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庸师,做真正读书的“人师”——教师读写《不做庸师》心得体会
以下文章选自《临沂第四中学》
著名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说:“不做庸师,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响亮口号,对教师来说,更是一个崭新的理念,是一个远大的目标,是一个伟大的追求;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庄重的承诺,是一个重大的责任。”培养出一届届拥有“诗和远方”的优秀学生,是多么令人骄傲,让自己幸福的事啊!
李镇西说,一个教师,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你要一往情深投入其中体验做真教育的幸福,同时,你要不停读书,不停实践,不停思考,不停写作,让自己的教育思想充实与升华。
刘铁芳说,教育是一种柔顺的力量。努力过一种积极完整的教育生活,努力让自己成为美好教育的亲历者,努力以“生命在场”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写就教育诗。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读罢常作印老师的《不做庸师》,神清气爽,豁然开朗,不论你是年龄大的教师,还是年龄小的教师,请这样做老师——
做有根有魂的老师,做有良知的老师,做有担当的老师。
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教育的舞台。我们怎样,学生便怎样。
诗意和快乐的老师往往会传染给学生诗意和快乐,苟且和颓废的老师往往会传染给学生苟且与颓废。
学会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教自己的书,思考自己的问题,写自己的文章。没有谁的成长是容易的,也没有谁能代替你上路。你不迈开双脚,永远不可能抵达远方。
人生苦短,岁月绵长。不做庸师,做真正读书的“人师”,一生无悔!
李晓晴老师读书心得
部分老师读书札记
博雅“青未了”教师读写团队摘录及心得(部分)
一、《不做庸师》读书摘录
1、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风景。每一个孩子都一定有他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爱被关怀。教师需要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并帮助其生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使其发挥自身之特长,切忌目光短浅。(李祖瑶摘录)
2、 教育需要有思想的技术,也需要有技术的思想。学会用有思想的技术培育种子,学会用有技术的思想呵护成长,润泽每一个生命,慢慢地静待他们灿烂花开,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卢娜摘录)
3、为了看看阳光,我们来到这世上。为了成为阳光,我们求索于世上。
我说“教师要有光”,只有教师“有了光”,他的学生才可能精神明亮。(张静文摘录)
4、作为教师,不要忘记: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教育的舞台。我们怎么样,学生便怎么样!我们有了光明,教室就不再黑暗!一间教室,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三尺讲台,可以俯瞰桃李之盛。(朱礼慧摘录)
二、《不做庸师》心得
(一)程慧老师偶拾二则:
其一:
平凡的教师眼前不只有苟且,还有酸甜苦辣鲜辛咸,更有诗书画印花酒茶。即便没有远方,亦有多姿多彩的生活之美。平凡但不平庸。
其二:
当生活呐喊:忙吧,累吧!平凡的老师会回应:学习啊!成长啊!徜徉学习,拥抱成长!平凡但不平庸。
(二)李晓晴老师读书心得两则:
1、用爱去关注每个学生。学生需要用爱的思想来启迪,用爱的慧眼去发现,用爱的语言去感染,用爱的行动去熏陶,只有爱才能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
2、学会解放自己。教师行业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累不是手段,更不是目的。生活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三)陈长青老师读书心得二则
1、教师专业发展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生命在时间,管理好你的时间和课堂,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学生见证。
2、不随意评价他人,是一种修养,如若评价学生,多做正能量评价;不为别人评价而活,则是一种修行,需要虔诚地追求。
三、项亚老师的摘录和感悟
摘录:
生命中最值得投资的是自己,给自己最佳的投资是学习。
感悟:
生活中,我们在忙忙碌碌中不断地向外追求、寻找,却忘记了对自己内在的关注和投资。所以,我们在向外寻求的时候总觉得不够,那也许是内在的我并没有得到满足吧。
摘录:
只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生”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一个优秀的老师能用一百种方法教育同一个学生,一个不合格的老师只用一种方法教育一百个学生。
感悟: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自己不断充实,不断成长,才能更好地引导我们的学生。
摘录: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感悟:
如果父母能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教师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提升,那我们都能够得到很大的自我成长吧!
