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投票 | 这些优秀的读书感悟,你pick哪个?
以下文章选自《山东师范大学团委》
本文共计3406个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书一页页读,日子一天天走
共读活动圆满结束
相信在这段特殊的时光中
一定有一本书温暖了你的整个冬日
此次共读活动初审共评选出六篇读后感
请大家欣赏各位山师er在书中寻得的黄金屋
并投上你心里的那一票
01 地三仙小队
走不出的维特之烦恼
遥隔数百年,有关男欢女爱的故事从未中断。读罢拭泪,窗外灯火阑珊,深味爱之深重,直教以死相许。
先有歌德前辈籍此名动欧洲,后有读罢殉情少年郎。理性之于生存,却不及幽邃深谷中虚渺的微光。藏抑在冬天的雪被下,一点儿浅绿的芽苞,在春日到来时没于泥土。我们青年所经历的,无论过了多少个世纪,总是有刻骨的遗憾和在仓促间付之一炬的忧郁的诗章。
一段心事写下,一个赤诚的青年人爱情的悲歌回响,他那样的天真、纯然,尚在成长过程青黄不接的时刻。绿蒂出现了,尽管在一些事情上他们心灵共鸣,但绿蒂总是可以用现实和理性抑制住少女的冲动。这不可能实现的爱情,很多人遇到过,有些事,在后来的岁月里冲淡了,敏感的青年注定要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他们却无怨无悔。
我深知,维特之烦恼永恒存在,他的悲剧还会上演。也许每个人读过一次就够了,每个人至多只要经历一次就足够了。爱情是精神的食粮,但绝非至上。文人的笔下总有夸张之处,常人模仿他们的心性却很难在这社会里情醒过活。
维特之烦恼美好凄艳、纯粹干净,有人一生走不出,但我真挚地祝福他们有朝一日走出,去看看另一方天地。
(文学院 龙瑛)
▲《少年维特之烦恼》剧照
02 高雅人士队
一个人只能有一种命运
老教父维多克里昂有句名言:“一个人只能有一种命运。”
维多是故事中最睿智的人,这句话是建立在他每个子女的成长经历之上的。得知他的大儿子亲眼目睹了自己杀死法鲁奇,他认为桑尼在未来可能会接手家族生意;而对于麦克,唐希望他可以读完大学过普通的生活,而二儿子弗雷多会成为一个富家公子。
然而,这一切都被笼上了悲剧色彩,他的孩子们或是离经叛道,与家族为敌;或是肆意妄为,最终在黑吃黑的战争中丧命。没错,这就是他大儿子二儿子的结局。最大的悲剧性体现在他的小儿子迈克尔身上,他非但没有按照教父的指示读完大学,反而参与教父遇刺后的复仇而最终踏上了黑手党生意这条老路,用最冷酷的方式证明了自己是一个骨子里的西西里人。
虽然教父的儿子们没有走上他当年定义的道路,但是他们的本性却定义了自己的的人生:在失落中选择背叛,或是因由形势所迫,踏上邪恶的道路一去不回,人们读着读着就想到人生中种种是非对错,好像冥冥之中命运已经写好了答案。
这部伟大的作品,教会了我如何从一个懵懂的男孩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教会我遇事三思,谨言慎行;懂得妥协,同时坚持底线。当我不再需要从《教父》中汲取活下去的勇气时,我也就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外国语学院 樊浩曾)
▲《教父》电影海报
03 山时队
灿灿星夜惊坐起——《叫魂》摘星记
大清帝国,1768年,江南地区。
机杼声不绝,白银如雪花,物阜民丰,才气汇聚之地,歌管楼台,香风阵阵,盛世气象。这是一个丰饶的年份,亦是被后世学者讨论不休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白银时代。
美国学者孔飞力所著《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笔者将撷取几处浅谈自己的感想,若不当处恳请各位批评。
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十字路口的人性颇可玩味,各怀心思的衙役、官员、平民构成一幅泛黄的百态图景。鬼神是凌驾于律法与皇权、富贵上的第四训诫,却游走在非明非暗的形而上学间,当人们遭报应时,他们会归咎于“举头三尺有神明”,但他们做坏事时却恨不得蒙住鬼神的眼睛。真是狡黠又智慧的人民!
