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书300本,竹篮打水一场空?这2个字解决你的一切问题

以下文章选自《戴你读书》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戴叔
 
全文约2900字,阅读用时约8分钟。
 
你我可能都存在这样的疑问:读了不少书,却感觉记不住、用不上。读过的书好像过眼云烟,随着时间慢慢消失,不留一点痕迹。
 
是我们读得还不够多吗?似乎不是,有些人号称一年300本,却也没见他读出个什么名堂。
 
那是我们理解能力太弱吗?似乎也不是,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不存在所谓的你是天才、我是蠢材的现象。
 
但,“知识改变命运”又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和新闻中,无数学子、职场人是靠着阅读成就了自己。比如,股神巴菲特的伙伴查理·芒格就曾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查理·芒格)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到底怎么读才有用?
 
《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或许能够帮你解答心中的疑惑。作者日本作家大岩俊之在创业初期,一年时间内读了300多本书籍,却仍然耗费了五年之久才开始真正行动。之后,他参加各类读书研讨会,不断总结个人读书心得,最终成功地成为一名讲师,实现了创业的梦想。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两个字--行动。
 
《实用性阅读指南》
 
1
 
-道理是前进的绊脚石-
 
相信大家也都有这样的体会,朋友失恋了,为了让他/她尽快走出来,你会用上各种安抚的话语,“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你还能找到更好的”等等,句句在理,却起不到多少作用。
 
你觉得是朋友太年轻,不懂事。可当自己经历以后才发现,那些大道理连起码的安慰剂作用都起不到,“我都懂,我只是做不到”。
 
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台词,几乎映照了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我们感觉仍然活得那么累、那么苟且,好像失去了青春时期的“诗和远方”,就在于,“知道”不等于“做到”。
 
我们知道一味地刷抖音、头条是浪费时间,可是到了家就躺在沙发上,一刷就是两三个小时。
 
我们知道早睡早起对身体好,可是白天困的像狗,晚上精神抖擞,每天发誓早点睡,结果第二天接着发誓。
 
我们知道父母和另一半是这一生最亲密的人,可却总在践行“暴力沟通”,三言两语就不耐烦。
 
我们“知道”的太多太多了,特别是那些书中的道理,似乎自己都信手拈来,却不知道只有真正“做到”,才能体现“知道”的价值。最后,那些道理反而成了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2
 
-行动是成长的第一步-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刘培强在上传点燃木星方案后,Moss告诉他,这个方案已经被以色列的科学家提出过,成功几率为0,但最终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尝试并获得了成功。电影固然有其渲染的情节在其中,但也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流浪地球》剧照
 
在书中,作者大岩俊之也提到自己的创业经历,当时的他以为多读书就一定能成功,却没想到五年后才迈出第一步。回想起来,他认为,“最妨碍我前进的是没有胆量--人是一种害怕失败、容易止步不前的生物”。
 
的确,上百万年人类的进化,让大脑变得不想改变、害怕改变,所以大多数人总以“完美主义”为理由一再推迟行动。其实,行动不难,也不可怕,关键是如何科学地行动。
 
首先,明确行动目标。当我们看完一本书,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内心的满足,而是要立即将书中的收获变为踏实的行动,这就需要我们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
 
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满足SMART法则,切忌假、大、空。
 
比如看完一本瘦身的书,你制定目标:接下来少吃多动,减重20斤。那么,这可不是一个好的目标——因为它不符合SMART法则。你要做的是,既要明确方法,即如何减,也要明确时间,即什么时候达到。
 
SMART法则
 
不妨按照这个公式设定目标:为了。。。(做这件事的意义),我要通过。。。(方法),在。。。(时间)内达到。。。(效果)。以减肥为例,你可以尝试这样制定目标:为了让自己身体更加健康,我要通过每周跑步3公里的方式,在3个月内减重10斤。
 
在这里,一定用注意目标的可实现性,如果你期望1个月就减重20斤,这明显是个很难达到的目标。
 
然后,找到当前差距。明确了具体目标以后,你就应该找到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最好能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自己当前的状态,并告诉自己为什么是这样。
 