摘录:
班级事务拍卖会,人人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竞拍。
《班规班法》由学生自己讨论得出,学生就觉得非照章办事不可,谁违反了纪律,按制度处理就行了。
结束语:
繁华与喧嚣中,在三尺讲台放一颗流浪的心,为孩子们守一窗斜风细雨,点一阙浪漫与诗意,让广阔的心灵和理性的力量去战胜黑暗,让心灵散发出香味,在渐行渐远的回望里,将过往的岁月风干成文字与风景。宠物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我心宁静,万物宁静;我心光明,世界光明。
附录:
“常”德资人·“庸”可不做——读常作印《不做庸师》有感
鲁红
读过李镇西老师的著作,我明白了“爱心与教育”;听过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我意识到了“自主与教育”;看过李希贵校长的书籍,我收获了“素养与教育”……
第一次接触常作印老师的《不做庸师》,给了我最深的感受:老师,要以行进的方式活着,以思考的姿态前行!
一.“不做庸师”是口号,更是目标
常老师书中的文字,我看到了“用先哲的文字喂养自己饥饿的灵魂”,这是读书的热情,更是对梦想的执念;我读到了“用汉语的锋刃刻下卓绝的守望”,这是写作的坚定,也是对生活的梳理;我领会了“用超然物外的心境,在灵魂的巢里贮满幸福”,这是生活的跋涉,更是蓬勃的生命……
“不做庸师”,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响亮口号,对老师来讲,是一个远大的目标。“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韩愈的《师说》给教师的职责做了注释。自己也一直努力能够用自己的知识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疑惑,但回首自己工作以来的21年时光里,似乎在某些程度上缺少了对未来的努力,努力提升自己的脚步变得有些踟蹰,前行的路走得有些蹒跚。
“不做庸师”,这是对自己的一份警醒,要热爱工作,注重积累,要坚持探索,更要勤于写作。要以常老师为榜样,用阅读和思考来提升自己,要以思想的光亮点燃教育的薪柴,努力让自己微不足道的改变一点点照亮身边的学生。
二.“不做庸师”是追求,更是承诺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英国的数学家怀特海说:“教育,没有普遍适用而且简单易行的办法。”这就告诉我们——教育,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书中一篇文章《我们真的没有时间发展自己吗?》,给我印象非常深刻。面对文中的几个标题我扪心自问,不禁汗颜:
“你有计划和目标吗?”
“你懂得时间管理吗?”
“你懂得分工和授权吗?”
“你知道‘一举两得’的法则吗?”
“你知道用一生来备课吗?”
“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了吗?”
“你懂得‘舍与得’的智慧吗?”
“你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你善于利用时间的‘边角料’吗?”
平时的工作中,偶尔也会抱怨工作的琐碎,仿佛有时都是被牵着鼻子在走,没有了自己的计划和内容。读了常老师的书,我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意识到能够改观的途径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坚守“不做庸师”的追求和承诺,让“不做庸师”真真切切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来。
三.“不做庸师”是责任,更是享受
常作印老师有着满满的教育情怀,他相信教育的力量,对于教师的职业,使命与信仰,他用不甘平庸的态度在心中燃烧起教育激情。
在课堂上,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不能成为教参的“奴隶”。教师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就一直都是按照教参“鹦鹉学舌”,自己的课堂也就一直无法成熟。要追求日臻完美的课堂,就需要先坚持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生活中,常老师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风景。”所以,我们要与孩子一起把日子过成诗歌,养一片春光在心里;“让广阔的心灵和理性的力量去战胜黑暗。”对于语文老师而言,要坚持阅读和写作,在渐行渐远的回望里,学会把过往的岁月风干成文字和风景。
有人说,学生是容器,老师给了什么,他就有什么。学生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不能千篇一律地教育他们,而是要“因材施教”。
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遇到一个不断学习的老师,那么孩子耳濡目染,不仅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学会一种终身学习的方式和态度;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自己更要做到这些,即便生活喧闹,也要守住一片沉静,享受不断学习的过程,这是身为老师的责任,更是享受教育事业的乐趣。
作者:陈长青
编辑:颜文静
审核:刘玉田
山东省临沂第四中学
打造师生幸福的家园
著名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说:“不做庸师,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响亮口号,对教师来说,更是一个崭新的理念,是一个远大的目标,是一个伟大的追求;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庄重的承诺,是一个重大的责任。”培养出一届届拥有“诗和远方”的优秀学生,是多么令人骄傲,让自己幸福的事啊!