这是鬼神的案子吗?不,这是司空见惯的人性。任何令人惊奇的案子,最后却都敌不过复杂的人性。
而官员们“谨慎地隐匿情报,小心地自我保护,隐瞒真相以掩护人际关系,百促不动以墨守成规”,皇帝与大多数官员的不平等注定了皇帝的生杀予夺与官员的欺上瞒下,与不可缺少的百姓们一起,在一个有着巨大人口的国家中,这样不灵敏的反应体系可以阻挡一切狂热,然而就是如此的制约与迟滞,让它在不久后全球性的大风暴中急剧偏航,一个大国的舞蹈与镣铐,一个巨人的力竭挣扎。
班香宋艳,往事浮杯,且请各位满饮这陈酒!
(历史学院 陈慧宇)
▲佤族的叫魂仪式
04 超级大饺子队
再遇村上
这两天我刚二刷完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略有些感想。
没看之前我以为这是本单纯谈跑步的书,谈如何坚持跑步,谈如何正确地跑步,谈跑步带来的好处等等,然后再呼吁大家都去跑步。第一次看完后,我并没有深入思考,只是跟着文中的内容闭上眼睛想象一个人在400米的塑胶跑道上慢跑,感受跑步时的自己。
第二次看这本书时,我开始深入思考,这并不是本单纯谈跑步的书,而是向读者表达作者对一件事物的热爱和坚持。我常把“我的选择都是我最喜欢的”挂在嘴边,却从不敢说“我现在还那么坚持”。不是我不喜欢了,而是我输给了惰性。“失去理智的人怀抱的美好的幻想,在现实世界中根本是子虚乌有。”他坚持写作和跑步已经几十年了,依然没有停下,不是不累,而是心灵上的满足和喜悦更为珍贵。所以哪怕他已年老,也愿意坚持到底!
“不管奔跑速度降低了多少,我都不能走。这是原则。违背了自己的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 希望自己也可以坚持热爱的事物,一次次跑步的积累,能改变我的身心,最终到达最优的境界,抑或无限相近的所在。不为任何人,只为自己无悔。
(数学与统计学院 刘春艳)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图书封面
05 闲着没事队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书感悟
我怎么也想不到,竟会看到这样一本书,在这个本该欢喜着度过的传统中国年,合该从一只蝙蝠说起,到全国蔓延的疫情,再从如此大的景象中具象化到我自己,打开微信读书,它就与我看个对眼——《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书中非常详细具体地描写了人发病时的惨状,美剧《血疫》也将这一段略有删减地拍了出来,连写惯了恐怖小说的斯蒂芬·金都说这是他看过的最恐怖的内容。当我读到这里时,万般话语哽在我的嘴里,只能深深地惊呼一声,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新闻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完全无法想象实际情况到底有多糟糕,而看到这里,我深感生命的渺小,人类绝无可能主导大自然,倒不如说,我们是自然手里的提线木偶,一旦做出与其方向相反的动作,最终结果肯定是扭曲甚至散架。
看完这本书,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和我是一样的想法:这疫情和我们息息相关,它从自然而来,以一人为引,像是蛊一般,慢慢侵蚀生机,危险常在每一悄无声息处,洁身自好,不光关乎我们自己。我不禁想起美剧中的女主角——那位科学家说:“当他们卷土重来的时候,会比之前更强大,当我们要清除病毒的温床时,他们需要另一个宿主,那就是我们,而我们不能等到疫情爆发后才开始应对,而是事先做好准备。”我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做什么?”
