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检】我和书的故事:荐书人读书心得分享(二)

以下文章选自《驻马店检察》
 

 

 

 

 
///
 
为加强学习型检察机关建设,全面提升检察干警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及个人修养,9月29日上午,市检察院举行2020年第三季度读书荐文交流会。来自市院各部门的同志共推荐书籍(文章)10本(篇),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后5位同志都分享了什么书吧!
 
第八检察部推荐
 
路遥《人生》
 
推荐人:吴登科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从《平凡的世界》知道路遥先生,才又专门抽出时间来细读了他的成名作——《人生》。人生的话题太过广泛,涵盖的内容太多,本以为是谈经论道的讲述人生哲理,看完全书才发现仅是围绕着高加林的爱情、事业来讲述人生大道。其实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人生不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每一件事情的组合吗?
 
“人不能因为虚荣要抛弃做人的原则”,这是书中光棍老汉德顺对主人公高加林说的一句话。高加林因为被别人“走后门”而失去了自己民办教师的职位,自己转为正式教师的梦想也随之破灭。后来又因为“走后门”而一路青云直上,但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走后门”一事被人告发,自己飞黄腾达的梦想又破灭了。而揭发此事的人正是克南的母亲,她恨他夺去了自己儿媳妇。他为了自己能够去大城市发展,为了自己的声誉和地位,抛弃了巧珍这块“金子”。他只看到黄亚萍的温柔与才华,却忘记了是谁在他最失意最落魄的时候关心她,给他勇气。纯朴善良的巧珍虽然没读什么书,大字不认识几个,但是对高加林的爱却是真挚的。但是高加林却因为和她没有共同语言,最后放弃了她而选择了能和他谈论十四种新能源的黄亚萍。他这个决定注定要让他后悔一辈子,就算他没有被揭发,而是随着黄亚萍去了大城市,黄亚萍此时虽然深爱着他,但是谁能保证到了大城市里后不会变心呢,那里比他优秀的男人大把,谁知道她会不会像抛弃克南一样抛弃他呢。但是巧珍不一样,他要是选择了巧珍,巧珍会一辈子死心塌地的跟着他过一辈子的。后来巧珍也嫁人了,嫁给了庄稼人马拴。高加林知道此事,才后悔当初没有听父亲和德顺老汉的话,本来已经得到了一块金子,却像石头一样给扔了。
 
如果没有这个告发,那他这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土地’对他意味着什么,家乡对他意味着什么,‘巧珍’对他意味着什么了。这告发等于是一个教训。但回归土地并不是他人生的结局,他还是可以再出去的,但以后再出去,就和以前不一样了,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啊。
 
所以‘高加林’在结尾跪在地上,抓着黄土,大喊一声;‘我的亲人啊’也就可以让人理解了。
 
德顺老汉虽然大字不识,但他把自己70多年来参悟的人生道理用最简单的话语讲给高加林,讲给我们。
 
哲学家不一定懂得生活,懂得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哲学家啊。
 
那善良的村里人用他们宽容的心胸接纳了加林,用他们宽厚的胸怀拥抱了高加林。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人生》开篇引用的这段话,却是这篇小说的最好的一个注解。
 
每个人的人生各不相同,相同的是做人的道理。人活着,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得意失意都不要丢掉自己做人的根本。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命运的变化中,变得从容。保留最珍贵的东西。没有得意时的猖狂,也没有失意后的落寞。
 
检务督查处推荐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推荐人:朱春发
 
读书心得
 
(向上滑动启阅)
 
读书心得:
 
一个新几内亚原住民问了作者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货物并将它们运到新几内亚来,而我们却几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货物呢?”换言之,为什么不是印第安人、澳大利亚的土著杀害、征服欧洲人,而是反过来呢,本书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这本书吸引我的一点是作者从大的时间尺度来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个时候,就跳出了所谓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一般解释的框架。从上万年的历史尺度,作者列出了几点影响各个大陆发展轨迹的重要因素。
 
最重要的因素:各大陆可驯化野生动植物品种的差异这个差异具有决定性意义。当人类驯化动植物,过上居有定所的生活,便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加上粮食的耐储存性,可以让一些人不用终日劳作勉强糊口,而专门从事的活动。同时,粮食生产让人口越来越稠密,也催生了更加复杂、有组织且等级森严的社会。大多数野生动植物是不适合驯化的,粮食生产的基础依赖的是少数的动植物。书中的第九章讲到驯化动物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则:可驯化的动物都是可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各有各的不可驯化之处。
 
