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自我体验”如何促使幼儿美术创造行为发生——读《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有感
以下文章选自《课例研修小磨坊》
共读书籍
作者单位:
浦东新区东蕾幼儿园
TEXT
“我不会画!”在带孩子画画的时候,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纳闷:明明提供了范画,照着画就行了,怎么不会画呢?有的时候我们没有提供范画,但还是纳闷:明明在前面环节感受和欣赏了那么多,材料怎么用也示范了,怎么就不会画了?
我也带着这样的疑问和中心组的老师一起在书中寻求启发,我们共读了罗恩菲徳《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在第二章“小学里创造活动的涵义”中,作者主要阐述这些观点:
首先,罗恩告诉我们——艺术活动对儿童有两种功效,一是让孩子自我表达,二是作为调整自我的工具。书中有一个“我不会画”的孩子,这个孩子完全不能绘制任何图画,他不愿画一条线,在任何环境下,他都不能应用视觉印象。他没有什么朋友,让人觉得他神经质和抑郁。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因为孩子受到了反复模仿自然情形和运用正确比例“漂亮地”描绘的影响。孩子的父亲是一个教师,他要看“好的”、“完美”的图画,而不是小孩自己的图画,结果抑制了儿童的想象力,而使之由整个人的经验变为视觉经验。当孩子知道他没有能力依照父亲的要求而画时,他便失却自信心而停止自己的创造。自信心丧失妨碍了儿童完整的发展。罗恩菲徳通过刺激孩子的身体感觉,特别强调孩子在做某件事时所产生的感觉,鼓励他回到自己的表现方式,使这小孩再度对自己的创造力和人格产生自信心。罗恩指出“不要把自己意象加诸儿童身上,除了儿童自己的表现方法外,其他均为他所不了解的。我们绝不应该以不适用儿童思想和认知的任何方向去影响或刺激他的想象力,儿童有他自己的经验和表现的天地”。
其次,罗恩又讲了第二个故事,成人的忽视如何影响了儿童的自我表现。这是一对兄妹的例子,女孩非常富有天赋,而男孩则十分平凡;女孩非常聪明而受人喜爱,男孩则被人忽略了。女孩画得很好,而男孩却因不能像他妹妹一样画的很好,就开始模仿他妹妹绘画里的表现方式,希望以他妹妹的方法来引起父母亲的注意。男孩受这种表现方式的束缚愈来愈大,就像是用他不了解的语言去说话,当他妹妹快乐地创造新造形新思想时,他一味抄袭带来的焦虑,使他过着没有自我的生活,孩子愈来愈沉默寡言。罗恩菲徳指出模仿他人使儿童愈来愈僵滞在一种不属于他自己经验的表达中,使孩子的心智发展停顿。同时罗恩对比“模仿”与“自我表现”的不同。“自我表现是依据儿童智力的程度去表现。但模仿则是依据成人、或至少外在的标准去表现。儿童的创造活动,在作为自我表现的方法或仅为模仿之间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教育中也经常出现吧,一个美术作品被老师经常表扬的孩子,成为了大家模仿的对象,如今反思,在我们的忽视下,很多孩子正在失去自我的表现。看过罗恩的书,我和共读组的老师有了以下思考:
第一,怎样的画是孩子的自我表现?
罗恩菲德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的视角。罗恩指出“任何成功的教学都得体验成长中之儿童的需要”,所以老师必须配合儿童的需要。老师必须了解儿童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对儿童而言,要对表现的经验以及表现的媒介都有认识,艺术表现才有可能。其中“儿童对艺术经验的自我体验”包括两方面:每个儿童必须能面对自己的经验,表现的冲动只经由密集经验来加以策励;人格的不同以及对经验的不同反应,就构成了自我体验的密集度和形态的巨大差别。而“儿童对艺术媒介的自我体验”主要探讨艺术材料对提高儿童自我体验能力,在这里罗恩菲德提出“技术”和“程序”两个概念,技术是个人使用材料来表现的方法。并提醒我们“技巧的发展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它是极端个人化的,不能加以解释和传授”。
案例:春天的小花
师:孩子们,春天的花都开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哪些花?
(教师展示带孩子到花园去寻找的小花图片)
幼儿:这是我找的黄色的小花。
师:我们来看看它的花瓣是什么样的?像什么?有几片花瓣呢?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花瓣像扇子,有5片花瓣。
师:你最喜欢哪些花?为什么?
(幼儿把自己喜欢的花指给其他孩子看,讲述喜欢的原因)
师:今天老师带了好多材料来变小花,猜猜它是怎么印出小花的呢?谁来试试看?