(生命与科学学院 孙梦晗)
▲《血疫》图书封面
06 吃什么队
初心未改,绿水长流——《看见》读后感
很多年前,当陈虻问柴静如果做新闻这一行关心什么时,她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贯穿了柴静记者生活的始终。
书中,柴静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她只选择了留给她生命强烈印象的人。他们是流淌的,从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
环保提倡了一遍又一遍,领导班子换了一任又一任——有用吗?工厂照旧悠然地吞云吐雾——你管的了吗?生灵的悲怮在铺天盖地的GDP和金钱的诱惑前显得多么渺小。做生意的挖十年矿,赚得金玉满钵,凯旋而归。但留下来的人呢?这些祖祖辈辈守着这块地的人呢?他们能怎么办?
——“你不怕住这儿的后果?”
——“习惯了就行,人的进化能力很强的。”
——“你的孩子将来怎么办?”
——“管不了那么多。”
破坏轻而易举,而重建需要漫长的努力却不一定能够复原。
年龄和眼界所限,达不到理想的高度,但书中的认识使我受益匪浅,十年前,柴静说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没有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公共管理学院 赵青青)
▲《看见》图书封面背景
投票规则
1、投票截止至2月24日24:00。
2、每个人只有一次投票机会,且仅允许投出一票。
3、投票数量以后台真实数据为准,严禁刷票,一经发现核实,所得票数清零,并取消作品参加评选的资格。
4、公开票评后,获得票数最多的阅读感悟所属小队将获得“最具人气奖”,奖品包括现金 100 元、人气大礼包及荣誉证书。
▲ 青年媒体中心部分精美文创
以上就是初审后评选出的六篇读后感
动动你的小手指
为他们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活动虽然结束,但阅读永远不会停止
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而日月愿为你掌灯伴读
坚持阅读,终有一天你会遇见书中景、诗里情
这里是萌小编(sdnu130)
等你在评论区
分享你的读书感悟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历制作/马子婷
战“疫”图片/崔钰
撰稿/姜彦均
编辑/王若宁
责编/梁梦如 郭艺敏 李心意
审编/卢玮玮
-完-
本文共计3406个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书一页页读,日子一天天走
共读活动圆满结束
相信在这段特殊的时光中
一定有一本书温暖了你的整个冬日
此次共读活动初审共评选出六篇读后感
请大家欣赏各位山师er在书中寻得的黄金屋
并投上你心里的那一票
01 地三仙小队
走不出的维特之烦恼
遥隔数百年,有关男欢女爱的故事从未中断。读罢拭泪,窗外灯火阑珊,深味爱之深重,直教以死相许。
先有歌德前辈籍此名动欧洲,后有读罢殉情少年郎。理性之于生存,却不及幽邃深谷中虚渺的微光。藏抑在冬天的雪被下,一点儿浅绿的芽苞,在春日到来时没于泥土。我们青年所经历的,无论过了多少个世纪,总是有刻骨的遗憾和在仓促间付之一炬的忧郁的诗章。
一段心事写下,一个赤诚的青年人爱情的悲歌回响,他那样的天真、纯然,尚在成长过程青黄不接的时刻。绿蒂出现了,尽管在一些事情上他们心灵共鸣,但绿蒂总是可以用现实和理性抑制住少女的冲动。这不可能实现的爱情,很多人遇到过,有些事,在后来的岁月里冲淡了,敏感的青年注定要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他们却无怨无悔。
我深知,维特之烦恼永恒存在,他的悲剧还会上演。也许每个人读过一次就够了,每个人至多只要经历一次就足够了。爱情是精神的食粮,但绝非至上。文人的笔下总有夸张之处,常人模仿他们的心性却很难在这社会里情醒过活。
