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人·读书事丨陈愉霖:探求生存之道
以下文章选自《复旦国务团委学生会》
“国务人·读书事”是国务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学术部2019秋季学期全新推出的专栏。专栏将邀请国务学院师生分享各自的读书二三事,内容以好书推荐为主,辅以读书经验、方法以及其他书人书事。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一专栏便旨在为国务师生创造一个分享、交流的空间,以期实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学术氛围。
专栏采取约稿与投稿的双轨制,我们欢迎每一位“国务人”分享自己的“读书事”,投稿信息请见文末。
上期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国务学院2016级政治学系上官良子学姐为我们讲述她的读书事,相信大家都受益匪浅。本期我们邀请到的是复旦大学2015级国际政治系陈愉霖学长,他将向我们推荐一些国际安全领域以及非专业类的书籍,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陈愉霖,复旦大学2015级国际政治系本科生,现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荐书前的杂感
“在我们这个时代,研究国际关系就等于探求人类的生存之道。假设人类文明在今后三十年内毁灭,其原因将不是饥馑或瘟疫,而是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我们有办法对付饥荒和瘟疫,但迄今为止,在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武器所具有的威力面前,以及在我们作为民族国家的行为举止方面,我们却一筹莫展,无以为计。”——卡尔·多伊奇
国际政治这门学科之所以诞生,就是源于人们对世界大战毁天灭地的畏惧,因此战争与和平问题始终居于国际政治的核心地位。修昔底德有言:“战争是位严酷的老师”——但人们却总是想多补补课。根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中心的数据,在过去三十年间,平均每年全球GDP的2.36%、政府开支的7.7%被花在了军事开支上。因此冒昧推荐一些关于国际安全的著作,以供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Q
&
A
学术部
能推荐一些专业学习中你印象深刻的学术著作吗?最近在读的专业领域的新书,可否推荐一两种?
陈愉霖
我首先要推荐的是托马斯·谢林的《军备及其影响》。推荐这本“新”书——中译本虽然出版于17年,但和原书出版的时间已相差了半个多世纪。谢林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同时也是美国第二代核战略学家的翘楚。这本书是谢林在国关领域的标志性作品,涉及到了大多数国际安全中的基本议题:如何用引而不发的武力强制对方、威慑何以成立、如何做出可信承诺、如何迫使对手退让、如何体面地退却等等,成书虽早但字字精华。可以说,就算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当下的国家博弈仍然没有脱离谢林提出的框架。同主题的补充可以参考勒博的《和平与战争之间》,其中有对于危机生成和管控更为精细和系统的论述,18年也出版了中译本。
第二本是唐世平:《我们时代的安全战略理论——防御性现实主义》。唐老师在书中系统梳理了关于防御性现实主义的种种争论,为其性质与边界提供了一个逻辑一贯的论述,同时对安全困境这一核心概念做了打磨,并以演绎的方法廓清了很多常见术语的错误用法(例如,进攻性现实主义国家之间会存在安全“困境”吗?)。这本书展示了文献综述的顶级操作,教你如何在一个文献浩如烟海、被无数前辈大牛深耕过的领域做出新的理论(尽管几乎没有人学得会)。
托马斯·谢林
《军备及其影响》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唐世平
《我们时代的安全战略理论:防御性现实主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另一本是戴维·科普兰:《经济相互依赖与战争》。这本书是2017年国际研究协会(ISA)最佳著作,其核心观点可以追溯到作者96年发表的同名论文。本书可谓在自由主义的阵地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进路:科普兰引入了“贸易预期”这一变量,论证了被普遍看作是和平稳定器的经济相互依赖,反而也可能成为冲突的来源——当国家对未来贸易和投资环境是负向预期时,则倾向于发动预防性战争。这也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不同经济部门(比如初级产品与集成电路)的相互依赖对国际安全产生的效应是否是一致的?