(教师展示可乐瓶、牙刷、瓶盖、积木,个别幼儿上前尝试操作材料,个别材料教师示范)
师:这么多小花变出来了,花朵下面还有什么呀?我们用棉签画出花茎和叶子,小花就画好了。
师:现在老师在桌子上为你们准备好了颜料和材料,一起来画小花吧!
分析与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美术活动,在设计时关注了幼儿的感受和提供多样的材料两点,老师在活动前特意带孩子在校园里找各种各样的小花,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经验。同时材料丰富,可乐瓶底直接可以印出花朵形状;塑料叉子和圆形积木需要构造出花朵的形状,给予了幼儿发挥的空间。老师没有提供范画,而是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材料的玩法,向大家呈现不同的材料印出不同的印记。大家认为老师给予了孩子较大的创作空间,那我们罗恩菲徳的视角来看这些画是孩子自我的表现吗?
幼儿1照着老师提供的方法进行操作,因为小手动手能力不错,应该能完成一幅“不错”的作品。但模仿使幼儿产生依赖性,在画花时其独立思考的部分没有体现,自我的表现无从说起。这样的作品占了一半。
幼儿2对表现的经验——花的构造、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有自己的认识,对表现的媒介———棉签和颜料也有认识,并发展出使用材料的个人技巧。
幼儿3的作品看不出花,孩子满足于手抹颜料的乐趣,他正在体验颜料这种艺术媒介,经验还不够密集到激励他进行表达,但如果他涂抹完觉得这个像一座火山,那孩子原有的经验就出现了,我们说这张画是孩子的自我表现,但它注定与花朵无关。
幼儿4对材料的印记感受明显,不断地拓印是孩子的需要,但对如何构造出花朵是缺乏自我体验的。
在以往的评价中,我们会觉得幼儿1和幼儿2的作品好,我们会把它粘贴在墙面上,因为它看起来那么地“美观”,幼儿3和幼儿4的作品可能会被我们忽略在旁边,甚至家长也会说“乱糟糟的是什么?”。而现在我再次想起罗恩菲德书里的一句话——儿童有他自己的经验和表现的天地。我们允许孩子有这样一片自己的天地吗?
在罗恩菲德的理论中,儿童可以在艺术活动中进行自我表达和自我调整,来确保心智健康成长。我们不能追求儿童艺术创造的结果,特别是模仿得来的结果,那只会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儿童若要表达自己,其艺术经验的自我体验和对艺术媒介的自我体验就非常重要了,也正是教师需要深入了解的内容,这样才能解读幼儿和支持幼儿!
第二,范画要不要?
中心组参加共读的老师在群里开始了热烈的讨论,陆老师一开始就发出了呼喊“我们曾经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些什么问题?压制儿童心灵以迎合成人的观念,这是何等荒谬呀!”
从上面“春天的小花”案例看来,我们的确存在问题:我们早早地把孩子艺术表现的作品设想好——花是这样画的;我们提供了可模仿的对象,压缩了幼儿自我表现的空间;我们忽略了孩子对艺术媒介的自我体验,也因为这样,我们对孩子使用材料的经验一无所知。在评价作品时,我们还把模仿得来的作品表扬一番,大大鼓励了模仿的行为。
胡晓威老师在共读中这样说:这一章节已开始就有一个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短语——个人经验变为视觉经验。个人经验是由内而外的,内心的感受、体验、想法,是主观的,自由的。而视觉经验却是由外而内的,外界给我看什么,成人展示给我什么,是客观的,不由我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记得我以前有个学生,三八节画妈妈,她把妈妈画在了整张纸的最上方,圆形的头颅几乎要碰到纸张的边缘了,但这时她还没有画上妈妈的头发。看到这样的状况,我问她:妈妈的头发该画在哪里呢?上面已经没有地方可画了。可是当我转了一圈回到她身边时,我看到她把妈妈的头发从头顶画上去,并绕到了纸张的反面,垂下来。我不禁惊讶于她的思维方式,因为只有她受到内心的驱使,才能把头发画到这样的位置上。而在我们成人眼里,这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视觉经验——人物总是该画在纸的同一个面上的。
王春雷老师说:“我不会画”的背后就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作品,在成人眼中的“不像”、“不好看”都是影响孩子自主自发用画笔表现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所以现在示范画退出了我们的美术活动,这是一个转变,从“教”到“启发”的转变。
陶煜老师说到:的确在生活中孩子的画是充满了他自己的想法,表现的方式也在随着他的年龄而改变,往往我们成人错误的评价或者过高的要求会对幼儿造成干扰和抑制了儿童的想象力。“我不会画”这句话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也经常能听到,作为教师我们如果也以儿童程度所不了解的水准去批评他们的作品,那么孩子就会丧失自信心,孩子将完全停止自我的表现。
戎洁老师反思到:平时为了让孩子们完成课程设置中的美术活动,画出让家长认可、领导满意的作品,一味地给孩子们灌输自己成人的想法和绘画技巧,完全忽略了孩子本体的感受和体验,这无疑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忽视了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达成共识:
1.
