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所有的机智都基于爱——哈尔滨市阿城区回民小学张可欣
以下文章选自《阿城修能读书会》
—————————————————————
不知道是最近看的书理论性太强,还是这九个月的“教育”书籍洗礼让自己进入了一个疲劳期,亦或是因疫情导致太久没有回到学校上课,所以理论学习缺少了实践支撑。总之,最近感觉自己对书籍的共鸣和感悟变得少了、浅了、零散了……一个姐姐安慰我说这是到了“爬坡阶段”了,我也这样安慰自己,于是想,与其硬逼着自己对全书做一个全面深刻的而并非发自内心的总结感悟,不如就把自己这些细碎零散的认识记录下来,让自己静静心,给大脑放个假。于是经过了《教学机智》这本书的艰难阅读之后,就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想聊聊关于“替代父母”,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有点不舒服……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不管自己是否合格,总还觉得至少自己是“父母”,在拼尽全力尽着父母的义务,在竭尽所能给孩子所有。也许有自私、不负责任、不懂教育的人在,但是,也决不会允许自己“父母”的身份被替代。
从教师角度来说,我们真心对待孩子,但是也要有“边界意识”,不能把手伸的过长,现在很多的老师与家长的矛盾,都是由于缺乏“边界意识”导致的。
带着这样的些许不认同,我认真阅读了书的第一章,慢慢发现,自己的认识片面了,就如书中所说:“专业教育者必须尽可能协助儿童的父母完成其主要的育人责任。换言之,在父母的这一主要责任之外就是教师被赋予的‘替代父母’的职责”。“赋予”多么神圣的字眼,我们每一名教师在走进校园的那一天、在踏上讲台的那一刻,就被“赋予”了这样的职责,我们不只要“教书”更要“育人”!正如书中所说,“从传统角度看,学校的边界线一般被看做是家庭的亲密无间的安全感和外面更为危险的社会开放性之间的过渡性空间”。而我们小学阶段正是这个过渡性空间中的起步阶段,所以更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原生家庭”的问题,会无法保证所有孩子都存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我的班级中就有父母离婚孩子无法得到家庭温暖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填充孩子心中的缺失,“替代”父母给予孩子温暖。
我想,这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教师有很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很奇怪的是,大多数老师,似乎天生就有这样的责任心与爱心。
我们常常听到办公室里面大家聊天说到:“你说我咋那么爱管闲事呢,在书店看到一个陌生孩子坐姿不端正,就上去提醒他了”“我也是呢,在大街上看到孩子乱扔垃圾,总想上去说教一番”。老师,和父母一样,对孩子有深厚的情感,常常觉得班里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甚至会把这种爱延伸到社会中去,觉得所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对他们负有责任,这也就是我们生活中常常遇见“爱管闲事”的老师的原因,这不止是教育责任感,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接着,我想聊聊关于“怎么样才是对孩子好”。
书中说,“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又是一个美好的字眼“迷恋”,我们作为专业的教育者需要对孩子施予特定方向的影响,调和传统和文化对年轻人的影响,让他们朝着阳光正面的方向成长。“迷恋”让我们爱上了反思:我们做的真的都有利于孩子吗?反对论者会说“对于一个特定的孩子,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什么对他好、什么对他不好”,这一点我也认同,但是,在孩子没有见到世界的全貌时,他的选择会比爱他的父母或者师长更有利于他的成长吗?这个答案,我也并不确定,但是我愿意相信“放任孩子,让他们自己挣扎,将他们遗弃在更广泛的社会或同伴群体的引诱和强暴力量之中,更应该受到谴责!”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最近很火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朱朝阳和他的小伙伴大概就是被“放在更广泛的社会或同伴群体的引诱和强暴力量中”的例子了吧,见识了人性的丑恶、社会的冷漠、成年人的虚伪和罪恶,这一切的经历,让孩子的人生观发生了改变,也激起了孩子心中“阴暗的角落”,那个本不该被放大的角落,本应在温暖与爱的包围下消融的角落……这让我有一个启示:每一个奇怪行为的孩子背后,应该都有一段经历,如果你了解了这段经历,那么你也许就会理解并原谅这个孩子。
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我们要尽力用包容心去理解孩子:他们的奇怪想法、他们的叛逆行为、他们的暴躁易怒、他们的脆弱自卑……对孩子的经历保持开放的态度、给孩子以表达的机会、用真心去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用耐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
其实,所有的“机智”都是基于老师对孩子的爱与责任,对教育事业的专注,对所教学科的喜爱,记得第七章有一个小节“机智表现为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其中提到孩子抱怨“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个东西”,我想没有任何一个答案比老师对这门学科的热爱更有说服力,没有任何技巧比老师带着孩子一起发现这个学科的乐趣更有效,没有任何价值比激发兴趣更有意义……
END
修能立身 乐教兴邦
联系与投稿:zhangalong@163.com QQ:123211274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客官!你在看吗?