李镇西说,一个教师,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你要一往情深投入其中体验做真教育的幸福,同时,你要不停读书,不停实践,不停思考,不停写作,让自己的教育思想充实与升华。
刘铁芳说,教育是一种柔顺的力量。努力过一种积极完整的教育生活,努力让自己成为美好教育的亲历者,努力以“生命在场”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写就教育诗。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读罢常作印老师的《不做庸师》,神清气爽,豁然开朗,不论你是年龄大的教师,还是年龄小的教师,请这样做老师——
做有根有魂的老师,做有良知的老师,做有担当的老师。
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教育的舞台。我们怎样,学生便怎样。
诗意和快乐的老师往往会传染给学生诗意和快乐,苟且和颓废的老师往往会传染给学生苟且与颓废。
学会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教自己的书,思考自己的问题,写自己的文章。没有谁的成长是容易的,也没有谁能代替你上路。你不迈开双脚,永远不可能抵达远方。
人生苦短,岁月绵长。不做庸师,做真正读书的“人师”,一生无悔!
李晓晴老师读书心得
部分老师读书札记
博雅“青未了”教师读写团队摘录及心得(部分)
一、《不做庸师》读书摘录
1、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风景。每一个孩子都一定有他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爱被关怀。教师需要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并帮助其生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使其发挥自身之特长,切忌目光短浅。(李祖瑶摘录)
2、 教育需要有思想的技术,也需要有技术的思想。学会用有思想的技术培育种子,学会用有技术的思想呵护成长,润泽每一个生命,慢慢地静待他们灿烂花开,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卢娜摘录)
3、为了看看阳光,我们来到这世上。为了成为阳光,我们求索于世上。
我说“教师要有光”,只有教师“有了光”,他的学生才可能精神明亮。(张静文摘录)
4、作为教师,不要忘记: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教育的舞台。我们怎么样,学生便怎么样!我们有了光明,教室就不再黑暗!一间教室,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三尺讲台,可以俯瞰桃李之盛。(朱礼慧摘录)
二、《不做庸师》心得
(一)程慧老师偶拾二则:
其一:
平凡的教师眼前不只有苟且,还有酸甜苦辣鲜辛咸,更有诗书画印花酒茶。即便没有远方,亦有多姿多彩的生活之美。平凡但不平庸。
其二:
当生活呐喊:忙吧,累吧!平凡的老师会回应:学习啊!成长啊!徜徉学习,拥抱成长!平凡但不平庸。
(二)李晓晴老师读书心得两则:
1、用爱去关注每个学生。学生需要用爱的思想来启迪,用爱的慧眼去发现,用爱的语言去感染,用爱的行动去熏陶,只有爱才能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
2、学会解放自己。教师行业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累不是手段,更不是目的。生活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三)陈长青老师读书心得二则
1、教师专业发展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生命在时间,管理好你的时间和课堂,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学生见证。
2、不随意评价他人,是一种修养,如若评价学生,多做正能量评价;不为别人评价而活,则是一种修行,需要虔诚地追求。
三、项亚老师的摘录和感悟
摘录:
生命中最值得投资的是自己,给自己最佳的投资是学习。
感悟:
生活中,我们在忙忙碌碌中不断地向外追求、寻找,却忘记了对自己内在的关注和投资。所以,我们在向外寻求的时候总觉得不够,那也许是内在的我并没有得到满足吧。
摘录:
只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生”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一个优秀的老师能用一百种方法教育同一个学生,一个不合格的老师只用一种方法教育一百个学生。
感悟: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自己不断充实,不断成长,才能更好地引导我们的学生。
摘录: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感悟:
如果父母能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教师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提升,那我们都能够得到很大的自我成长吧!