传播因素:作物和牲畜的传播依赖气候,动植物的驯化在欧亚大陆传播最快,这是由于它东西向的轴线和相对而言不太大的生态地理障碍。某一些大陆比另一些更加孤立,也更难接受到新技术和生产方式。
 
人口因素:更大的面积意味着更多的人口,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从事发明创造,更多相互竞争的社会。书中例举了丰富的证据,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一些部落比另一些更愿意接受白人带来的先进技术,他们也因此依靠这些技术优势征服了临近的部落。这成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的一个缩影:在一个大陆间,驯化了动植物、发展出先进技术的社会,能够通过技术传播同化或通过战争、种族屠杀取代没有这些优势的部落。而大陆与大陆之间,澳大利亚、美洲由于可驯化的动植物不占优势,发展比较落后,地理屏障阻碍了技术传播,且由于跟欧亚大陆隔绝,不能从欧亚大陆的技术进步中获益。另外,面积大、人口多的大陆中,各社会在相互竞争中发展,人口少、相对孤立的社会更容易落后。这大概是作者整本书想说的:为什么是欧洲人征服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美洲而不是反过来。
 
我很关心文中对技术传播和中国落后原因的解释——既然欧亚大陆在驯化动植物和人口上有领先优势,为什么是欧洲征服世界而不是中国?作者的视角对我来说很新颖:中国的统一和欧洲的分裂。中国长期的统一是一种有利的初始条件,促进了华北、华南、沿海和内陆地区作物和技术的交流。吃了这些福利后,统一也展现了它不利的一面:君主的一个决定就能让改革创新半途而废。欧洲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哥伦布航海得不到一方的支持可以辗转多个地方拉赞助,而不会像在中国被禁海令一票否决。欧洲的长期分裂形成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相互竞争的小国和发明创造中心,而统一的中国由于地理屏障成为了大陆内的一个巨大孤岛。封闭导致落后,阻碍了新技术的传播。由于技术的自我催化性,封闭也会导致本地更难产生新技术甚至丢失一些技术。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最优分裂原则”:创新在带有最优中间程度分裂的社会里发展得最快。太过统一的社会处于劣势(中国),太过分裂的社会也不占优(印度)。
 
这本书极大地开拓了我的视野,虽然内容并不是那么美好。如人类驯化动物,动物也反过来给人类带来了致命的礼物:病菌。从书中我知道了,历史上瘟疫的大流行,基本上都是以一部分人靠免疫系统获得抗体,另一部分人死去才结束的。一战因为流感死亡有两千万人,许多士兵还没来得及上战场就病死了,因此不得不休战。白人带到美洲的病毒消灭了印第安人95%的人口,被白人杀死的印第安人相比之下不值一提。这些在教科书里都没有,因为它们与正义无关。白人之所以征服了澳大利亚和美洲,却没有在新几内亚扎根,并不是他们没想。曾经也有一批达到新几内亚高原的1000多名欧洲殖民者,有九百多死于疟疾,被病毒团灭。
 
除去病毒对人类的屠杀,这本书讲到先进技术的社会跟低层级社会碰撞时,许多也都是以战争和种族屠杀告终。引用文中的一段陈述:在新西兰以东500英里处的查塔姆群岛上,莫里人的长达几个世纪的独立,于1835年在一片腥风血雨中宣告结束。那一年的11月19日,500个毛利人带着枪支、棍棒和斧头,乘坐一艘船来到了。接着在12月5日,又有一股船运来了400个毛利人。一群群毛利人走过莫里奥里人的一个个定居点,宣布说莫里人现在是他们的奴隶,并杀死那些表示反对的人。当时,如果莫里人进行有组织的抵抗,是仍然可以打败毛利人的,因为毛利人在人数上以一比二处于劣势。然而,莫里人具有一种和平解决争端的传统。他们在议事会上决定不进行反击,而是提出和平、友好和分享资源的建议。莫里人还没有来得及发出那个建议,毛利人已开始了全面进攻。在以后的几天中,他们杀死了数以百计的莫里人,把他们的许多尸体煮来吃,并把其余所有的人变为奴隶,在其后的几年中又把其中大多数人随心所欲地杀死。被毛利人屠杀的莫里人不够努力或者不够聪明吗?不见得。莫里人是1000年前从新西兰抵达查塔姆群岛的毛利人,他们有共同的祖先,只是生活环境不同。天赋和努力都是成功的因素之一不是全部,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个人发展也是如此。
 