维特之烦恼美好凄艳、纯粹干净,有人一生走不出,但我真挚地祝福他们有朝一日走出,去看看另一方天地。
(文学院 龙瑛)
▲《少年维特之烦恼》剧照
02 高雅人士队
一个人只能有一种命运
老教父维多克里昂有句名言:“一个人只能有一种命运。”
维多是故事中最睿智的人,这句话是建立在他每个子女的成长经历之上的。得知他的大儿子亲眼目睹了自己杀死法鲁奇,他认为桑尼在未来可能会接手家族生意;而对于麦克,唐希望他可以读完大学过普通的生活,而二儿子弗雷多会成为一个富家公子。
然而,这一切都被笼上了悲剧色彩,他的孩子们或是离经叛道,与家族为敌;或是肆意妄为,最终在黑吃黑的战争中丧命。没错,这就是他大儿子二儿子的结局。最大的悲剧性体现在他的小儿子迈克尔身上,他非但没有按照教父的指示读完大学,反而参与教父遇刺后的复仇而最终踏上了黑手党生意这条老路,用最冷酷的方式证明了自己是一个骨子里的西西里人。
虽然教父的儿子们没有走上他当年定义的道路,但是他们的本性却定义了自己的的人生:在失落中选择背叛,或是因由形势所迫,踏上邪恶的道路一去不回,人们读着读着就想到人生中种种是非对错,好像冥冥之中命运已经写好了答案。
这部伟大的作品,教会了我如何从一个懵懂的男孩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教会我遇事三思,谨言慎行;懂得妥协,同时坚持底线。当我不再需要从《教父》中汲取活下去的勇气时,我也就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外国语学院 樊浩曾)
▲《教父》电影海报
03 山时队
灿灿星夜惊坐起——《叫魂》摘星记
大清帝国,1768年,江南地区。
机杼声不绝,白银如雪花,物阜民丰,才气汇聚之地,歌管楼台,香风阵阵,盛世气象。这是一个丰饶的年份,亦是被后世学者讨论不休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白银时代。
美国学者孔飞力所著《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笔者将撷取几处浅谈自己的感想,若不当处恳请各位批评。
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十字路口的人性颇可玩味,各怀心思的衙役、官员、平民构成一幅泛黄的百态图景。鬼神是凌驾于律法与皇权、富贵上的第四训诫,却游走在非明非暗的形而上学间,当人们遭报应时,他们会归咎于“举头三尺有神明”,但他们做坏事时却恨不得蒙住鬼神的眼睛。真是狡黠又智慧的人民!
这是鬼神的案子吗?不,这是司空见惯的人性。任何令人惊奇的案子,最后却都敌不过复杂的人性。
而官员们“谨慎地隐匿情报,小心地自我保护,隐瞒真相以掩护人际关系,百促不动以墨守成规”,皇帝与大多数官员的不平等注定了皇帝的生杀予夺与官员的欺上瞒下,与不可缺少的百姓们一起,在一个有着巨大人口的国家中,这样不灵敏的反应体系可以阻挡一切狂热,然而就是如此的制约与迟滞,让它在不久后全球性的大风暴中急剧偏航,一个大国的舞蹈与镣铐,一个巨人的力竭挣扎。
班香宋艳,往事浮杯,且请各位满饮这陈酒!
(历史学院 陈慧宇)
▲佤族的叫魂仪式
04 超级大饺子队
再遇村上
这两天我刚二刷完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略有些感想。
没看之前我以为这是本单纯谈跑步的书,谈如何坚持跑步,谈如何正确地跑步,谈跑步带来的好处等等,然后再呼吁大家都去跑步。第一次看完后,我并没有深入思考,只是跟着文中的内容闭上眼睛想象一个人在400米的塑胶跑道上慢跑,感受跑步时的自己。
第二次看这本书时,我开始深入思考,这并不是本单纯谈跑步的书,而是向读者表达作者对一件事物的热爱和坚持。我常把“我的选择都是我最喜欢的”挂在嘴边,却从不敢说“我现在还那么坚持”。不是我不喜欢了,而是我输给了惰性。“失去理智的人怀抱的美好的幻想,在现实世界中根本是子虚乌有。”他坚持写作和跑步已经几十年了,依然没有停下,不是不累,而是心灵上的满足和喜悦更为珍贵。所以哪怕他已年老,也愿意坚持到底!
