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师说】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以下文章选自《德阳市东汽小学》
点击"德阳市东汽小学"关注我们 !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作者:刘 伟
好的理论和方法其实多得是,能把它们用好的教师才是稀缺资源,这也是教育真正昂贵的地方
寒假期间,由于疫情的原因,只能宅在家里。为了不浪费这一段美好的时光,我拜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书中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即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书中,作者借助了各领域大量的实践、策略、工具和案例等为我解释了逆向设计的3个阶段,让我更加明确了什么是“逆向设计”。给出的三个阶段,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方法上的引领,即,“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从这三个阶段入手,我就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与运用了。
这本书的篇幅较长,作者详尽的阐释了何为理解,如何确定目标,使用基本问题的技巧等。提出教师设计者应像评估员一样思考,引发了我的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我标注了许多段落,许多地方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教学过程。在准备教案时,我会想起大学老师教过我的方法和知识,同时自己也会产生很多想法,进行融合,比如鼓励学生发表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想法多回忆多联想。学生在练习新运动技术时应该准备好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练习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对自己有什么帮助。这些书中的文字都能唤醒我的回忆,引发我的进一步思考和教学设计的新构思。
在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还很贴心地对可能发生的误解提供了补充说明。准备了误解警报部分,为了让读者感受设计者的思维过程,书中假想了一位教师——鲍勃.詹姆斯,他时不时就带着营养单元的设计与再设计进行讲解,在我看来是非常感动的。还有就是这本书特别接近本质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学习科学、习得理论、认知科学、教学法等等的靠谱结果,真正从教育的目的、学习者的接收的角度来思考教学设计,并提出了非常有指导意义的框架和详细的设计步骤,是特别科学的教学设计方法论。
我想,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设计时需要有很多宏观的思维和思路,还要保持洞察和开放的心态,始终把自己看成一个终身学习者,也许只有这样,这样的教学设计,或者说教学本身,才是真正能看到效果的。
好的理论和方法其实多得是,能把它们用好的教师才是稀缺资源,这也是教育真正昂贵的地方,人本身是最难复制的。希望未来的我能借助技术,让大部分的理论和方法不再依托于教育产品,设计出比现在更好的教学设计,更能符合学生们的生长规律吧!
撰稿:刘 伟 校稿:刘
娇
核发:谢长林 编辑:吴文菊
点击"德阳市东汽小学"关注我们 !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作者:刘 伟
好的理论和方法其实多得是,能把它们用好的教师才是稀缺资源,这也是教育真正昂贵的地方
寒假期间,由于疫情的原因,只能宅在家里。为了不浪费这一段美好的时光,我拜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书中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即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书中,作者借助了各领域大量的实践、策略、工具和案例等为我解释了逆向设计的3个阶段,让我更加明确了什么是“逆向设计”。给出的三个阶段,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方法上的引领,即,“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从这三个阶段入手,我就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与运用了。
这本书的篇幅较长,作者详尽的阐释了何为理解,如何确定目标,使用基本问题的技巧等。提出教师设计者应像评估员一样思考,引发了我的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我标注了许多段落,许多地方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教学过程。在准备教案时,我会想起大学老师教过我的方法和知识,同时自己也会产生很多想法,进行融合,比如鼓励学生发表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想法多回忆多联想。学生在练习新运动技术时应该准备好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练习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对自己有什么帮助。这些书中的文字都能唤醒我的回忆,引发我的进一步思考和教学设计的新构思。
在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还很贴心地对可能发生的误解提供了补充说明。准备了误解警报部分,为了让读者感受设计者的思维过程,书中假想了一位教师——鲍勃.詹姆斯,他时不时就带着营养单元的设计与再设计进行讲解,在我看来是非常感动的。还有就是这本书特别接近本质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学习科学、习得理论、认知科学、教学法等等的靠谱结果,真正从教育的目的、学习者的接收的角度来思考教学设计,并提出了非常有指导意义的框架和详细的设计步骤,是特别科学的教学设计方法论。
我想,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设计时需要有很多宏观的思维和思路,还要保持洞察和开放的心态,始终把自己看成一个终身学习者,也许只有这样,这样的教学设计,或者说教学本身,才是真正能看到效果的。
好的理论和方法其实多得是,能把它们用好的教师才是稀缺资源,这也是教育真正昂贵的地方,人本身是最难复制的。希望未来的我能借助技术,让大部分的理论和方法不再依托于教育产品,设计出比现在更好的教学设计,更能符合学生们的生长规律吧!
撰稿:刘 伟 校稿:刘
娇
核发:谢长林 编辑:吴文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