻地表达了“什么是教育”这一主题。同时,剖析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从内容上看,我认为此书具有几大鲜明的特点。首先,此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书出版于43年前,但其中的论述依然能够观照出当下的现实问题,其中的观点与想法放到今天依旧适用,极富现实意义。其次,书中字里行间流都露着哲学和理性之光,每个章节的基本思路都是先进行哲学分析,而后推理论证得出结论,引领我们进行深度的哲学和理性思考。此外,作者的论述视角广博、宏大,从整个人类、世界的角度谈问题,丰富和开拓了我们思想的宽度与深度。
 
“习得知识的魅力在于,它带着我们去了远方,但又让我们感受到回到了家。”教育让每个人都成为他自己,愿我们都能在教育中找到自己,帮助儿童成为他自己。愿我们都能成为一名触及到儿童灵魂的教育工作者,并把它作为一种情怀和使命,不断坚守与追随。
 
袁婷
 
教育是为了人的生成
 
读完这本书后,脑海里出现的一句话便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如书上所说,“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教育应该各因其材,各成其才,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各有特色。教师能改变人的一生,能塑造人的一生。学校教育的使命不仅在于训练技能、培养成有用之才,更在于激发人的生命觉悟,培养全面发展、有自由灵魂的人。真正的教育,首先应让生命在场,不能让教育变成“只见成绩,不见生命”的活动,要尊重生命个体的差异存在,我们要注意学生作为独立的“人”的生 命特征,进而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生命交流。基于以上的生命交流,教育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立德树人的作用。
 
王珂
 
以爱之名,链接生命
 
这是一本教育哲学类著作,从哲学的层面深刻论述了作者对于教育的理解,包括教育的类型、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教育的过程与任务、教育与语言以及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最后两章再深入到大学中去,指出大学的观念与大学的任务等一些方面的内容。读起来会有些许的晦涩,但多读几遍总归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我们更应该以爱之名,进行爱的教育。同时,升华,实现潜能,成为你自己则是爱的三个维度,也是爱在成为自己的过程中不可分割和不可缺少的部分。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当然,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则体现在爱孩子。同样的,热爱学生,作为一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它不仅体现了目前所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且包含着对学生的一种深厚人道关怀和期待,反映了教师职业道德在师生关系上所具的较高精神境界。教师对学生的爱原则上是严慈相济,性质上是无私神圣的,学生与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也就是一个真实的自我与另一个真是的自我之间的爱的沟通,随着相互沟通所包含的内容越多,学生更乐于接受老师,更愿意接受指导,这也就是“亲其师,信其道”。
 
杨梅
 
不忘教育初心:全人培养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中阐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某一方面或只具备某种技能、能力、意识的人,而是培养“整体”的人或“全人”,他称之为“有教养的人”。所谓有教养的人,即按一定时代的理想所陶冶的人,在他那里,观念形态、说话方式和能力等构成了一个整体,并成为他的第二天性。
 
细细品味《什么是教育》这本充满哲理的书,我意识到,文中“有教养的人”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全人”教育是相呼应的。如果我们只注重培养应试能力,而忽略培养“全人”,可能导致只见知识不见人,人成为知识的容器,可能导致学生走向偏激、极端。清华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就是一个警示。刘海洋是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但是他的行为却背离了教育与人向善的初衷。拿雅斯贝尔斯的话来说,刘海洋是只具备某种技能的人,而不是“全人”。
 
为了杜绝这类痛心的事再发生,我们需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只重视智育的状况,提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仵慧敏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雅思贝尔斯的这本《什么是教育》是一本很薄的小书,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感觉书中的语言和行文方式并不像之前的《教育的情调》那样简单易懂、深入浅出,通篇更是没有一处叙事、举例或数据,而是完全是用凝练而精准的哲学语言,直接地展示出作者对教育理性而深入的思索。这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苏格拉底式的教师一贯反对做学生的最大供求者;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的自身,而教师本人则退居暗示的地位。师生之间只存在善意的论战关系,而没有屈从依赖关系。教师有自知之明,并要求学生分清上帝和世人。
 
这三种教育类型都需要学生具有对绝对真理和寻求真理的引路人――教师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心情在传统的经院式教育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经院式教育传统在等级制度中也是根深蒂固的;在师徒式教育中学生的敬畏心情表现在师傅个人身上;在苏格拉底式教育中学生的敬畏心情表现在精神的无限性上,在这无限的精神内,每个人要负起超越自身存在的责任。
 