还是拿减肥为例,假如当前吃得多、运动少,属于减肥的最初期,那么可以给自己先定在起点,即坐标轴0的位置。如果是背单词呢?你的目标是词汇量10000,当前的词汇量大概是4000左右,就可以把自己定在40%的位置。
 
其次,设定里程碑。我们要实现一个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天制定,明天或者下周就完成,这就需要我们分解目标,设定不同阶段的里程碑。
 
建立里程碑
 
里程碑能够更好地反映我们的成果,给予我们一定的成就感,激励我们向下一个阶段前进。里程碑可以按照10%左右的幅度来设定,比如把20斤分为10个2斤,达到一个就可以适当给自己一点奖励,鼓励自己继续做下去。
 
最后,开始付诸行动。万事开头难,以前我们总觉得要行动的时候就感觉很迷茫,不知道从何下手,所以总是迟迟不肯动起来。但是通过前面的步骤,想必你已经有了一定地较为清晰的计划,这就让我们的目标的启动变得相对简单,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
 
3
 
-初心是坚持的指明灯-
 
通过制定清晰的目标和付诸行动,我们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是,在行动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到不同程度的阻碍、挫折,甚至是失败,这些都可能一定程度上动摇我们的信心,无数人就此放弃,停滞不前。
 
当你感觉迷茫、感觉懈怠、质疑“我这样辛苦为了什么”的时候,不妨尝试先暂时停下来,想一想制定这个目标时候的初心是什么。我们总说,“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但正是这前行的过程中,初心慢慢地就被淡忘了,以至于我们忘了当时的自己为什么要开始。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一种“VAK模式”,即把人的五感分为Visual(视觉)、Auditory(听觉)、Kinesthetic(体感)三部分,对应到人则分别为视觉优先(V型人)、听觉优先(A型人)、体感优先(K型人)。
 
我们可以尝试问自己这几个问题:达成目标的时候,具体会处于怎样的状态?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会看见、听见或感觉到什么?
 
以我自己为例,我个人偏向V型人,在憧憬未来的时候,我更容易幻想那种场景和画面。比如我现在正在学习钢琴,也总会出现懈怠和负面的情绪。这个时候,我会拿起耳机听听音乐,在这个过程中想象某一天自己能够在某个小型舞台表演,或者在家庭聚会的时候露一手的场景。
 
当未来的画面能够“可视化”呈现在脑海里,我就会由内而外地涌出一股汹涌澎湃的动力,激发我继续前进。
 
还有阅读,我也会想象自己陪伴小孩读书的场景。正是这些美好的憧憬,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的斗志,让我在踟蹰、犹豫的时候,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时而迷茫,时而彷徨,这正是我们没有清晰目标、没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所造成的感受。那些梦想如果像空中楼阁,我们就永远都不知道脚下的路该往哪儿延伸。一步一个脚印,才是通向罗马的康庄大道。
 
美国开国元勋、国父、首任总统华盛顿说,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的书等于废纸。当我们阅读那一行行散发书香的文字时,当我们获得新知内心澎湃时,一定不要忘记行动才是把文字变为思想、把新知融入生活的必经之路。
 
何况,人生本就是一本书,我们要做得就是用坚实的步履书写画卷,而不是当年华已逝时,回顾过往,这幅画卷空白地好像“无字天书”。
 
请记住,用行动铸就梦想。成功不在于你读了多少本书,而在于你有过多少行动。

相关读后感推荐:

《胡童鞋成长小说系列-夜市三胞胎》读后感_《胡童鞋成长小说系列-夜市三胞胎》读后感500字-800字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纪检监察干部谈感悟②

《留住故事系列·第二辑》读后感500字_《留住故事系列·第二辑》读后感

《GT赛车:极速狂飙》观后感500字-800字_《GT赛车:极速狂飙》观后感

关于学习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会议精神的感悟

以赛亚书32章,读后感

《哇!历史原来是这样:货币简史》读书心得_《哇!历史原来是这样:货币简史》读书心得500字-800字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最后的访谈》读后感500字_《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最后的访谈》读后感

《逆商培养童话:柏拉图叔叔的小吃店》读书感想_《逆商培养童话:柏拉图叔叔的小吃店》读书感想500字-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