教师时刻把视角放在儿童身上,等待孩子发出本体的感受和体验,这是孩子表达自己的源泉。
2.
不要直接给孩子“范画”,拿掉成人的标准,美术创造活动应该鼓励孩子表现自己的经验。
3.
避免在分享交流中评价幼儿画作的“好”与“不好”,因为这会造成一部分自我体验不够好的孩子进行模仿。我们要对每个孩子的作品好奇,帮助他体验到自己绘画的行为,体验到他要表达的经验是什么。
第三,怎么做能让儿童自我表现?
案例:大班写生画“芹菜”
——儿童对艺术经验的的自我体验
教室里自然角的植物生长旺盛,孩子们都喜欢去看,其中有一把芹菜长得特别美,老师就想带着孩子一起画。
老师说:今天我们来画芹菜,我把它放在教室中间,让大家可以都看的见。第一次写生画,孩子们觉得很新奇,他们坐在芹菜四周,开始观察。
老师问:你们看到芹菜长什么样子?它的叶子美吗?
幼儿A说:芹菜有根有叶子。
幼儿B说:它都是绿色的。
幼儿C说它的根泡在水里,是白色的须须。
幼儿D说:它的叶子有很多尖尖。
孩子在描述芹菜一些外形特征的信息。
老师:你们上来闻一闻摸一摸吧,有什么感觉?让你想到了什么?
有些孩子上来闻了闻说,“我觉得有点像青菜的味道”“有股药的味道”“芹菜摸上去不光滑”“感觉里面有水”“一折就断了,脆脆的”“我觉得它像一束花”。
除了启发大家观察,教师继续问:我们都吃过芹菜,什么味道的呀?你喜欢吗?
有的孩子说“不好吃”,有的孩子说喜欢吃芹菜。
老师说:我很喜欢吃芹菜,因为它的味道有一种独特的清香;我还喜欢咀嚼芹菜的感觉,很多的纤维,感觉把我的牙齿都清理干净了。
孩子们笑了,有的说像牙刷一样,有的嘴巴还做出了咀嚼的样子。
然后大家就开始去画了,整个过程中,时不时会有孩子走到芹菜跟前看一下又跑回去继续画。
分析:
罗恩菲德在书中提醒我们:儿童必须先体会自己的经验,而后才能从事有创意的制作。在个人创作经验中被统整的单独元素主要有以下四种:感情经验、智慧经验、知觉经验和美感经验。而且时代和文化、社会、宗教的环境,儿童以及艺术表现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因素统整决定了一种文化。当儿童体验到这些相关经验时,统整才会发生。
该案例中,教师的提问有意识地指向了感觉、知觉、嗅觉、味觉,也包括感情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可以刺激幼儿反应的,在这里敏感的孩子能通过观察、回忆和想象而得到足够多的提示,而有些幼儿必须借助他人的经验来增强自我体验(例如提问6),教师要对每个孩子的需要进行察觉和回应,及时给予帮助,于是我们看到了孩子画的芹菜各不相同,画出的芹菜的叶子是不同的,根茎是不同的,甚至放芹菜的桌子是不同的。同时幼儿还添加了自己独特的内容,给芹菜浇水、拉着家里的小狗一起看芹菜、加上屋顶……
教师在画画前、中、后始终需要关注的是对幼儿经验的提示,例如你在这里画了什么?怎么想到的?这个表示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颜色等等,帮助幼儿提高对艺术经验的自我体验。所以罗恩在书里说的艺术经验是什么?是指我们对一样事物的不同角度的各种感受。但孩子有的时候并不能体验出来,特别是不敏感的孩子,老师要进行启发和了解。
案例:玩色系列活动
——儿童对艺术媒介的自我
实录1:第二次小手玩色
师:上次我们用小手的各个部位在纸上留下了印记,今天我们再来试试看,记住,今天要保留好自己的印记哦,看看你的印记像什么?
孩子们有了上次的经验后,明显比上次拓印时更要干脆利落,很快“印记”就出现了。他们用手掌直接按压、用手指点、用拳头敲打、用指尖移动。孩子们纷纷对老师说他们做的印记像什么:我这个像花,像泡泡,像灌木丛,像极光……
实录2:主题绘画——花儿朵朵
在经过了小手玩色、画笔玩色、多媒体玩色以后,中心组的老师实施了主题绘画——花儿朵朵。
师1:春天里,我们周围都能看到花,你最喜欢什么花?挑选你需要的材料和工具来画吧。
师2. 你画了什么花?你的花在哪里?这是什么?你的花瓣是什么样子的?
师3. 你用了哪些颜色?你觉得这个颜色怎么样?