然后是L. Cederman, K. S. Gleditsch, H. Buhang: Inequality, Grievances, and Civil War。Cederman, Gleditsch和Buhang撰写的《不平等,怨恨,与内战》是近年来族群冲突与内战研究的力作,三位作者认为“横向不平等”(Horizontal Inequality)是冲突爆发和持续的关键:当一国内部的结构性不平等(如经济差距和政治排斥),和以文化定义的族群分野相互重合时,受压迫的群体就会产生深刻的怨恨,进而使冲突或战争的风险上升。相较过往同主题研究,本书的研究设计效度更高,搜集的数据集更为准确,定量分析也更细致;同时三位作者在书中对有关内战和族群冲突的各种文献做了系统整理和批判性回顾,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这个议题的理论脉络和前沿发展。
戴维·科普兰
《经济相互依赖与战争》
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18
Cederman, et al.
Inequality, Grievances, and Civil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以及徐弃郁:《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国防大学徐弃郁老师的这部研究剖析了威廉德国的崛起战略,主要集中于军事和外交领域,以国家层面的视角,大战略作为分析框架来梳理从俾斯麦到一战时期德国的对外政策。行文流畅非常好读,读者可以从其中了解到战略学的核心议题和基本原理。一战前的德国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毕竟,如何处理伴随崛起而高涨的民意、对外政策的一贯性、以及利益交换的基本原则,可能是所有崛起国家一脉相承的问题清单。
研究方法上,唐启明的《量化数据研究》(定量课的推荐教材)已经可以基本满足方法论和代码实操的需求,是非常优秀的定量研究教材。如果想对方法论/研究设计形成更透彻的理解,格尔茨和马奥尼的《两种传承——社会科学中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书。两位作者展示了定量与定性两种方法在逻辑推导和数理意义上的根本差异,对设计研究时的实际运用作了解析和区分。若要接触更精深的量化方法,则推荐赵西亮老师的《基本有用的计量经济学》。这本书比《量化数据分析》包含了更多量化工具,但数理推导的内容并不太多,读的时候可以跳过原理直接学方法。作者提供了很多代码,对于想学应用的同学比较友好,也适合想在其他领域发展的同学阅读,毕竟量化手段对于其他领域的工作和研究也大有裨益。
徐弃郁
《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
新华出版社,2014
加里·格尔茨&詹姆斯·马奥尼
《两种传承:社会科学中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格致出版社,2016
赵西亮
《基本有用的计量经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学术部
除了专业书籍之外,还有其他推荐的书籍吗?
陈愉霖
兰迪·希尔茨:《世纪的哭泣——艾滋病的故事》。这是一本讲述艾滋病如何在美国发展蔓延的纪实文学,也可以视作一本非传统安全的著作。多线叙述相互交错,作者用五十多万字的篇幅事无巨细地展示了一出公共卫生悲剧:在明知Nobody is safe until everybody is safe的情况下,政府机构推诿责任、新闻媒体认为进行报导无助于发行量、社会团体把流行病当作政治筹码、企业只顾赚走最后一个铜板、科学界判断相关研究不能拿奖评职称…… 七百多页的著作,阅读体验会和书本身一样的沉重。
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本书及其续篇《新火》是路风老师的产业政策报告合集,包括高铁、大飞机、液晶面板、通信标准、核电等等重要高端制造业,里面的研究非常扎实。路老师认为,正因为创新的过程永远是在不确定性中挣扎,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成功的某几个表现去解释成功本身,用事后的政策罗列来回答为什么成功或失败;而是要做好过程追踪,将政策置于产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去分析其作用机制,看看这个行业究竟是缘何而兴因何而衰。只有明白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才能真正从过往经历中学到些东西。
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有些人的起点就已经是有些人努力一生还不一定能到达的终点了”。拉鲁教授对12个肤色、阶层各异的小学生家庭开展了一个月的田野调查,写成了这本精彩却令人忧心的社会学经典。她通过翔实的细节展示了家庭生活,作为重要的教育方式,如何受到阶层差异的影响。父母拥有的社会经济资源不同,使得亲子互动模式、孩子课外活动情况、和校方及老师沟通方式都产生了结构性差别,而这种差别及其对未来孩子发展的潜在影响,当事人却浑然不自知。书中也包括了受访者读完书稿的反馈,这不仅是方法论上的亮点,我们也可以管窥自我认知与他人观察之间的鸿沟是如何之深。
兰迪·希尔茨
《世纪的哭泣:
艾滋病的故事》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
路风
《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安妮特·拉鲁
《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以上推荐的绝大多数书都还算时新。我想在2020年品读这些书,应该会别有一番滋味。
学术部
对读书笔记有什么经验总结吗?
