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检】我和书的故事:荐书人读书心得分享(一)

以下文章选自《驻马店检察》
 

 

 

 

 
///
 
为加强学习型检察机关建设,全面提升检察干警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及个人修养,9月29日上午,市检察院举行2020年第三季度读书荐文交流会。来自市院各部门的同志共推荐书籍(文章)10本(篇),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前5位同志都分享了什么书吧!
 
政治部人事教育处推荐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推荐人:毕梦然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大家好,今天我想给大家推荐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巴克巴曼的小说《一个叫欧文的男人决定去死》,这本小说有一个消极的名字,但描述了一个古怪老头善良、正直、被不断伤害却最终被救赎的一生。
 
书的主人公欧维是一个在大家眼中刻板、讲原则、脾气古怪执拗的老人,他有着坚不可摧的原则和恪守的常规,每天在生活的社区检查各种琐事,不守规矩的邻居、闯入的流浪狗、损坏的公共设施,所有他看不惯的一切都会被一一咒骂着纠正。这个让所有邻居都背后讨厌的老人,在某一个普通的清晨突然决定去死。但他的死亡计划却被突然搬来的邻居破坏,此后的数次自杀也都没有成功。而每一次自杀前濒死的回忆,都解释着欧维变成如此不好相处的模样的原因。欧维在很小的时候失去了母亲,一场车祸又夺去了克制疼爱和用心教育他的父亲的生命,随后他又经历了父亲同事的打击报复,火灾,和官员夺取他房子的土地等一系列打击,变得身无分文。在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遇到了毕生挚爱索尼娅。与索尼娅的相爱让欧维的生活重新回到了充满希望的正轨。可旋即而来的车祸让欧维失去了即将出生的孩子,还导致索尼娅的瘫痪。而坚强乐观的索尼娅选择了当一名老师,相对于死亡,她选择坚强的活着,直至死亡,她都像一盏灯照亮欧维的人生。
 
原本欧维的一生应当随着索尼娅的离开而终结,所幸之前无意打断欧维自杀的女邻居一眼就看透了欧维的内心,她不像社区其他人一样对欧维避之不及,反而积极的去打扰他。这些行为让他放下了心防,慢慢的温柔起来。后来,他们又一起帮助了欧维的老年痴呆老友,避免他被社会管理机构带走而关进疗养所。当女邻居临盆时,欧维把小婴儿亲手放进了他当年为自己未出世的孩子做的摇篮里,仿佛弥补了当年的遗憾。
 
小说的最后,欧维还是死了,他安详的死于疾病,终于抵达了他想要的目的地,却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生前的同事、邻居300多人来参加他的葬礼,其实大家都知道,欧维并不像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冷漠,相反,他的内心充满了爱意和善良,只不过他羞于让柔软外露,才变成一身尖刺的模样。
 
在欧维临死前,他与世界和解过,他之所以古板固执,是想让社区井井有条。他用电话和信件上访,是因为对国家秩序的信任,他嘴上抱怨邻居,却一次次的帮助他们,帮助闹翻了的好友,收留出柜的少年,收养流浪猫,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与妻子索尼娅的爱情。他们彼此相濡以沫,相知相守,妻子去世后欧维每天都带着花束躺在妻子墓碑前陪伴妻子,甚至自杀前会像约会的少年一样精心的打扮自己,命运对待欧维是不公平的,让他先后失去父母、孩子、和挚爱的妻子,但是上天对欧维也是眷顾的,赐予他慈爱的父亲、阳光的妻子和热心的邻居。在最后的最后,欧维不再对这个世界充满怨气,而是努力的活着,人之所以一心想着死这件事,一定是因为活得太认真了。向死而生,就是欧维对待生活的态度。正如巴克曼在文中所说,死亡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所有人都努力当作它不存在,尽管这是生命的最大动机之一,我们其中一些人有足够的时间认识死亡,他们得以活得更努力,更执着,更壮烈。有些人却要等它真正逼近时才意识到它的反义词有多美好。
 
这就是生活,而我想成为前者。
 
政治部组织处推荐
 
白美英《我们的东邻日本》
 
推荐人:刘畅
 
读书心得
 
(向上滑动启阅)
 
读书心得:
 
大家好,我是来自政治部组织处的干警刘畅,很开心能够坐在这里享受这场心灵的盛宴。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叫做《我们的东邻——日本》,作者白美英,曾就职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部,是一位与日本交往多年的资深媒体人。
 
中国和日本为邻,两国地理位置相近,在文化传统上有着共同的渊源,在历史上更是有着复杂的羁绊,是搬也搬不走的“邻居”。正如疫情期间,日本向中国捐赠的防疫物资上写道:“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该书作者对日本文化有着独到的认识和见解,从我们生活中的细节入手,进一步挖掘现象背后的文化、历史、宗教、社会等方面的本质,入木三分地解析光怪陆离的日本社会和人的多面性,帮助我们知己知彼,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日本。
 
