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真的越多越好吗,为什么感觉有些人越读越失去天性?
以下文章选自《梧桐树边羽》
读书真的越多越好吗?
仿佛人读的书越多,人就懂得越多。可是有没有发现,懂得越多,人原本的天性就越少?现在的孩子都普遍不喜欢出门,心思也越来越重,变得越来越内向。
读书当然是越多越好。
但是(这世间的事就怕这个“但是”)书本知识对人是否有用,取决于读书者的态度——也就是你为什么读书?
有朋友就会很奇怪:读书不就是为了学习知识,为了掌握更多的思想武器吗?
作者角度
从作者角度来说,确实如此。任何一个作者,不论是写工具书,还是写鸡汤文,哪怕是《资本论》,其根本目的就是传达思想,用背后的理论主张来同化你,让你产生共情并接受他的思想改造。
所有的作者写书的目的,都是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不论是诗歌、散文、小说、电影剧本、杂文,归根到底都是论证结论的议论文,各种体裁的不同,仅仅是论证过程的区别。
议论文直接举例论证,杂文批判进击,散文语言散淡、潜移默化,小说给你无数种别样的人生经验——还是为了告诉你该怎么做,什么不该做。
当然,那些纯粹蹭热点、混流量、只为钱而一哄而上跟风书籍不具备书本的本来意义,这里就不予讨论。
换个角度说,或者用时下最流行的话来说,每一个读者,都是作者培植的韭菜,读书,就是一个培植过程。
教科书也没什么不同,它教会你知识,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读书学习,从来都是一种交换行为。
但是我们如果从读者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会有不同了。
读者角度
先看这位朋友的问题补充。
仿佛人读的书越多,人就懂得越多。可是有没有发现,懂得越多,人原本的天性就越少?现在的孩子都普遍不喜欢出门,心思也越来越重,变得越来越内向。
我不知道这里的“天性”指的是什么,如果是“蒙昧无知”的话,为什么不能越来越少?读书只是知识传播的一种手段,如果一个小孩,从小到大,读的都是和平与爱,美好与梦的文学作品,他不还是一直很傻很天真嘛。
孩子不喜欢出门,却因为多读书接触到了社会的负面情感,他出门难道就不会接收到社会的负面了?现实生活给人的教育远远比书本知识来得深刻。
人只要长大,意识就不可能停留在空白,必然不断地向外界索取知识来填充自己的空白——这就是求知,或者说是害死猫的“好奇”——读书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途径而已。
小孩子变得比以前复杂了,这与读书与否扯不上关系。
现在的手机、网络信息大爆炸,小朋友们比父母知道更多世界上的新鲜事,被更多的外界思想侵袭,这更和读书关系不大,甚至因为这些媒体的取代,读书的作用越来越小。
人生态度、知识增长与读书当然也并非全无关系——这里就回到了前面说的,从读者层面来说,书本对自身的影响,取决于读书的态度。
思考判断
链接知识珍珠称为项链的丝线,是思考。
如果只读书,不思考,不围绕所读书的内容和主张形成自身的知识框架,接纳或者排除各种异同观念,并在思考之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就永远不能进步。
书读完了,也就忘了,无法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加强自身知识框架的落成,也无法形成正确(自认为)的价值观。
读书不是为了信奉,而是为了了解。不了解,就谈不上批判或赞同。以了解的态度读书,是思考的过程,也是自己形成主见、强化主见的过程。
那些读什么就信奉什么的读法,是错误的,是没有自我的读法。
我们读书,是为了了解这本书作者的真正意图。不管他写得多么花枝招展——当我们以议论文的形式看待,最终都能找出作者所要表达内容——《西游记》就是欢乐的神魔乱斗?那是骗小孩子的,实际上《西游记》最大的价值观输出就是孙悟空的反抗和投降;《水浒传》就是星宿下凡,梁山聚义?那是给小年轻们爽的,其实依旧是投降主义的剧情小说。
那么当我们看到这些书背后内涵的时候,就要思考这种观念与我个人的知识框架、价值观是否相符?如果是相符的,就用来填充我的框架,如果是相悖的,我们就要思考,价值观之间的取向,到底如何选择才是正确?
价值观巩固和改造
读书带来的思考,到底是自己现存的知识框架和价值思维正确,还是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更高一筹?
想完之后,觉得还是自己认识不错,就拒绝这本书对意识的改造;如果觉得书有道理,那么就推翻原有认识,接受这本书作者的表达宣传。
每读一本书,真正的读书人都会进行思想上的选择,并对这本书作出判断。
价值观不合,水平比自己还低的,就是垃圾。
价值观不合,确实有水平的,参照学习如何加强自身框架建设。
价值观相同,水平比自己还低的,也是垃圾。
价值观相同,水平比自己还高的,那就是可以反复阅读,并用来丰满自身知识框架的好书。
还有一种就是价值观不同,但是水平极高,完全说服读者,摧毁读者原有价值观的书,那就会给人醍醐灌顶的感觉,会打开我们的新世界之门。
但是这种书,在一个已经成型的社会意识之下,很有可能就是禁书。
社会需要你的知识增长成为有用之才,但并不鼓励你的精神突破,进而埋葬旧的一切。
不要读烂书
多读书肯定是有用的,别怕丢失什么“天性”——你以为的天性,不过也是别人灌输给你的想法。
多读书,树立自己的价值观,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确立自己的读书态度——你才真正有可能在浩瀚如海的前人作品中发现属于自己的路。
确立自己的读书态度中间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区别烂书。
读烂书,比不读书更可怕。
一浪费时间,二浪费精力思考,三有可能带偏自己的想法。
叔本华,诚不我欺也。
读书真的越多越好吗?
