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很多书,却感觉收获寥寥?学习读书写作三个月,分享4点心得
以下文章选自《笑薇读书》
关注“笑薇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和成长。
作者丨江耕田·编辑丨阿朱
本文是江耕田在【笑薇21天读书营】一期的分享内容~
老师同学们,晚上好!很荣幸被笑薇老师邀请,给大家做关于读书和写作的个人分享。
回头看看,这么多年,自己书读的不仅杂乱而且零散,感觉不到实际用处。
究其原因,是自己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阅读系统,没有问过自己:
我为什么读这本书?
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我后面还要通过读什么书,来对这本书进行拓展阅读?
因为没有思考,导致很多读过的书不能彼此联系起来。
所以今天就阅读和写作展开探讨,我是怎么去建立、强化自己的阅读系统。我简单地梳理了四点,欢迎大家点评~
01
知识体系的初步建立
自从我读了南怀瑾文集以后,才开始形成一个原始的系统,南怀瑾把儒释道三家融汇贯通,运用到了极致。比如他在《论语别裁》里面,对儒释道三家是这么阐释的: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
把三个那么大的知识体系,用最普通的店铺形式来比喻,既直白又形象的口头表述,没有深厚的功力,我想一般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因为他的思想涵盖了很多道家符咒、佛家打坐、中国传统轻功的写法,很多都很玄乎,有些根本无据可考。
比如说浙江有个轻功了得的人,早上下着小雨,出去泥路上走一圈回来鞋底没沾泥;再比如说符咒、咒语、心态之间达成某种平衡,就可以起到某些功效。
很多人就攻击和嘲笑他,说他是一个云山雾罩的人,于是他的读者分成两派:一派是无底线的拥护,一派是走另一个极端——谩骂和不屑。
如果用精读和泛读来看南师的文集,我想佛经详解、孔孟庄的通俗讲解是我们需要去精读的地方,其他的个人跨谈观点、个人无据可考的例子,我们完全可以跳过去不读。
每个人对古文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见得学院派的解释就是准确无误的,他的文集都很详细的诠释了里面的具体字义,对各家观点的杂糅,让我模糊的知识体系有了一个初步的确立,所以我觉得南怀瑾还是挺不错的。
02
不断完善阅读系统
南怀瑾带我打开了古为今说的大门,让那些零散的知识体系,有了初步的确立。但那仅仅局限于古文,对于现代文阅读,让我有系统了解的,还得从参加这次书评班说起。
刚开始我和大家一样对《如何阅读一本书》感到震撼,发现自己也停留在初级阅读阶段。
并且对主题阅读是非常模糊的,一直以为自己要精读、广读,读那些获奖的经典小说。
但是去年买的《张居正》读到现在,才读到第三本,还有第四本没读完,为什么读这么慢?别人是怎么读的?这是困扰我很久的事情。
直到在日本书评家印南敦史的《快速阅读术里》看到:
“我们不能大量阅读的原因,是受‘仔细阅读’和‘存储阅读’的束缚”才明白,读的慢的真正原因是太仔细和强求记忆。
通过老师带动,让我明白要建立一个主题阅读系统,需要有针对性的快速阅读。
比如看了《张居正》,我还想看《万历十五年》,又想看《明朝那些事儿》,不断的对明朝这个主题进行扩展阅读。
这样,就会使自己对一个朝代有了系统性的认识,在这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就会慢慢建立起来。
所以有人指引区别还是很大的,很多东西靠自己努力,难以实现。
03
通过输出让知识不断内化
关于书评,我们这一届的学员,很多都写的比我好,他们都是高手,我今天就班门弄斧地讲两点,欢迎大家提意见。
第一,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
写作意图一定要简约、清晰,要说人话,用最朴素的语言讲最深奥的道理,如果能够成功让人听懂,并吸引人家的注意,那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作者。
而不是东拉一本书,西插一段名言,最后没表达清楚,给人不知所云的错觉。
刘军强教授给它做个比喻:要像溪水一样,清晰、透彻、流畅。
第二,注重结构的连贯性
有人比喻说论点就是刺,故事是肉。
把一篇文章比喻成一条鱼的话,我们的分论点就像一排排鱼刺清晰、有力,而举例和故事则是在鱼骨的基本上,填充出来的鱼肉。
这些案例香不香,决定读者能不能看完,所以要想方设法找到好的例子,合适的例子。
在寻找和解说的过程中,书中的知识点就会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些道理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尤其是我在写《创造性思维》这本书的书评时,总感觉连贯不起来,有时候作者一个章节写的很散,我也跟着写的很散。