师4. 你的画里除了花还有什么?发生了什么?
老师为孩子准备了颜料、刷子、画笔、叉子、圈圈积木等,幼儿选择材料就直接开始作画,表现得很自信,画出了形态各异的花朵,画作中有些具象,有些抽象,但幼儿都能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幼儿:我画了两多绿色的花朵,下面是花朵埋子泥土里的根茎,旁边的太阳只有一半,说明他快下山了,快到晚上了。
师:这里你画了什么?
幼儿:里面是花芯,花芯是用吸管推一推,外面的花瓣是用牙刷画成的。
幼儿:我画了一朵蝴蝶花,这些点点是在下雨,旁边还有一块大石头。
幼儿:我的花朵在底端,这些都圆圆的点连接在一起都是花朵的花茎。
幼儿用了不同的材料表示花芯、花瓣、花茎,发展出运用多媒体材料拓印的个人技巧。
分析:
艺术媒介又称艺术材料,指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用于艺术表现的物质手段,即用来表现艺术构思的物质材料。罗恩菲德指出:儿童所使用的任何技巧或材料,必须要适合他们表现的需要,因为只有这样,儿童才能体验到他们所使用的媒介。能够提高自我体验之艺术媒介的特质,罗恩菲德认为有三点:艺术媒介必须顺应儿童表现欲望;艺术媒介和艺术表现必须合为一体; 技巧或程序都不能被其它技巧和程序所替代。
在第三点上,共读组的老师们的想法发生了碰撞:
首先书中的作者是通过水彩这一艺术媒介的运用来解释,水彩不适合涂鸦时期的孩子,因为其流动性会使孩子“不能顺着他的行动而加以控制”;水彩不适合八岁的孩子,水彩的偶然效果会使“他的概念遭到破坏或改变,都会干扰他表现的欲望”;而水彩适合12岁的孩子,“水彩的活动性使12岁儿童足以从事新发现的探讨、自然界的戏剧性表现,尤其是视觉刺激的追求”。而对于16岁的孩子来说,水彩“只适合于自我体验很明显的学生……它可能是一位学生的媒介,但却可能是另一位的挫折”。从横向来看,每个孩子在使用艺术媒介的过程中会发展出个人化的技巧,我的技巧不是你的技巧。从纵向来看,每个年龄段孩子都有适合表现的艺术媒介,不可被其他材料取代,选错材料只能带来幼儿的沮丧。其他共读老师的理解是:绘画的表现技巧不可以被其他的取代。比如为了装饰而设计的技巧,例如“用毛笔上的水彩敲出雪景”,这不是孩子表现的需要,是老师把表现的技巧直接告知孩子。让孩子模仿一些技巧,但是这些技巧的累积在未来是否能够帮助幼儿更丰富地去表现呢?作一个假设,如果教师能把技巧的教授转化为一种经验的渗透,让幼儿未来能有更多的方法去呈现自己对事物、人物关系的认知和感受,这样的技巧才是不可取代的。
所以,在玩色系列活动中,我们为小班幼儿选择了玩色这一艺术媒介,是基于我们的认识:小班幼儿处于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涂鸦期,幼儿想要随意控制自己的动作,从而练习肌肉,所以用手玩色,用画笔玩色,用各种多媒体玩色都在进行着这种肌肉运动,有了大量的积累后,在画花的活动中,孩子不再纠结材料如何运用,他们自如地表达心中的花,尽管这些花与我们成人眼中的花不太一样,但每一朵花都是幼儿对事物、对艺术媒介、对作画行为的自我体验,材料的质感不是重点,孩子的想法使材料得以超越,成为一种表现,所以小手玩色对小班幼儿来说就是能提高自我体验的艺术媒介。通过画语解读,我们看到孩子在使用艺术媒介的过程中发展出个人化的技巧,这是不可被取代的,幼儿不是为了表现一种固定模式的花而使用材料,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材料。而老师要做的是在幼儿作画时始终理解孩子的需要,老师积极关注他的图画行为,提问都指向帮助幼儿体验到他的行为,幼儿就会从肌肉运动思考转变为想象思考,幼儿逐渐知道自己想画什么,画的是什么,显示了他的表现和与他表现的事物间建立了关系,美术创造行为就发生了。
综上所述,教师怎样促使幼儿美术创造行为发生呢?通过对《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的学习,笔者的理解是教师要允许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想法;通过密集的经验来刺激幼儿表现;教师通过倾听提问来帮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行为;教师要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艺术媒介。其中“自我体验”贯穿整个美术创造活动,包括幼儿对事物的体验、幼儿对经验的体验、幼儿对材料的体验,而这些“自我体验”汇集成了儿童的精神,从而使材料得以超越成为一种表现。
本期编辑:甜鱼
2019-2020年“课例研修小磨坊”无奖读书心得征集
共读书籍
作者单位:
浦东新区东蕾幼儿园
TEXT
“我不会画!”在带孩子画画的时候,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纳闷:明明提供了范画,照着画就行了,怎么不会画呢?有的时候我们没有提供范画,但还是纳闷:明明在前面环节感受和欣赏了那么多,材料怎么用也示范了,怎么就不会画了?