仿佛人读的书越多,人就懂得越多。可是有没有发现,懂得越多,人原本的天性就越少?现在的孩子都普遍不喜欢出门,心思也越来越重,变得越来越内向。
读书当然是越多越好。
但是(这世间的事就怕这个“但是”)书本知识对人是否有用,取决于读书者的态度——也就是你为什么读书?
有朋友就会很奇怪:读书不就是为了学习知识,为了掌握更多的思想武器吗?
作者角度
从作者角度来说,确实如此。任何一个作者,不论是写工具书,还是写鸡汤文,哪怕是《资本论》,其根本目的就是传达思想,用背后的理论主张来同化你,让你产生共情并接受他的思想改造。
所有的作者写书的目的,都是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不论是诗歌、散文、小说、电影剧本、杂文,归根到底都是论证结论的议论文,各种体裁的不同,仅仅是论证过程的区别。
议论文直接举例论证,杂文批判进击,散文语言散淡、潜移默化,小说给你无数种别样的人生经验——还是为了告诉你该怎么做,什么不该做。
当然,那些纯粹蹭热点、混流量、只为钱而一哄而上跟风书籍不具备书本的本来意义,这里就不予讨论。
换个角度说,或者用时下最流行的话来说,每一个读者,都是作者培植的韭菜,读书,就是一个培植过程。
教科书也没什么不同,它教会你知识,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读书学习,从来都是一种交换行为。
但是我们如果从读者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会有不同了。
读者角度
先看这位朋友的问题补充。
仿佛人读的书越多,人就懂得越多。可是有没有发现,懂得越多,人原本的天性就越少?现在的孩子都普遍不喜欢出门,心思也越来越重,变得越来越内向。
我不知道这里的“天性”指的是什么,如果是“蒙昧无知”的话,为什么不能越来越少?读书只是知识传播的一种手段,如果一个小孩,从小到大,读的都是和平与爱,美好与梦的文学作品,他不还是一直很傻很天真嘛。
孩子不喜欢出门,却因为多读书接触到了社会的负面情感,他出门难道就不会接收到社会的负面了?现实生活给人的教育远远比书本知识来得深刻。
人只要长大,意识就不可能停留在空白,必然不断地向外界索取知识来填充自己的空白——这就是求知,或者说是害死猫的“好奇”——读书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途径而已。
小孩子变得比以前复杂了,这与读书与否扯不上关系。
现在的手机、网络信息大爆炸,小朋友们比父母知道更多世界上的新鲜事,被更多的外界思想侵袭,这更和读书关系不大,甚至因为这些媒体的取代,读书的作用越来越小。
人生态度、知识增长与读书当然也并非全无关系——这里就回到了前面说的,从读者层面来说,书本对自身的影响,取决于读书的态度。
思考判断
链接知识珍珠称为项链的丝线,是思考。
如果只读书,不思考,不围绕所读书的内容和主张形成自身的知识框架,接纳或者排除各种异同观念,并在思考之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就永远不能进步。
书读完了,也就忘了,无法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加强自身知识框架的落成,也无法形成正确(自认为)的价值观。
读书不是为了信奉,而是为了了解。不了解,就谈不上批判或赞同。以了解的态度读书,是思考的过程,也是自己形成主见、强化主见的过程。
那些读什么就信奉什么的读法,是错误的,是没有自我的读法。
我们读书,是为了了解这本书作者的真正意图。不管他写得多么花枝招展——当我们以议论文的形式看待,最终都能找出作者所要表达内容——《西游记》就是欢乐的神魔乱斗?那是骗小孩子的,实际上《西游记》最大的价值观输出就是孙悟空的反抗和投降;《水浒传》就是星宿下凡,梁山聚义?那是给小年轻们爽的,其实依旧是投降主义的剧情小说。
那么当我们看到这些书背后内涵的时候,就要思考这种观念与我个人的知识框架、价值观是否相符?如果是相符的,就用来填充我的框架,如果是相悖的,我们就要思考,价值观之间的取向,到底如何选择才是正确?
价值观巩固和改造
读书带来的思考,到底是自己现存的知识框架和价值思维正确,还是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更高一筹?
想完之后,觉得还是自己认识不错,就拒绝这本书对意识的改造;如果觉得书有道理,那么就推翻原有认识,接受这本书作者的表达宣传。
每读一本书,真正的读书人都会进行思想上的选择,并对这本书作出判断。
价值观不合,水平比自己还低的,就是垃圾。
价值观不合,确实有水平的,参照学习如何加强自身框架建设。
价值观相同,水平比自己还低的,也是垃圾。
价值观相同,水平比自己还高的,那就是可以反复阅读,并用来丰满自身知识框架的好书。
还有一种就是价值观不同,但是水平极高,完全说服读者,摧毁读者原有价值观的书,那就会给人醍醐灌顶的感觉,会打开我们的新世界之门。
但是这种书,在一个已经成型的社会意识之下,很有可能就是禁书。
社会需要你的知识增长成为有用之才,但并不鼓励你的精神突破,进而埋葬旧的一切。
不要读烂书
多读书肯定是有用的,别怕丢失什么“天性”——你以为的天性,不过也是别人灌输给你的想法。
多读书,树立自己的价值观,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确立自己的读书态度——你才真正有可能在浩瀚如海的前人作品中发现属于自己的路。
确立自己的读书态度中间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区别烂书。
读烂书,比不读书更可怕。
一浪费时间,二浪费精力思考,三有可能带偏自己的想法。
叔本华,诚不我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