—————————————————————
不知道是最近看的书理论性太强,还是这九个月的“教育”书籍洗礼让自己进入了一个疲劳期,亦或是因疫情导致太久没有回到学校上课,所以理论学习缺少了实践支撑。总之,最近感觉自己对书籍的共鸣和感悟变得少了、浅了、零散了……一个姐姐安慰我说这是到了“爬坡阶段”了,我也这样安慰自己,于是想,与其硬逼着自己对全书做一个全面深刻的而并非发自内心的总结感悟,不如就把自己这些细碎零散的认识记录下来,让自己静静心,给大脑放个假。于是经过了《教学机智》这本书的艰难阅读之后,就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想聊聊关于“替代父母”,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有点不舒服……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不管自己是否合格,总还觉得至少自己是“父母”,在拼尽全力尽着父母的义务,在竭尽所能给孩子所有。也许有自私、不负责任、不懂教育的人在,但是,也决不会允许自己“父母”的身份被替代。
从教师角度来说,我们真心对待孩子,但是也要有“边界意识”,不能把手伸的过长,现在很多的老师与家长的矛盾,都是由于缺乏“边界意识”导致的。
带着这样的些许不认同,我认真阅读了书的第一章,慢慢发现,自己的认识片面了,就如书中所说:“专业教育者必须尽可能协助儿童的父母完成其主要的育人责任。换言之,在父母的这一主要责任之外就是教师被赋予的‘替代父母’的职责”。“赋予”多么神圣的字眼,我们每一名教师在走进校园的那一天、在踏上讲台的那一刻,就被“赋予”了这样的职责,我们不只要“教书”更要“育人”!正如书中所说,“从传统角度看,学校的边界线一般被看做是家庭的亲密无间的安全感和外面更为危险的社会开放性之间的过渡性空间”。而我们小学阶段正是这个过渡性空间中的起步阶段,所以更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原生家庭”的问题,会无法保证所有孩子都存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我的班级中就有父母离婚孩子无法得到家庭温暖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填充孩子心中的缺失,“替代”父母给予孩子温暖。
我想,这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教师有很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很奇怪的是,大多数老师,似乎天生就有这样的责任心与爱心。
我们常常听到办公室里面大家聊天说到:“你说我咋那么爱管闲事呢,在书店看到一个陌生孩子坐姿不端正,就上去提醒他了”“我也是呢,在大街上看到孩子乱扔垃圾,总想上去说教一番”。老师,和父母一样,对孩子有深厚的情感,常常觉得班里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甚至会把这种爱延伸到社会中去,觉得所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对他们负有责任,这也就是我们生活中常常遇见“爱管闲事”的老师的原因,这不止是教育责任感,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接着,我想聊聊关于“怎么样才是对孩子好”。
书中说,“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又是一个美好的字眼“迷恋”,我们作为专业的教育者需要对孩子施予特定方向的影响,调和传统和文化对年轻人的影响,让他们朝着阳光正面的方向成长。“迷恋”让我们爱上了反思:我们做的真的都有利于孩子吗?反对论者会说“对于一个特定的孩子,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什么对他好、什么对他不好”,这一点我也认同,但是,在孩子没有见到世界的全貌时,他的选择会比爱他的父母或者师长更有利于他的成长吗?这个答案,我也并不确定,但是我愿意相信“放任孩子,让他们自己挣扎,将他们遗弃在更广泛的社会或同伴群体的引诱和强暴力量之中,更应该受到谴责!”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最近很火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朱朝阳和他的小伙伴大概就是被“放在更广泛的社会或同伴群体的引诱和强暴力量中”的例子了吧,见识了人性的丑恶、社会的冷漠、成年人的虚伪和罪恶,这一切的经历,让孩子的人生观发生了改变,也激起了孩子心中“阴暗的角落”,那个本不该被放大的角落,本应在温暖与爱的包围下消融的角落……这让我有一个启示:每一个奇怪行为的孩子背后,应该都有一段经历,如果你了解了这段经历,那么你也许就会理解并原谅这个孩子。
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我们要尽力用包容心去理解孩子:他们的奇怪想法、他们的叛逆行为、他们的暴躁易怒、他们的脆弱自卑……对孩子的经历保持开放的态度、给孩子以表达的机会、用真心去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用耐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
其实,所有的“机智”都是基于老师对孩子的爱与责任,对教育事业的专注,对所教学科的喜爱,记得第七章有一个小节“机智表现为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其中提到孩子抱怨“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个东西”,我想没有任何一个答案比老师对这门学科的热爱更有说服力,没有任何技巧比老师带着孩子一起发现这个学科的乐趣更有效,没有任何价值比激发兴趣更有意义……
END
修能立身 乐教兴邦
联系与投稿:zhangalong@163.com QQ:123211274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客官!你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