这就是做比说难的道理,实践中总是会碰到意想不到的事情。
04
优秀的团队,通过良性刺激,
从而达到不断进步的目的
今年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在大学教授眼里,可能连及格线都够不上。
中学教的东西就是这样,讲究文采,不讲究精确,而大学的要求是写作要有清晰、连贯、有逻辑、有条理的内容。
现在分工越来越明确,是一个真正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时代。
一个优秀的团队,如果有一名负责的导师带领,将自己的兴趣最大发挥出来,并借鉴同频同学的学习方式,就会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可以看出,参加这次读书营的同学,都很认真,也都是文字爱好者。
但是从读书笔记和观点发挥上看,很多还是偏向学生时代的作文。
比较散漫,有时会刻意地追求文采,引用的东西不是很恰当,写的时候没有逻辑和条理,貌似字句之间很通顺,但是整篇看完,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有时候我写着写着,也会这样,手指就像脱了缰绳的马,写的可激动了,结果人家问你你在写什么?好尴尬!
所以二者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不经过调理和训练,就容易产生一些错误,而这些错误在出版社这里是不是被允许的。
出版社的编辑天天沉浸在文字里,我们任何的一点小九九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所以用词用例都要非常谨慎。
笑微老师评作业是非常细致的,我们在学校的作文,老师一般就写个“优”“良” “及格”之类的字眼,评语不过两句话。
怎么修改,哪里不对劲,一般都不会有批语,我给大家看下笑微老师怎么指导我的书评。
这个就是区别。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
作者介绍:江耕田,笑薇书评私教写作班二期学员,早起践行者、书评写作者,微信号JiangYJ135。
感谢大家读到最后,大家期待的第三期书评班也即将在十一后开班啦,如果想和笑薇一起读书写作变现,也可以添加我的微信找我报名哦!
添加我的微信请备注:书评班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我是笑薇,专注分享好书和成长干货。
更多阅读:
关注“笑薇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和成长。
作者丨江耕田·编辑丨阿朱
本文是江耕田在【笑薇21天读书营】一期的分享内容~
老师同学们,晚上好!很荣幸被笑薇老师邀请,给大家做关于读书和写作的个人分享。
回头看看,这么多年,自己书读的不仅杂乱而且零散,感觉不到实际用处。
究其原因,是自己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阅读系统,没有问过自己:
我为什么读这本书?
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我后面还要通过读什么书,来对这本书进行拓展阅读?
因为没有思考,导致很多读过的书不能彼此联系起来。
所以今天就阅读和写作展开探讨,我是怎么去建立、强化自己的阅读系统。我简单地梳理了四点,欢迎大家点评~
01
知识体系的初步建立
自从我读了南怀瑾文集以后,才开始形成一个原始的系统,南怀瑾把儒释道三家融汇贯通,运用到了极致。比如他在《论语别裁》里面,对儒释道三家是这么阐释的: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
把三个那么大的知识体系,用最普通的店铺形式来比喻,既直白又形象的口头表述,没有深厚的功力,我想一般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因为他的思想涵盖了很多道家符咒、佛家打坐、中国传统轻功的写法,很多都很玄乎,有些根本无据可考。
比如说浙江有个轻功了得的人,早上下着小雨,出去泥路上走一圈回来鞋底没沾泥;再比如说符咒、咒语、心态之间达成某种平衡,就可以起到某些功效。
很多人就攻击和嘲笑他,说他是一个云山雾罩的人,于是他的读者分成两派:一派是无底线的拥护,一派是走另一个极端——谩骂和不屑。
如果用精读和泛读来看南师的文集,我想佛经详解、孔孟庄的通俗讲解是我们需要去精读的地方,其他的个人跨谈观点、个人无据可考的例子,我们完全可以跳过去不读。
每个人对古文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见得学院派的解释就是准确无误的,他的文集都很详细的诠释了里面的具体字义,对各家观点的杂糅,让我模糊的知识体系有了一个初步的确立,所以我觉得南怀瑾还是挺不错的。
02
不断完善阅读系统
