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润一小•大爱之师】追寻本源 炼就名师 《名师如何炼就名课》读书心得——名师骨干系列报道

以下文章选自《遵义市播州区第一小学》
 
市级骨干   陈娅
 
陈娅,市级骨干教师,曾被评为校级“十佳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支教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参加美术优质课比赛,多次获区级一等奖和市级二等奖;个人作品分别获区级和市级一等奖;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美术绘画比赛活动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一、二、三等奖,共计30余次。参与的《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儿童绘画日记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获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
 
个人格言: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去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不断学习和磨炼自己是成长的基石。疫情期间,除了在学校统一安排的网络研修学习、空中黔课线上听课外,在工作室读书论坛活动中,学习了相关美术教育理论书籍,其中,由教育部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李力加教授主编的《名师如何练就名课》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此书汇集了21位全国优秀名师课堂教学优秀案例,他们的教育成果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也给我的美育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更加坚定和自信,也给我更多思考的空间。
 
一、教师要以课堂为阵地研究教学
 
教师是学生尊重、崇拜的对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简直就是无所不知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源。在《名师如何练就名课》中,李教授指出,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要研究教学。这一点对于很多教师而言,并不陌生,我们的教学是真正有效的吗?我们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吗?李教授在书中给出了答案,提出教师研究的内容要有深度和广度。第一,教师要研究学生。我们的课堂学习主要全体是学生,我们的课堂关注点自然也是学生,为此,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多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的情感需求和他们的学习状态等。第二,深度了解教材。教材是让学生获得知识的第一个媒介,教师如何讲解教材的知识,学生就相应地理解一定的知识体系,如果教师都无法深入理解所教的内容,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第三,研究新媒体技术。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去设计教案,而忽略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堂的呈现,是得不偿失的。多媒体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因此,教师要尝试运便新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信息技术与术教学更好地结合在-起,为学生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提供重要的途径。
 
除此之外,作为一名是时代的美术教师,还应该研究教育理论、儿童心理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等。
 
二、教师要以学生的立场开展趣味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个性还不稳定,对课堂的学习也无法长时间集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部分教师采用了呵斥的语气和态度,训斥学生认真听课,我甚至也采用过这种打压方式,但是收到的教学效果甚微。而在阅读了《名师如何练就名课》此书之后,让美术课堂教学“有滋有味、活色生香”是我今后追求的境界。当前空中黔课许老师执教的《五谷作画》一课也做到了这一点,许老师首先播放了一段“魔术点”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点的形式、构成和排列,然后出示一幅各种造型各异的利用五谷杂粮制作的作品,让隔屏的学生兴趣盎然。一粒粒寻常的种子能够创作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提升了网络授课的趣味性和高效性。
 
三、教师要与学生互动教学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有效渠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教与学实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如果师生互动能够持续协调并且有效,这无论对教师自身还是学生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李教授在《名师如何练就名课》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起来,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实际学习问题,才能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指导。怎样在特殊的阶段与孩子们互动呢?如空中黔课《千姿百态的帽子》中,王老师利用当前的疫情进行导入教学,讲解了帽子的制作方式之后,隔屏给学生预留了一定的时间在进行制作。课后我立即与学生交流互动,提示创作要求,通过钉钉群,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作品效果,运用语言评价、星星等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欣赏与指导,把“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做到实效,也让学生的学习美术激情得到延续。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阅读《名师如何练就名课》一书,我的收获颇丰,在将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的创新教学形式,为美术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撰稿:陈  娅
 
审稿:裴体红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