此书首先介绍了日本和中国的历史渊源,说明了日本历史及文化发展与中国的不可分割性。同时从地缘政治角度和日本民族对先进国家的“慕强心理”出发,解析其在自卑感与优越感之间摇摆的民族特性。而与日本民族特性联系最紧密的一个角色就是樱花,短暂盛开绚丽灿烂,瞬间凋零无限凄美。它不仅是日本的国花,在历史上更是被赋予了多层含义:首先,日本人把樱花与“无常观”联系在一起;其次,日本武士视樱花为自己的标志,樱花最美的时候,正是立刻就要凋谢的象征,好像武士最荣光的时刻,就是他效命疆场的一刹那;最后,日本政府将樱花作为“大和魂”的象征,驱使国民走向了战争。如今,日本人仍钟情于樱花,将其视为文化的象征,更是与海外交往的“友好使者”。
 
书中还提到日本民族一个不能被忽略的特质,就是“匠人精神”,日本“匠人精神”的养成与国内自然资源的匮乏有直接关系,匠人自古代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受人尊敬。时至今日,“匠人精神”已经成为国民“基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围绕这一点书中有个小故事给我触动很大,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作者在横滨路过海边一个制作木鱼花的小作坊,与主人攀谈时了解到木鱼花现在也是工业化生产了,像他这样的手艺人已经所剩无几。但他并没有认为自己的家族被时代抛弃,并且一直秉持着他们家族的传统:当制作出最好的木鱼花之后,剩下的无法继续加工的一小截,就会用红绳穿起来,挂在孩子的脖子上来代替奶嘴。这样孩子从小就含着这个味道,等他长大成人继承家业的那一天,他自然就会知道我们家的木鱼是什么味道,最好的木鱼是什么味道。
 
当流水线生产中的标准化、程序化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时候,还有一小部分人做着他们最后的坚守。他们把最好的东西融入骨血中、刻在基因上,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在这个冰冷、机械的社会中,向我们展现赤诚的初心、坚守的力量和求极致的态度。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大家也想更多地了解这位与我们有着复杂感情纠葛的搬不走的“邻居”,也欢迎您翻开这本书,谢谢大家!
 
第一检察部推荐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
 
推荐人:亓泽帅
 
读书心得
 
(向上滑动启阅)
 
读书心得:
 
“为你,千千万万遍。”一句朴实而真情的誓言,久久地,沉淀在我的心底。
 
《追风筝的人》一一本讲述阿富汗富少阿米尔与同父异母的哈桑之间,纠结而不堪回首的回忆,在经历一场风筝比赛后,两人的情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阿米尔从此就对哈桑充满着深深的歉意与自责。直至26年后,当年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一次次沉重的打击令阿米尔疲惫不堪,是那句真诚无邪的誓言,让阿米尔找回了勇气与爱。在那只装载着梦与希望的风筝面前,毫不犹豫地奋力地追逐着它。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它代表着梦与希望,在追逐它的坎途中,避免不了摔踏,失望,甚至嘲笑。却总有些人,会赐予追梦者无穷的力量,他们也许只是在追梦者的身后默默地为他铺路,但他们挥下的艰辛与汗水,是鲜为人知的。每当追逐时离那只翩翩飞舞的风筝更近一步,他们就会露出欣慰的眼神与自豪的微笑。在这遥远的路途中,陪伴着,激励着,兴许未曾索想过回报,但依然以那微弱而强烈的爱,保护着那追风筝的人。
 
读完这本书,我也跟阿米尔一样,被灰蒙蒙的雾霾笼罩着,在现实面前,人们总会低下头!阿米尔看着同情手足被狠打,低下了头,成了懦夫:阿赛夫在名利和金钱的诱惑下,低下了头,成了豺狼.....但是,在这中间,我们依然看得见一些有节气的人物,比如阿米尔的父亲,他一生都在和熊拼斗,胸怀十分宽广。他不会因为对手是狮、虎而害怕,不会因为利益而叛离国家。最重要的是,他不会抛弃朋友,而会把他当为穿一条裤子的兄弟,处处关心着他。这一点,阿米尔做的就不比他父亲好。
 
现实是美好的,也是残忍的。我们不能嫉妒别人的胜利,而要发现自己的失败原因,不能当懦夫、不能当豺狼、更不能当叛国贼!我们应该在现实的面前抬起头,让失败的经验记在心里,让成功的曙光照在身上,这样现实的命运就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为了不让为你付出的人失望,请勇敢的,努力的,追上那只梦的风筝!
 