陈愉霖
如果比较狭义地看读书笔记,就是在学生阶段带有习题性质的、类似书评的作文,用来督促自己努力读透某一本书(以及将这一点展示给评卷人)。
个人认为写读书笔记时大概需要问三个问题:首先,这本书讲了什么?即梳理主要内容、复盘论证结构、提炼核心观点。第二,其他文献是怎么说的?即与同主题的书章论文做一对观,比较异同。第三,我自己有什么看法?即对于书中涉及主题的原创性观点。三个问题的要求从低到高,或许作为一介学生我们迸发不出什么全新的思维火花,但我们可以尽量做好前两个问题。斗胆试举一例,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包刚升老师对《民主的模式》是如何进行综述和评论的。(见《共识民主理论有“共识” 吗?》一文)
文献之间的对观是一个能够提升思维水平、让自己的认知不那么偏狭的过程。可能看了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就觉得啊这个世界没救了,但转头读阿米塔夫阿查亚《建构安全共同体》又会觉得这个世界还挺有希望的。
学术部
学长可否谈谈敬佩的前辈学人?
陈愉霖
张睿壮。南开大学教授,可能是唐世平老师之前中国最为狂放的国际关系学者,硬核现实主义者,一代巨擘肯尼思·沃尔兹唯一的中国弟子,对于学界和同仁有很多不留情面却往往鞭辟入里的批评。可以在知网上搜搜张老师的论文,他的很多观点在发表的时代是相当“离经叛道”的。
学术部
比较喜欢哪些书系或译丛?
陈愉霖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文纪实”系列。这一个译丛选择的是国外纪实文学作品,关注主题大多是一些较为严肃的社会议题,例如挣扎在贫困陷阱的年轻母女,去世多日无人知晓的失独老人,面对埃博拉以命相搏的医护人员,等等。
阅读纪实文学的意义或许就在于让我们从抽象的理论中走出来,在文字的牵引下,去真切地感受这个世界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或降临某个人物的身边,触摸一段全新的生活;或穿越到某个陌生的时代,呼吸从未经历过的气息。诚如冯克利老师所言,作为社会科学的学生,如果长年累月在理论著作中流连忘返,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现实感,言论流于纸上谈兵,甚至产生一种“贫瘠的亢奋”(韦伯语)——谈起政治来感到很自信,但往往让政治的实践者莫名其妙。我想如果暂时难以用脚步丈量这个世界,至少可以试着用文字体悟这个世界。若不能经常走向田间地头,阅读高质量的纪实文学则算是感知现实的一项补救措施,尽管这远非完美的替代。
当然,书系或者译丛就算风评再好,也不会册册皆精品,还是需要自己做一些功课的。
学术部
最后,请学长谈谈自己的阅读困惑与阅读方法吧~
陈愉霖
谈不上方法,大致有三方面的体会吧。
第一,有些书未必要通读,尤其是出版时间较近的理论类著作,往往都是作为理论核心的论文率先发表,作者补充展开了一些案例之后才扩充成一本书。文章对理解理论构建和核心假设都更容易一些,也更节省时间(这对于赶DDL尤为重要)。比如前文提到的《经济相互依赖与战争》,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建构主义的代表作《国际关系的社会理论》,亚历山大·温特在92年的经典文章《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中已经阐明建构主义的理论内核,而他的书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做方法论上的辩护。
第二是阅读其他领域的著作。国关领域本来就受到了很多其他学科的影响,政治学、历史学自不必说,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也为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有些议题也是交叉的,比如族群冲突和社会运动就有很多重叠空间,研究外交政策时也需要引入组织行为学的视角。
最后,我想读书时既需谦卑,也当自信。每一本书都需要去认真对待,同时每一本书都不会辜负你花费其上的时间。(前提是挑书的时候得长个心眼)
访谈稿请提交至sirpaxueshubu@163.com
文案丨陈愉霖
排版丨赵家旭
往期推送
国务人·读书事丨王鑫汇:回到事情本身