历史的车轮下,大多数人最终还是普通人,但若不断保持开放和学习的态度,打造起适合自己的正反馈系统,一定比不这么做要活得好,至少活得明白。而封闭会导致退化。很多人生命中的重大改变和决策,原因都在意料之外。我们在按部就班认真生活时,不妨留些空间开拓自我,主动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些不确定性,或许会有意外惊喜。
 
案件管理办公室推荐
 
李仲轩《逝去的武林》
 
推荐人:李雨桐
 
读书心得
 
(向上滑动启阅)
 
读书心得:
 
作者简介和书籍内容
 
本书由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撰文整理,徐皓峰为李仲轩哥哥李捷轩外孙。李仲轩,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因机缘巧合,晚年在《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披露珍贵史料和拳理,被誉为“中华武学巅峰时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本书即是该系列文章整理而来。
 
本书特点
 
《逝去的武林》分为李仲轩自传、唐门忆旧、尚门忆旧、薛门忆旧、窍要谈五编,讲述了李仲轩年轻时拜入三位形意拳大师唐维碌、尚云祥和薛颠门下,习得形意拳大义的经历,用最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传统武术界的人物风貌图,并透露了许多从前秘而不宣的练武秘技,书中有武林旧事,有老一辈武者的思维意识,更有中华武术所独有的训练体系。
 
每一篇的题目很有味道,有大梦随风去的悲凉,也有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的旷达。
 
读书心得
 
这本书初初到手时,我先翻看了目录,从目录中,对李老先生起起落落的一生,和他的几度心绪沉浮,有了大概了悟。目录分为五编,第一编李存轩自传,仅有一章,荣辱悲欢事勿追。第二编唐门忆旧,第三编尚门忆旧,第四编薛门忆旧,“丈夫立身当如此”、“功成无所用”、“处事若大梦”等文章,讲述师门教诲,如“勇气和本领要报效国家,对于私人恩怨,摆出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最好了。遇到有人生事,不准动手比武,要学会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要留着时间习武,不要卷入是非中,虚耗了光阴”,还如“练武的人不迷信,说话讲信用,说出来就算话,还不能有脾气,武艺要教给不使性子的人”,这些琐琐碎碎掺和在拳理中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勾勒出了传统武学者谦逊沉着的形象;“曹溪一句亡”、“雕虫丧天真”、“困时懒动腰”等文章,披露了李老先生学武时,师门传授的精妙拳理,如“站桩先正尾椎”、“用劲不用力”、“遇敌好似火烧身”,各种窍要,令人醍醐灌顶,另有一番领悟;“别来几春未还家”、“掩泪悲千古”、“薛师楼下花满园今日竟无一枝在”等文章,这些对师门和武林的眷念,和对传统武术式微的惋惜遗憾,令人为之动容。第五遍李仲轩谈窍要,以“君不见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结束全书。
 
全本读下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一个“信”字。李仲轩的太爷王锡鹏,官居总兵,鸦片战争时期阵亡,姥爷王燮,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因抵抗被洋人杀害。李仲轩在宁河受了唐维禄的拳术、医药、道法传承,得其衣钵。其父李逊之是文人,因李仲轩一心向武,父子矛盾很大,关系很僵。唐维禄将李仲轩送到北京跟尚云祥学拳。因年岁相差过大,开始尚云祥不愿收,说“老师傅,小徒弟,以后给人当祖宗呀”,唐维禄把李仲轩的情况介绍一遍,尚云祥觉得他有点血性,又是忠良之后,才同意收下,拜师仪式上,让李仲轩立下了“学成后不收徒”的誓言。李仲轩一生遵誓,从无违背,加之早早隐退,以至于晚年在《武魂》发表系列文章,引起了巨大反响的同时,也遭受不少批评质疑。李仲轩老先生在发文时,曾极为诚恳向杂志社地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明,比如披露尚云祥叫“尚昇,字云翔”等只有老辈练拳人才知晓的珍贵史料,还认真回忆了在尚云祥家学拳的种种生活细节。但常常会有人从各方面做一番来龙去脉的盘查,他“尚云祥弟子”的身份,也受到拳派的一些质疑。习武者,性格高傲,一个八十多岁的人,不能收徒广大门庭,不过是想在自己余下不多的时间里,为师扬名,为式微的武林做一些事情,还被别人要求印证自己的身份,是一种悲哀。后来仲轩老人给《武魂》写了一封信,表示:虽然我不能不认我的师父,但今后谈拳,用唐师的传法。我遵守与尚师的约定,没有收过一个徒弟,所以等我去世后,尚式形意就没有我这一系了,如有,便是冒名者。此后的系列文章,便不在见尚式形意的踪影。习武之人重诺,既已立誓,虽胸有丘壑、心怀万千,也要遵守约定,便是毕生所学绝在了身上,名利荣辱皆不能为之动。这一个信字,分外沉重,也分外珍贵,这是李仲轩老人的一生,也是他作为武者的尊严与人格。传统武术,值得厚待,值得尊重。
 