管彤
 
教育之爱   助力“自由”
 
本书出自于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全书共十九个章节。主要围绕着“生存”、“大全”、“自由”、“交往”、“历史”和“超越”这六个存在哲学概念展开,阐述了人的本质与本真教育的本质等基本问题。书中贯穿的“自由”这一现实中常见的哲学概念引发了我的思考——从西方哲学史来看有以黑格尔为代表人物的,强调自然是对必然掌握的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观;也有以康德为代表人物的,强调自然不是对必然的顺从,恰恰是对必然的反叛的伦理学意义上的自由观等等。而我在阅读本书之后,理解到其中提到的“自由”实际上并非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自由,而恰恰是一种以教育的爱与权威对“自由”的一种限制。强调让人在“自由”教育交往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更要在“自由”中探索生命的奥义。
 
丁功林
 
唤醒自我,觅得教育真理
 
我认为这本书相较于我们之前阅读的《教育的情调》,它更深层次地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的深刻内涵,并且不单单讲述学校的教育。作者雅斯贝尔斯作为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以哲学的视角看教育,因而这个教育观更全面、更抽象、更贴近于灵魂之间的交流,就像他自己而言,是唤醒心灵,心灵的沟通。我认为我们能从书中可以阅读到作者对于教育最本质的观念: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所以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应该努力去探索自己灵魂的力量,学生去挖掘潜力,老师去唤醒潜力,真理是融于我们自身的,也因此只有自己主动去追求才能求得真理。
 
[ PART 2 ]
 
交流分享
 
在这次的交流会中,闪烁出许多思想的闪光点。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抓住书中的精华结合自身体会感受进行交流,同时也共同分享解决了许多问题。李楚楚同学向我们强调了教育对教育者的要求:有热情、有知识积累、不能机械地搬用知识,袁婷同学也提出,个体间的交流十分重要,我们应关注人的潜力如何调动,关注知识的本质。杨梅同学的聚焦于教育的可能性和界限,围绕“陶冶”一词,分享自己的感受。丁功林同学则对“教育和计划”这一主题进行了自己的创想设计,王珂同学联系实际,关注“爱是原动力”和“爱的三个维度”展开论述,管彤同学向大家提出如何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儿童的自由天性,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最后仵慧敏同学以自身丰富的实践经历为基础,从作者的背景回溯书本,对书中的观点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 PART 3]
 
教师点评
 
刘慧教授
 
雅思贝尔斯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学者,他所写的《什么是教育》这本书具有它独特的哲学魅力和哲学背景,因而这本书的阅读和之前《教育的情调》相比,它是有难度的。但是很高兴看到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都能带有一个审视性的视角去看待书中的内容,令我非常欣喜。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由点进入,反思问题,抓住书中的关键词,还有的同学能做到关注作者、关注现象,包括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结构化。这些种种都能看出同学们对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审视性。
 
教育是存在于两个个体间的交流,而真正的教育是师生主体间自由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之间是互相平等的关系。所以我们教师不应当是教育的中心和权威,应当与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知识的交流。同时,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能够让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最终达到成长。
 
相信这本书带给了大家许多启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单要做到知识的传递,更要做到灵魂的唤醒,也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大家能学会并掌握读书的方法,首先要学会读人,要了解作者,了解他的生平经历,了解他的思想;第二要读懂书,努力将书中的内容进行结构化,这样知识在你的脑海中就能形成一个体系结构;第三要做到能“咬文嚼字”,读懂名词,最后要用审视的目光去看待书的内容,寻找你认同的观点,同时提出你不同的见解或者是困惑,保持理性、有理论支持的思考。最后,能运用你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这次的交流会我和大家一样收获颇丰,期待我们下一次的读书交流!
 
[ PART 4 ]
 
结语 
 
通过这次读书会,同学们对于“教育”一词都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教师代替不了学生的认知方式,在未来,当我们面对不同的学生时要各因其材、各成其材,满足社会的需求,做儿童灵魂的工程师,在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整 理 | 丁功林
 
编 辑 | 魏   坤
 
指 导 | 任芳德  吴  凯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一期: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