“国务人·读书事”是国务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学术部2019秋季学期全新推出的专栏。专栏将邀请国务学院师生分享各自的读书二三事,内容以好书推荐为主,辅以读书经验、方法以及其他书人书事。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一专栏便旨在为国务师生创造一个分享、交流的空间,以期实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学术氛围。
专栏采取约稿与投稿的双轨制,我们欢迎每一位“国务人”分享自己的“读书事”,投稿信息请见文末。
上期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国务学院2016级政治学系上官良子学姐为我们讲述她的读书事,相信大家都受益匪浅。本期我们邀请到的是复旦大学2015级国际政治系陈愉霖学长,他将向我们推荐一些国际安全领域以及非专业类的书籍,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陈愉霖,复旦大学2015级国际政治系本科生,现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荐书前的杂感
“在我们这个时代,研究国际关系就等于探求人类的生存之道。假设人类文明在今后三十年内毁灭,其原因将不是饥馑或瘟疫,而是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我们有办法对付饥荒和瘟疫,但迄今为止,在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武器所具有的威力面前,以及在我们作为民族国家的行为举止方面,我们却一筹莫展,无以为计。”——卡尔·多伊奇
国际政治这门学科之所以诞生,就是源于人们对世界大战毁天灭地的畏惧,因此战争与和平问题始终居于国际政治的核心地位。修昔底德有言:“战争是位严酷的老师”——但人们却总是想多补补课。根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中心的数据,在过去三十年间,平均每年全球GDP的2.36%、政府开支的7.7%被花在了军事开支上。因此冒昧推荐一些关于国际安全的著作,以供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Q
&
A
学术部
能推荐一些专业学习中你印象深刻的学术著作吗?最近在读的专业领域的新书,可否推荐一两种?
陈愉霖
我首先要推荐的是托马斯·谢林的《军备及其影响》。推荐这本“新”书——中译本虽然出版于17年,但和原书出版的时间已相差了半个多世纪。谢林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同时也是美国第二代核战略学家的翘楚。这本书是谢林在国关领域的标志性作品,涉及到了大多数国际安全中的基本议题:如何用引而不发的武力强制对方、威慑何以成立、如何做出可信承诺、如何迫使对手退让、如何体面地退却等等,成书虽早但字字精华。可以说,就算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当下的国家博弈仍然没有脱离谢林提出的框架。同主题的补充可以参考勒博的《和平与战争之间》,其中有对于危机生成和管控更为精细和系统的论述,18年也出版了中译本。
第二本是唐世平:《我们时代的安全战略理论——防御性现实主义》。唐老师在书中系统梳理了关于防御性现实主义的种种争论,为其性质与边界提供了一个逻辑一贯的论述,同时对安全困境这一核心概念做了打磨,并以演绎的方法廓清了很多常见术语的错误用法(例如,进攻性现实主义国家之间会存在安全“困境”吗?)。这本书展示了文献综述的顶级操作,教你如何在一个文献浩如烟海、被无数前辈大牛深耕过的领域做出新的理论(尽管几乎没有人学得会)。
托马斯·谢林
《军备及其影响》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唐世平
《我们时代的安全战略理论:防御性现实主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另一本是戴维·科普兰:《经济相互依赖与战争》。这本书是2017年国际研究协会(ISA)最佳著作,其核心观点可以追溯到作者96年发表的同名论文。本书可谓在自由主义的阵地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进路:科普兰引入了“贸易预期”这一变量,论证了被普遍看作是和平稳定器的经济相互依赖,反而也可能成为冲突的来源——当国家对未来贸易和投资环境是负向预期时,则倾向于发动预防性战争。这也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不同经济部门(比如初级产品与集成电路)的相互依赖对国际安全产生的效应是否是一致的?