当然,传统武术在现今的社会,越来越缺少生存的土壤。当代社会,人可以不用舞刀弄枪,就算手无缚鸡之力也不影响什么。但行立坐卧,必须有规矩,虽然这些都是不费力的小事,但水滴都能穿石,姿势不对,该放松的地方紧张、该紧绷的地方松弛,那就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坚持破坏自己的骨和肉,不用等到老,必先等到病。比如走路,一口精气神都在腰腹间,要是塌了腰,脊梁骨就没了正形,人就不稳,不是上身往后仰,就得肩颈往前缩。越往后仰,肚子越大,腿脚越不堪重负,腰椎、膝盖、脚踝、脚后跟,一个都别想好。越往前缩,后背越弯、身上的贼肉就都往后背跑,胸口会越来越薄、气越来越短,后背则越来越厚,慢慢的,就会像肩头颈后驮着个沙袋。这根脊梁骨,今天无关痛痒地消磨一点,明天无关痛痒地消磨一点,短则几年,多则三五十年,先天再优越,也迟早得给消磨坏了。脊梁骨坏了,肉身就算是完了。书中的一些黑白老照片,像素不高,也能看出高龄的李老,双眼发亮有神。1988年,李老出了车祸,口不能言,全身瘫痪,诊断小脑萎缩,被运回门头沟老屋待死,然而四个月后竟然可以下床行走,语言和神志都恢复了清晰,作为一个七十四岁的老人能有如此恢复力,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书中有很多炼身养身的窍要,也可供大家学习。
 
检察技术信息处推荐
 
金一南《苦难辉煌》
 
推荐人:刘畅
 
读书心得
 
(向上滑动启阅)
 
读书心得:
 
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辉煌?金一南先生的这部《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它向我们再现了幅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全景画,读后颇有感触。
 
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谁也不会想到就是那样一个不足五十人的小团体,小组织,几十个人,渺小的力量,迅猛发展壮大,更是成为了以后中国发展的领导力量。在异常艰苦与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就像是一直浴火的凤凰,在履历了苦难与挫折之后走向了辉煌与胜利,这靠的是一大批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一心一意为了人民群众的共产党人,靠的就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长征无疑成为了中国革命无比艰验的一个缩影,它是红车士同险恶的自然环境和凶恶的反动军队之间展开的一场大搏斗。《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干里长征的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至今仍默默无闻的英雄。这是这些人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甘愿吃苦,宁愿战死,也不愿掉队、离队,忠贞不渝地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朝着远大目标冲锋向前,方才成就了我们和平的今天。
 
掩卷而思,不禁感叹:生活在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头上数十架飞机轰炸,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是什么样的场景,我们也无法想象徒步二万五干里,翻过皑皑雪
 
山,趟过滔滔急流,走过茫茫单地…是何等的艰险,但是我们却深刻的感受到红军将士们视死如归、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如果没有一种坚定的信仰,没有一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装备低劣、缺衣少食的红军将士,怎么能够战胜凶顽的反动军队,怎么能够征服险恶的自然环境,怎么能够从人们无法想像的艰难困苦中拼杀和奋斗出来?
 