我也带着这样的疑问和中心组的老师一起在书中寻求启发,我们共读了罗恩菲徳《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在第二章“小学里创造活动的涵义”中,作者主要阐述这些观点:
首先,罗恩告诉我们——艺术活动对儿童有两种功效,一是让孩子自我表达,二是作为调整自我的工具。书中有一个“我不会画”的孩子,这个孩子完全不能绘制任何图画,他不愿画一条线,在任何环境下,他都不能应用视觉印象。他没有什么朋友,让人觉得他神经质和抑郁。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因为孩子受到了反复模仿自然情形和运用正确比例“漂亮地”描绘的影响。孩子的父亲是一个教师,他要看“好的”、“完美”的图画,而不是小孩自己的图画,结果抑制了儿童的想象力,而使之由整个人的经验变为视觉经验。当孩子知道他没有能力依照父亲的要求而画时,他便失却自信心而停止自己的创造。自信心丧失妨碍了儿童完整的发展。罗恩菲徳通过刺激孩子的身体感觉,特别强调孩子在做某件事时所产生的感觉,鼓励他回到自己的表现方式,使这小孩再度对自己的创造力和人格产生自信心。罗恩指出“不要把自己意象加诸儿童身上,除了儿童自己的表现方法外,其他均为他所不了解的。我们绝不应该以不适用儿童思想和认知的任何方向去影响或刺激他的想象力,儿童有他自己的经验和表现的天地”。
其次,罗恩又讲了第二个故事,成人的忽视如何影响了儿童的自我表现。这是一对兄妹的例子,女孩非常富有天赋,而男孩则十分平凡;女孩非常聪明而受人喜爱,男孩则被人忽略了。女孩画得很好,而男孩却因不能像他妹妹一样画的很好,就开始模仿他妹妹绘画里的表现方式,希望以他妹妹的方法来引起父母亲的注意。男孩受这种表现方式的束缚愈来愈大,就像是用他不了解的语言去说话,当他妹妹快乐地创造新造形新思想时,他一味抄袭带来的焦虑,使他过着没有自我的生活,孩子愈来愈沉默寡言。罗恩菲徳指出模仿他人使儿童愈来愈僵滞在一种不属于他自己经验的表达中,使孩子的心智发展停顿。同时罗恩对比“模仿”与“自我表现”的不同。“自我表现是依据儿童智力的程度去表现。但模仿则是依据成人、或至少外在的标准去表现。儿童的创造活动,在作为自我表现的方法或仅为模仿之间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教育中也经常出现吧,一个美术作品被老师经常表扬的孩子,成为了大家模仿的对象,如今反思,在我们的忽视下,很多孩子正在失去自我的表现。看过罗恩的书,我和共读组的老师有了以下思考:
第一,怎样的画是孩子的自我表现?
罗恩菲德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的视角。罗恩指出“任何成功的教学都得体验成长中之儿童的需要”,所以老师必须配合儿童的需要。老师必须了解儿童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对儿童而言,要对表现的经验以及表现的媒介都有认识,艺术表现才有可能。其中“儿童对艺术经验的自我体验”包括两方面:每个儿童必须能面对自己的经验,表现的冲动只经由密集经验来加以策励;人格的不同以及对经验的不同反应,就构成了自我体验的密集度和形态的巨大差别。而“儿童对艺术媒介的自我体验”主要探讨艺术材料对提高儿童自我体验能力,在这里罗恩菲德提出“技术”和“程序”两个概念,技术是个人使用材料来表现的方法。并提醒我们“技巧的发展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它是极端个人化的,不能加以解释和传授”。
案例:春天的小花
师:孩子们,春天的花都开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哪些花?
(教师展示带孩子到花园去寻找的小花图片)
幼儿:这是我找的黄色的小花。
师:我们来看看它的花瓣是什么样的?像什么?有几片花瓣呢?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花瓣像扇子,有5片花瓣。
师:你最喜欢哪些花?为什么?
(幼儿把自己喜欢的花指给其他孩子看,讲述喜欢的原因)
师:今天老师带了好多材料来变小花,猜猜它是怎么印出小花的呢?谁来试试看?
(教师展示可乐瓶、牙刷、瓶盖、积木,个别幼儿上前尝试操作材料,个别材料教师示范)
师:这么多小花变出来了,花朵下面还有什么呀?我们用棉签画出花茎和叶子,小花就画好了。
师:现在老师在桌子上为你们准备好了颜料和材料,一起来画小花吧!