摘录:
班级事务拍卖会,人人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竞拍。
《班规班法》由学生自己讨论得出,学生就觉得非照章办事不可,谁违反了纪律,按制度处理就行了。
结束语:
繁华与喧嚣中,在三尺讲台放一颗流浪的心,为孩子们守一窗斜风细雨,点一阙浪漫与诗意,让广阔的心灵和理性的力量去战胜黑暗,让心灵散发出香味,在渐行渐远的回望里,将过往的岁月风干成文字与风景。宠物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我心宁静,万物宁静;我心光明,世界光明。
附录:
“常”德资人·“庸”可不做——读常作印《不做庸师》有感
鲁红
读过李镇西老师的著作,我明白了“爱心与教育”;听过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我意识到了“自主与教育”;看过李希贵校长的书籍,我收获了“素养与教育”……
第一次接触常作印老师的《不做庸师》,给了我最深的感受:老师,要以行进的方式活着,以思考的姿态前行!
一.“不做庸师”是口号,更是目标
常老师书中的文字,我看到了“用先哲的文字喂养自己饥饿的灵魂”,这是读书的热情,更是对梦想的执念;我读到了“用汉语的锋刃刻下卓绝的守望”,这是写作的坚定,也是对生活的梳理;我领会了“用超然物外的心境,在灵魂的巢里贮满幸福”,这是生活的跋涉,更是蓬勃的生命……
“不做庸师”,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响亮口号,对老师来讲,是一个远大的目标。“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韩愈的《师说》给教师的职责做了注释。自己也一直努力能够用自己的知识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疑惑,但回首自己工作以来的21年时光里,似乎在某些程度上缺少了对未来的努力,努力提升自己的脚步变得有些踟蹰,前行的路走得有些蹒跚。
“不做庸师”,这是对自己的一份警醒,要热爱工作,注重积累,要坚持探索,更要勤于写作。要以常老师为榜样,用阅读和思考来提升自己,要以思想的光亮点燃教育的薪柴,努力让自己微不足道的改变一点点照亮身边的学生。
二.“不做庸师”是追求,更是承诺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英国的数学家怀特海说:“教育,没有普遍适用而且简单易行的办法。”这就告诉我们——教育,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书中一篇文章《我们真的没有时间发展自己吗?》,给我印象非常深刻。面对文中的几个标题我扪心自问,不禁汗颜:
“你有计划和目标吗?”
“你懂得时间管理吗?”
“你懂得分工和授权吗?”
“你知道‘一举两得’的法则吗?”
“你知道用一生来备课吗?”
“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了吗?”
“你懂得‘舍与得’的智慧吗?”
“你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你善于利用时间的‘边角料’吗?”
平时的工作中,偶尔也会抱怨工作的琐碎,仿佛有时都是被牵着鼻子在走,没有了自己的计划和内容。读了常老师的书,我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意识到能够改观的途径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坚守“不做庸师”的追求和承诺,让“不做庸师”真真切切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来。
三.“不做庸师”是责任,更是享受
常作印老师有着满满的教育情怀,他相信教育的力量,对于教师的职业,使命与信仰,他用不甘平庸的态度在心中燃烧起教育激情。
在课堂上,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不能成为教参的“奴隶”。教师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就一直都是按照教参“鹦鹉学舌”,自己的课堂也就一直无法成熟。要追求日臻完美的课堂,就需要先坚持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生活中,常老师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风景。”所以,我们要与孩子一起把日子过成诗歌,养一片春光在心里;“让广阔的心灵和理性的力量去战胜黑暗。”对于语文老师而言,要坚持阅读和写作,在渐行渐远的回望里,学会把过往的岁月风干成文字和风景。
有人说,学生是容器,老师给了什么,他就有什么。学生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不能千篇一律地教育他们,而是要“因材施教”。
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遇到一个不断学习的老师,那么孩子耳濡目染,不仅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学会一种终身学习的方式和态度;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自己更要做到这些,即便生活喧闹,也要守住一片沉静,享受不断学习的过程,这是身为老师的责任,更是享受教育事业的乐趣。
作者:陈长青
编辑:颜文静
审核:刘玉田
山东省临沂第四中学
打造师生幸福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