想想我们现在,那种精神、那种信仰不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吗?口袋富足了,精神却匮乏了,房子变大了,灵魂却渺小了,我们读着历史,却在忘记过去,读读我们党的苦难与辉
 
煌吧,洗涤我们的心灵,鞭策我们的灵魂
 
《苦难辉煌》也告诉我们:其实没有神,中国工农红军从领袖到战土,都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人最不能免得是失误,人最可贵的也就是改正失误。我们党也走过弯路,也受到
 
左倾、右倾思想的影响,但最终能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正是能够实事求是的面对党内、党外形势,不调整和变更战略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红军长征由初期陷入困局到后来踏上坦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战胜并最终取代教条主义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毛泽东等同志领导红军正确把握客观规律,坚持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把打”与“走”有机结台起来,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
 
 在和平和发展能为主旋律的今天,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 实际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我们前面并没有一条洒满鲜花的道路,而是需要踏过一片片荆棘,迈过一道道门槛,甚至是前人从未遇见过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依然是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这就要求人们像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那样,善于开动脑筋,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大到建设好国家,小到做好个人工作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传承了这一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绩,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开创了新的天地,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金将军着手写这本书前,仅整理资料就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其间,他读了500多本书,整理了200多万字的笔记,历时15年时间最后形成52万余字的作品《苦难辉煌》,在充斥这学风浮夸,学术造假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中,金将军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事实求是,尊重历史真相的态度也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我们的一生并不一定经历多大的苦难,也并不一定会取得多大的辉煌但是踏踏实实的走好我们的每一步,每个平凡人坚实的每一步将成就我们国家的最终的辉煌。
 
机关党委推荐
 
路遥《平凡的世界》
 
推荐人:崔思佳
 
读书心得
 
(向上滑动启阅)
 
读书心得:
 
这两年,自我反思,的确少有时间愿意花费精力去读一本书,似乎没有了以前的心境,一时间竟想不出最近都读过些什么,所以只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以前读过的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本书,那就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曾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故事在陕北一个小村庄里展开,视野逐步放大。以中国70、80年代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围绕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的奋斗史,通过描写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奇怪的是,八十年代写就的书,如今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它落伍。尤其是孙少平与孙少安两人平凡的的一生,尽管他们一直处在生活的压迫中,经历过生活的窘迫、爱情的错过,但却没有被生活所奴役,他们坚强勇敢,善良而朴实,真挚且真情,始终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情,把吃苦耐劳和不忘初心的优良品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最终,他们一个成为守住黄土,敢闯敢干的农民企业家代表;一个成为走出高原,吃苦耐劳开辟一片新天地的工人代表。
 
一切的苦难仿佛正在悄悄过去,但没想到结局却不尽人意,本以为孙少安一家会幸福安康,孙少平最后会发家致富,但生活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给你当头棒喝。初读时有些许遗憾,可细想起来,是啊,这才是最真实的结局,生活永远都不会像你所预料的那样发展。在平凡的世界中,人人都走着非常平凡的道路,过着很简单的生活,但平凡不等同于平庸,在平凡的岁月中面对一次次的打击与磨难,却依旧能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热忱,这些才是最珍贵的。
 
回看我们的时代,不像他们,没有生存的压力、时代的磨难,我们可以自由地勇敢地去争取自己的幸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孙少平,孙少安他们尚且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在那个年代创造出属于他们的世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退却呢?平凡,只是起点,却不代表终点。我相信,只要勇于面对、敢于改变,始终保持赤子之心,美好的一切都会如约而至。
 
最后,我想借用作家周国平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分享,“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都要用平凡的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的生活过好才是圆满。”
 
谢谢!
 
文稿汇总 I 政治部人事教育处
 
排版 I 刘唱

相关读后感推荐:

《3岁开始的每一步》读后感500字_《3岁开始的每一步》读后感

《时节之美:朱爱朝给孩子讲二十四节气》读书有感_《时节之美:朱爱朝给孩子讲二十四节气》读书有感500字-800字

《动物王国的惊天秘闻:动物的神奇战争》读书体会_《动物王国的惊天秘闻:动物的神奇战争》读书体会500字-800字

《毕业那年海边的暑假》读后感_《毕业那年海边的暑假》读后感500字-800字

《北极精灵:科学家考察手记》读后感500字_《北极精灵:科学家考察手记》读后感

《狼小孩去上学》读后感500字_《狼小孩去上学》读后感

《读者文摘精萃版——给上帝放个假》读后感500字_《读者文摘精萃版——给上帝放个假》读后感

【共享幸福】六年级毕业班主题读书《老人与海》第十章 朗读者:六年六班 李燃

【读书感悟(四十四)】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致教师》有感