然后是L. Cederman, K. S. Gleditsch, H. Buhang: Inequality, Grievances, and Civil War。Cederman, Gleditsch和Buhang撰写的《不平等,怨恨,与内战》是近年来族群冲突与内战研究的力作,三位作者认为“横向不平等”(Horizontal Inequality)是冲突爆发和持续的关键:当一国内部的结构性不平等(如经济差距和政治排斥),和以文化定义的族群分野相互重合时,受压迫的群体就会产生深刻的怨恨,进而使冲突或战争的风险上升。相较过往同主题研究,本书的研究设计效度更高,搜集的数据集更为准确,定量分析也更细致;同时三位作者在书中对有关内战和族群冲突的各种文献做了系统整理和批判性回顾,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这个议题的理论脉络和前沿发展。
戴维·科普兰
《经济相互依赖与战争》
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18
Cederman, et al.
Inequality, Grievances, and Civil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以及徐弃郁:《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国防大学徐弃郁老师的这部研究剖析了威廉德国的崛起战略,主要集中于军事和外交领域,以国家层面的视角,大战略作为分析框架来梳理从俾斯麦到一战时期德国的对外政策。行文流畅非常好读,读者可以从其中了解到战略学的核心议题和基本原理。一战前的德国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毕竟,如何处理伴随崛起而高涨的民意、对外政策的一贯性、以及利益交换的基本原则,可能是所有崛起国家一脉相承的问题清单。
研究方法上,唐启明的《量化数据研究》(定量课的推荐教材)已经可以基本满足方法论和代码实操的需求,是非常优秀的定量研究教材。如果想对方法论/研究设计形成更透彻的理解,格尔茨和马奥尼的《两种传承——社会科学中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书。两位作者展示了定量与定性两种方法在逻辑推导和数理意义上的根本差异,对设计研究时的实际运用作了解析和区分。若要接触更精深的量化方法,则推荐赵西亮老师的《基本有用的计量经济学》。这本书比《量化数据分析》包含了更多量化工具,但数理推导的内容并不太多,读的时候可以跳过原理直接学方法。作者提供了很多代码,对于想学应用的同学比较友好,也适合想在其他领域发展的同学阅读,毕竟量化手段对于其他领域的工作和研究也大有裨益。
徐弃郁
《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
新华出版社,2014
加里·格尔茨&詹姆斯·马奥尼
《两种传承:社会科学中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格致出版社,2016
赵西亮
《基本有用的计量经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学术部
除了专业书籍之外,还有其他推荐的书籍吗?
陈愉霖
兰迪·希尔茨:《世纪的哭泣——艾滋病的故事》。这是一本讲述艾滋病如何在美国发展蔓延的纪实文学,也可以视作一本非传统安全的著作。多线叙述相互交错,作者用五十多万字的篇幅事无巨细地展示了一出公共卫生悲剧:在明知Nobody is safe until everybody is safe的情况下,政府机构推诿责任、新闻媒体认为进行报导无助于发行量、社会团体把流行病当作政治筹码、企业只顾赚走最后一个铜板、科学界判断相关研究不能拿奖评职称…… 七百多页的著作,阅读体验会和书本身一样的沉重。
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本书及其续篇《新火》是路风老师的产业政策报告合集,包括高铁、大飞机、液晶面板、通信标准、核电等等重要高端制造业,里面的研究非常扎实。路老师认为,正因为创新的过程永远是在不确定性中挣扎,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成功的某几个表现去解释成功本身,用事后的政策罗列来回答为什么成功或失败;而是要做好过程追踪,将政策置于产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去分析其作用机制,看看这个行业究竟是缘何而兴因何而衰。只有明白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才能真正从过往经历中学到些东西。
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有些人的起点就已经是有些人努力一生还不一定能到达的终点了”。拉鲁教授对12个肤色、阶层各异的小学生家庭开展了一个月的田野调查,写成了这本精彩却令人忧心的社会学经典。她通过翔实的细节展示了家庭生活,作为重要的教育方式,如何受到阶层差异的影响。父母拥有的社会经济资源不同,使得亲子互动模式、孩子课外活动情况、和校方及老师沟通方式都产生了结构性差别,而这种差别及其对未来孩子发展的潜在影响,当事人却浑然不自知。书中也包括了受访者读完书稿的反馈,这不仅是方法论上的亮点,我们也可以管窥自我认知与他人观察之间的鸿沟是如何之深。
兰迪·希尔茨
《世纪的哭泣:
艾滋病的故事》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
路风
《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安妮特·拉鲁
《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以上推荐的绝大多数书都还算时新。我想在2020年品读这些书,应该会别有一番滋味。
学术部
对读书笔记有什么经验总结吗?
