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读书群线下书友聚会有感

以下文章选自《新思想合作社》
 
下文是书友老文在高铁上用手机摁得一片篇体会,令我不得不感叹:全程陪同,一样的所见所闻,人家信手拈来,而我空空如也
 
本周继续复习注会。因为送儿子读书,看望岳父母,参加书友会,导致学习的质量有所下降,有一天还没有完成。说实话,我是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迫不及待地赶往新乡参加书友会的。前年的首届线下书友聚会,当时我在长沙休假,没有去,拍了一段视频发给老李。去年本来计划要参加的,结果因为主观客观的原因还是没有成行。因此今年我一早就答应老李了,不论什么情况我都会来参加。来之前,与老李确定了大概行程,与老张商定了具体日程。特别是老张,专门在公务途中抽出一个时间来陪我,甚是感动。到了新乡以后,受到了以老李为代表的各位书友的热情款待。见到了端庄贤淑的菲姐,热情好客的王书记,笑口常开的辉哥,经历相似的孙股长,年轻帅气的操哥,腼腆内敛的峰哥,豪爽稳重的老葛,丰趣幽默的清扬兄,老李和菲姐还专门陪我们去了比干庙,云梦山,尝河南美食,看秀丽风光,循先贤足迹,品中原文化,让我收获颇多。
 
以前只知道比干因进谏犯颜而被商纣王剖心而死,但是不知道比干是林姓的始祖,更不知道他被封为文财神。我学中文出身,每临胜迹,对诗词歌赋楹联,兴趣浓厚。在导游的介绍下,我观摩了北魏孝文帝《吊比干墓文》,其“脱非武发,封墓谁因?呜呼介士,胡不我臣”抒发了明主盼贤臣的胸怀。唐太宗《追赠殷太师比干谥诏》:驻跸而瞻荒陇,愿以为臣;抚躬而想幽泉, 思闻其谏。元代欧阳玄《比干墓》:白日已随流水没,青山犹护太师坟。尤其比干庙前光绪皇帝撰写的那幅对联:剖心谏纣,数万世忠烈,有谁能比;焚身丧殷,留千古唾骂,与公何干。巧妙的把比干、殷纣,剖心、焚身,万世忠烈、千古唾骂三组词语嵌入其中,足见作者功力雄厚,史学渊博。
 
剖心谏纣数万世忠烈有谁能比
 
焚身丧殷留千古唾骂与公何干
 
光绪皇帝书写的对联
 
这些大都是从后世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对比干进行的歌颂。倒是清代落魄文人张星柳的“闻道圣朝无阙事,几人相顾厚颜红”,从另一个角度揭开了这层面纱——众位官家,你们别装了,你们台上都是孙繁森,台下都是王宝森。
 
小时候就听父亲讲过鬼谷子的故事,知道他是个神仙一样的人物,却不知道姓甚名谁,仙乡何处。到了云梦山,这些疑问通通得到了解答。原来鬼谷子先生姓王名蝉,不仅是兵家、纵横家、思想家,而且还是道教里的王蝉老祖。以前只知道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没想到鬼谷子的坐骑也是一头青牛。以前只知道他的学生是孙膑、庞涓,没想到著名的纵横家张仪、苏秦,包括毛遂自荐的毛遂都是他的学生。
 
参观苏秦洞的时候,我想起他年轻的时候,穷困潦倒,父母不理, 老婆不爱,连嫂子都不给他做饭;而等到他配六国相印,一呼百应再回家的时候,父母迎出家乡30里设宴款待,老婆低头不敢视,嫂子俯地不敢起,之所以如此前倨而后恭,皆因苏秦富贵了,呵呵,是不是和今天很多事情很相似?难怪《增广贤文》里面说到: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啊。云梦山九龙环驻,确实是个风水宝地。往事越千年,可以想象2000多年前,这个地方资源条件那么落后,交通闭塞,生活肯定很辛苦。难怪这些学生们要认真苦读,否则就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靠天吃饭,还是学而优则仕好啊!
 
短暂的书友聚会已经结束,我已踏上归途。但觉得这次活动真的很有意义,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读书而走到一起。没有任何功利性,也没有任何目的性,就只为了内心的安静祥和。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在这个急燥冒进的年代,留一方心灵的静土,守一份恬静的执着,真好!
 
以上是为第201期“学习互助组”读书体会。
 
PS:以前以为老文的出口成章源自他中文系科班出身,这次才知道老文的父亲在那个年代是少有的大学生,一个例子就知道文叔当年也是大才子:老文和弟妹在西藏成亲时,文叔给儿子(湖南人)儿媳(河南人)写了一副对联——
 
大河之南,大湖之南,佳音传递三千里;
 
衡山之巅,嵩山之巅,霜叶红于二月花。

相关读后感推荐:

《我们的传统节日:秋》读书有感_《我们的传统节日:秋》读书有感500字-800字

《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读后感500字_《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读后感

《茶花女》读书感悟800字_《茶花女》读书感悟

《了不起的猫咪旅行团》读后感_《了不起的猫咪旅行团》读后感500字-800字

《警犬汉克历险记成长特辑7:大黄蜂施毒案》读书体会_《警犬汉克历险记成长特辑7:大黄蜂施毒案》读书体会500字-800字

《胡小闹日记升级经典版·情商篇:好朋友,坏朋友》读书心得800字_《胡小闹日记升级经典版·情商篇:好朋友,坏朋友》读书心得

《白轮船》读后感300字_《白轮船》读后感

【读书心得】中煤平朔集团第二季度读书心得评选活动

【读后感】徐赛菲|一个人,一场梦——《蛙》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