分析与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美术活动,在设计时关注了幼儿的感受和提供多样的材料两点,老师在活动前特意带孩子在校园里找各种各样的小花,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经验。同时材料丰富,可乐瓶底直接可以印出花朵形状;塑料叉子和圆形积木需要构造出花朵的形状,给予了幼儿发挥的空间。老师没有提供范画,而是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材料的玩法,向大家呈现不同的材料印出不同的印记。大家认为老师给予了孩子较大的创作空间,那我们罗恩菲徳的视角来看这些画是孩子自我的表现吗?
幼儿1照着老师提供的方法进行操作,因为小手动手能力不错,应该能完成一幅“不错”的作品。但模仿使幼儿产生依赖性,在画花时其独立思考的部分没有体现,自我的表现无从说起。这样的作品占了一半。
幼儿2对表现的经验——花的构造、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有自己的认识,对表现的媒介———棉签和颜料也有认识,并发展出使用材料的个人技巧。
幼儿3的作品看不出花,孩子满足于手抹颜料的乐趣,他正在体验颜料这种艺术媒介,经验还不够密集到激励他进行表达,但如果他涂抹完觉得这个像一座火山,那孩子原有的经验就出现了,我们说这张画是孩子的自我表现,但它注定与花朵无关。
幼儿4对材料的印记感受明显,不断地拓印是孩子的需要,但对如何构造出花朵是缺乏自我体验的。
在以往的评价中,我们会觉得幼儿1和幼儿2的作品好,我们会把它粘贴在墙面上,因为它看起来那么地“美观”,幼儿3和幼儿4的作品可能会被我们忽略在旁边,甚至家长也会说“乱糟糟的是什么?”。而现在我再次想起罗恩菲德书里的一句话——儿童有他自己的经验和表现的天地。我们允许孩子有这样一片自己的天地吗?
在罗恩菲德的理论中,儿童可以在艺术活动中进行自我表达和自我调整,来确保心智健康成长。我们不能追求儿童艺术创造的结果,特别是模仿得来的结果,那只会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儿童若要表达自己,其艺术经验的自我体验和对艺术媒介的自我体验就非常重要了,也正是教师需要深入了解的内容,这样才能解读幼儿和支持幼儿!
第二,范画要不要?
中心组参加共读的老师在群里开始了热烈的讨论,陆老师一开始就发出了呼喊“我们曾经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些什么问题?压制儿童心灵以迎合成人的观念,这是何等荒谬呀!”
从上面“春天的小花”案例看来,我们的确存在问题:我们早早地把孩子艺术表现的作品设想好——花是这样画的;我们提供了可模仿的对象,压缩了幼儿自我表现的空间;我们忽略了孩子对艺术媒介的自我体验,也因为这样,我们对孩子使用材料的经验一无所知。在评价作品时,我们还把模仿得来的作品表扬一番,大大鼓励了模仿的行为。
胡晓威老师在共读中这样说:这一章节已开始就有一个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短语——个人经验变为视觉经验。个人经验是由内而外的,内心的感受、体验、想法,是主观的,自由的。而视觉经验却是由外而内的,外界给我看什么,成人展示给我什么,是客观的,不由我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记得我以前有个学生,三八节画妈妈,她把妈妈画在了整张纸的最上方,圆形的头颅几乎要碰到纸张的边缘了,但这时她还没有画上妈妈的头发。看到这样的状况,我问她:妈妈的头发该画在哪里呢?上面已经没有地方可画了。可是当我转了一圈回到她身边时,我看到她把妈妈的头发从头顶画上去,并绕到了纸张的反面,垂下来。我不禁惊讶于她的思维方式,因为只有她受到内心的驱使,才能把头发画到这样的位置上。而在我们成人眼里,这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视觉经验——人物总是该画在纸的同一个面上的。
王春雷老师说:“我不会画”的背后就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作品,在成人眼中的“不像”、“不好看”都是影响孩子自主自发用画笔表现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所以现在示范画退出了我们的美术活动,这是一个转变,从“教”到“启发”的转变。
陶煜老师说到:的确在生活中孩子的画是充满了他自己的想法,表现的方式也在随着他的年龄而改变,往往我们成人错误的评价或者过高的要求会对幼儿造成干扰和抑制了儿童的想象力。“我不会画”这句话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也经常能听到,作为教师我们如果也以儿童程度所不了解的水准去批评他们的作品,那么孩子就会丧失自信心,孩子将完全停止自我的表现。
戎洁老师反思到:平时为了让孩子们完成课程设置中的美术活动,画出让家长认可、领导满意的作品,一味地给孩子们灌输自己成人的想法和绘画技巧,完全忽略了孩子本体的感受和体验,这无疑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忽视了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达成共识:
1.