“不管奔跑速度降低了多少,我都不能走。这是原则。违背了自己的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 希望自己也可以坚持热爱的事物,一次次跑步的积累,能改变我的身心,最终到达最优的境界,抑或无限相近的所在。不为任何人,只为自己无悔。
(数学与统计学院 刘春艳)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图书封面
05 闲着没事队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书感悟
我怎么也想不到,竟会看到这样一本书,在这个本该欢喜着度过的传统中国年,合该从一只蝙蝠说起,到全国蔓延的疫情,再从如此大的景象中具象化到我自己,打开微信读书,它就与我看个对眼——《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书中非常详细具体地描写了人发病时的惨状,美剧《血疫》也将这一段略有删减地拍了出来,连写惯了恐怖小说的斯蒂芬·金都说这是他看过的最恐怖的内容。当我读到这里时,万般话语哽在我的嘴里,只能深深地惊呼一声,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新闻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完全无法想象实际情况到底有多糟糕,而看到这里,我深感生命的渺小,人类绝无可能主导大自然,倒不如说,我们是自然手里的提线木偶,一旦做出与其方向相反的动作,最终结果肯定是扭曲甚至散架。
看完这本书,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和我是一样的想法:这疫情和我们息息相关,它从自然而来,以一人为引,像是蛊一般,慢慢侵蚀生机,危险常在每一悄无声息处,洁身自好,不光关乎我们自己。我不禁想起美剧中的女主角——那位科学家说:“当他们卷土重来的时候,会比之前更强大,当我们要清除病毒的温床时,他们需要另一个宿主,那就是我们,而我们不能等到疫情爆发后才开始应对,而是事先做好准备。”我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做什么?”
(生命与科学学院 孙梦晗)
▲《血疫》图书封面
06 吃什么队
初心未改,绿水长流——《看见》读后感
很多年前,当陈虻问柴静如果做新闻这一行关心什么时,她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贯穿了柴静记者生活的始终。
书中,柴静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她只选择了留给她生命强烈印象的人。他们是流淌的,从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
环保提倡了一遍又一遍,领导班子换了一任又一任——有用吗?工厂照旧悠然地吞云吐雾——你管的了吗?生灵的悲怮在铺天盖地的GDP和金钱的诱惑前显得多么渺小。做生意的挖十年矿,赚得金玉满钵,凯旋而归。但留下来的人呢?这些祖祖辈辈守着这块地的人呢?他们能怎么办?
——“你不怕住这儿的后果?”
——“习惯了就行,人的进化能力很强的。”
——“你的孩子将来怎么办?”
——“管不了那么多。”
破坏轻而易举,而重建需要漫长的努力却不一定能够复原。
年龄和眼界所限,达不到理想的高度,但书中的认识使我受益匪浅,十年前,柴静说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没有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公共管理学院 赵青青)
▲《看见》图书封面背景
投票规则
1、投票截止至2月24日24:00。
2、每个人只有一次投票机会,且仅允许投出一票。
3、投票数量以后台真实数据为准,严禁刷票,一经发现核实,所得票数清零,并取消作品参加评选的资格。
4、公开票评后,获得票数最多的阅读感悟所属小队将获得“最具人气奖”,奖品包括现金 100 元、人气大礼包及荣誉证书。
▲ 青年媒体中心部分精美文创
以上就是初审后评选出的六篇读后感
动动你的小手指
为他们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活动虽然结束,但阅读永远不会停止
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而日月愿为你掌灯伴读
坚持阅读,终有一天你会遇见书中景、诗里情
这里是萌小编(sdnu130)
等你在评论区
分享你的读书感悟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历制作/马子婷
战“疫”图片/崔钰
撰稿/姜彦均
编辑/王若宁
责编/梁梦如 郭艺敏 李心意
审编/卢玮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