第四检察部推荐
 
卢思浩《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推荐人:王梦赟
 
读书心得
 
(向上滑动启阅)
 
读书心得:
 
初次见到这本书,扉页上写着“先变成更喜欢的自己,然后遇到一个不需要取悦的人”我便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每个人的一生都极为短暂,或许平凡或许独特,却都会漫步鲜花簇拥的小径,也会攀爬虎踞龙盘的峭壁。在我们翻山越岭时,请不要忽略路途上的仙山琼阁,未来的路上微风吹的明媚。更不要忘记自己最开始的心愿,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关于生活
 
卢思浩说:“所谓成长,就是越来越能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也能更好的与孤独的自己、失落的自己、挫败的自己相处,并且接受它,然后面对它。无论将来会遇到谁,生活总是先从遇到自己开始。”确实,很多时候我们对待自己,对待生活都显得那么的不坦诚。我们期待的是光鲜的自己,生活永远不会以坦途的形式,让你走过。只有在起起落落之前,你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在每一次的低谷时,你学会思考原由,在经验的积累下,才不至于每次都摔得很痛。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并努力让自己完美,这才是对待生活该有的态度。
 
关于梦想
 
“总有些时间你会不再自信了,可是在你心底又有所追寻,你还是会豁出去,去等待,去努力。在每一个追寻的过程中,有太多的不可控,谁都不知道是天堂还是地狱,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现在努力,跑不过时间,但总跑的过昨天的自己。”我相信,每一个为梦想奋斗的人,不会在意阻碍,不会害怕失败,不会恐惧黑暗。因为阻碍的终将成为垫脚石,失败是为了与昨天的自己告别,黑暗是为了坚定心底的明灯。所以梦想存在的意义,亦是为了体现生活的价值。
 
关于爱情
 
“喜欢一个光芒万丈的人,一点也不可怕。不管遥远不遥远,遇上能让你付出的事或者人都是一种运气。能遇到就该珍惜。在等待的同时,把那些想留下的品质都留下,把自己变成值得等待的那个人,就不会辜负这段相遇。”确实,我相信,很多的喜欢源于一种崇拜。在她的身上,总能找到你想成为的影子。但无论是崇拜还是爱情,每一段情感总是有保鲜期的,没有谁一定会是你的终点。也没有所谓的错的时间,错的人。你要相信每个你遇到的人都是对的那个人。只是每段感情故事的结局都各有不同,你恰巧演绎了千万种结局中的一种,一路向前,并不是为了让谁看的起,而是为了成全你自己。
 
很多时候,在感情的世界里,我们寻找的是一种感觉,而所谓的感觉其实就是一个共鸣点。两个人在一个相同的频率很重要。所以,“先找到自己的频率,才能找到和你频率相同的人。首先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再去遇到一个无需取悦的人。”
 
每一个故事都会有结局,但是对于生活,每一次结束就是新的开始。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如果没有,那就成为自己的太阳。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适合在阴冷天、或是情绪低落的时候阅读的,可以减压。放松心情的鸡汤读物,作者用自己亲生经历或是他人的一些小故事,深入浅出的诉说着自己对生活、友情、梦想和爱的看法,内容简单不费脑,却足以引起共鸣;文笔轻松略抒情,但足以引人深思。
 
第五检察部推荐
 
白岩松《白说》
 
推荐人:钟铭洋
 
读书心得
 
(向上滑动启阅)
 
读书心得:
 
《白说》是中央电视台资深发言人白岩松的《自传》式的心理历程,由不同的篇章组成,有些如散文,有些文章又像自传,也有几篇演讲词,有几篇文章像工作日记。内容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涵盖时政、教育、改革、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领域,通过白岩松近年来在各个场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希望以平等自由的态度,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力求温暖发声,理性执言。
 
相比起别的书,这里没有心灵的鸡汤,没有励志的口号,没有职场的技巧,没有商业的秘密。有的只是以一个新闻人独特的视角。很庆幸与《白说》相遇,很早就特别喜欢白岩松主持的节目,喜欢他主持时极富思辩性、逻辑性地表达,以及敢于讲真话、实话地勇气。他说他没有开微博,也没用微信,只能确定这本书里的话是他说,这本书便是《白说》。
 
 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白岩松在书中提到,他在伦敦奥运会报道时,奥组委说:体育教会孩子如何去赢,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的输。几乎没有一个父母一个老师一所学校教育孩子如体面且有尊严地输。我们极其重视成功,也相对放大了挫折,却没有人告诉我们,要以怎样的心态去应对输。
 
我看过白岩松的一个采访:有人问他体育中哪个项目和人生最为相似,他说是跳高。因为即便只剩下最后一个选手,即便你已经获得了最终的掌声,也仍然要把横杆再升高一厘米,进行又一次的冲刺。跳高就是这样一种运动:你一定要以最后一次的失败,来宣告你的成功。
 
《白说》不白说,借白岩松的一句话:在一个大时代里,如果你受到很多委屈或者不平的待遇,别着急,把它交给时间。保持冷静,继续前行。
 
 他说:“几千年走过来,中国人的信仰在哪里?它在一种杂糅了的中国文化里,在你姥姥给你讲的故事里,在你看的戏里,在小学课本、唐诗宋词里,这些纠缠在一起,养成了我们骨子里的信仰。”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书读过去了,就变成了过眼烟云,不复记忆。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它会慢慢的改变你的气质,它藏在你的谈吐中、你的文字中。我们各自的人格也是在这种日复一日的熏陶中,慢慢健全独立起来的。
 
文稿汇总 I 政治部人事教育处
 
排版 I 刘唱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