教师时刻把视角放在儿童身上,等待孩子发出本体的感受和体验,这是孩子表达自己的源泉。
2.
不要直接给孩子“范画”,拿掉成人的标准,美术创造活动应该鼓励孩子表现自己的经验。
3.
避免在分享交流中评价幼儿画作的“好”与“不好”,因为这会造成一部分自我体验不够好的孩子进行模仿。我们要对每个孩子的作品好奇,帮助他体验到自己绘画的行为,体验到他要表达的经验是什么。
第三,怎么做能让儿童自我表现?
案例:大班写生画“芹菜”
——儿童对艺术经验的的自我体验
教室里自然角的植物生长旺盛,孩子们都喜欢去看,其中有一把芹菜长得特别美,老师就想带着孩子一起画。
老师说:今天我们来画芹菜,我把它放在教室中间,让大家可以都看的见。第一次写生画,孩子们觉得很新奇,他们坐在芹菜四周,开始观察。
老师问:你们看到芹菜长什么样子?它的叶子美吗?
幼儿A说:芹菜有根有叶子。
幼儿B说:它都是绿色的。
幼儿C说它的根泡在水里,是白色的须须。
幼儿D说:它的叶子有很多尖尖。
孩子在描述芹菜一些外形特征的信息。
老师:你们上来闻一闻摸一摸吧,有什么感觉?让你想到了什么?
有些孩子上来闻了闻说,“我觉得有点像青菜的味道”“有股药的味道”“芹菜摸上去不光滑”“感觉里面有水”“一折就断了,脆脆的”“我觉得它像一束花”。
除了启发大家观察,教师继续问:我们都吃过芹菜,什么味道的呀?你喜欢吗?
有的孩子说“不好吃”,有的孩子说喜欢吃芹菜。
老师说:我很喜欢吃芹菜,因为它的味道有一种独特的清香;我还喜欢咀嚼芹菜的感觉,很多的纤维,感觉把我的牙齿都清理干净了。
孩子们笑了,有的说像牙刷一样,有的嘴巴还做出了咀嚼的样子。
然后大家就开始去画了,整个过程中,时不时会有孩子走到芹菜跟前看一下又跑回去继续画。
分析:
罗恩菲德在书中提醒我们:儿童必须先体会自己的经验,而后才能从事有创意的制作。在个人创作经验中被统整的单独元素主要有以下四种:感情经验、智慧经验、知觉经验和美感经验。而且时代和文化、社会、宗教的环境,儿童以及艺术表现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因素统整决定了一种文化。当儿童体验到这些相关经验时,统整才会发生。
该案例中,教师的提问有意识地指向了感觉、知觉、嗅觉、味觉,也包括感情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可以刺激幼儿反应的,在这里敏感的孩子能通过观察、回忆和想象而得到足够多的提示,而有些幼儿必须借助他人的经验来增强自我体验(例如提问6),教师要对每个孩子的需要进行察觉和回应,及时给予帮助,于是我们看到了孩子画的芹菜各不相同,画出的芹菜的叶子是不同的,根茎是不同的,甚至放芹菜的桌子是不同的。同时幼儿还添加了自己独特的内容,给芹菜浇水、拉着家里的小狗一起看芹菜、加上屋顶……
教师在画画前、中、后始终需要关注的是对幼儿经验的提示,例如你在这里画了什么?怎么想到的?这个表示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颜色等等,帮助幼儿提高对艺术经验的自我体验。所以罗恩在书里说的艺术经验是什么?是指我们对一样事物的不同角度的各种感受。但孩子有的时候并不能体验出来,特别是不敏感的孩子,老师要进行启发和了解。
案例:玩色系列活动
——儿童对艺术媒介的自我
实录1:第二次小手玩色
师:上次我们用小手的各个部位在纸上留下了印记,今天我们再来试试看,记住,今天要保留好自己的印记哦,看看你的印记像什么?
孩子们有了上次的经验后,明显比上次拓印时更要干脆利落,很快“印记”就出现了。他们用手掌直接按压、用手指点、用拳头敲打、用指尖移动。孩子们纷纷对老师说他们做的印记像什么:我这个像花,像泡泡,像灌木丛,像极光……
实录2:主题绘画——花儿朵朵
在经过了小手玩色、画笔玩色、多媒体玩色以后,中心组的老师实施了主题绘画——花儿朵朵。
师1:春天里,我们周围都能看到花,你最喜欢什么花?挑选你需要的材料和工具来画吧。
师2. 你画了什么花?你的花在哪里?这是什么?你的花瓣是什么样子的?
师3. 你用了哪些颜色?你觉得这个颜色怎么样?
师4. 你的画里除了花还有什么?发生了什么?