陈愉霖
如果比较狭义地看读书笔记,就是在学生阶段带有习题性质的、类似书评的作文,用来督促自己努力读透某一本书(以及将这一点展示给评卷人)。
个人认为写读书笔记时大概需要问三个问题:首先,这本书讲了什么?即梳理主要内容、复盘论证结构、提炼核心观点。第二,其他文献是怎么说的?即与同主题的书章论文做一对观,比较异同。第三,我自己有什么看法?即对于书中涉及主题的原创性观点。三个问题的要求从低到高,或许作为一介学生我们迸发不出什么全新的思维火花,但我们可以尽量做好前两个问题。斗胆试举一例,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包刚升老师对《民主的模式》是如何进行综述和评论的。(见《共识民主理论有“共识” 吗?》一文)
文献之间的对观是一个能够提升思维水平、让自己的认知不那么偏狭的过程。可能看了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就觉得啊这个世界没救了,但转头读阿米塔夫阿查亚《建构安全共同体》又会觉得这个世界还挺有希望的。
学术部
学长可否谈谈敬佩的前辈学人?
陈愉霖
张睿壮。南开大学教授,可能是唐世平老师之前中国最为狂放的国际关系学者,硬核现实主义者,一代巨擘肯尼思·沃尔兹唯一的中国弟子,对于学界和同仁有很多不留情面却往往鞭辟入里的批评。可以在知网上搜搜张老师的论文,他的很多观点在发表的时代是相当“离经叛道”的。
学术部
比较喜欢哪些书系或译丛?
陈愉霖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文纪实”系列。这一个译丛选择的是国外纪实文学作品,关注主题大多是一些较为严肃的社会议题,例如挣扎在贫困陷阱的年轻母女,去世多日无人知晓的失独老人,面对埃博拉以命相搏的医护人员,等等。
阅读纪实文学的意义或许就在于让我们从抽象的理论中走出来,在文字的牵引下,去真切地感受这个世界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或降临某个人物的身边,触摸一段全新的生活;或穿越到某个陌生的时代,呼吸从未经历过的气息。诚如冯克利老师所言,作为社会科学的学生,如果长年累月在理论著作中流连忘返,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现实感,言论流于纸上谈兵,甚至产生一种“贫瘠的亢奋”(韦伯语)——谈起政治来感到很自信,但往往让政治的实践者莫名其妙。我想如果暂时难以用脚步丈量这个世界,至少可以试着用文字体悟这个世界。若不能经常走向田间地头,阅读高质量的纪实文学则算是感知现实的一项补救措施,尽管这远非完美的替代。
当然,书系或者译丛就算风评再好,也不会册册皆精品,还是需要自己做一些功课的。
学术部
最后,请学长谈谈自己的阅读困惑与阅读方法吧~
陈愉霖
谈不上方法,大致有三方面的体会吧。
第一,有些书未必要通读,尤其是出版时间较近的理论类著作,往往都是作为理论核心的论文率先发表,作者补充展开了一些案例之后才扩充成一本书。文章对理解理论构建和核心假设都更容易一些,也更节省时间(这对于赶DDL尤为重要)。比如前文提到的《经济相互依赖与战争》,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建构主义的代表作《国际关系的社会理论》,亚历山大·温特在92年的经典文章《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中已经阐明建构主义的理论内核,而他的书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做方法论上的辩护。
第二是阅读其他领域的著作。国关领域本来就受到了很多其他学科的影响,政治学、历史学自不必说,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也为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有些议题也是交叉的,比如族群冲突和社会运动就有很多重叠空间,研究外交政策时也需要引入组织行为学的视角。
最后,我想读书时既需谦卑,也当自信。每一本书都需要去认真对待,同时每一本书都不会辜负你花费其上的时间。(前提是挑书的时候得长个心眼)
访谈稿请提交至sirpaxueshubu@163.com
文案丨陈愉霖
排版丨赵家旭
往期推送
国务人·读书事丨王鑫汇:回到事情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