南怀瑾带我打开了古为今说的大门,让那些零散的知识体系,有了初步的确立。但那仅仅局限于古文,对于现代文阅读,让我有系统了解的,还得从参加这次书评班说起。
刚开始我和大家一样对《如何阅读一本书》感到震撼,发现自己也停留在初级阅读阶段。
并且对主题阅读是非常模糊的,一直以为自己要精读、广读,读那些获奖的经典小说。
但是去年买的《张居正》读到现在,才读到第三本,还有第四本没读完,为什么读这么慢?别人是怎么读的?这是困扰我很久的事情。
直到在日本书评家印南敦史的《快速阅读术里》看到:
“我们不能大量阅读的原因,是受‘仔细阅读’和‘存储阅读’的束缚”才明白,读的慢的真正原因是太仔细和强求记忆。
通过老师带动,让我明白要建立一个主题阅读系统,需要有针对性的快速阅读。
比如看了《张居正》,我还想看《万历十五年》,又想看《明朝那些事儿》,不断的对明朝这个主题进行扩展阅读。
这样,就会使自己对一个朝代有了系统性的认识,在这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就会慢慢建立起来。
所以有人指引区别还是很大的,很多东西靠自己努力,难以实现。
03
通过输出让知识不断内化
关于书评,我们这一届的学员,很多都写的比我好,他们都是高手,我今天就班门弄斧地讲两点,欢迎大家提意见。
第一,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
写作意图一定要简约、清晰,要说人话,用最朴素的语言讲最深奥的道理,如果能够成功让人听懂,并吸引人家的注意,那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作者。
而不是东拉一本书,西插一段名言,最后没表达清楚,给人不知所云的错觉。
刘军强教授给它做个比喻:要像溪水一样,清晰、透彻、流畅。
第二,注重结构的连贯性
有人比喻说论点就是刺,故事是肉。
把一篇文章比喻成一条鱼的话,我们的分论点就像一排排鱼刺清晰、有力,而举例和故事则是在鱼骨的基本上,填充出来的鱼肉。
这些案例香不香,决定读者能不能看完,所以要想方设法找到好的例子,合适的例子。
在寻找和解说的过程中,书中的知识点就会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些道理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尤其是我在写《创造性思维》这本书的书评时,总感觉连贯不起来,有时候作者一个章节写的很散,我也跟着写的很散。
这就是做比说难的道理,实践中总是会碰到意想不到的事情。
04
优秀的团队,通过良性刺激,
从而达到不断进步的目的
今年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在大学教授眼里,可能连及格线都够不上。
中学教的东西就是这样,讲究文采,不讲究精确,而大学的要求是写作要有清晰、连贯、有逻辑、有条理的内容。
现在分工越来越明确,是一个真正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时代。
一个优秀的团队,如果有一名负责的导师带领,将自己的兴趣最大发挥出来,并借鉴同频同学的学习方式,就会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可以看出,参加这次读书营的同学,都很认真,也都是文字爱好者。
但是从读书笔记和观点发挥上看,很多还是偏向学生时代的作文。
比较散漫,有时会刻意地追求文采,引用的东西不是很恰当,写的时候没有逻辑和条理,貌似字句之间很通顺,但是整篇看完,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有时候我写着写着,也会这样,手指就像脱了缰绳的马,写的可激动了,结果人家问你你在写什么?好尴尬!
所以二者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不经过调理和训练,就容易产生一些错误,而这些错误在出版社这里是不是被允许的。
出版社的编辑天天沉浸在文字里,我们任何的一点小九九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所以用词用例都要非常谨慎。
笑微老师评作业是非常细致的,我们在学校的作文,老师一般就写个“优”“良” “及格”之类的字眼,评语不过两句话。
怎么修改,哪里不对劲,一般都不会有批语,我给大家看下笑微老师怎么指导我的书评。
这个就是区别。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
作者介绍:江耕田,笑薇书评私教写作班二期学员,早起践行者、书评写作者,微信号JiangYJ135。
感谢大家读到最后,大家期待的第三期书评班也即将在十一后开班啦,如果想和笑薇一起读书写作变现,也可以添加我的微信找我报名哦!
添加我的微信请备注:书评班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我是笑薇,专注分享好书和成长干货。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