老师为孩子准备了颜料、刷子、画笔、叉子、圈圈积木等,幼儿选择材料就直接开始作画,表现得很自信,画出了形态各异的花朵,画作中有些具象,有些抽象,但幼儿都能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幼儿:我画了两多绿色的花朵,下面是花朵埋子泥土里的根茎,旁边的太阳只有一半,说明他快下山了,快到晚上了。
师:这里你画了什么?
幼儿:里面是花芯,花芯是用吸管推一推,外面的花瓣是用牙刷画成的。
幼儿:我画了一朵蝴蝶花,这些点点是在下雨,旁边还有一块大石头。
幼儿:我的花朵在底端,这些都圆圆的点连接在一起都是花朵的花茎。
幼儿用了不同的材料表示花芯、花瓣、花茎,发展出运用多媒体材料拓印的个人技巧。
分析:
艺术媒介又称艺术材料,指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用于艺术表现的物质手段,即用来表现艺术构思的物质材料。罗恩菲德指出:儿童所使用的任何技巧或材料,必须要适合他们表现的需要,因为只有这样,儿童才能体验到他们所使用的媒介。能够提高自我体验之艺术媒介的特质,罗恩菲德认为有三点:艺术媒介必须顺应儿童表现欲望;艺术媒介和艺术表现必须合为一体; 技巧或程序都不能被其它技巧和程序所替代。
在第三点上,共读组的老师们的想法发生了碰撞:
首先书中的作者是通过水彩这一艺术媒介的运用来解释,水彩不适合涂鸦时期的孩子,因为其流动性会使孩子“不能顺着他的行动而加以控制”;水彩不适合八岁的孩子,水彩的偶然效果会使“他的概念遭到破坏或改变,都会干扰他表现的欲望”;而水彩适合12岁的孩子,“水彩的活动性使12岁儿童足以从事新发现的探讨、自然界的戏剧性表现,尤其是视觉刺激的追求”。而对于16岁的孩子来说,水彩“只适合于自我体验很明显的学生……它可能是一位学生的媒介,但却可能是另一位的挫折”。从横向来看,每个孩子在使用艺术媒介的过程中会发展出个人化的技巧,我的技巧不是你的技巧。从纵向来看,每个年龄段孩子都有适合表现的艺术媒介,不可被其他材料取代,选错材料只能带来幼儿的沮丧。其他共读老师的理解是:绘画的表现技巧不可以被其他的取代。比如为了装饰而设计的技巧,例如“用毛笔上的水彩敲出雪景”,这不是孩子表现的需要,是老师把表现的技巧直接告知孩子。让孩子模仿一些技巧,但是这些技巧的累积在未来是否能够帮助幼儿更丰富地去表现呢?作一个假设,如果教师能把技巧的教授转化为一种经验的渗透,让幼儿未来能有更多的方法去呈现自己对事物、人物关系的认知和感受,这样的技巧才是不可取代的。
所以,在玩色系列活动中,我们为小班幼儿选择了玩色这一艺术媒介,是基于我们的认识:小班幼儿处于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涂鸦期,幼儿想要随意控制自己的动作,从而练习肌肉,所以用手玩色,用画笔玩色,用各种多媒体玩色都在进行着这种肌肉运动,有了大量的积累后,在画花的活动中,孩子不再纠结材料如何运用,他们自如地表达心中的花,尽管这些花与我们成人眼中的花不太一样,但每一朵花都是幼儿对事物、对艺术媒介、对作画行为的自我体验,材料的质感不是重点,孩子的想法使材料得以超越,成为一种表现,所以小手玩色对小班幼儿来说就是能提高自我体验的艺术媒介。通过画语解读,我们看到孩子在使用艺术媒介的过程中发展出个人化的技巧,这是不可被取代的,幼儿不是为了表现一种固定模式的花而使用材料,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材料。而老师要做的是在幼儿作画时始终理解孩子的需要,老师积极关注他的图画行为,提问都指向帮助幼儿体验到他的行为,幼儿就会从肌肉运动思考转变为想象思考,幼儿逐渐知道自己想画什么,画的是什么,显示了他的表现和与他表现的事物间建立了关系,美术创造行为就发生了。
综上所述,教师怎样促使幼儿美术创造行为发生呢?通过对《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的学习,笔者的理解是教师要允许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想法;通过密集的经验来刺激幼儿表现;教师通过倾听提问来帮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行为;教师要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艺术媒介。其中“自我体验”贯穿整个美术创造活动,包括幼儿对事物的体验、幼儿对经验的体验、幼儿对材料的体验,而这些“自我体验”汇集成了儿童的精神,从而使材料得以超越成为一种表现。
本期编辑:甜鱼
2019-2020年“课例研修小磨坊”无奖读书心得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